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模拟理论--对陈伟博士的回应_陈文论文

再论模拟理论——对陈巍博士的回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博士论文,理论论文,陈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11)12-0079-06

笔者的博士论文①的相关内容《模拟理论的综合进路》于《哲学动态》2009年第9期发表后,陈巍博士发文《具身模仿的回应:“模仿”需要“理论”吗?——兼与黄家裕博士商榷》(以下简称“陈文”)于该刊的2010年第8期发表,其认为涉身模拟不需要理论。本文认为陈文的观点及相关论证都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

模拟理论所涉及的大众心理学的问题(同陈文所指的“模仿论”)是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比较活跃,特别是国外对这些领域的研究很活跃。笔者在博士论文《大众心理学及其综合进路》中也对此提出自己的方案:心智认知机制是理论与模拟的综合机制,其根本方式是表征的重述,模拟和理论推理都是重述的方式之一。基于此,笔者撰写此文与陈巍博士继续商榷,并受教于学界同仁。

一 模拟理论

经典模拟理论(Classical Simulation Theory,以下简称CST)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涉身模拟理论(Embodied Simulalion Theory,以下简称EST)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前者在第一代认知科学框架内产生和发展,一般不讨论“身体”的因素,比如,神经对心智阅读(mindreading)的作用。其主要观点是:人们通过体验和理解心理状态完成日常的心智认知。其包括戈德曼(Goldman)主张的现象模拟(phenomenological simulation)和戈登(Gordon)主张的彻底模拟(radical simulation)。戈德曼认为模拟需要心理知识,而戈登认为模拟不需要心理知识。笔者的文章主要是针对他们的理论。②EST在第二代认知科学框架内产生,即其在涉身认知范式中产生和发展,注重“身体”的因素,比如,镜像神经元对心智认知的作用。强的EST认为,人们的心智认知不需要任何心理表征,人们只是“涉身”(embody)地认知他人心理和自己的心理。弱的EST认为,“身体”在心智阅读中占主导地位,表征是次要的。但是,两者都认为在心智阅读中人们能够理解和体验相应的心理,不否定人们掌握心理概念的现象。③

二 CST和EST的异同

1.模拟的相似问题

一般而言,不管是CST,还是EST都承认模拟者与被模拟者是相似的,这是模拟理论的前提条件。但是,对于CST而言,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相似性主要是一种理论假设和哲学直觉,是心理状态的相似。休谟,蒯因等人都坚持这种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戈德曼(他后期的理论有很大变化)、戈登等人在继承这些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模拟理论。

EST也认为模拟者与被模拟者是相似的。但是,对于这种相似,其强调“身体”的相似,主要用神经科学的成果来确证。“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是人——有着相似的大脑/身体系统——我们能够经验到一种无法消除的接近感和一种在认知上直接的身体等同感,这是我们通达他心的基础。”④在哲学方面,EST不再基于分析哲学框架内寻找其合理性,而是从现象学那里寻找自己的思想资源,特别是梅洛-庞蒂(Merleau-Ponty)的现象学。按照强立场的EST,人们的心智认知不需要假设“心理表征”的存在,心理认知过程也不是如同计算机那样进行符号的操作等运算过程。即其否定认知主义(cognitivism)的核心假设“表征”的存在。EST直接从现象学那里获得合理性“正是由于我不是一个纯粹不具身的内在,而是一个具有肉身的在世之在,我才能够与那些以同样方式存在着的他人相遇并理解他们。”⑤因此,对于EST而言,人们的身体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性的肉体,而且也是一个认知机制得以存在的环境(注:CST只是忽视身体对心智认知的作用,而不是否定身体对认知的作用)。“对梅洛-庞蒂而言,如同对我们一样,涉身性具有双重意义:它既包含身体作为活生生的、经验的结构,也包含身体作为认知机制的环境或语境。”⑥

由此可知,csT强调心理状态的相似,而EST强调“身体”的相似。两者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把人们之间具有相似性作为模拟机制存在的前提条件,这是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石。

2.伪装心理状态与真实心理状态

模拟理论者尽管经常涉及“伪装心理状态”和“真实心理状态”,但是他们都没有明确地界定两者的含义。根据笔者收集到的文献,⑦在此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比如,张三自己考试不及格,所以他伤心。这里的“张三很伤心”是张三自己的真实状态。如果此时,李四看到张三哭,然后体验到张三很伤心,由此李四自己也感到伤心。此时“张三很伤心”是李四的伪装状态;而李四自己也伤心则是他的真实心理状态。

按照CST的思想,模拟者的真实心理状态不一定和伪装心理状态相一致,当然也可能一致。因为当李四模拟张三“哭”的行为,从而获知张三心理状态时,李四本身并不一定产生“哭”的行为,并且李四也不一定有“伤心”的心理状态。当然,在某些情况下,李四也可能因此“哭”了,即使李四没有“哭”,至少他也真的“伤心”了。笔者认为陈文对此的理解有偏差,因为陈文认为“CST指出我们在模仿的时候使用的是假装的状态,而且我们本身既不产生真实的行为活动也不产生与该行为相关的真实的心理状态。”⑧陈文认为,按照EST,模拟者自己的真实状态与相应的伪装状态是高度一致的。其主要的证据来自神经科学的成果。陈文指出“在阿兹扎德(Aziz-Zadeh)的fMRI实验中,她请被试读一些描述手和口部动作的句子(例如‘拿起香蕉’、‘咬一下桃子’),同时扫描被试大脑的活动,随后,她给被试呈现手拿香蕉和嘴咬桃子的视频片段。结果发现,当被试读句子和看视频时,他们大脑控制手和口部动作的相关镜像神经元区域都被一起激活了。”⑨第一这里的对象是行为,不是心理;第二同一神经区域都有反应只是表明了相关神经有一致性,但不能表明心理也是一致的。

3.模仿者第一人称心智认知的优先性问题

对于第一人称心智阅读优先性问题,CST和EST的观点没有根本的分歧。对于CST来说,自我心智认知的优先性来自笛卡尔的内省的思想。其认为,模拟者假想自己处于他人所处的环境,然后自己油然产生伪装心理状态,由此通过内省获知伪装心理状态,然后类比推理知道他人的心理状态。另一种就是戈登曼提出的上升程序。⑩本人博士论文已经详述,本文对此将不详细论述。EST认为模拟者的伪装状态与真实状态高度一致。其主要的经验证据也来自神经科学。第一人称心智认知的优先性表现为伪装状态的神经放电的程度弱于真实状态神经放电的程度。

笔者认为,陈文对此的质疑和理解有点偏差,“……假装状态和真实状态下心理系统的活动具有高度一致性,CST还面临着如下难题: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我们能对心理状态进行自我归因”和“为此,EST再次以镜像神经元的活动特性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论证。……这再一次惊人地印证了戈德曼关于模仿的优先特权假说。”(11)

第一,事实上,戈德曼早期是坚持CST立场,然后他和加勒斯(Gallese)(镜像神经元发现者之一)率先用镜像神经元来论证模拟理论的合理性,由此提出弱的涉身模拟。(12)2006年戈德曼在他的专著中提出了基于模拟的综合进路,其承认涉身模拟渗透着知识;并没有认为镜像神经元和他的早期的观点有根本的冲突。他只是认为镜像神经元能够为他的模拟理论走向综合进路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而陈文似乎认为在第一人称心智方面,镜像神经元对EST是有利的,而CST则不能用镜像神经元论证自己的第一人称心智认知的观点。但是,戈德曼的理论和他的研究工作却表明至少镜像神经元可以用来补充他早期模拟理论不足的地方。

第二,第一人称心智阅读的优先性的主要意思是:人们对自己心理及行为的理解和预测不需要对自己观察,也不需要任何经验证据就可以知道自己心理及行为了。比如,张三直接知道他自己“痛”的心理状态。他不需要观察自己,也不需要任何经验证据。但是,李四要想知道张三是否“痛”,则李四需要观察张三的行为,看看有没有证据表明张三的“痛”。

但是,陈文认为“莫伦伯格斯(Molenberghs)等对129个镜像神经元的脑成像实验报告进行了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显示,虽然镜像神经元在观察他人心理状态(诸如语言理解、动作意图推测、情绪共鸣等)与自己执行相同心理活动时均被激活,但镜像神经元在自我执行这些心理活动时的激活水平要强烈得多。这再一次惊人地印证了戈德曼关于模仿的优先特权假说。”(13)其实,镜像神经元间接地支持戈德曼的理论,但是,无法确证他的理论;戈德曼等人的研究工作只是点燃了前进的激情,但没有照亮前进的道路。(14)

虽然,镜像神经元的激活水平与第一、三人称心智阅读有关系,但是其和心智阅读需不需要自我观察,需不需要任何经验证据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是两件不同性质的事件。如果两者有因果关系,那么假如增加经验证据,则镜像神经元的激活水平必然会更高。反之,如果减少经验证据,那么镜像神经元的激活水平也随之降低。但是,陈文的镜像神经元的实验却不是这样。因此,就理论与经验的角度看,陈文对此的论证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三 涉身模拟是否需要心理知识

1.心理模拟的启动

陈文认为,EST的模拟启动时不需要任何的心理知识,其第一个理由是,人们之间的身体具有相似性,当人们模拟他人时,人们无需任何心理知识考虑相关因素是否具有相似性。“EST为此提供了一个直接的例证:那就是我们的身体本身”(15)。第二个理由是“EST认为在身体相似作为模仿发生的基础之上,来自情境的非心理知识或信息足以帮助我心直通他心”(16)。然后,其用拉科波尼(Lacoboni)关于镜像神经元的实验作为其证据。

其实,陈文的两个理由的根本证据都是“身体”,只是第二个理由明确指出身体的某一部分:镜像神经元而已。那么不同人的身体具有相似性能够保证不同的人心理具有相似性吗?不同人的镜像神经元具有相似性能够保证他们的心理具有相似性吗?因为这是身体阅读(body-reading),而不是心理阅读;(17)这是两件不同性质的事件,所以没有理由能够保证这点。陈文对此不做出明确的论证,然后想当然就以此反驳笔者的观点。这一点是不恰当的。如果他要反驳笔者的观点,那么他还得论证由身体的相似性可以得出心理也具有相似性。但是,这个论证有点渺茫。反之,如果身体的相似性未必导致心理的相似性,那么假设知识参与EST的模拟启动是个合理的想法。

笔者认为身体的相似性和神经的相似性并不必然导致心理的相似性。心理和身体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东西,心理的东西不可能彻底地还原为生理的东西。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桥接规则能够把生理的因素与心理的因素对应起来。因此,由身体的相似性或神经的相似性来论证心理也具有相似性的逻辑道路是不通的。当然有些学者认为,心脑是同一的。我们姑且不管心脑同一论面临的难题。我们即使承认心脑同一论,也并不一定意味人们的心理是相同的。我们以普特南的孪生地球思想实验来论证。(18)按照该思想实验,孪生地球兄弟的身体和大脑等在分子层次上都是相同的,如果我们坚持心脑同一论,那么则必然可以推理出:孪生地球兄弟的心理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当孪生兄弟的哥哥和弟弟都说“我相信这是水”时,他们的心理状态相同吗?如果按照心脑同一论,他们的心理状态必然相同。因为他们的身体和神经相同,他们的镜像神经元也相同。可是,哥哥说“我相信这是水”时,他实际的心理状态是“我相信这是”,而弟弟这么说时,他的心理状态却是“我相信这是XYZ”。因此,他们的心理状态根本就不同。伯奇(Burge)的关节炎的思想实验进一步论证了不但自然种类会导致人们的心理的差异,而且社会文化也导致不同的人的心理的差异。(19)因此,如果没有知识,当哥哥想通过“涉身模拟”获知弟弟的心理时,其必然不可能。

由此,如果不同的人们的心理具有差异性,那么人们在认知他人心理状态时需要心理知识吗?只要你承认普特南和伯奇的论证,那么答案是肯定的。人们在认知他人心理状态时,人们不但需要心理知识,而且还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知识参与EST的模拟启动是一个很合理的假设。

其实,CST根本没有否定人们之间的身体具有相似性,只是其不考虑这点,而仅仅考虑心理的相似性。因此,陈文对此发动攻击犹如攻击一个稻草人,而没有真正攻击“真人”。而他无法论证身体的相似性导致心理的相似性则使他难以辩护EST的模拟启动不需要知识。

当然,如果强的EST也许会说,只要人们身体具有相似性,EST的模拟就可以不需要心理知识了。笔者认为,这不符合“涉身认知”(embody cognition)发生的要求。虽然学界对于“涉身”的意义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但是所谓“涉身”除了承认“身体”对认知的作用之外,还承认环境对认知的作用。因此,“身体”只是认知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的条件。如果“身体”并不是认知的充分条件,那么强EST的立场,则难以接受的。退一步来说,即使我们承认强EST的立场,那么它还得告诉我们基于“身体”的相似来启动心理模拟的机制是怎样的?因为这不是“身体模拟”,而是“心理模拟”。

2.心理模拟过程

陈文认为EST的模拟过程也不需要任何心理知识,他的根据依然是两个东西:身体和镜像神经元。“EST的理由很直接:身体。身体形态和构造上的天壤之别决定了在模仿浮桥受风吹动时我们无法借助自己的身体这一核心要素来启动模仿,即便拥有相关的情境信息也无法加载在这一载体之上。”“镜像神经元的活动特性就为我们了解这种互动方式提供了一种精确的模型和设想,也回答了黄文对ST的质疑:我们是通过身体来模仿他人心理,并以此区分理论-驱动和过程-驱动。”(20)

陈文的证据能够支持其观点吗?我们认为不能。第一,陈文对此的表述存在矛盾。“……无法借助自己的身体……启动模仿”和“镜像神经元……提供了一种精确的模型与设想”存在矛盾。因为镜像神经元是身体的一部分,既然身体不能启动模拟,那么镜像神经元也当然无法为模拟方式提供模型和设想了。第二,身体的形态和构造的天然相似并不必然保证心理状态的天然相似性。第三,身体的天然相似并不一定意味心理模拟过程就必然不需要知识。如果他要坚持这一观点,他还得告诉我们其中的原因。其实,上述关于普特南的孪生地球的思想实验和伯奇的关节炎思想实验的论证同样适合否定陈文的这一观点。

笔者不同意陈文关于镜像神经元能够为人们之间的互动提供模型和设想,不同意其能够区别理论-驱动和过程-驱动的观点。如果陈文想要能够确证他的观点,那么他应该告诉我们镜像神经元为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模型和设想,并且该模型和设想如何说明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但他只是提出观点,没有进一步的说明。因此,我们不能接受他空洞无物的观点。另外,为什么镜像神经元能够区别理论-驱动和过程-驱动。这两种模拟过程和镜像神经元都是戈德曼提出的,但是,他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说明镜像神经元能够区别这两个模拟过程。当然,这可能是笔者孤陋寡闻的原因。如果戈德曼确实已经有所论述,或陈巍博士已经做出论述,那么我非常乐意看到这一成果。

因此,陈文对笔者关于“心理模拟过程需要知识”的反驳缺少相关的理论论证。他对于EST的辩护也缺少相应的论证。

3.认知渗透性问题

陈文认为涉身模拟的认知不可渗透。其证据是尤密尔塔(Umiltà)等关于镜像神经元的实验。(21)陈文说“以上实验结论显示,在某些心智阅读过程中(如动作意图的推测),具身模仿不受有关他人心理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视线之外’(out of sight)并不意味着‘意识之外’(out of mind),因此认知不可渗透的。”(22)

尤密尔塔等关于镜像神经元的实验真的能够用来证明“涉身模拟的认知不可渗透”吗?这显然是有问题的。第一,尤密尔塔等关于镜像神经元的实验的对象是猴子,而陈文所涉及的对象是人。人和猴子有着根本的区别,猴子在实验中的表现并不等同于人在实验中就有如此的表现。到目前为止,关于猴子是否具有认知他心的能力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而人却是能够认识他人心理状态的。因此,用没有认知他心能力的猴子来论证人的他心的机制和能力是张冠李戴的事情。第二,猴子的模拟机制、模拟能力和人的模拟机制、模拟能力根本不相同。因此,确证猴子具有这种现象,并不必然地确证人也有这种现象。况且这个实验是否充分确证了猴子的心理模拟机制和心理模拟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第三,该实验只是对动作的认知,而不是对心理状态的认知。一组是视觉条件下的动作,另一组是听觉条件下的动作。这根本不涉及心理状态。但是,“认知渗透性问题”主要是针对心理状态的认知的过程是否存在背景知识的渗透。因此,陈文关于猴子的动作的认知和心智认知的认知渗透是两码事。即,其不能根据猴子关于动作的认知具有认知不可渗透性来证明人的心智认知也具有认知不可渗透性。

四 心智阅读的机制

对于心智阅读机制,陈文根据穆图库马拉斯韦米(Muthu-kumaraswamy)的“社会理解的双重机制”(dual mechanism of social understanding)提出自己的初步猜想。陈文认为,应该有两套独立的心智阅读机制。“心智阅读不必处处运用理论,在很多场合下具身模仿就足以完成,这是生物进化所赋予我心直通他心的便捷通道。而一旦情境变得复杂,具身模仿无法处理心智阅读时,我们便会依靠理论化的武器。”

关于心智阅读到底是两套独立的机制:还是一套综合的机制?目前没有任何的理论和证据能够充分地对此确认。如果陈文认为,心智阅读机制是两套独立运作的机制,那么陈巍博士应该进一步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关于理论简单性的问题,即奥卡姆剃刀的问题。对于一个理论的假设,如果能够用少量的假设就可以解释,那么我们没有必要增加其他假设。对于心智阅读机制而言,如果用一个机制就可以说明心智阅读的现象,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假设需要两套机制。而陈文坚持有两套心智阅读机制,因此他需要进一步对此做出说明。

第二,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陈巍博士还应该说明,这两套机制如何分别地运作。它们是相互独立的运作;还是相互影响的运作?

第三,什么场合下用模拟机制?什么场合下用理论机制?为什么有些情况下模拟需要知识?但是,又为什么在另一些情况下单独模拟就可以?

期待陈巍博士对这些问题的回应。

总之,虽然陈文提出了涉身模拟不需要知识,但是他没有能够提出适当的理由和证据支持他的观点。我们认为不但弱的涉身模拟需要知识,戈德曼的工作表明了这点;而且强的涉身模拟也需要心理知识。对此,我们借用孪生地球的思想实验论证表明即使生理完全相同的孪生兄弟的心理也不具有相似性,因此,如果孪生兄弟要“涉身模拟”对方的时候,其需要相应的知识参与“涉身模拟”。

注释:

①黄家裕:《大众心理学及其综合进路》,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10。

②黄家裕:《模拟理论的综合进路》,《哲学动态》2009年第9期,第76-80页。

③(17)S.Spaulding,"Embodied Cognition and Mindreading",Mind & Language,Vol.25 No.Februry,2010,pp.119-140.

④V.Gallese,"Embodied Simulation:From Neurons to Phenomenal Experience",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2005,4,pp.23-48.D.Lohmar:《镜像神经元与主体间性现象学》,陈巍译,《世界哲学》2007年第6期,第82-87页。

⑤转引自D.Zahavi:《主体性和自身性——对第一人称视角的探究》,蔡文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⑥F.瓦雷拉等:《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李恒威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⑦M.Davies and T.Stone eds,Folk Psychology:The Theory of Mind Debate,Oxford,Blackwell,1995; M.Davies and T.Stone eds.,Mental Simulation:Evaluations and Applications,Oxford,Blackwell,1995.

⑧⑨(11)(13)(15)(16)(20)(22)陈巍:《具身模仿论的回应:“模仿”需要“理论”吗?——兼与黄家裕博士商榷》,《哲学动态》2010年第8期,第85-91页。

⑩R.M.Gordon,"Ascent Routines for Propositional Attitudes",Synthese,2007,159,pp.151-165.

(12)I.A.Goldman,"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zed",M.Davies and T.Stone eds,Folk Psychology:The Theory of Mind Debate,Cambridge,Blackwell,1995,pp.74-99.A.I.Goldman,Simulating Minds:The Philosophy,Psychology,and Neuroscience of Mindread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V Gallese and I.A.Goldman,"Mirror Neurons and the Simulation Theory of Mind-reading".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Vol.4,Issue 7,1 July 2000,pp.252-254.

(14)黄家裕:《镜像神经元与他心认知》,《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2期,第26-29页。

(18)普特南:《“意义”的意义》,陈波,韩林合编译,《逻辑与语言》,东方出版社,2005。

(19)T.Burge,"Individualism and the Mental",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Vol.4:Studies in Metaphysics,P.A.,French,T.E.Uehling and H.K.Wettstein,ed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9,pp.73-121.

(21)M.A.Umiltà,E.Kohle,V.Gallese,et al.,"I Know What You Are Doing:A Neurophysiological Study",Neuron,2001,32,pp.91-101.

标签:;  ;  ;  ;  

论模拟理论--对陈伟博士的回应_陈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