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南院 225300
心肺脑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采用人工方法建立和恢复循环、呼吸功能,积极保护大脑,最终使大脑功能完全恢复的一系列急救措施。是护理人员配合抢救治疗中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现综述如下:
1.心肺脑复苏的起源。
我国早在1800年前就开展应用古代心肺复苏技术[1],比西方早1000多年。最早正式在医书里记录应用“胸外按压”救治自缢的便是东汉名臣张仲景[1]。后人医书也有相同的内容。至唐代名医孙思邈对心脏复苏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善,体现了古人对复苏认识的进步。我国的心肺复苏技术在北宋传入日本[2],可见当时我国复苏技术对周边邻国的影响。
2.基础生命的支持。
2.1快速判断心跳骤停。心跳骤停和复苏的发生和转归,取决于短短10分钟内所作的判断和处理[3]。心跳骤停后,患者将在4-6分钟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经过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如果一系列抢救措施能够在心搏骤停后4分钟内实施,则可以使40%的患者获救;4-6分钟开始复苏者,则可以使10%的患者获救;超过6分钟仅存活4%,10分钟以上复苏存活的可能性更小。时间就是生命。迅速实行正确的心肺脑复苏是避免生物学死亡的关键[4]。护士往往是院内心跳停搏的第一目击者,护士简洁快速判断可进一步为复苏赢得宝贵的时间。许多研究证实,在临床工作中,不能因听心音、测血压、做心电图而延误宝贵的抢救时间[4]。
2.2心脏按压。有效的心脏按压即用力、快速按压。将按压中断时间缩短到最短。单人施救时按压与通气比为30:2。双人施救对于婴儿和儿童则应给予15:2的按压与通气比率[5]。必须保证按压的连续性,即使给药也不能中断心脏按压,按压能帮助药物循环。
2.3除颤:双相。第一次电击将室颤转为窦性心跳的成功率高[6]。对于电击除颤无效和再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病例可使用胺碘酮治疗。
2.4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采用仰头抬颌法,防止舌根后坠阻塞气道,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础生命支持主要目标是向心、肺、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取决于基础生命支持开始的时间和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8]。
3.持续生命支持及护理。
3.1体温的监测与护理。心肺复苏后患者首先表现低体温,随之而来的体温升高,持续高热者标志着预后不良,实行人工低体温有助于脑功能恢复。因此,护士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以防加重脑损害。有研究[9]认为在实施物理降温时应注意用冷时间,最长不超过30分钟,休息1小时后再用,给予局部组织复苏时间。
3.2呼吸的监测与护理。心肺复苏后仍需机械通气,护士应密切观察呼吸的频率、潮气量、呼气末二氧化碳量、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指标,避免过度通气,复苏后通气的目标是CO2正常[9]。
3.3循环功能监测与护理。心肺脑复苏后常有心功能减退,患者应持心电监护。护士应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心电图、血电解质等变化[7]。
3.4脑水肿的监测与护理。心肺复苏后常见的脑损害为脑水肿,主要表现在意识状态变化和抽搐,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抽搐及抽搐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紧,密切观察监测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的变化,一般血压维持在60-80mmHg/90-100mmHg,及早发现和防止脑死亡的过程,对于脑功能未恢复的患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
总之,在临床中有资料显示[10]院内发生的心跳骤停经抢救最终能够恢复自主循环或有良好预后的患者,往往是抢救小组到达前,有护士实施了胸外按压和除颤措施。因此,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心脏复苏技术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仲景.金匮要略“杂疗方”第23卷(7).北京:春期出版社,1988:222-228。
[2]陈晓松.古代心肺复苏术应用发展史略.中华医史杂志,1997.27(1):3-6。
[3]方向韶.心肺脑复苏研究的现状和对策.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8。
[4]殷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3-406。
[5]王春亭,王可富.现代重症抢救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6-87。
[6]孙菁.急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
[7]范立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第二十四卷第11期,上旬版:47-48。
[8]周秀华.急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4。
[9]金惠铭.病理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2。
[10]万巧琴,王群.成人心肺复苏的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7.21(25):2273-2274。
论文作者:夏兴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心肺论文; 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时间论文; 技术论文; 北京论文; 功能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