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缺陷与改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缺陷论文,当代大学生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教委于1995年12月21日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1]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素质优劣的重要性,乃是国家的明智之举。那么,当代大学生目前的素质究竟如何呢?
应当说,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建立和运行以来,大学生得到了极好的锻炼,各方面的素质有了一定的改善与提高,但实际存在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种种缺陷,已日益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困惑、忧虑和深思。
一、社会公德失范
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所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如何决定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只有人人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这个社会才是安定的,也才能和谐地向前发展。同样道理,只有每个大学生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大学才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然而,现实却与此大相径庭。《人民日报》11月14日以转载的方式报道了上海水产大学党委书记林樟杰给《文汇》报社信中的一段话:“在我工作过的某大学,我看到刚刚粉刷不久的洁白的墙上很快出现一串串黑黑的脚印,有个教室里的脚印竟在离地面近两米的高处。我百思不得其解:是在互比高低?是故意恶作剧?还有,有的学生不懂基本的礼貌,上课迟到或早退也不向老师打个招呼,泰然如入无人之境;给校长写信竟与校长称兄道弟。在我们大学里边,我注意到纸屑、果皮、饮料罐、食品袋满地乱丢的陋习屡禁不止,为争一口气而打架斗殴,为发泄个人的情绪而损坏公物等行为时有发生,难以消除。”[2]这段话至少说明,在当今大学生中确实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低下,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较差。
事实上,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公德的失范上远不止这些,比如:个人卫生极讲究,寝室脏乱差却无人主动打扫整理;被同学偶尔用去一点牙膏会耿耿于怀,盥洗室的自来水哗哗直淌却无人去关;自己的物品视作珍宝,对学校的公物损坏却毫不吝惜、不屑一顾;校园内男女勾肩搭背、拥抱亲昵时有所见;图书馆的新书没几天就变得“满目疮痍”;双休日的寝室里杯盘狼籍、烟酒冲天;无故旷课逃学、互抄作业、考试作弊习以为常;见了父母横眉冷对,见了老师形同路人;出口成“脏”、满嘴污言秽语不以为耻反而为荣;讲座集会经常被台下一片“嘘”声打断、食堂就餐买饭不排队等,这些现象确实不能不令人担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的误操作,社会负教育的影响,中小学教育的不足,大学教育的乏力,大学生本身对自己的道德修养注意不够。
当代大学生是高文化层次的青年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跨世纪的建设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做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而他们中的一部分却胸无大志,缺乏教养,知行脱节,才有余而德不足,一切以“我”为中心……。现在他们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学会做人。不知怎样做人,不恪守社会公德和行为准则,甚至连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懂的最基本的文明礼貌都不懂,很难谈得上受人敬重而承担起历史重任。
“今天的时代不仅需要机敏的头脑、渊博的学识,同时需要高尚的人格和先行者的勇锐,需要他们去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擎起这个世界的依托!正是基于此,我们呼吁北大人,思考起来,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3]愿所有的大学生都能以“北大文明的修身活动宣言”中的这段话共勉!
二、专业素质偏低
专业素质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从事专业工作的主要本领,是大学生的核心素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在社会上能够立足,进而能够开拓创新、成才立业、为国效力、为民造福的根本保证。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一些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却呈局部下降态势,不少大学生的平均专业素质水平明显低于八十年代同类毕业生。一些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既不能动口又不能动手,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业绩平平,无所作为。而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分配时被用人单位拒收或在求职中不受青睐,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专业能力太弱,根本不能独挡一面。如:“1992年9月,上海对外服务公司应外商驻沪机构的要求,向社会公开招聘秘书、业务员及翻译等人才。在先后来应聘的2000多人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凭的达1960余人。可是这些大学生却有80%当场被淘汰,余下的近20%虽然过了考试成绩关,却也大多因缺乏应有的专长而被外商拒于门外。此后在10月份举行的另一次招聘中,一大批硕士、博士研究生也纷纷落聘,而不少工作了三五年的中专毕业生却被许多企业接收。类似的情况在人才市场比比皆是。”[4]又如:“据《人民日报》(华东版)1995年4月15日报道:南京天地集团从去年开始有条不成文规定,大学生一律不进……。”[5]造成大学生专业素质偏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从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学习效仿苏联的办学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设置单一,适应性训练少,这种不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体制仍在局部运转,仍在发挥着不可小视的负作用;二是部分高校存在功利主义教育倾向,急功近利,目光浅显,追逐眼前效益,缺乏长远规划,理论脱离实际,“动手”或实践被看作“不务正业”;三是学生本身熟悉于“单打一”的学习模式,不重视专业基础训练,轻视实践教学环节,而习惯于在书斋里手捧书本高谈阔论或在教室里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一些大学生没有培养起良好的专业素质,毫无“专长”可言,出了校门后,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和实际工作需要。甚至像师范生上不了讲台,医学生不知如何为人治病,工科生看不懂设计图纸,理科生论不清原理定律,农科生分不清小麦韭菜的情况也屡有所见。
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偏低,引至的后果是严重的:物质消耗高,教育资源流损大,废品、次品率增高,并形成恶性循环,损害知识分子形象,降低整个国民素质,阻滞社会的发展。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革。随着人才就业市场的建立,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学有专长的优秀学生被用人单位的格外青睐,都预示着在校大学生竞争的加剧,同时也向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们切不可漠视严峻的现实,应当勇敢地接受时代的挑战,注意强化专业素质。只有切实做到专有所长,才不至于在大变革的时代潮流中被社会淘汰。
三、非专业素质浅薄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高级专业人才的使用开始纳入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社会经济、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不仅需要专门人才,而且需要“一专多能,一才多用”的新型的具有开发性和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据《安徽日报》报道,当今社会越来越欢迎具有较高政治思想品质、较强经济意识、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活动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意识的大学毕业生。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考虑社会的实际需要,在强化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非专业素质,使大学生不仅仅只熟练掌握一门专业知识,而是自觉培养、具备一些非专业素质及多方面的知识。这里所说的“非专业素质”指的是大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之外应当具备的共同素质。如:用流畅的普遍话表达和较好的语言文字能力、使用微机进行文字处理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时获取信息的能力、科学运筹时间的能力等。但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不容乐观。
武汉某全国重点大学首次对学生进行母语水平测试的情况表明,“参试的3511名学生的总平均分仅为63.9分,刚过及格线,其中,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平均分竟不及格!这一事实再次证实了教育界人士对我国理工科学生母语水平低下的担忧。”[6]此次测试试题均在中学语文教本和高考试卷范围内,难度并不大,目的是检验一个理工科学生应当掌握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但这些来自全国各地重点中学的“佼佼者”们的表现确实不佳,75分以上的仅占1.8%,而不及格的比率则高达26.3%。很难想象,一个连母语都不过关的学生会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另据华中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基本文化素养调查”,“认为文化素养欠缺的占19%,比较欠缺的占77.5%,不欠缺的占3%,认为有必要加强的占97.9%。”[7]窥一斑而见全豹”,当代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不高。
如今大学生或靠家庭供给,或靠亲友资助,或靠获取奖学金,或靠学校的无息贷款,或靠勤工助学,基本的生活费用是有保障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而逐渐提高,对此本无可非议。问题是他们的消费流向出现了异化。有些大学生尽管家境不佳,却也“打肿脸充胖子”,盲目追求高消费,甚至是高浪费,花钱大手大脚,吃、穿、戴、用可谓上了档次,而在学习方面的消费则表现得“小家子气”、“吝啬得很”,还美曰“勤俭节约”。这种状况固然与社会的某些文化消费误导有关,但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的浅薄是主要原因。
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浅薄,还表现在当今大学生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偏位。文化生活是个大范畴,它包括文化享受和文化娱乐,但更深层次的价值还在于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文明的熏陶、知识的吸纳、道德的升华、人格的完善和非专业素质的增强。而有些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仅限于跳舞、唱流行歌曲、迷痴于粗俗、消遣性的文化娱乐。大学生中还不乏“追星族”、“崇拜热”,对地摊文学兴致浓厚,对高雅文艺精品兴趣索然,甚至有的大学生不知何谓“轻音乐”。另据《安徽青年报》记者在华东部分高校采访时发现,现在大学内60%的文学社萎缩,而舞厅、沙龙、歌迷会却热火朝天,这个“招”那个“聘”漫山遍野。这从一个方面衬托出当今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缺乏,心态浮躁,同时也反映了他们非专业素质的浅薄。
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中过早实行“文理分科”以及片面地“重理轻文”,对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的具备,本已十分不利,而我国高等教育在进行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一些高校理工科学生几乎没有上过中国语文课程,无疑使学生的人文素质进一步弱化。人文素质是非专业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从六十年代以来,就重视曾一度“失宠”的人文精神的回归,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教育和社会效益。我国的一些著名理工科大学,如华中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也已于近年创办了人文学院,并采取实质性的步骤和措施,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乃至强化非专业素质,效果明显。
四、心理素质不高
现代医学认为,心理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水平的三大标准之一。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趋于深刻、全面,对“心理健康”也逐渐耳熟能详,并开始注意心理问题,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却难尽人意。
“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发现20.23%的人有心理障碍。”[8]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有学习、生活上的不适应引起的焦虑惶惑、人际关系的不良引至的苦闷忧郁、消费上的相互攀比导致的心理失衡、性和恋爱产生的心理困扰、日益激烈的竞争带来的紧张压抑等。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在强者面前自卑、懦弱而趋炎附势,在弱者面前趾高气扬而自以为是,碰到一点矛盾或挫折就丧失进取心,受了一点批评就萌发报复念头,偶遇一件不遂意不顺心的事就消沉堕落,甚至为了一丁点鸡毛蒜皮的事就铤而走险陡生意外的实例屡见不鲜,由此,人们的客观评价自然是:当今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不高。
造成大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相当多的人片面理解了人类健康的含义,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过度强调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而忽略心理素质,只重视生理平衡(没有身体疾患)而忽视心理稳定(没有心理障碍)和社会成熟(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在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二是在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没有注意优化主体心理过程要素,缺乏完善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机制,没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组织调控机制;三是不良的外部生活环境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这外部生活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四是学校内部环境的局部劣化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五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形成、发展、确立过程中的偏移摇摆对自身心理的负作用。
二十一世纪,世界性的竞争将愈来愈烈。谁最终取胜,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教育水平,也取决于心理素质的整体水平。面对这种不可抗拒的趋势,不重视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行吗?
大学生时代是人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敏锐、可塑性强。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充分考虑他们的身心特点,采用适宜的方法,比如,角色扮演法、情境体验法、讨论分析法、实践锻炼法等,应重在心理引导。
五、身体状况不良
“1992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鲜花队三名刚入校的新生晕倒了。……
北京大学的新生,是高考竞争中的赢家、强者。但当我们走进北大校园,却从许多‘强者’身上看到了这场竞争的另一种结果:苍白的面孔、赢弱的身体。
在北医、北京钢院等高校谈及新生体质时,领导和老师几乎都摇头叹息,这些新生体制近三分之一的偏弱——形同‘豆芽菜’,近四分之一的运动机能差,有的学生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完不成,跑完50米便喘不过气来。一些学生爬上四楼去上课都会气喘心跳,更谈不上静心听课了。”[9]
“一向英才聚集的清华大学,从1989年至去年的6年间,对近1.3万名入学新生进行的三项体能测试,成绩不及格者(180 分为及格标准)所占比例在56.14%—68.51%之间,总分不足100的7.89%。”[10]
“天津大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毕业后只有68.7%的毕业生保持着健康水平,72.5%的毕业生没有形成体育特长,只有19.5%的毕业能够坚持体育锻炼。”[11]
上述高校学生体质不良的情况在其它高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仅如此,许多高校的学生或晕倒在强度并不大的军训训练场上,或晕倒在课间、考场上的事也经常发生。神经衰弱、高度近视是大学生的常见病。每年校运会或球类赛事的参加者多是新生或低年级学生,运动成绩也数这些学生最好,高年级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几乎上不了场。这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身体状况与入学时间成反比,即入学时间越长,身体状况越差。可以说,这种现象是当前高校所共有的。
大学生身体状况不良,已开始成为社会及家长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然而,比这更令人心焦的却是家长、老师们的健康知识太少和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太差,这是与现代文明极不协调的。
某大学对本校85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专项问卷调查, 发现在中学时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仅有158人,占26.3%;经常督促孩子锻炼身体的家长为101人,占16.8%;大学阶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123人,占20.5%;想参加而又没有时间参加的301人,占50.2%;不想参加的176人,占29.3%;认为大学重视体育和提高学生体能的105人,占12.4%。这可以说明以下四个问题:①、中学的健康教育欠缺。尽管体育早就列为升中学、考大学的必测项目,缺之不可,但为了保证升学率不受影响,这种测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聋子的耳朵”,而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却被大大冷落。大学新生的体能测试半数以上不及格,但在他们的高考档案中,无一例外地都有各种齐备、无懈可击的体育合格证明,这种巨大反差足以反映问题。②、以往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健康状况关心不够。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给自己的孩子请家教、买钢琴、购电脑,忙得不亦乐乎,期望孩子有个“一技之长”,将来有个好工作。但很少有家长强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更谈不上有意识地让他们吃些苦,经受磨练,增强体质。③、大学的健康教育不到位。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一是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少高校的体育设施陈旧短缺、场地狭小,无法开展正常的体能锻炼;二是指导思想不明确、机制不完善。很多高校没有真正把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而是被动地上几节体育课而已。身体素质的高低与各种奖学金的评比、升级、毕业分配直接挂钩的不多。因此,健康教育在高校没有地位。④、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行为极差。难怪在不少高校,早锻炼是学生工作中最感头疼的难题之一。无论学校实行的是什么早锻炼制度,学生们总是隔三差五地“缺勤”,能躲则躲,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
身体健康是学习、生活、工作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就等于失去明天,未来的接班人——大学生也就难以担当历史重任。医学专家认为,影响人的健康主要有三大要素:有规律的生活、合理的营养和适宜的锻炼。其中身体锻炼十分重要。现实也提醒我们,确有必要在大学生中象抓智育那样开展深入持久的健康教育。当然,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起正确的健康观,积极启发、引导和带动自己的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政府应当从战略高度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政策、物质、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甚至倾斜一点;学校应根据有关规定,强化健康教育,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变“要我锻炼”为“我要锻炼”,自觉形成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总之,通过努力,真正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六、素质改善的要领
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人的主体性品质,是人的智慧、道德、审美性的系统整合,是人的综合品质。素质的优劣决定着人的文明程度,关系着人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人的素质虽然不能引进,但素质的缺陷却可以通过教育、学习、实践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改善和提高。
面对当今大学生身上的素质缺陷,人们倍感忧虑和可怕的并不是问题的本身,而是不敢或不愿正视问题的存在,或是把问题“正儿八经”地议论一番,喊一阵子响亮的口号,却不脚踏实地去干一点事。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理性自觉去反思我们所信奉的教育哲学。我们所要重点考虑的和要切实去做的也不是去如何责怪大学生或其他什么人,而是探清和改变造成这些缺陷的社会因素,不是悲观沉郁,而是奋发向上,引导大学生致力于自我改善。当然,指出问题并不是我们终极目的,我们的真正目的在于如何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应如何改善与提高当今大学生的素质呢?
首先,国家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改善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具备了适宜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才不至于使改善与提高成为空谈。
其次,学校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大学生素质的改善与提高,大量的是要通过教育来落实,诸如政治、思想、道德、专业、人文、心理、健康等教育都必然归结在学校。因此,学校的责任尤为重大。不过,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要有渐进性,不可一哄而起、盲目行事。
第三,大学生本身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实中有不少大学生“自我感觉良好”,看到自己的长处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他们的素质缺陷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自我确认,难以主动做到自我改善和提高。这就更需要教育者精心、耐心引导,着力提高他们的重视度和自觉性,从而有利于他们的自我改善。
注释:
[1] 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国教育报1995年,12月,21日第3版。
[2]宋云峰:《与校长称兄道弟,见母亲横眉冷对》。人民日报1995年,11月,14日第9版。
[3]李利群:《文明修身风行北大校园》。中国青年报1996年,2月,3日第1版。
[4]徐风:《就怕没本事》。中国青年报1996年,2月,6日第3版。
[5]韩曙辉:《大学生重塑你的形象》。安徽青年报1995年,12月,28日第3版。
[6]王兵:《理工科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中国青年报1995年,10月,12日第2版。
[7]夏斐:《理工大学能不能办文科》。光明日报1994年,4月,20日第2版。
[8]于长玲:《大学生心病谁来医》。光明日报1995年,2月,27日第6版。
[9]祝润明:《莫拿健康赌明天》。中国教育报1995年,10月,23日第2版。
[10]赵险峰:《从“四肢发达”谈起》。中国教育报1995年,10月,23日第2版。
[11]袁志彬:《大学体育怎么了》。中国教育报1996年,1月,13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