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力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里拟讨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问题,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我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讨论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以19年来改革开放实践对这个理论问题进行反思和概括,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目标,选准主要着力点。

(一)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先驱者就历史发展动力问题进行过讨论,曾经有过的一个最著名的观点,就是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曾应用这一观点解释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88页)这是因为尽管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但是,“地主阶级这样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所造成的农民的极端的穷苦和落后,就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同上,第587—588页)所以,在毛泽东看来,“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上,第588页)

但实际上,毛泽东对这种朴素的阶级斗争的观点,是做了重大的保留的,这就是他只是说“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毛泽东还注意到,“由于当时还没有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没有新的阶级力量,……这样,就在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斗争停息以后,虽然社会多少有些进步,但是封建的经济关系和封建的政治制度,基本上依然继续下来。”(同上,第588页)

所以,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上,即令在封建社会,毛泽东也没有把封建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简单地归结为地主和农民间的阶级斗争,而是要看到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看到能推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有进一步发展的那种阶级斗争。

所以,如果说在革命胜利以前,有关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也已经不能完全归结为阶级斗争;那么在革命胜利后的今天,在工人、农民已经当家做主的今天,就更不能把历史发展的动力简单地归之于阶级斗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更深刻一些的提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

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来说,这两者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实,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是很明确的。毛泽东曾在其名著《矛盾论》中讨论过这一问题: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来说,“生产力是主要的”,并且“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而“生产关系”只是“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头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0页)毛泽东还在《实践论》中明确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59页)所以,在十三大的文献里,就概括为“社会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的原理。为什么在党的文献里强调生产力是“最终”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还要看到“在一定条件之下”,生产关系还可能表现为“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就社会历史的长时期发展来说,生产力是最终意义上的主导的、决定的力量。

需要多说几句的是,对这一基本原理或社会发展动力的正确认识,来之不易。虽然毛泽东继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之后,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里,对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作用作了科学的正确的评价,但是,在实践中坚持这一原理却是经过曲折和斗争的。其实,即使在革命战争时期,当时的革命者,包括毛泽东同志,都反复强调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受到束缚的生产力;在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中,也曾反复强调进行土改的目的,是为了粉碎封建剥削制度,不是在肉体上消灭地主和富农,这是为了保护发展生产力所必需的劳动力。至于“平分”土地,也不是打乱后平均分配,而是执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做到“耕者有其田”,这也是为保护和发展农业的生产力。至于“和平解放北平”,亦即对旧事物做了不少妥协、让步,就更是为了保护这座历史悠久、文化集中的古国名城。所有这一切措施,就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三)

历史唯物主义是开放的并且不断发展的理论。随着人们认识到“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以后,就进一步提出了是什么样的社会因素或社会力量影响或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的问题。

曾经有一种回答,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力,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例如,斯大林就曾写道,“新生产关系是这样一种主要的和有决定性的力量,正是它决定生产力进一步的而且是强大的发展。”(《斯大林文集》,1934~1952,第645 页)然而这是对上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一种歪曲的表述。因为生产关系只是“在一定条件之下”才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这时,不打破旧的生产关系,被束缚的生产力就不能获得解放,如解放前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但是,当生产关系已经调整到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以后,如果再认为还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陷入于“不断革命论”的错误。一个显然的事实是,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只能破坏大局的稳定,也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典型的事例就是“文化大革命”和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极“左”思潮,“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所以,在生产力发展的动因的问题上,还要从生产者如何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这一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更为基本的矛盾来探讨这一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也有一些不同的回答。例如,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小册子里,就说,“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但是斯大林又说,“生产工具的发展和改善是由参加生产的人来实现的,而不是与人无关的,所以,生产工具变化和发展了,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人也随着变化和发展,人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运用生产工具的本领也随着变化和发展。”(《斯大林文集》,1934~1952,第220,222页)所以,斯大林虽然也认为“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人”,但更强调的是“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至于毛泽东更强调的是“人”。毛泽东曾说,“工具是人创造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11月19日)“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多余的劳动力找到了出路》)所以,马克思曾说:“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97页)列宁也曾说,“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总的说来,还是“人的因素第一”。

“人的因素第一”,这不仅因为人民群众是生产者,而且还是消费者。正如斯大林在批评雅罗申科时所指出,“人们不是为生产而生产,而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生产。”“跟满足社会需要脱节的生产是会衰退和灭亡的。”(参见《斯大林文集》,1934~1952)所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人民群众的推动和支持。

(四)

这里想谈谈邓小平同志所阐发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同上书,第17页)“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同上书,第313页)

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在1988年。但需要指出的是,早在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已经酝酿和包含了这一思想,只不过没有鲜明地写上“第一”这一形容词。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文选》, 第2卷第87页)

可以举一个例子。日本千叶县有一个千叶制铁所,有一条可轧制1.9米宽的钢材的生产线,其长度绵延几公里,但却看不见人,在这一生产线上,三班倒包括仓库管理人员在内,一共仅80人,连顾客购买钢材也是和计算机打交道。与此对比,我国最先进的武汉1.7 米轧机的整个生产线上的生产人员(不包括仓库管理人员)一共是2400人。两者劳动生产率相差至少是30倍!

但更要看到的是,在上述引文里,多次可以看到什么“开辟道路”,“面貌一新”,“决定”作用,“最主要的”等等形容词,如果再注意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也说过类似的话,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科学“日益使自然力服从于人类”,技术进步“是其它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列宁选集》,第2卷第818 页)那么可以说, 至少是早在1978年,邓小平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已经在酝酿或思考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了。

(五)

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所有这些活动,包括科技活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在社会发展动力的问题上,更为重要的是人民群众。正如毛泽东所概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80页)社会是由人所构成的,人又划分为人民群众和反人民的反动派,因而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只能是人民群众。

在通常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当然也讲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往往只从如何评价人民群众和少数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一角度来进行论述。但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第一重要的基本原理。因为不论从事革命或建设,不论从事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都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前进的“第一重要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在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更进一步发展为“群众路线”的理论。群众路线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这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著作中阐述得异常深入而透彻,使我们这些后辈深受教益。

为什么在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上,人民群众是“第一重要力量”,而不是“社会生产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即使在革命战争时期,虽然革命战争的胜负问题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只有“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这是“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22,123页)现在虽然是建设时期, 而不是革命时期,但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如果不和关心群众、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相结合,就必将因为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失败。

前苏联之所以垮台,重要原因之一,还不在于生产力没有得到迅速发展。如果仅仅看前苏联生产上升的数字,可以说,仍然比某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还要快一些。但问题是,这样的发展,仅局限于国防工业和重工业,忽视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紧密相关的轻工业、农业等。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高谈改革,但是,戈尔巴乔夫所高谈的改革,仍然是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仍然忽视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迅速增长的需求。

所以,发展生产力是重要的,但是切不可忘记了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要适应市场,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而这正是现在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的一种时髦的病症。

(六)

对上面提到的有关历史发展动力的三条基本原理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要做较深入的探讨。“人民”是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范畴。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12页)到了1979年, 邓小平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中说:“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7页)为什么时隔30年,在中国大地上“人民”一词的内涵,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28 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而某些过去曾经促进生产力的社会力量,可能转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在深入推行体制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对此,邓小平同志回答说,“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邓小平同志甚而说:“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所以,在现阶段,人民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除了提出一个“生产力标准”以外,还提出一个“人民利益标准”,并认为是“最高标准”。毛泽东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1045页)对于“生产力标准”一词,如果不加以科学地阐述和界定,很容易发生一些误解甚而是弊病。发展生产力,从来不是为生产而生产,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然而,不是任何一种“生产”的发展都有利于人民,有些“生产”可能“满足”了某些人的眼前利益,但却可能为长远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甚而是不可挽救的破坏。所以,我们在强调运用“生产力标准”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的同时,还应强调“人民利益标准”是最高标准。通读《邓小平文选》三卷,可以发现邓小平同志有大量论述总是将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达到共同富裕的问题联系在一起。邓小平同志甚而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所以,我们在强调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还应深刻地研究人民的需求何在,人民的根本利益何在。1995年,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在一个批示里有针对性地指出,“不能忘记,我们的党是为人民群众的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995年10月3 日《北京日报》)为什么我们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条最基本的原理?原因就在于“人民利益标准”是判断一切工作的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

然而邓小平同志更重要的贡献,是他将“人民利益标准”,“生产力标准”,进一步发展为“三个有利于”,亦即“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综合国力”比起“生产力”来说,无疑是更宽泛的概念。提出“综合国力”,也就是除了要看到经济实力这一重要“国力”以外,还要看到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政治、国防等其它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科学和教育。可以说,在当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的实力,思想、政治的凝聚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民群众的科学教育水准。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发达国家,居世界第一位。然而沙特和科威特并不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家,因为他们的科学落后,教育落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差不多摧毁了德国和日本的全部的工业和经济。然而50年来,德国和日本都奇迹般走向再生,走向繁荣富强。就其本质的原因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摧毁的是德国和日本的装备、房屋、交通、通讯设施。然而这个国家的高度熟练的劳动者依然存在,仍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有了人,有了科技,就能弄到资金,弄到装备,并能在一定条件下有效地运转起来,造就世界上第一流水准的生产力。因为在生产力发展的诸因素中,最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人,是科学技术,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劳动者。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程度的根本标准。但在“生产力标准”中,本来就包含有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的概念中,就更把科学技术以及教育文化提到第一的地位。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发达和教育的繁荣昌盛,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也是改革开放所企求的重要目标。

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深刻的。正是这一思想发掘出人民群众所以拥有无穷无尽力量的源泉所在,社会生产力所以获得飞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或动因所在!

去年5月,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这是在建国方略上具有远见卓识的重大决策。我们更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

标签:;  ;  ;  ;  ;  ;  ;  ;  ;  ;  ;  

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