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黄疸产生的原因
1.1 生理性黄疸
严格意义上分析,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特有的一种现象,主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新生儿的红细胞寿命过短,红细胞破坏过多,所产生的胆红素就比较高。除此之外,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成熟,所以导致胆红素代谢出现限制,进而引发生理性黄疸,而这也是为什么新出生的宝宝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黄疸的主要原因。
1.2 母乳性黄疸
顾名思义,母乳性黄疸便是因为吃母乳而发生的黄疸,属于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这与患儿母亲的乳汁有着密切的联系,产生母乳性黄疸是因为患儿母亲乳汁当中包含3-2孕烷二醇激素,该激素会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加以抑制,并且会对胆红素的产生影响,导致胆红素数量过高,还有一点便是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全,酶的合成功能受到限制,从而无法排泄胆红素,导致全身或者巩膜出现黄胆,生成母乳性黄疸。
1.3溶血性黄疸
之所以产生溶血性黄疸是因为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ABO溶血所导致的黄疸现象比较严重,其他血型导致的黄疸比较轻。
1.4感染性黄疸
在受到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等诸多因素下极易产生感染性黄疸,并且患儿肝细胞功能会发生损害,一般而言,病毒感染以宫内感染为主,最为常见的感染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等,当然也包括其他病毒,如弓形体、EB病毒,但是这一类病毒比较少见。
2、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
2.1 生理性黄疸的护理
通常情况下生理性黄疸持续几个星期便会慢慢消退,所以家长不需过多担心,但是需要对黄疸的情况进行观察,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喂养的方式,妈妈需要勤喂母乳,促进宝宝肠胃的消化,让胎便快速排出,因为这是导致宝宝黄疸的主要因素。另外,还要按需哺乳,在两餐之间要喂适量的水分给宝宝,增加其排尿次数,将胆红素尽快排出体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让宝宝尽可能的晒太阳,通过太阳当中的紫外线消退黄疸,但是需要注意到的一点,在晒太阳的过程当中要对宝宝的眼睛加以保护,避免视力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病理性黄疸的护理
病理性黄疸会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如在经过几星期之后没有及时消退,并且宝宝还伴随精神不振与嗜睡的现象,那么就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在针对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中以蓝光治疗为主,并在经照射之后慢慢恢复。
2.3做好观察工作
第一是要对宝宝的饮食加以观察,假如宝宝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温波动大、爱哭闹等现象,则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第二是要对宝宝大便的颜色以及量进行观察,通常情况下,正常新生儿的胎便呈现出墨绿色,等到2--3天后会转变为黄色,假如宝宝出现大便排泄不通或者颜色越来越白,出现陶土色,那么早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第三是对宝宝黄疸时间加以观察,如果超过了常规黄疸周期,则要加以重视,前往医院就诊。
2.4补充水分
要给予新生儿摄入足量的水分,通常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假如次数不足,那么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则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2.5出院后进行复诊
在出院后要对宝宝的全身症状加以观察,比如食欲有无变化,是否发生出现巨乳症状,同时还要定期复诊,测量宝宝的黄疸值,对于母乳性黄疸而言,可以根据时间分为早发性与迟发性黄疸的消退时间比较长,在暂停母乳喂养之后,黄疸会有所降低。在确诊为母乳性黄疸之后,妈妈在喂养的时候需要多加注意,并同多个角度出发,对于胆红素水平比较轻的黄疸,可以少量多次的进行母乳喂养,及时监测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如果当胆红素水平,达到256.5umol/L(15 mg/dl)的时候,要暂停母乳72个小时,并改为配方奶喂养,等到胆红素水平降低之后,继续母乳喂养,在喂养过程当中要对宝宝皮肤颜色加以观察;如果胆红素水平超过2506.5 umol/L(15 mg/dl),那么早要停止母乳喂养,还要做好治疗工作。
2.6其它护理
要做到提早喂养,构建正常的肠道菌群,对肠蠕动加以刺激,保持大便的通畅,除此之外,要保证室内安全,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对肝有损害或者容易引起溶血和黄疸的药物要停用,但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保暖,加强营养,维持宝宝体温的稳定,避免因为体温过低而导致胆红素与清蛋白结合出现直接胆红素水平提高,同时还要对宝宝的皮肤加以观察,如果脐部发生脓性分泌物,需要利用过氧化氢进行清洗,保持干燥。
总而言之,新生儿黄疸十分常见,但是引发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不同,宝妈们要一一知晓,对引发黄疸的原因加以分析,做到对症下药,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法,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护理工作,从不同角度出发实现护理的全面性与系统,这样一来才能快速消退黄疸,让“小黄人”真正恢复正常。
论文作者:裴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黄疸论文; 胆红素论文; 新生儿论文; 宝宝论文; 母乳论文; 要对论文; 原因论文; 《健康世界》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