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苟强

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苟强

苟强 旺苍县佰章小学 628200

【摘要】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以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进而培养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7-131-01

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当前数学课堂的改革重点就是要进行创新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强烈的好奇心会驱使人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旺盛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发的探索数学知识。我把即将学习的知识中比较新奇有特色的因素提出,让学生对此产生好奇。比如说在学到“能被3整除的数”这个内容的时候,我先向学生询问,学生知道哪些数字可以被3整除?通常学生回答的都是:9、12、18等,可以接着鼓励学生,让学生说一些较大的数字。当学生说出如198、147这些数的时候,我按照这些数字再写出一些能够让3整除的,如189、819、918、891等,在学生感到惊奇的时候,让学生进行验证是否真的能被3整除。然后再列出几个能被3整除较大的数,如1350、1620,让学生进行验证。经过验证会发现同样能被3整除,让学生对此产生强烈的好奇。在学生无比好奇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对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进行总结,思考这些数之间的共同特征,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发现了所蕴含的规律,也学到了本节内容所需要教授的知识。在学生产生好奇,从而自行探索的学习中,既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对所学到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二、调动学生积极地创造思维

数学思考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数学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思维。所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力,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激发兴趣,乐于思考

兴趣是学习的敲门砖,也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影响今后学好数学,积极思考的重要因素,而且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态度和信心。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勤思乐学。

首先,直观形象,唤发兴趣。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充分的看、摸、做、听、说的机会,从而引发思考。如《认识图形》这一课,我在引导学生感悟四种图形的特征时,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圆柱体的每个面,看看发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想办法把平的面画到纸上。这样直观形象的方法,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积极的思考方法,并产生了面在体上的数学思考。

其次,设置情境问题,调动产学生生数学思考的兴趣、动机。恰当的数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的生活中,充满了挑战和乐趣,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可信。如:《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读关于青蛙的儿歌,在这一情境中,使学生积极的思考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思维在愉快轻松的练习中得到了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训练,培养思考的敏捷性

学生的思考不仅要合情理,还有一定的速度,使思考有敏捷性。如果学生的思维缓慢迟钝,显然是思考力低下的表现。所以数学课中,教师要在训练学生的思考合乎情理的前提下,做到思维敏捷。首先,创设练习情景,限定时间完成任务,使学生专注的思考。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我出示题的内容后,让学生在三分钟内阅读理解题的内容,并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超时题的内容自动消失,这样的训练使学生专注的快速思考,提高了思考的速度。其次,要在学生明白解题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通过速算来加强训练,提高思考速度。

3.巧设难题,思考有深度

我在教学中,为了省时或达到教学的顺利,总是愿意让学生完成一些易懂少错的数学任务,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挑战,注意力难以集中,感觉数学学习淡然无味,往往扼杀了一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学生的头脑如果总是接受不到有一定难度的思维挑战,就好比是给聪明伶俐的头脑做催眠术,不自觉中就会变得迟钝起来。因此,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时设置学习的“难点”,让学生有研究的成就。使他们在思考有一定难度的训练中得到成功感、自豪感,进而培养爱思考、会思考的能力,使思考有深度。

4.讲究方法,思考要全面

学生的思考要全面,要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使数学思考有广度。

首先、可以用比较的方法,促进学生提升思考的广度。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对同一类问题的不同内容进行比较,利于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认识到其本质特征。把同一类问题的不同方面整合到一起,学生思维的广度都得到了提升。

其次,设计数学因素含量多的综合习题,培养思维的广度。如:在《有余数除法》这一课,我引导学生巩固练习时设计一道填空题“41÷()=()…6”有一部分学生答案是商5,除数7;另一部分学生的答案是商7,余数5。这两个答案从计算的角度来看好像都对,但是第二个答案不符合余数不能大于除数的要求,答案是第二种的学生思考时显然不全面,所以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很好的训练了学生思考的广度。

三、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知

小学数学的一些知识是从生活实际引出的,我在教学中要尽量提供生活原型,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发现、探索新知识。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中找一找用不同的长度单位丈量的东西,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量胸卡的厚度用毫米,量黑板的长度用米,量橡皮用厘米,量桌子高度用分米……课后,我又让学生到超市里去逛一逛,量一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分别是多长。隔天,好多学生来告诉我:玩具车长27厘米,锅铲宽8厘米,床长2米,画册后4毫米……通过自己的丈量,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甚至有位学生还就此写了一篇数学日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学以致用,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的教育尤其要创新。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情景,变更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论文作者:苟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7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苟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