摘要:在目前我国市政道路的修建中,加强软土地基的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现如今市政道路常常会出现塌陷问题,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软土地基没有建设好,导致道路不稳固,出现塌陷状态,因此在现阶段市政道路的修建当中,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安全的市政道路施工是工程建设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软基加工,稳定市政道路的建设,也进一步提高了市政道路的质量,减少道路塌陷的问题。相关工程建设必须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道路建设,保障市民的安全出行。
关键词:道路施工;软土地基;加固
引言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断提高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道路施工工程越来越多,所以,加大道路施工建设力度也成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现阶段应深入研究的问题,因为我国拥有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各个地区的地貌和水文的差异很大,所以在建设道理中进程有软土地基的地质出现。和普通地质相比,软土基道路的施工在质量和难度上都要大一点,所以,对软土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极为重要。
1软土地基的特点
1)土质分散,强度较小。在日常的道路施工中,经常会遇见施工土质较软的情况,这些土质中的空隙较多,在外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分散的情况,对道路施工中的地基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加之,这类地基的强度较小,因此承受能力较差,在受到外界压力的冲击时,就会逐渐出现塌陷的情况,为道路工程的安全使用埋下了隐患,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而且加大了道路工程养护的难度,对道路工程养护管理工作造成了阻碍。2)空隙较多,水分较大。作为影响道路施工中地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空隙问题主要因为软土地基中含有较多的水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水分的作用下软土地基中的空隙还会逐渐增多和扩大,对软土地基的质量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加之,软土地基的主要成分为黏土和粉土,因此,在软土地基的表面极易出现负电荷,且负电荷的含量较大,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也被吸入到了软土地基中,从而使得软土地基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直接影响软土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触变性强,流变性高。道路施工中的地基部分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软土地基部分也是如此,但是软土地基在较大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的问题,使得道路工程出现了塌陷等情况。因此,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对软土地基触变性和流变性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相应的加固策略,有效解决软土地基的变形问题,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为道路工程的安全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2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运用分析
2.1案例概述
某地区建设道路工程的时候,其地基里面具备很多的黏土,其厚度很高,大概为16米,路堤填土高度比6米小,因为软基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所以通过工程部的研究和分析,决定采用混凝土管桩现浇加固施工技术,从而加固软基。设计管桩的过程中,设计师将其长度设定成了6米至12米左右,直径设定成1100毫米,选取混凝土的时候,选取了C20这一等级。最终塌陷度是9厘米,管桩设定成正方形。与此同时将其水平间距和纵向间距设定成2.8米与3.6米,管桩竖直承载极限就是600千牛。
2.2检测桩基
相关施工工作人员检测桩基的时候,一般是检测这样几点:第一是场地挖掘检测;第二是静荷载试验低应变检测、第三是低应变检测。首先,在施工结束以后两个星期之内,应当在施工现场对桩基的外观进行相应的检测。根据有关规定,检测数目应当大于3个,所以该工程之中检测数目设定成5个,在挖掘检测以后发现桩身结构尤其完整,并未出现断桩等不良问题。其次,在开展静荷载试验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检测各个桩基承载力,而且在检测过程中不能小于3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在开展低应变检测的过程中,该工程进行桩身检测一般是运用反射波进行检验,而桩身强度与规定相符,桩基种类是A类。
2.3展开场地测验
相关施工人员开展施工现场测验工作,就是为了测验土体位移的实际状况以及主体压力,该工程在开展施工现场检测的过程中做了精准的检测,继而确定该设计方法是非常可行的。首先,进行土体位移测验。经过在沉桩的时候测试土体可以知道,其土体挤密系数很低,且与桩基中心距离是2.4米,土体位置长度低于2毫米,经过土体位移测验证明了此次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其次,检测土体压力。就是在沉桩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测验,测验内容就是其挤土压力的变化情况。详细的测验方式就是:在距离桩基中心4米的地方,开展开孔施工工作,与此同时在3.5米的地方、6米的地方、8.5米的地方开展压力深埋工作,且每2米的距离观测一次。做好桩基工程以后,在其侧壁对应的在其3.5米以及5米的地方埋设压力盒,进而实现临近桩基测试工作。再者,在沉桩中心大概为3米的位置开展检测工作,得出测验结果:单独的桩基沉入的过程中,挤土压力上层约6米范畴以内,检测出受力状况是非常均衡的。可是在挤土压力下层,由于遭到土质的直接影响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综上所述,小于6米的土体压力比上层高,并且伴随着沉桩深度产生改变,下层土体压力也会产生改变,且上升趋势明显。
2.4软基加固
在该工程之中加固软基的方法采用了固化剂、增加石灰、高压旋喷处理方法。采用固化剂方法开展软基加固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喷粉机,经过喷粉机拌和让两者混合在一起,进而让桩体变成复合桩体,因为加入固化剂,桩体的强度变得很高,继而可以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采用加入石灰的方法,具体操作就是在软土里面加入石灰,让软土与石灰产生反应。该种方式需要采用到钻机,钻机钻进软土时,持续喷射高压空气,接着将生石灰充分压进空隙之中,采用两者的化学反应来加固软基。而采用高压旋喷处理方法,就是使用钻机,因为在开展高压旋喷以前就已经调好了固化剂,所以,仅仅需要采用钻机将其喷于土体里面就可以了。同时还能够采用高压技术切割土壤,进而让土体与固化剂混合在一起。
2.5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在我国目前的软土地基加固工作中,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证实了我国软基加固技术正在不断提高。现如今,我国大多数的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建设加固都采用了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其在加固地基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稳固作用,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有着寻常加固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其具有振动沉管桩以及振动沉模壁防渗墙两种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大大减少了软土地基的塌陷度,另外,利用该种加固技术,能够减少道路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缩减施工路程,从而缩短了施工的工期,大大节省了施工成本,在稳定软土路基的基础上,极大的提高了施工质量,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值得进一步在稳定路基方面应用,但是不能完全保证该方法使沉降现象消失,所以我们要在材料的应用中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结语
软土地基具有承载能力弱、流变性强、沉降变形大等特点,不仅会对道路施工安全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道路后期运营安全和使用寿命,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处理。通过分析软土的材料和力学特性,明确了软土地基对道路安全的影响,并根据软土地基分布范围和深度确定了一般性处置方法和深层加固方法,通过工程案例阐述了软土加固的技术与要点,以提高软土地基下道路施工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邢坤.浅谈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分析[J].珠江水运,2016(4):86-87.
[2]赵业荣.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6):135.
[3]崔光早.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1478.
论文作者:傅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道路论文; 土地论文; 桩基论文; 工程论文; 固化剂论文; 压力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