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文献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呼唤文献信息工作要同步发展。作为党校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献信息研究部门,要不断开创新的路子,从各个方面拓宽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适应党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加重和深化,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地方文献信息的内容、形式及特点
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党校文献信息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党校文献信息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方文献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纵的方面看,从古到今,上下几千年;从横的方面看,包含着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历史、军事、人物等一切自然的和人文的内容。地方文献的信息形式既包括书刊、报纸、图集、图片、乐谱、碑贴等一切文字的和图籍的资料,也包括比较现代化的影、视、听等音像制品。地方文献既反映了地方特色,又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社会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重视开发和利用能够充分体现本地区特色的各种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根据党校教学和科研的特点,党校应该注重开发和利用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料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本省、本市、本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情况,包括各项方针政策的提出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重大事件、各种学术会议及其活动、成果和动态、各种统计资料等方面的内容,使地方文献这一宝贵财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地方文献信息的价值
地方文献信息的价值在于可以促进三个服务。
1.促进为党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党校的教研人员既不同于一般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也不同于一般政策研究者。他们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重大的现实问题、焦点和热点问题。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全国,特别是密切联系本省、本市、本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才能有效地帮助学员提高他们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综合领导能力。从地方文献中获取所需要的实际生动的事例,是解决理论联系实际深度和广度的一个有效途径。
2.促进为领导决策服务。党校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他们都是各单位的带头人和决策人。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各级领导者,必须掌握本地区各个方面的一定知识,全面了解实际情况,谙熟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不断提高决策意识。而学员们尽管大都是来自实践第一线,但由于工作性质和范围的不同,使其接触到的实际有相对的局限性,如能充分利用地方文献资料,可以给领导者启迪思路,拓宽视野,增加知识,为其搞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成为驾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家里手创造有利的条件。
3.促进为社会服务。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信息为其服务。社会各阶层、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一批又一批从党校毕业后返回工作单位的广大学员,他们最需要有关本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变革中的实践经验和典型事例,作为借鉴和参考之用,以推动本单位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向他们提供所需要的最新的情报信息,包括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经济信息、人才信息等等,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是其一。其二,要深入社会,了解各方面的信息要求,将服务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让文献信息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各级企业党校,可根据企业的需求向企业提供本地区的会议文献专题报道。会议文献能及时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重要科技信息,可及时传递给企业决策者和科技人员。也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几个专题,将各种资料进行摘编整理,及时提供给企业。
三、怎样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
如前所述,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有些党校对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的重要意义还认识不足,这项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起来;有些党校也在收集、整理和研究地方文献信息,但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项目来规划和从事。鉴于此,在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工作中,必须注意研究和解决几个问题。
1.从领导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搞好这一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对文献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不能只注重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及与党的方针政策有关的文献资料的采购、收集和管理,也要重视地方文献的采购、收集和管理。要充分认识地方文献资料在改革开放和学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现在,许多社会科学研究部门都很重视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我们党校系统的文献信息部门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充分利用现有地方文献资料的同时,不断发掘新的地方文献资料。
2.抓好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工作,要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项目来规划和从事。(1)在收集的原则上,坚持突击性和持久性、连续性相结合。“收集”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收集”的归宿,“收集”是手段,“利用”是目的,资料只有收集得完整、准确,才能更好地利用。比如本地区年终的各项统计数据,一定要连续收集,以便利用者对比鉴别。适应教学和当前形势需要的资料,可以以专题的形式,集中力量,突击加工、整理,提供给利用者。要把收集资料的责任具体落实到人,不要因为工作忙就把收集工作停下来。只有坚持资料收集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才能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达到充分“利用”的目的。(2)在收集的内容上,坚持点和面相结合,突出重点,有质有量。要广开门路,拓宽信息渠道。如本地区的宣传部、组织部、党史办、政策研究室等部门都有相当丰富的情报信息。要和这些部门建立经常的联系,通过互相交流情报信息,拓宽信息面。只有这样,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收集才比较全面。但也要注意重点突出,保证质量。必须根据党校教学和科研的特点,尽可能把近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确实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收集起来,历史上的可以不收集,也可以少收集。如我们在收集广州市情资料时,尽量收集有关广州市各个方面的情况,但收集的侧重点是广州市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有借鉴意义的资料。(3)在收集的程序上,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先急后缓。收集资料的工作原则上不能停下来,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要有急有缓。不是当前急需的资料可以推迟收集,当前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要先收集。一是为配合当前教学和科研需要的有关资料先收集;二是为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先收集。
3.加强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研究、加工、整理、管理以及咨询服务工作。仅仅停留在收集和积累阶段的资料还是“死”资料,只有加以适当的整理、加工和研究,并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使“死”资料变为“活”资料,以便更好的利用。(1)分类集中管理。设立地方文献藏书室,把以往分散的地方文献资料集中起来管理。(2)编写地方文献目录(包括藏书、期刊等),方便读者检索;向读者推荐书目,并提供咨询服务。(3)把报刊中有关地方文献的资料编制成题录索引,要把文章题目、责任者、刊名、日期、关键词等著录清楚,方便读者查阅原文。(4)地方文献目录和题录索引可以用卡片编制,将这些卡片按照不同的内容分类后放入卡片柜,有电脑设备的可以输入电脑,利用现代化的电脑设备来贮存、检索。(5)将收集到的地方文献资料加工编辑成文摘、综述、述评、专题索引等二、三次文献信息。编制加工力求做到资料面广、内容集中、观点全面,特别是要抓住新的观点、方法、技术等,最后把筛选加工的信息及时提供给读者。如广东省委党校图书情报中心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比较重视,他们组织了3位同志专门负责省情资料的收集、积累、整理、加工和研究,定期编写《省情快讯》(每半个月一期),及时传递给教学人员和学员,并向社会上征订,和兄弟单位交流,使地方文献信息得到广泛的传播。又如广州市委党校文献信息研究所编辑的《社会科学动态》(包括“教参版”和“信息版”),每期都刊载有关省情、市情的文章和文摘,比较及时地反映了本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最新情况。他们还将收集到的市情资料撰写成综述,使分散、零碎的市情信息变成比较完整、集中的信息资料,满足了利用者的需求。
4.地方文献信息要采用多流向、多类型的传递方式。一是和兄弟单位建立信息交换关系,不仅要和党校系统的文献信息部门互相交流,还要和宣传部门、高校、社会科学院、公共图书馆等单位建立交流关系。二是和利用者建立信息传递关系。三是加强各单位特别是党校之间地方文献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