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健康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8;C91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4)03-0034-06
近年来,由于心理健康评定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实践操作上的需要,大家对心理健康的理论问题比较关注。这些探讨都不由自主地涉及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问题。有人认为社会适应是考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另外个人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有人认为,社会适应其实就是心理健康的本质,还有人认为社会适应不应该是心理健康的标准[1][2]。尽管这些观点存在一些分歧,但是其基本结论是都承认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上述研究的缺陷在于,其一是对社会适应的分歧性和片面性的理解;其二是没有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考察。本文试图在全面分析社会适应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以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系统地分析,社会适应包括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三个方面[3]。那么,通过分析社会适应的三个方面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我们可以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个体的社会适应是怎样影响心理健康的?什么样的社会适应心理素质能够为心理健康提供保证?从社会适应角度看,心理健康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呢?其实这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形成机制、保证条件和评价标准问题。
一、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与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其实就是指人们怎样去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这个过程既是个体满足自身需要,发挥自身潜能,树立自我形象的个性化过程,也是个体通过掌握各种社会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的行为模式的社会化过程,更是个体在必要的时候协调自我的需要与外在环境要求的关系的过程。关于这个问题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社会适应的过程,其二是社会适应的方式。我们也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适应过程与心理健康
关于社会适应的过程,皮亚杰把它理解为有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不断地与环境达成动态平衡的过程。有人对皮亚杰的适应过程理论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展开,认为社会适应从出现不适应现象到重新适应要经历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三个环节[4]。这些观点充分强调了适应过程中认知的作用,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动机、人格等因素在适应过程的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社会适应过程是个体以自身的各种心理资源组成的自我系统与各种刺激因素组成的社会情境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个体从自我的自在状态进入一个需要与之交互作用的社会情境系统,并最终达成社会适应状态,至少要经历下面四个环节:(1)心理发动环节,即个体潜在的心理需要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被激发为指向一定对象和目标的心理过程;(2)评估比较环节,即个体内在需要导向的动机过程遭遇外在情境挫折和阻力时,个体对自身资源和外在压力程度的评估比较过程;(3)内容操作环节,即在自我对环境的比较优势(或劣势)的基础上,个体针对具体的应激情境提供各种各样的应对策略来克服压力,减少紧张的过程。社会适应的压力大多来自于人际适应的情境,因此人际适应的策略的有效使用是这个环节的重要内容;(4)适应评价环节,即个体倾向性地采用特定策略减轻压力,解决问题的结果。面对各种压力,个体都会作出自我特色的倾向性的应对反应,不同倾向的应对反应可能有不同的适应结果。
每一个人都会大致经历这个共同的社会适应过程。但是,在各个环节上,有些人走得恰当而顺利,而有的人却坎坎坷坷,他们所表现的适应水平和性质大相径庭,从而导致不同的心理健康程度。
首先,在心理发动环节,社会适应表现为对个体潜在需要的激发。不言而喻,个体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个体需要的复杂性,决定了个体社会适应内容的丰富性和个体面对应激情境的多样性。在道德意义上说,过多的需求本身就是不好的,就是适应不良的开端。但是,心理学标准却认为:多样性需要能够相互联系,并整合到一个相互协调的动机系统就是健康的,而各个动机之间的冲突才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最初的原因之一。精神分析的观点就认为,强烈的动机和情绪的冲突是心理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Dollard,1950)。
其次,在评估比较环节,社会适应表现为个体与现实或想象的社会刺激情景的直接遭遇。当前的压力研究表明,压力的性质和大小,一方面决定于实际的外在刺激因素,另一方面也决定于个体对刺激因素的主观评估。在很大程度上,个体不能选择所面临的压力情境,但是个体可以决定对刺激因素进行何种理解和评估。根据拉杂罗斯(Lazarus,1993)的观点,此刻,个体有两种认知评估过程:其一是初级评估,即个体对外在社会环境压力的评估,判断自己面对着外部环境的威胁和危险的性质和程度。很显然,在这里外在刺激事件的性质对个体的评估影响很大。一些真正威胁性的事件可能会左右个体的认识而对个体造成很大的心理上的伤害,比如失业、破产,亲人的亡故等。概括起来,外在的事件是否真正左右个体的认知评估,取决于外在刺激因素的三个特征[5]:(1)熟悉性,一般来说,不熟悉的事件比熟悉的事件更容易产生压力;(2)可控制性,对于压力事件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可以减轻压力的严重性;(3)可预测性,事件缺乏可预测性或不确定性可能增加其压力严重性。其二是次级评估,即个体对自身资源的评估,判断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战胜环境的威胁和危险。如果我们认定某种压力是我们无法应付或抵抗的,我们就会体验到威胁感从而产生“自我应验(self-fulfilling prophecy)现象,认定自己一定会失败,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如果我们认定我们能够抵抗某种压力,我们就会体验到挑战感从而产生高昂的斗志和积极的热情。即所谓自信者乐观地估计自己,从而在心理上战胜压力,而自卑者则低估自己,所以被困难吓倒。
然后,在内容操作环节,个体选择具体的应对策略解决问题。针对具体的情景和问题,个体都会采取具体的策略。但是,拉杂罗斯等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采取两种类型的策略:一种是问题取向应对策略,即当事人通过估计压力情境、改变现存的人一环境的关系;另一种是情绪取向应对策略,即当事人尝试减轻焦虑而不是直接处理产生焦虑的那个情境。一般说来,问题取向的应对策略是比较健康的途径。
最后,在适应评估环节,涉及到对个体适应结果的评价。在特定的领域,个体经过适当的互动过程,其适应结果可以作三种水平的评估:第一种水平是个体调控或改变适应情境,实现自我和组织的目标,从而达到和谐状态,即所谓的最佳适应状态;第二种水平是个体改变自身,顺应适应情境,从而进入和谐平衡状态,即所谓的比较适应水平;第三种水平是个体既不能顺应环境,也无法调控和改变环境,从而使自己与环境处于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的不和谐状态,即所谓的不适应状态。
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社会适应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导向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两个方向。四个环节分别在动机需要的整合、压力情境的认知评估、应对策略的具体选择和适应状态的最终性质等四个方面解释了心理健康的心理机制。
(二)适应方式与心理健康
关于适应的方式,不同学科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的探讨。在生物层面上,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现象型适应和基因型适应。现象型是有机体的行为和机能的变化,以合乎环境的要求,并具有恢复常态的性质;而基因型是通过有机体自身生物结构的变化,并在基因水平上完成适应变化的操作,不具有结构和机能上复原的性质[6]。
与其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相比,人类在心理层面上对环境的适应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人类的心理适应是以其心理和行为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来适应环境的。皮亚杰就认为,个体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方式来调整内在的心理结构来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互动关系的;其二,人类的心理适应是主动的。人们通过对外在环境的主动选择、调控和改变来维持与环境的相适应。心理学家从心理层面研究适应方式的历史由来已久。首先,精神分析流派提出了个体应付内在心理冲突和外在环境压力的自我防御机制,而且认为,自我防御具有潜意识和歪曲现实两个特征。后来基于跟自我防御机制相区别的前提下,19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提出在意识层面上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的概念。另外行为主义流派一直强调学习在社会适应中的重要作用:人格特征本身是个体适应某类特殊的环境而渐渐形成的习惯和习得的技能,而这些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习惯和技能又具有适应环境的功能。由此,有人认为,尽管社会适应的具体的行为方式可能非常之多,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把它归纳为三个基本类别:学习、应对和防御。学习是指个体以管理社会情境技能的渐渐形成以及自动化运用来适应社会;应对是个体以即时情境下应对策略的主动选择和运用来适应社会;而防御是个体以内在情感和本能反应的自然流露来适应社会[7]。
学习、应对和防御是相区别的。从时间维度上看,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对是一个短期过程,防御是一个瞬间的过程。从适应对象看,学习是准备对将来问题的适应,而应对和防御的启动需要即时问题情境的刺激。应对与防御的区别是,情境问题难度与自身资源的容量相当时,个体启用应对机制;而情境问题的难度远远大于个体自身资源的容量时,个体就会自动采用防御机制。从个体的意识能动程度看,任务学习需要意志努力,而技能运用却是自动化的过程;应对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资源,付出意志努力;防御是情感和本能的自然流露,几乎不需要意志能动。不过把学习、应对、防御区别开来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三个方式也可以整合到一个完整的适应过程中来:在面对外在情境的压力时,个体本能的情感反应,可以给个体预留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其来得及调动和组织自身的资源,有效地应对,而有效应对努力的熟练操作又是一个应对技能的掌握过程,技能的有效掌握反过来又会有助于个体的对类似情境的应对。
三种适应方式中,每种方式的合理或恰当的运用,都可以解决个体面临的某些适应问题,从而达到社会适应状态,而每种方式的不合理或不恰当的运用,则可能使个体解决不了所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从而导致心理障碍。具体说来,就学习而言,有些人在适宜的情境中习得适应的行为,从而作出适应的行为反应;有些人则因为学习了不适应的行为,从而对情境作出不适应的反应。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从习得行为的不适当中反映出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一,个体处在一个不适应的情景中,比如,信息极度贫乏和歪曲的信息环境;其二,个体接受外在不恰当的强化方式,比如频繁的惩罚性的教育方式可能形成儿童的攻击、敌意性人格。就应对而言,在面对外在的社会压力时,所有人都会采取相应的应付策略。但是,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表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效率,由此导致不同的适应结果,产生不同的适应意义。有的人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以直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种策略不仅可以缓解当时的压力和紧张情绪,而且使个体体验到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积极情绪,带来非常积极的心理后果;而有的人却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策略,通过幻想、逃避、发泄、忍耐等方式以求缓解当时的紧张情绪和现实压力,而不是直接针对问题。这种策略,也可以暂时使个体从应激情境解脱出来,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个体与情境的矛盾关系,也没有从根本上化解心理的压力。久而久之,可能这种压力还会进入无意识层面,然后在脆弱的时刻和环节重新爆发出来干扰个体正常的心理生活。最后,就防御而言,在面对强大的或突然而来的外在压力时,所有人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防御,并不是只有心理问题的人才这样做。心理防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安全,因此,自我防御的适度使用是合理的,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但是自我防御的夸大和过度的使用则是不合理的,很有可能导致心理异常,同时也可能是心理异常的征兆。总之,三种适应方式从行为适当性习得、应对策略的合理性选择、防御方式的适度性运用等方面阐释了心理健康的心理机制。
二、社会适应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从宏观上看,人类的发展受制于所处的环境,同时又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出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心理能力和行为特征,比如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有利于群居的亲和特征和沟通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情绪表达能力等。从微观上看,个体的发展也受制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时个体在适应环境的成长过程中也渐渐形成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人格特征。也就是说,这些人格特征成为了个体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基本素质,具有社会适应的功能。个体凭着自身基本的人格素质和独特的人格优势,处理和应对所面对的社会问题,从而适应社会。
人格素质在解决社会适应问题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1)个人的人格特征是决定其遭遇什么样的适应问题的重要原因。人格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个人凭借已有的人格素质适应即将面对的社会环境。比较而言,个人的人格具有稳定性,而个人可能遭遇的社会环境却充满变异性。那么个体怎样以稳定性的人格去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呢?除了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人格的相对弹性和可塑性外,个体还会启动自我选择机制,即通过寻找和选择那些可能与自身的人格素质相匹配的社会环境,来保持自身人格不受太多的威胁和挑战。于是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倾向于选择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从而面临不同性质的社会适应问题;(2)个人特定的人格特征对人们解决特定社会适应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其用于解决所面临的适应问题的处理策略的使用。外倾的人通过社交策略处理适应问题,宜人性的人通过诚恳态度、赢得好感来解决适应问题,谨慎性的人通过自我约束、勤奋和努力工作解决适应问题,情绪稳定的人依靠神经的耐力,内在弹性和集结承受挫折的能力来解决适应问题,智力高的人通过出色的认知策略来解决适应问题[8]。毋庸讳言,并非每个人都会必然地形成适应社会的良好人格。有些人在社会适应过程中能够形成适应性的人格特征,从而能够解决社会适应问题,达到心理健康;而有些人却不能形成适应性人格特征,反而形成了一些非适应性人格特征,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从而导致心理问题。那么哪些人格特征才能保证个体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达到心理健康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心理健康有层次的。心理健康的低级层次是指没有心理疾病,而心理健康的高级层次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意味着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满足[9]。很显然,低层次的心理健康标准对个人人格素质的要求不高,只要拥有大多数人所拥有的人格特征,不出现人格偏差就行了;而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标准则对个人的人格素质要求很高,它要求个人具备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罗杰斯的“机能充分发挥者”、奥尔波特的“成熟者”和弗洛姆的“建设者”那样的人格素质。
其次,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的人格本身也是多层次的。第一层次是个人独有的人格成分,第二层次是某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有的人格成分,第三层次是所有文化背景下人们共有的人格成分。个人独有的人格成分是个体在自己独特的社会环境和生存压力中形成的[10]。人格独特也称人格异常,它是相对于多数人共有人格特征的人格正常而言的。人格异常并不必然导致心理问题。人格异常好的人可能凭借其独特的人格优势创造杰出的社会价值,而人格异常坏的人就可能由于不能适应社会,产生内心冲突而导致心理疾病。比如,天才是异常地好,而白痴是异常地差;孤独的人格是创造思想财富的有利因素,而孤僻的人格则导致痛苦的心理冲突。某一文化下的共有人格成分是人们在该文化下适应其独有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压力的结果,而所有文化下共有的人格成分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适应共同的或相似的自然环境和生存压力的结果。这些共有的人格成分(无论是某一文化下的还是所有文化下的)是整个人类及其各个种族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渐渐形成的,也肯定具有相当的社会存在价值和社会适应功能。每个个体或多或少的拥有这些共同的人格成分。个体拥有这些共同人格成分多一些,则社会适应的能力的就更强一些,那么达到心理健康的条件就更充分一些,反之亦然。
那么,个体适应社会环境、达到心理健康的共同人格成分都有哪些具体内容呢?从社会适应的过程来看,社会适应的人格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个体要有理解和控制所处社会环境的心理优势感。这具体表现为控制感、自信心、自主性等几个方面。有研究表明,具有心理优势感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成就感、幸福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容易达到积极的心理状态;而那些缺乏控制性、自信心和自主性的人则更容易情绪低落、成就感低,甚至更容易得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其次,个体应该拥有足够的心理资源以应对外在复杂的社会环境。这种心理资源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认知资源,即能够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应对压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另一方面是人格资源,即个体能够充分挖掘自己的人格潜能,发挥人格优势,从而解决现实问题。很显然,缺乏能力和经验的人,肯定不能适应社会,从而导致个人无能感和生存危机感;而缺乏人格活力的人也最终陷入人际孤独和社会退缩。第三,社会适应从根本上来说是人际适应。因此,个体还应该拥有适应人际环境的一些人格特征,比如乐群性、合作性、信任感、利他倾向等。乐群者热情、活泼,乐于与人相处;合作者理智、友好,善于与人相处;信任者坦诚、诚实、真实,愿意与人相处;利他者慷慨、助人、慈善,能够与人相处。这些人格特征保证个体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个体还必须拥有持续应对外在压力的心理素质,即心理弹性。具有这种人格素质的人,面对持续的应激情境,会表现出镇定、灵活、坚强、乐观,相反就会表现为冲动、呆板、懦弱、颓废。有人认为,心理症状发生率与外在压力成正比,而与个体的自我强度成反比。这里的自我强度就是我们所说心理弹性。
三、社会适应的心理功能与心理健康
所谓社会适应的心理功能,就是指具有特定社会适应心理素质的个体经历一定的社会适应过程,最后达到的具有特定健康和发展意义的社会适应状态。在很大程度上,社会适应的心理功能的实质就是确定什么是“适应良好”,什么是“适应不良”。很显然,这里谈到的社会适应的心理功能与心理健康含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关于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有人认为,心理健康的实质就是社会适应;而另一些人则反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社会适应论观点[1][2]。对于这个分歧,江光荣[11]曾作了这样的分析:近来一些人是从个体行为的内容及其社会意义来考虑社会适应的,是站在个人之外,根据社会规范看问题。于是他们自然把社会适应看作是习得或遵守社会规范的道德问题,从而把心理健康从社会适应引向道德品行,自然就反对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观点;而心理学家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从行为的功能及其个人意义来看待社会适应的,是站在个人之内,根据该行为的心理机能属性及其个人适应和发展意义来看问题的。而无论是个人心理机能评估,还是个人适应和发展意义的考察,都要诉诸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的分析,也就是说诉诸于个人社会适应状况的分析。因此,从社会适应角度分析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应该是合理和科学的。那么心理学家又是怎样从个人社会适应状况来分析心理健康的性质呢?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心理学研究范型有不同的回答:(1)精神分析论范型认为,个体的动力性人格结构由自我、本我和超我三个成分构成。适应就是自我能够调节本我和超我、内在愿望和外在要求的矛盾冲突,从而达到个体原动性内在环境和社会强制性外在环境的和谐状态;适应不良则是自我调节不当,内在的心理欲望不合理发泄和外在的不合理压制而产生的心理空间张弛失衡的状态。因此,个人的心理健康取决于内在动力性人格结构中各个成分关系的协调一致以及个人与他必须生存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协调;(2)学习论范型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适应行为和不适应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直接经验和社会学习获得的,它们之间没有本质区别。适应行为是特定的行为模式拟合了特定的社会情境,而不适应行为就是特定的行为模型不适合特定的社会情境。因此,个人的心理健康不在于所谓的内在的动机性人格冲突,而在于个体行为的适当性及其与环境的拟合性;(3)特质论范型则强调人格特质对于人的社会适应的决定作用,认为人们为适应社会而形成的技能、习惯、态度和关系都是基本人格特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展现。适应良好就是自身的人格特质发挥了正常的功能,从而达到人格与社会环境的拟合,而适应不良则相反。因此,与学习论不同,特质论认为,心理健康取决于个人人格结构是否健全,人格功能是否能够在社会环境中得到正常发挥;(4)现象学范型则强调人在社会适应过程中自身潜能的开发。适应不只是个体与环境达成了一种稳定的和谐关系,还在于个体充分利用环境条件,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提升自我的价值,以达到自我的不断成长;而适应不良则是个体的自我成长过程受阻,从而导致个体安于平庸和停滞的自在生活状态。因此,个体的心理健康也就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更是指个人在与环境达成协调的基础上,能够为自我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心理空间。概括起来,尽管几种研究范型研究的起点和基本观点不同,但是都不约而同地从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社会适应角度阐释了心理健康的性质。比较而言,精神分析范型强调内在愿望与外在要求之间冲突性的动态平衡关系,学习论范型强调个体习得性行为与环境之间的拟合关系,而特质论范型强调人格结构和功能与环境之间的拟合关系,现象学范型强调个体在自我成长中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强调个体与环境的某种和谐平衡关系。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从社会适应功能看,心理健康的本质在于和谐和平衡:一方面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外在平衡关系。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发展的平衡,也是体现个体主观能动性不断发挥的平衡。另一方面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和谐关系。这种和谐是内在心理成分的和谐,也是心理机能的和谐,还是心理和行为关系的和谐。外在平衡与内在和谐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内在和谐是外在平衡的基础,而外在平衡反过来促进内在和谐。
为了把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我们试图探讨了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素质和心理功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不过,我们认为进一步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当前各位研究者已经达成共识,心理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的确立也有多个依据。因此,社会适应只是考察心理健康一个视角而已。那么怎样把社会适应视角与其他视角结合起来全面考察心理健康这种复杂现象是应该注意的问题。其二,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如何收集实证资料验证这些观念也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标签:心理健康论文; 社会环境分析论文; 压力管理论文; 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自我分析论文; 心理发展论文; 心理压力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特征选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