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三观”与“三情”——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基础性配套工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性论文,新形势下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变化,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面对这种变化了的新情况,要使我们的干部战士不断增强大局观念,正确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大局,我认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基础性配套工程建设,在“三德、三观、三情”配套教育上下功夫。
一、切实抓好“三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努力引导干部战士在家庭做合格的一成员,在单位做合格的一分子,在社会做合格的一公民
根据社会学的观点,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而这个环境一般又分为三个层面,即大环境(居住地域)、亚环境(工作单位)、小环境(生活、家庭)。在每一个层面的环境中,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每个能够持常人见解的人,不仅面临着一个适应和服务的任务,更负有一个改造和奉献的责任。简言之就是要担当起合格的角色。为此,首先要求我们必须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原则,而这个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就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明确提出的,即在居住地域这个大环境中,要身体力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在工作单位这个亚环境中,要身体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在生活、家庭这个小环境中,要身体力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千百年来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实践证明,我们只有努力践行上述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才能赢得家人的理解和爱戴、单位领导和同志的支持和信任、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尊重。我以为,这既是我们每个人最起码的人生追求,也是每个家庭、单位和社会对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要求,更应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带基础性的问题。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不能予以有效的解决,那么,其他一切方面的教育问题根本就无法再继续谈起。特别是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我们试图向一个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连最起码的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都没有的人,或者一个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都不了解的人,去谈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等方面的问题,岂不是对牛弹琴。
二、认真搞好“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努力引导干部战士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的世界观所要回答的是物质和精神、存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并由此决定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野。而作为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人生观,所要回答的则是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以及怎样做人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们对生活、学习、工作、公私、荣辱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价值观则是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它反映的是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评价和认识。当前我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立足点必须放在引导我们的干部战士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上。
一要注重引导我们的干部战士在陶冶情操中培养艰苦奋斗的生活理想。情操,作为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需要在实际生活和工作的实践中逐步陶冶和培养。特别是面对新形势下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要使我们的干部战士确立起艰苦奋斗的生活理想,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陶冶情操的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抵制和批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斗争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生活条件和为进行工作、学习、发明创造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关系,既不刻意追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高标准,也不一味苛求工作、学习方面的好条件,切实摆脱金钱的役使和物欲的诱惑,自觉地树立起艰苦奋斗的生活境界。
二要注重引导我们的干部战士在调动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中培养献身事业的职业理想。作为人们对自己未来工作部门、工作性质以及达到何种成就的一种向往和追求的职业理想,它不仅能够激励和推动一个人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为社会作出贡献,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就,是事业成功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职业理想,才会热心于有益于社会、有益于集体、有益于人民的事业,才能自觉地为社会、为集体、为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因此,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一定要实、要高,决不能仅仅定在一般地调动人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上,一定要注重在调动人们工作、学习积极性的实践中,不断培养和升华献身事业的职业理想。
三要注重引导我们的干部战士在确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过程中培养立身做人的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指一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的设想、追求和向往。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作为人生观最高层次的理想,还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制约和决定作用。要引导我们的干部战士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立身做人的问题,并要在立身做人的实践中确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为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作用的根本看法,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它由人的价值、人生价值、人格价值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人的价值在于人的能动的创造力,人生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格价值则是人的平等的劳动创造权力。而评价人生价值的客观标准就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及其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如何。显而易见,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社会理想,更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注重开展“三情”即国情、民情、军情教育,努力引导干部战士不断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国情(民情和军情),是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一贯倡导,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增强对国家民族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的原动力。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国情、民情、军情教育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在国情、民情和军情教育中引导干部战士不断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一要引导我们的干部战士在深刻认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多方面深刻影响,上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变动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多方面深刻影响,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曲折道路多方面经验教训及其深刻影响的基础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正确认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转折过程中的主流和支流,正面和负面,胜利和挫折,成就和困难,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真心诚意地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二要引导我们的干部战士在深刻理解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亦即奉献小于索取,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会崩溃;奉献等于索取,人类就无法进步,社会也就会停滞;只有奉献大于索取,人类才能够发展,社会才能够进步)的基础上,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自觉培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不断陶冶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切实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地位。
三要引导我们的干部战士在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正确对待深化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坚决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和影响的基础上,认真履行革命军人的神圣职责,努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