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契机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7月1日,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我国政府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百年耻辱,开创了香港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的范例。我们要以庆祝香港回归为契机,形成爱国主义教育高潮,激发亿万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热情和决心。
要通过近、现代史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
熟悉自己民族的发展历史是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基础。我国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发祥地和最早进入人类文明的国家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创造了具有独特光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古代中国在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长时期居于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作出了巨大贡献。17世纪以后,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摧残及清王朝的专制、腐败、封闭等原因,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生产力发展极为缓慢,国势日衰,危机四伏。而与此同时,欧美各国却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迅速崛起。落后必然挨打。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42年8月29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去了香港;后来又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去九龙;其后英国又强行租借了“新界”。在此后近百年时间里,在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和欺凌下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1100余个,割地赔款不断,中华民族饱受苦难和屈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过程。为了救亡图存,从洪秀全到孙中山,无数爱国志士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和平改良和暴力革命,都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这种斗争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指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团结、吸引一切爱国者共同奋斗,终于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统一的光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
做好近、现代史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中国人民百多年来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的伟大精神,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光辉业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首要内容。
要通过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宣传教育,牢固确立全民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建国以后,党领导和动员全国人民在不长的时期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建立起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我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大力宣传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大好形势,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是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人们把爱国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团结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要通过“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成功实践的宣传,使人们深刻领会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时代内涵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成功实践赋予爱国统一战线以新的内涵,它使爱国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统一具有了时代内容。“一国两制”是在保证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是前提,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港、澳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这一伟大构想是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出发,根据祖国统一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客观要求提出来的,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广泛拥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依靠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它是一切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把一切有利于建设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这样,我们的祖国就会更快地走向富强、民主和文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因此,通过“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族实现祖国统一的使命感;通过《香港基本法》的宣传和普及,使我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于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及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要把全民族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艰苦奋斗、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
香港的失去与回归的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祖国的富强比什么都重要,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一切都无从谈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亿万中华儿女的意志和行动,把全民族的爱国热忱转化成艰苦奋斗、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就能够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极大地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宣传教育活动要生动活泼,力戒形式主义,使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了解党和人民的光辉业绩和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要把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落实到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上;落实到弘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社会风气上;落实到每一个人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人民富裕、民族昌盛、国家富强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上。这样,就能凝聚起民族精神,使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