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艳桃
(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摘要】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21例(A组)、中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21例(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的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等相关指标,并分析A组患者的三维眼底照片的临床特点。结果:经比较,A组患者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比例显著高于B组,矫正视力低于B组;高度近视患者视乳头周围病变或者视网膜变化对青光眼的诊断具有很大影响;进行立体拍片利于青光眼的检出。结论:对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便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
【关键词】 高度近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152-02
研究发现,高度近视一般都会伴有视乳头、视网膜病变,比如视乳头扩大或者颜色变淡,视网膜豹纹状眼底等,个别患者甚至会出现视网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1]。该病患者近视期大多是从儿童期开始的,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进展为弱视,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很多高度近视患者习惯了自己的视力状况,因而对视力减退缺乏应有的警惕性。若患者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则会降低该病确诊的几率,进而耽误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21例(A组)、中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21例(B组),所有患者均符合高度近视合并POAG的诊断标准。其中A组患眼有40只,男12例,女9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为(46.58±10.36)岁;B组患眼有40只,男14例,女7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为(47.55±10.16)岁。两组在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患者视野情况进行检查后,对视野缺损检查结果进行分期,可以分为三期,其中早期为旁中心暗点,颞侧楔形缺损;中期为弧形或者环形暗点,鼻侧存在象限性缺损;晚期为管状视野、颞侧视岛。对三维眼底图像进行分析时,对立体反转片用专用立体镜分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程度,包括视乳头、大小以及视乳头周围组织病变等。并记录所有患者初诊时的最佳矫正视力。
1.3 观察指标
如实记录两组的视野缺损严重程度、视力矫正结果以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比较两组视野缺损严重程度
经比较,A组患者早期、中期以及晚期的视野缺损比例均显著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视野缺损严重程度(只,%)
组别(n)眼数(只)早期视野缺损中期视野缺损晚期视野缺损
A组408(20) 21(52.5)11(27.5)
B组40 23(57.5)14(35) 3( 7.5)
P值P<0.05P<0.05P<0.05
2.2 比较两组视力矫正结果
经比较,A组患者矫正视力低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视力矫正结果(只,%)
组别(n)眼数(只)矫正视力≤0.5矫正视力>0.5
A组4013(32.5)27(67.5)
B组40 5(12.5)35(87.5)
P值P<0.05P<0.05
2.3 三维立体眼底图像分析结果
结合所有患者的三维立体眼底图像,对两组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RNFLD)程度进行分析,两组的RNFLD差异显著(P<0.05),具体情况见表3所示。高度近视眼底的视乳头色泽相对比较淡,周围病变比较宽,影响了对视乳头的观察;继发性屈光间质混浊,眼底镜检查效果非常差。同时,通过观察A组患者眼底图像,其视乳头颜色比较淡,大部分患者有大而浅的视杯,B组没有此现象;有轻度豹纹状眼底改变,几乎没有早期“梳发样”变化。
表3 比较两组RNFLD程度与分布(只,%)
组别(n)眼数(只)轻度缺损中度缺损重度缺损
A组405(12.5)18(45)17(42.5)
B组4025(62.5)11(27.5)4(10.0)
P值P<0.05P<0.05P<0.05
3.讨论
高度近视为特殊屈光性眼病,除了伴有屈光异常,还存在眼底进行性改变,眼底病变的主要特点为视乳头变形、视网膜萎缩等[12]。同时,当近视度数不断增大时,视网膜病变程度也逐渐严重,因此也被称为恶性近视。有统计结果显示,青光眼患者并发近视的概率高达17%,而高度近视患者合并POAG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近视患者[3]。由此可见,高度近视为青光眼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高度近视眼底病变主要为视乳头形态变异及其周围病变,此次研究显示,高度近视患者的视乳头不规则,视杯边界模糊,不利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且高度近视患者常伴有严重视乳头周围病变,面积比较大,因此影响了视乳头边界的确定。有研究认为,对POAG进行诊断时可以将RNFLD作为敏感性指标之一,该指标对青光眼的特异性高达99%。不过当高度近视患者眼底为豹纹状改变时,很难清楚的观察到RNFL。此次研究中,轻度RNFLD占12.5%,其余两组高达60%以上,提示高度近视患者合并POAG的比例显著低于非高度近视患者,当高度近视患者可能为青光眼时尽量避免让RNFLD检测结果代表RNFLD程度,要密切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三维立体眼底照相立体感很强,可以清楚地了解高度近视患者的眼底异常情况,从而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减少误诊。
综上所述,对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便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1] 郭艳,邝国平.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与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4,15(4):422-423.
[2] 王小恩.应用OCT和GDxVCC检测高度近视眼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研究[D].浙江大学:眼科学.2011.
[3] 李威.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7(25):526-527.
[4] 傅培.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几个问题[J].眼科.2012,8(11):2301-2302.
论文作者:牛艳桃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5
标签:近视论文; 青光眼论文; 患者论文; 高度论文; 眼底论文; 视网膜论文; 原发性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