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酉阳县兴隆中学 409804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重视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流。如何培养中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方法多样,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教法要灵活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大胆质疑,有勇气向老师挑战、向权威挑战,发扬教学的民主作风,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曾经在一堂“构思和创新”的作文观摩课中,设计了“殊途同归”的游戏,用四张不同数字的扑克牌进行四则运算,分别求得指定得数“24”,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学生在游戏结束后,我抛出了“如果用‘殊途同归’为题目写作,你会怎样构思”这一问题,简短构思后,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陌生的老师,他们和我校的老师一道,共话“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我们这些孩子。这就是“殊途同归”。学生的回答赢得了一片掌声,达到了创新的目的。
二、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讶开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曾经给学生出过一个“老掉牙”的智力题,树上有十只鸟,“砰”的打死一只,树上还有多少只?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没有了,其实,认真的想想,“0”至“10”的答案都能找到正确的理由。再举一个例子吧,如果写一篇关于抓小偷的文章,有些学生会把小偷的外貌写成“尖嘴猴腮,贼眉鼠眼”,让人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如果写一个英雄,那必然是“顶天立地,豪气干云”。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是因为这种形象比较符合主人公的内心品质。许多读物对我们的影响太大啦,大多数将这类人物描绘成这个样子。可是,认真的观察生活,我们会发现小偷并不全是这样的,有的甚至还西装革履、眉清目秀,而所有的英雄也不全是顶天立地的:有的外表冷漠、内心火热;有的平时吊儿郎当,但一到关键时刻便挺身而出;有的……由此能够看出,培养学生的思维,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多观察,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教师善“导”,张扬学生个性
教师善“导”,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要经常“洗脑”、“换脑”,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有见地的问题,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潜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其自主精神,不人云亦云,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譬如,为了使学生对民间故事有更深入的了解,我选了《渔夫的故事》进行教学,学生听完朗读以后,我抛出了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文中的魔鬼和渔夫的看法。学生甲:魔鬼很凶残,恩将仇报,渔夫救了魔鬼,反而要被魔鬼杀死。学生乙:魔鬼很凶残,你看他的长相——头像堡垒,腿像桅杆,眼睛像灯笼,鼻孔像喇叭,嘴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学生丙:魔鬼不仅凶残,而且还很狡猾,当渔夫把他投入胆瓶时,他撒谎说刚才是骗渔夫的。可是学生丁站起来说:我认为魔鬼很诚实。你看,他告诉渔夫自己被所罗门关在胆瓶时的遭遇,一点也没有隐瞒,他还让渔夫知道自己的弱点,这不是很诚实吗?而且魔鬼因为在前三个世纪无人解救他,才立下誓言——谁要是来解救,就一定杀死他。他之所以这样做,不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诺言吗?一石击起千层浪,好几位学生点头表示赞同。老师趁机点拨,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个性特点,课堂气氛活跃到了极点。
四、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勤动手,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不仅有助于表达潜在的创造力,而且还能促进创造力的进步和发展。这一点可在学生自我服务的点滴中加以实现。如帮助做家务、修理玩具等,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这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当然,在有意识的语文活动中,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通过课本剧、辩论赛、生活体验课等活动加以实现。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马约尔的话回答得十分清楚:“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势在必行。
论文作者:滕建宪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渔夫论文; 魔鬼论文; 自己的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创新精神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