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中的节俭精神论文

谚语中的节俭精神论文

谚语中的节俭精神

○赵慧元

(内蒙古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根据表达方式可以分为抽象节俭谚语和具象节俭谚语。节俭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或道德准则。节俭谚语体现着中华民族惯有的防患于未然心理。节俭谚语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谚语;节俭精神;道德

谚语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人们对生活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经口头流传下来的具有固定格式的艺术语句,带有丰富的哲理性、训诫性、经验性和讽喻性等特征,是中华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典范载体。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美好品德之一,正是谚语所负载的一个重要文化内容。

一、谚语中的节俭观念

节俭观念萌发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的源头,并如膏沐般浸润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体。

节与俭二字意义相通,《说文解字》:“节,竹约也,缠束也。”“俭,约也,缠束也。”在春秋战国之前,只单用节或俭来表示生活俭省、有节制的意义。《尚书》:“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周易》:“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慎言语,节饮食。”“节俭”一词首见于《韩非子》:“虽节俭勤劳布衣恶食,国犹自亡也。”自周朝起,节俭便已然成为君子安身立命,帝王治国理政的方式。“上以风化下”,故民间谚语中也特别提倡节俭,如:“年轻不勤俭,老来就可怜”“细水长流,吃穿不愁”“一粒油珠子过一七,十粒油珠子过个没了日”“俭省穷能变富,奢侈金山要空”等。

节俭谚语根据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为抽象节俭谚语,如:“俭则家富,奢则家贫”等;一为具象节俭谚语,如:“一天节约一根线,百天就能把牛拴”等。谚语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抽象的节俭概念能够跨越地域和民族,而在具象的时候,则会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生活方式的差异与谚语所表现出的民族性呈正比。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同,所以在节俭谚语的取材上便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汉民族通常将视角落在柴、米、油、粮等物象上,如:“一块煤,不算多,千块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点点滴滴汇成河”“每天节约一把粮,十年要拿仓来装”等。游牧民族的关注点则多在牲畜或牲畜的皮毛上,如:“不会念经的喇嘛怕道场,不攒皮毛的婆子怕天寒”“不起眼的小刺儿能扎人,丢弃的碎毛能捻绳(蒙古族)”“撙着吃,剩匹小马;敞开吃,剩只绵羊;不住嘴地吃,能剩下什么(哈萨克族)”等。事实上,即使是某一民族内的节俭谚语,在取材上也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具象节俭谚语的取材都源于日常所见,也反映出节俭是要从细微处做起,而且是恒久性的行为,不是偶发性的行为。

节俭源于物质资料的匮乏。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能够获取的资源非常有限,先民们为了种族的延续,也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已而节俭。人类社会经由氏族公有制进入个体私有制后,节俭的目的便也相应带有了私人性质。此时节俭的主要目的,一为个体或家庭的生活无忧,二为致富。

教学实践证明: 利用果蝇的蛹收集处女蝇的新方法,与常规收集处女蝇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耗时较少、容易成功等特点。

无论是古代安土重迁的农耕文明,还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天吃饭。赶上风调雨顺的丰年,那么这一年的生活水平便会有很大的提升,而不幸遇到荒年,虽不至析骸以爨,易子而食,却难免于节衣缩食,饥寒交迫。面对不可控制的自然环境,人们应对的方法便是取有余而补不足,反映在谚语中便是“宁叫顿顿稀,不叫一顿饥”“粮收万担,也要粗茶淡饭”“紧紧手,年年有”等。

设置10-3为吸引区,使用MATLAB中常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函数ODE45按算法进行分区控制律计算,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

节俭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或道德准则。

二、谚语中的节俭心理

致富是一件难事,而致富后想要保持富裕更是难上加难,故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在这一问题上,人们又将视角回归到节俭,认为只有节俭才能保持家业长久,并产生了大量劝诫人们俭省持家的谚语。例如:“家大业大,就怕的是手大脚大”“创业必勤,理家必俭”“创业在于勤,守业在于俭,败家在于懒”“粗茶淡饭布衣裳,省吃俭用过得长”。在正向的劝诫外,人们还创作了大量的反例谚语,以增强劝诫效果。如:“大俭以后,必生奢男”“大俭之后,必有大奢;大兵之后,必有大疫”“钱多不经使,儿多不经死”等。

在长期的价值导向下,铺张浪费被看作是可耻的,节俭则是高尚的。所以谚语说“清贫胜浊富”,安贫乐道要远远胜于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此外,人们不仅相信节俭会为自己带来福气,还能够让自己躲避一定的灾难。因此谚语中体现着中国人民节俭避难的心理,如:“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在欢乐、饮食的时候如果能够有一定的节制,那么就能够减少祸事和疾病。相反,如果极大的放纵,那么就可能会有可怕的事发生。从科学的角度讲,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加节制的贪食,确是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富裕是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应该予以鼓励。而怎样去实现富裕的目的,却要有一定的选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们所认可的致富途径之一便是节俭,因此产生了大量的节俭致富谚语,如:“艰苦奋斗是幸福的根源,厉行节约是幸福的先兆”“不成形的嫩竹管,难得做响芦笙;不俭省的当家人,难过上富日子”“俭省穷能变富,奢侈金山要空”等。节俭致富谚语的劝诫性要高于实用性,因为俭省只是致富的一方面,单单依靠俭省不可能实现致富的目的。所以,人们在重视节俭作用的同时,又充分重视勤劳,因此而产生了非常多的勤俭谚语。如:“能勤不能俭,到头没积攒;能俭不能勤,到头零于零”“福生于勤俭,命生于和畅”“光勤不俭,只落不懒;光俭不勤,饿破嘴唇”等。

节俭谚语也体现着中华民族惯有的防患于未然的心理。一个家庭通过平时的节俭,能够积累下相当数量的财物,以便在遭遇变故时渡过难关,人们依此而产生安全感。因此围绕着节俭而产生了大量的未雨绸缪的谚语,如:“事未临头先思考,囊中未空先节约”“要省省在仓尖上,省得底仓着了慌”“省吃俭用能经常,一年四季有余粮”“春天种下秋天收,如今存下将来用”“粗茶淡饭布衣裳,省吃俭用过得长”等,这些谚语的典型特征便是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奉行节约,以备将来。

节俭的观念,一方面来自外部物质资料的匮乏,迫使人们不得已而为之。一方面则来自传统的价值导向。商朝时伊尹就劝诫太甲“慎乃俭德,惟怀永图”。人们自发地向节俭观念靠拢,是由于思想家们的不懈努力。思想家们宣扬节俭精神与个人道德存在密切的联系,儒家便认为“温、良、恭、俭、让”是人的五种美德。奉行节俭者便道德高尚,受人尊敬,奢靡者便道德败坏,为人所厌弃唾骂。在很多时候,人们更加强调“俭”的地位,认为俭是一切德行的根基,“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此时,节俭这一行为既成了道德的外现,或者说是实质化,又上升为一种为公众所接受的意识形态。人们相信节俭是美好的道德,但是相对于思想家们的高标卓识,人民大众的表达要直白、具体的多,典型的做法就是将模糊的道德替换为福气,故谚语有“俭衣增寿,俭口增福”“粒米必惜,富贵眼前”“俭则家福,奢则家贫”“劳动是幸福的右手,节约是幸福的左手”“饱肥甘衣轻裘,不知节省损福”等。无论是思想家们将节俭思想与个人道德相联系,还是大众们说的节俭能够增添福气,都体现着人们对于节俭观念的认可心理。

在变电站日常的巡检工作中,对于目标不同方位和层次的观察是通过运维人员的眼睛来实现的,而对于不同角度的观察由走动来实现的,但是现场的摄像机获取的图像具有平面性、单一性,进而失去了立体感。[3]怎样使变电站运维工作中的摄像机的捕捉的画面具有立体感,带来更真实的视觉运维,是我们在变电站智能巡检运维中要面临的首要问题。通过对Hou方法的研究,实现了对摄像机采集的平面图像立体化,使不同摄像机的画面组合,模拟人眼在现场观察目标,可以确保了远程智能巡检的质量和效果。

节俭是美好的品德,每一个人都应该厉行节俭。但节俭应该是理性的节俭,每个人在节俭时都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节俭心理。如果为了节俭而节俭,不该俭省的地方硬要俭省,那么这种行为不仅得不偿失,而且也严重偏离了节俭的本质。谚语中也用诙谐的手段来讽刺人的过度节俭,如:“庄稼汉儿不认得汴梁城光知道省”。为了省,连繁华至极的汴梁城都没去过,在可笑中又有着可悲。此类的谚语还有“因为节省钉子,结果失去马掌”“省一芝麻,去一黄豆”“省酒待客”“省柴锅不滚,饭熟米汤生”“省了油,费了轴”“省了盐,坏了酱;省了馍馍吃不胖”“瞎子成年不点灯,没见油省几坑”等。对国家而言,过度的节俭也是有害的,适当水平的消费能够活跃经济,促进发展。人们很早便已经看到了过度节俭的弊端,并把适度奢侈看作是促进生产的手段,《管子·奢靡》:“兴时化若何,莫善于奢靡,”便是强调奢侈对恢复生产的作用。

(2) 提出了基于库水位运行工况概化,通过GeoStudio软件SEEP/W模块获取各工况下的滑坡渗流场,并依次将其导入FLAC3D获取滑坡位移场的水库型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方法。

自我效能感具有普遍性和具体性这两种性质。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在某一特定行为、情境或任务中,人们经由这些行为、情景对自我目标达成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在人格特质中并不稳定,他经常受一些行为、活动、情景影响。但是 又由于各项活动任务多领域的较差,自我效能感又具有了相对普遍的性质。

三、谚语弘扬节俭精神

节俭精神历经千年,既起到了维护社会安定、促进人民富裕的作用,又有效地提升了个人的修养。但当今社会的攀比心较为严重,铺张浪费现象随处可见,节俭精神被弃之沟壑。无论是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还是个人的发展来说,节俭精神都应该被重新拾起。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来说,谚语都是弘扬节俭精神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相对于其他表现形式,谚语具有突出的口语性、易变性、精炼性、艺术性及民族性。口语性决定了谚语本身就是日常用语,说起来自然朗朗上口,因此使用谚语传播节俭精神时会使人民有亲切感。异变性使其形式多样,一条谚语往往能够根据需要形成多种异文,如:“省了盐,坏了酱;省了馍馍吃不胖”和“省了盐,坏了酱;省了柴火凉了炕”。这种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连锁式变化能够有效增强谚语的感染力。精炼性使谚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这一特性也是源于口头性传播的需要。每一个人听到或看到谚语后,都能立刻明白谚语中所蕴含的劝诫意义。谚语多用比喻、押韵、对偶等艺术修辞手法来增强表现力。谚语的表现形式虽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但在对美好价值的追求上,每个民族却是相同的。以民族谚语来弘扬节俭精神,能够超越时空,使人们体会到先民们曾有过经的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内容上来说,谚语中几乎蕴含着中华民族所有的美好品德,所以节俭精神是谚语的应有之意。内容多取材于真实生活,能够给人民以切身的体会,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要被继承下来,还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时代价值,对现实社会起到促进作用。纠正铺张浪费的作风,弘扬节俭精神,便是谚语的一个当代价值,而且它也完全能够胜任这个历史任务。

[作者简介] 赵慧元,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标签:;  ;  ;  ;  

谚语中的节俭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