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刘英

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刘英

刘英 湖南省新化县上渡办事处明德学校 417600

【摘要】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创新型教学模式,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此种趋势下,教育工作人员也极为关注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也将研究性学习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一,当作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数学是教学中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本文在此背景下进行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希冀有效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延展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自主探究,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11-186-01

引言

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此种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氛围极为枯燥沉闷。信息化时代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应当有效应用现代化教育设备,有效拓展延伸,但是教师却固守权威思维,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相脱节,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展开教学。21世纪创新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数学教学,教师应当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将信息技术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一、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学生探究思维的有效引导

研究性教学是四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必修课程,也是新型的教学模式,研究生学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材标准要求,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前进,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探讨解决。通过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体验成功。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扭转自身的思想,能够以开放式心态展开教学,结合现代化与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使学生由盲目性学习转移至自主。这是探究,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探究习惯。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追求数量的教学模式,应当追求课堂教学质量,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挖掘教材内容,确保教学内容高效优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程中提出的问题应当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引导,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探究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灵活应用教材,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假设

教材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材料,也是教学内容中的重要载体,开展研究性教学时,教师应当立足教材,也应摆脱教材的束缚,灵活应用并挖掘教材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纵观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但是内涵却极为丰富,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使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探索出新颖的解题方法。例如:学习《全等三角形》这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同学们,你们分析一下,边边边和边角边、角边角,条件中能够判定出三角形全等呢?”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以学知识进行假设探讨,教师通过引导与帮助,使学生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有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教师应当对学生正确思路与逻辑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也应当及时纠正错误思想,展开引导。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新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究,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和学,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发挥想象力与聪明才智,通过集思广益,促进学生多向交流沟通,取长补短。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生活应用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应当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连的原则,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数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讲一个故事“一名便衣警察根据情报进行明察暗访,听到屋内的小偷说道‘我们每个人分700元就会多出200元,如果每个人分800元,这样还差200元’这名便衣警察,听到这些话后便算出有几位小偷,有多少赃款。同学们你们考虑一下数学问题的正确答案是?”然后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探讨交流,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出答案,教师在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课程,引导学生分析、讲解与计算。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能过活。范围,提出的问题与生活紧密相连,也能够缩短教材与现实间的差距,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应用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启发性、有坡度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逐渐思考和判断,使学生探索新知识发现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知识探究能力。例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时,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引导学生根据步去分母的方法做题,学生会感觉很麻烦,教师再提出自主探讨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考虑一下如何去掉方程中的分母,依据是什么呢?你们这样算一下方程的解有什么变化呢?”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学生会进入一个有序、有意义的信息系统中,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和议论,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受到社会各界教育工作人员的广泛重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的挖掘自身潜能,在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数学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海莺.求解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应然流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2).

[2]刘菊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

[3]邓文虹.沙沙.顿继安.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J].数学通报.2012(51):17.

[4]陈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浅析[J].新课程学习,2012.5.

论文作者:刘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论文_刘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