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生本”阅读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_吴绍红

网络环境下“生本”阅读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_吴绍红

重庆市万州区王牌小学

摘 要:语文阅读课堂要在网络环境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和构建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生本”阅读课堂,需要教师解放学生感官,构建趣味模式,让学生成为主角,走出阅读课堂,在失败中找到阅读真正的成功。

关键词:网络环境 “生本” 阅读课堂

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课堂,教师教育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语文阅读课堂的根本是学生“阅读方式”的变革,是一场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的变革。

   在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课堂是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的。但是,在实际的阅读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建立还不顺利。一方面是教师过分依赖媒体课件,强调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造成的;另一方面,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如果学生是真正的主体,他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不喜欢读的就不读,喜欢的就可以拿来研究学习。但广阔的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地带的学生因所处环境很难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所以教师就更要妥善利用网络环境开展阅读教学,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一、解放学生感官

   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为了促进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发起并推动了中国的“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计划,倡导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实现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目的。

这项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这几句话——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这个理念虽然讲的是科学教育方面的,但在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课堂学习中同样适用。语文阅读课堂,不光要问、要说、要动手做,更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措施(如网络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多感官参与到文本阅读学习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记得住,理解得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某个文本阅读学习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而是语言技能和素养全方面的提高。所以,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努力在课堂上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的根本是排除杂念,阅读时沉醉文本;“眼到”的要领是集中精力,阅读时观察感悟;“口到”的基础是积极表达,阅读时有疑必问;“手到”的关键是勤动笔墨,阅读时能筛选信息。

   网络环境下,构建“生本”的阅读课堂,只有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去阅读、去感受、去体会,才有可能是生动的“生本”阅读课堂,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也才有望达成到教学的高效。

 

   二、在失败中成功

   阅读课堂如果是教师的,可能没有失败,因为那些阅读教材教师都研究过很久,教师是不允许失败的。而作为学生,是阅读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不可能都成功,通向成功的路上一定要经过失败的关口。但是教师是不允许学生失败的,学生听话,能跟着做,教师还会帮着做;学生不听话或者做不了,教师常常就会跳出来,哪怕是唱“独角戏”,也要将课堂阅读进行到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案例《感悟四季》阅读课中,一教师为了使学生阅读文本能顺利进行,不让课堂出现“冷场”,对学生提出了各种要求:规定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代表“春、夏、秋、冬”(flash动景引路)四个季节,展现四季的风光;围绕“诵季节、唱季节、演季节、说季节、画季节”来完成文本的阅读。交代任务后,教师还有些不放心,害怕课堂阅读形式过于单一,又设计了“四季古诗词背诵竞赛”穿插其中。当然,这堂阅读课上得有声有色,学生们笑声不断。

   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信任学生,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设计阅读方式。学生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在锻炼中成长,在失败中收获成功。

   三、让学生成为主角

   语文阅读课堂从导入到赏读到品析再到总结,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心预设,为构建“生本”的阅读课堂营造环境。任何多余的话,或者无效的活动,教师都应该放弃,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以提高课堂实效,让阅读课堂变得“简”而有“序”。

   但在现实中,有不少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喜欢自我表现,而过分的“表现”不仅浪费了时间,更使阅读教学脱离了学生实际,阅读教学的价值也大打折扣。删繁就简,才能让学生自然地走入阅读文本中,感悟内容。而为了让阅读课堂突出简洁、有序,教师应积极地依据文本内容,结合网络媒体设备完善制作课件(如ppt或flash)引领阅读课堂,调动学生课堂阅读的兴趣,这首先要求教师在阅读课上有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激情。教师的主动行为会带动学生阅读时亲近文本,渴望走进文本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一起去悲伤、去欢笑、去思考。这个话题跟第二点有相似之处,笔者就不展开来讲。归结起来,要信任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学成为主要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网络环境下构建‘生本’的阅读课堂”的主角。

 

   四、走出阅读课堂

   在网络环境下,构建“生本”的阅读课堂,就要构建“大语文”的空间。其实,学科之间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彼此之间在发展中渗透、融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效地将其他学科运用网络媒体设备(通过制作课件)整合起来,突出语文课堂阅读的特点,发掘其中的“语文阅读味”,为语文阅读课堂学习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变得丰富,沉睡的思想也将被“唤醒”;也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课堂上留住学生的“心”,留住学生创作与表达的欲望。

   如阅读《竹影》时,教师给学生介绍了丰子恺其人其事(ppt课件),当然也给学生介绍了丰子恺的漫画(ppt课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教师借机让学生创作以“童趣”为主题的漫画,画不好可以用简笔画,还可以用简要的文字(解说词)陈述内容。有的教师会认为这是把语文课变成了美术课,典型在帮美术教师“打工”。但当教师收上学生的作业时,大家一看就知道,教师的作业没有白布置。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后,画得高兴,画得认真,听课的教师也深深地被学生的童心童趣感动着(出示一幅学生的作品为证),几乎每一幅漫画都配上了文字(ppt课件展示其一)。这样,每一幅画就是一篇作文的题材,每一句解说就是一篇作文浓缩的文眼。

   在网络环境下构建“生本”的阅读课堂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位教师转换角色,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精心设计,努力践行。

论文作者:吴绍红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

标签:;  ;  ;  ;  ;  ;  ;  ;  

网络环境下“生本”阅读课堂的构建策略论文_吴绍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