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伟
[摘 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癌与肺部良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开展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的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为肺癌患者28例,炎性结节24例,良性结节21例。分别观察三组病例的CT检查状况,统计肺部结节中所表现的血流动力学状况,经比较处理分析检查方式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肺癌患者的血容量为(5.2±2.2)mL/100g,表面通透性为(13.4±7.2)mL/min·100g,与其他两种疾病患者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良好表现病变部位的血流特点,其灌注参数值对结节性质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良性结节 肺癌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4.48.049
作者单位:067000,河北承德,河北省承德市第六医院CT室
肺部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措施一直是临床影像学的研究热点问题[1],通过合理有效的鉴别诊断方式,能够保证患者早期确诊与治疗的开展,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相关研究报道表示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病变状况具有良好的表现[3],可显著提高临床鉴别诊断效果,为进一步证实其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本研究对不同肺部结节病例的灌注成像结果开展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开展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73例患者,所有病例均在组织病理活检中获得确诊。确诊为肺癌者共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范围39~69岁,平均(56.3±7.2)岁,病变类型中腺癌15例,鳞癌7例,小细胞肺癌6例。炎性结节者共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36~70岁,平均(55.2±7.4)岁,病变类型中血管瘤5例,炎性假体留7例,炎性肉芽肿12例。良性结节者共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7~70岁,平均(55.9±6.9)岁,病变类型中错构瘤9例,结核瘤12例。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存在肺部结节表现,但未开展放化疗等治疗;无合并严重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对所应用碘对比剂存在过敏性反应;所获取的影像学图像质量较差,无法满足研究正常开展。
1.3 方法
1.3.1 检查方法
选用西门子多层螺旋CT机,并采用平卧位。开展相关检查前针对患者均应用腹带以紧束胸廓降低呼吸频率确保良好的扫描表现,同时宣教检查过程中的呼吸配合方式。首先给予全肺范围的CT平扫,明确结节分布具体位置后再行灌注扫描。选定中心层面后将浓度为320mgI/mL的碘佛醇80mL应用高压注射器给予肘静脉注射,注入速率为3.0mL/s。再行多层增强扫描,矩阵为512×512,层厚为7mm。
1.3.2 数据处理
获取检查数据后均上传到工作站完成数据处理,采用灌注软件并将输入动脉设定为同层主动脉,感兴趣取为最大实性组织层面的70%面积,相应计算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与表面通透性等灌注参数值。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选择SPSS 15.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三组间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种疾病患者的血流量与平均通过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癌患者的血容量为(5.2±2.2)mL/100g,表面通透性为(13.4±7.2)mL/min·100g,与其他两种疾病患者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疾病患者的检查结果比较(± s)
3.讨论
肺部病变的良恶性鉴别抑制是临床中的研究热点,合理鉴别诊断后可确保早期诊断效果,进而对患者的针对性治疗具有较好价值[4]。CT灌注成像主要通过对比剂的注入来观察相关组织与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通过灌注图的具体变化表现出局部对比剂浓度改变情况,进而可良好表现组织器官的血流动力学情况[5]。既往研究中表示采用CT灌注成像技术不但能够对肺癌具有诊断作用,也可良好评估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6]。本次研究旨在为进一步证实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癌与肺部良性结节中的鉴别效果,分别对肺癌、肺部炎性结节与良性结节患者开展了影像学比较。通过观察结果比较可见,肺癌患者的血容量表现为(5.2±2.2)mL/100g,而良性结节患者的血容量表现为(1.6±1.0)mL/100g,两组病例均显著低于炎性结节患者,且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血容量水平表现主要同血管数量与管径存在相关性,肺癌病例广泛受到血管生成因子所形成的刺激,进而提升了新生血管的形成数量,但良性结节病例中血管生长相对较为缓慢,从而血容量表现出显著差异。同时,肺癌患者的表面通透性为(13.4±7.2)mL/min·100g,而良性结节患者仅为(1.0±0.8)mL/min·100g,其组间比较亦具显著差异。表面通透性主要体现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状况,在肺癌病例受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像学提升了其通透程度,从而具有明显差异。但不同患者的血流量与平均通过时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在赵红梅[7]等的研究中针对两种疾病患者也采用了CT灌注成像检查方式,其结果显示病例间血容量与表面通透性具有显著差异,与本次研究结果相同,并且该研究也进一步证实此项技术对病患淋巴结转移情况也具有较好的判定作用。提示在CT灌注成像中经血容量与表面通透性的观察与比较可良好鉴别结节性质。
综上所述,针对肺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良好表现病变部位的血流特点,其灌注参数值对结节性质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白萍.多层螺旋CT关注成像对肺癌化疗效果的临床评价研究[J].四川医学,2014,35(8):1054-1056.
[2]纪俊雨,高江峰,李雯等.肺癌MSCT灌注成像与生存期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17):2615-2616.
[3]曾光,陈爱民,宋承东.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5):950-951.
[4]零刚新,邹亚毅,阮宾.CT灌注成像在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7):1473-1474.
[5]纪俊雨,王文秀,高江峰等.MSCT灌注成像在肺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2):314-317.
[6]王哲.CT灌注参数的变化对于肺癌疗效及预后的评价价值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1):2088-2090.
[7]赵红梅,方立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癌与肺良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8):1411-1413.
(收稿日期:2014-10-13)
(本文编辑:高 健)
论文作者:葛,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12月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2
标签:肺癌论文; 患者论文; 多层论文; 螺旋论文; 肺部论文; 价值论文; 通透论文; 《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12月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