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借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甲午论文,中日论文,战争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甲午中日战争”迄今已经100年, 在当今和平发展与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回顾这段国难痛史,总结历史教训,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警惕帝国主义战争狂。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发动掠夺邻近弱小民族战争,“开辟了走上近代帝国主义强盗政策的道路。”〔1〕明治政府还制定出“大陆政策”:第一步,侵略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第五步,征服全世界。于1874年,日本在美国帮助下武装侵占中国的台湾;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政府签订《江华条约》,从此,日本的政治、经济侵入朝鲜。1894年7月,日本军野蛮闯入朝鲜王宫, 非法囚禁国王李熙及闵妃;25日,日军偷袭丰岛附近的中国军舰,并进犯驻牙山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11月21日,日军侵占旅顺,次日进行血腥屠城,日军兽性大发,烧、杀、奸、掠,无恶不作,为时4天,疯狂地屠杀和平居民20000余人,旅顺全城仅幸存36人。1895 年2月,日军将旅顺大屠杀之中国居民的20000具尸体,集中火化后, 埋在白玉山东麓,并立木牌“清军将士阵亡之墓”,以掩盖其血腥罪行。12月,道员顾元勋主持立碑仪式,亲自书写“万忠墓”3个大字。
3月5日,侵占牛庄,日军执剑挨户搜查,见人就杀,杀人无数。 3月9日,日军纵火焚烧田庄台,“火焰冲天,终日不息”, “田庄台一地,全归乌有。”欧美报刊评论日军罪行说:“日本今蒙文明之假面,露野蛮之本体矣。”〔3〕赤裸裸地、不折不扣地掠夺、烧杀, 兽性大发,揭开了帝国主义的血腥史上特别可耻的一页。
在当今国际一片和平友好的形势下,还要看到世界动荡一面,千万不能和平麻痹,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意味着分割世界”,“在帝国主义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4〕过去的是历史, 历史是有连续性的,在当今国际和平与发展的形势下,日本内阁官员参拜靖国神社,追悼阵亡者集会,篡改教课书,否定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反对国会通过谢罪案等等,都告诉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亚太等地上空还有战争魔影笼罩着,一定要警钟长鸣,绝不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
二、落后挨打 腐朽必败。甲午战争是日本“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对外侵略扩张基本国策的产物。因此,就中国来说,是一次反侵略、正义性质的战争。从1894年8月1日,清政府宣战,到1895年4月17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历时8个半月,拥有陆军约95万,海军军舰71艘,4亿人口的偌大的中华帝国,却被一个只有29 万军队,20几艘军舰(其中有9艘在修理),区区的岛国打败了。 这是为什么?
清朝的经济衰退,落后就要挨打。清朝的经济基础仍然是以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体,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要地位。农业经济总的说来处于衰落状态中,商品经济虽有所发展,这种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是私营手工业工场,受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很难发展。清朝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帝国,对外国的商品量需求很少,再加上夜郎自大的传统恶习,闭目胡吹:“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顺治十三年颁布了“禁海令”,规定“片帆不得下海”,“片帆不得出洋”;“迁海令”,规定广州、福建、浙江、江苏等地沿海居民,一律内迁50里。并异想天开地说:“洋匪帮船所用水米,自必藉各口岸私行接济。”〔5〕盲目认为西方商人来中国,主要购买茶叶、大黄。荒唐地解释:“番人性食乳酪,胶结肠腹,惟茶叶荡涤称神,一不得食,立致困死。”〔6〕曾望颜说:“制夷要策首在封关,无论何国夷船,概不准其互市,而禁绝茶叶、大黄,可以制伏其命。”〔7〕清朝将闭关政策视为神物,结果断绝与各国的往来, 堵塞科学技术的交流,阻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腐败的封建主义,决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由于经济的衰败,财政困难,国库空虚,吏治腐化,兵力衰竭,危机四起。斯大林说:“落后要挨打的……就是因为它落后。国家制度落后,工业落后,农业落后,大家都要打它,因为这既可获利,又不会受到惩罚。”〔8〕
政治昏暗,吏治腐败,是清朝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忙于争权夺利。根本不顾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以光绪为首的帝党,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明争暗斗。帝党主战,要在战争中削弱后党的势力。后党主和,要保存自己的实力。
1888年,在国家财政万分艰难的情况下,光绪为了举行婚礼,耗资500万两白银。慈禧太后为贪图享乐,下令修建南海、中海、 北海和颐和园,共耗资1600万两白银。
当时国库空虚,难以支付,只好挪用海军经费,甲午战争前10年,共挪用海军经费白银1098万两。〔9〕故从1888年至1894年, 北洋海军未添置一艘军舰。
清朝政界妒贤嫉能,有献身精神的人被打下去;无能之辈青云直上,虚报战功,弄虚作假,结党营私,唯利是图,贪官污吏巧取豪夺,横征暴敛,贪污走私。所以民间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官场上,真正的廉洁官吏是极其罕见的。后人评论清朝官吏“三只手”,连贪带贿,腐败透顶。甲午战争败北,是势所必然。
前线失败的原因是有一支“战无不败的海陆军”。其表现:
(一)指挥系统腐化,选帅无才,懦夫庸才充斥高层指挥系统。清朝对日宣战后,派出援朝4路大军,共29营,14万余人, 拥挤于平壤城内,毫无战意,“粮台不设,侦察不灵”〔10〕“兵勇每口每日仅老米半斤余,钱三十文,但能养命,不能果腹;人人伤心解体,积贫成仇。”〔11〕丰升阿军素质脆弱,以“不禁磕碰”著名,老百姓戏称此军为“鸭蛋兵”;卫汝贵军是李鸿章嫡系,人数最多,纪律最坏,“平时威德不行,士卒不服,见贼即溃,遇物即掳,毫无顾忌……”〔12〕卫汝贵是个“恇情无能,性情卑鄙,平日克扣军饷,不得军心。”他带的部队是一支虎狼军队。牙由战役,聂士成战败,叶志超不战,率先向平壤狂奔。并谎报军情:冒暑苦战,击毙倭兵2000人等谎言。李鸿章奏称:叶军在牙由大捷,沿途累败倭兵,战功甚大。为此,清政府特嘉奖“将士银2万两”。逃将败兵受重赏, 逃将叶志超升任平壤各路军总统。驻平壤共4军29营,马玉昆、左宝贵、卫汝贵、丰升阿将各一心, 不相统属,卫汝贵13营“兵勇不服,惊闹数次,连日自乱,互相践踏”,又与马玉昆军相互袭击,死伤多人。7月21日叶志超率残兵败将6营逃到平壤,委任各军总统,各将争权夺利,闹私见,当官不干事,置酒高会,重权位而不重责任,享权利而不尽义务。当日军进攻平壤,叶志超下令抛弃辎重弃城而逃,残兵败将逃过鸭绿江,至此,朝鲜境内,再无中国军队。
10月24日,日军从花园口登陆,历时14天,清政府陆海军不闻不问。26日,金州陷落,11月18日,日军兵分3路,进攻大连湾, 驻守大连湾守将赵怀业(益)携私财逃往旅顺,日军不战唾手而得大连湾。11月25日,徐邦道率部在旅顺北土城子阻击敌人,给日军重创。但敌增兵源源而来,而清军后援不继,众寡悬殊,清军饥饿,争船逃走,旅顺陷落,遭大屠杀。
“黄海海战”也称为“甲午海战”。日军进攻牙山口外,击沉敌船高升和兵船两艘,溺死千余人。“济远”舰管带方伯谦躲入舱内铁甲最后处,乃悬白旗,在白旗下加悬日本海军旗,仓惶逃回旅顺,自称击毙日海军总统,弄虚作假得“赏银二千两”。李鸿章明知,仍用“竭力拒敌,苦战支援”,等谎言欺骗朝廷。广乙舰在慌乱之中,搁浅于朝鲜西岸十八家岛,遗火药自焚。广甲舰管带吴敬荣,率舰而逃,夜半时,因慌不择路,驶至大连湾三山岛外,舰底触礁进水,遂致搁浅。吴敬荣纵火登岸。两天后,广甲舰被日舰开炮击毁。9月23日, 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方伯谦军前正法。吴敬荣革职留任,以观后效。李鸿章为确保残存实力,遂下令北洋海军只是守口,不许巡海,坐困威海卫港内“避战保船”。这就是清朝昏愦腐朽、贪生怕死,吃喝玩乐,“不战即溃”,或“临阵脱逃”的北洋军将领的形象,后人评论:“清军四条腿。”
(二)武器装备极为落后。甲午战争中,清军仍以大刀长矛为主。虽有洋枪洋炮,武器种类和规格不一致,枪炮不通用,子弹也不对号。如“中国所有来福枪就有14种不同的型号”,枪炮口径不一致,弹药装不进膛,武器则“药不配弹”、“子不对枪”甚至“枪炮药子内多和以泥蜡”,购置军火费用,大半被经手人和外国军火商串通吞没。
从1888年到1894年,也就是甲午战争前10年左右,北洋水师没有增添一艘新军舰。而日本明治维新后,20年里,海军有相当的发展,从英国购进的铁甲舰,从法国购新式战舰,日本对外掠夺,其目标和对象,是“东方各国、亚细亚各国。”甲午之鉴,切戒重演。
三、揭破脓包和排除俗例。甲午战争以清王朝失败而告终,订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祸和苦难。但是,甲午战争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兽性;揭露了清朝腐朽的脓包,排除俗例,这个意义更深远。
首先,由于日本疯狂的军事侵略和残暴的屠杀;由于清政府的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事衰竭,领土被占,山河破碎,国难当头,在中华民族危急的关头,各界人民卫国保家,共同抗日,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新起点,资产阶级维新派变法运动兴起,主张开放言路,改革弊政,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要求救国,只有维新。要求维新,学习外国。“公车上书”就是维新运动的标志,这个运动的主题是“变法图强”,即变封建地主之法,图资产阶级之强;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变革中国社会,以期富强,挽救列强瓜分的危机。甲午战争把维新运动推向高潮,革命成了时代的主流,资产阶级的革命派在政治上趋于成熟,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方法提出了一套新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正如马克思指出:“战争使民族经受考验这是战争的补偿的一面。”它无情地暴露、揭穿和破坏人类制度中许多腐朽、衰颓和垂死的东西。正像木乃伊在接触到空气时立即解体一样,它能揭破脓包和排除俗例。
甲午战争唤醒民众,以空前未有的惨祸和痛苦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勇敢必胜的信念。
甲午战争中,清军爱国将士,如左宝贵、邓世昌等将士壮烈殉国,英雄们倒下去了,但是他们的大无畏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气壮山河,永载中华民族史册,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心里,直到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最后胜利。
甲午战争是对中华民族血与火的考验,当日本侵略军铁蹄踏上我们的神圣领土,东北各界人民首当其冲,同心同德,参军参战,共同抗日。如猎户李樾、徐润等率领土著猎户2000余人,加入依克唐阿军队,“其中多能战之士,先后斩倭二千余人。”〔13〕吉林夹皮沟流民武装头目韩登举率挖金矿工人及部下3000余人,赴奉天参加海城争夺战,颇有斩获。因此,韩登举之名,为敌所畏。“依克唐阿借其勇一千五百人防兴京,……将军长顺复借其勇一千人防盛京,皆得其力。”〔14〕1895年1月7、8日,日军大队进犯盖平时,民团配合守将章高元迎战, 击毙日军甚多。〔15〕“辽阳并凤(城)、岫(岩)、海(城)、新(民)交界周围七八百里,无民不团。”〔16〕辽阳民团协助清军防守辽阳起重大作用。自组乡团、民团、效义营,抗击日军。岫岩东南的桂花岭,有个来复社,“居民皆习淘煤,俗呼为‘煤黑’,连村数十,自组乡团。日寇来犯,乡团极力堵御,以抬枪毙贼无算,自十月中旬至下旬,相持甚久”,日军“不敢轻进。”日军进犯盖平东南之高家屯前,有日军密侦窥伺,“均经团勇击退。”自安东、凤凰城失陷后,东边道一带人民,先后组织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10团。每团一、二千人不等,团民均愿作前驱。2月15日,民团向宽甸进发, 行至一撮茅、欢喜岭等地,与日军接火,激战一天,击毙日军七、八十人,生擒日军领队头目广田甚吉,日军逃回宽甸县街,民团乘胜追击,又击毙日本兵数十名,遂收复宽甸县城。铁岭有个武士名叫李葆真,自出饷糈,组效义营500人,以助战守。〔17〕此外,长春的赵甸升等12 人捐银2万两,“以济军饷”,还有“商捐中钱三十万吊”。〔18〕
斧砍锤砸,投放毒药,消灭日军。如旅顺黄金山陈屯人陈永发,是一个织布的机匠,在旅顺大屠杀之际,他知道日军要来杀他,躲在机架后面,手持大斧头,日军一进门,他突然对准日军脑袋,将其砍死。还有一个苑铁匠,双手拿着大锤,躲在自家门后,当手持洋枪的日本兵一进屋,一锤倒一个,一连砸死四、五个。〔19〕另外,有一个伪装乞丐的少年,混进日本军营里,乘敌不备,将身上揣的毒药,投入敌营的水缸中,日军接连死亡,不断地往外抬,不久日军发觉,该少年慷慨陈白:“予非丐儿……所以丐者。诓汝等耳,幸天从吾愿,竟得入汝营中,预谋泻药甚多,汝等所饮所食,俱经予手。予为国杀敌,早拼一死,所恨者,药屑犹余,未杀尽汝等耳!”语毕英勇就义。
金钱买不动的民族气节。日军占领金州后,为进犯大连湾,抓到阎士开,山地大将强迫他作向导,说:“先生你如果肯为我们皇军的向导进军旅大,而且有好多的金钱酬报先生。”阎士开冷冷一笑,提笔写道:“你们要知道我是一个堂堂的中国人,岂能做你们倭寇的走狗!将军你太不自量!”山地大将见利诱不成,便威胁以死,阎士开又提笔写道:“我的心志已定,宁做中华的断头尸,不做倭寇的屈膝人!枪毙刀杀,任凭你们,我决不怕的!”山地软硬兼施的花招全失败了。恼羞成怒,遂下令将阎士开剖腹处死。一个正直、有良心、有民族气节、高尚的中国人倒下去了。但是,他们给中国人民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中国人民以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夺得了最后胜利。
纪念甲午战争100周年,我们必须从清王朝的失败中汲取教训, 以甲午战争为鉴,鉴古而益今!
注释:
〔1〕井上清:《日本的军国主义》,第2册,第116页。
〔2〕朝鲜科学院:《朝鲜通史》,第18章,第2页。
〔3〕陆奥宗光:《蹇蹇录》,第52页。
〔4〕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斯大林全集》,第6卷,第84页。
〔5〕《东华录》,卷21,7。
〔6〕《海国图志》,卷78。
〔7〕《筹办夷务始末》,第9卷,第249页。
〔8〕《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37页。
〔9〕《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第305页。
〔10〕《明清史档案资料》,帝国主义侵略类;第18卷。
〔11〕〔12〕《中日史料》,卷41,第43页;卷23,第20页。
〔13〕《中日战争》(丛刊)第1册,第156页。
〔14〕《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第39卷,第29页。
〔15〕〔16〕《中日战争》(丛刊)第1册,第112页;第34页。
〔17〕《铁岭县志》,1933年版,第1卷,第112页。
〔18〕《德宗实录》,第352卷,第19页。
〔19〕《旅大人民日报》,1951年4月7日。
标签:甲午战争论文; 抗日战争论文; 历史论文; 清朝历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日本中国论文; 甲午年论文; 日军论文; 李鸿章论文; 北洋水师论文; 叶志超论文; 洋务运动论文; 万历朝鲜战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