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唯物主义不是实践本体论_本体论论文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实践本体论_本体论论文

实践唯物主义并非实践本体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体论论文,唯物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称自己的哲学为新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稍后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进一步阐明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新唯物主义的诞生。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但是,近几年来,理论界对此问题的讨论很热烈,其争论的焦点就是如何理解实践唯物主义。有人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实践本体论,本人对此有不同看法,也就想对这个问题略抒己见,以求同仁指教。

所谓本体论,从哲学的意义上讲,就是关于世界的本原和始基的学说。本体的含义就是指作为世界上万事万物始基的原初存在,它是指一种有迹可寻的可指性对象,从这种意义上讲,本体论就是关于存在本性、本质的学说。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世界可指称对象是两大基本现象,一是物质现象,二是精神现象。这两种现象可以说是探寻世界本质的两个可指性对象。在古今中外哲学发展中,有关世界本体问题探寻,总是以物质和意识谁先谁后的关系而相争,从而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大基本派别,各自形成不同的哲学体系。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并明确指出了这一关系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第一个方面是最根本的,两者孰先孰后的问题,是精神先于自然界,还是自然界先于精神,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先于自然界,从而归根到底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②从以上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发展史上之所以存在两种不同本体论派别,就是因为物质和意识是可指性对象,物质现象的可指性无可非议,然而自从为人类产生以后,意识现象可指性也是无可非议的,两者成为相互依存的对立面,因而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的观点存在也是必然的。唯物主义哲学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唯心主义两种表现形式尽管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当作独立实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虽然对本体回答不同,属于不同的本体论,但是,物质本体和精神本体都可以说是存在的,是可指性对象。

实践之所以不能成为本体,实践范畴不是哲学的本体论范畴,原因在于实践不是一种可指性对象,而是人们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种活动,是人所特有的行为属性。实践本身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人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能够实现改造物质世界,达到满足人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但是功能再大,决不能脱离客观对象这一前提,否则就不能理解实践的意义。实践本身既不是客体,也不是主体,而是联结主体和客观的中介,实践是不能被称之为本体的。

坚持实践本体论者认为,这一思想是来自马克思,是马克思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的确,马克思有这种思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③后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他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④但是,能否根据这些思想作出结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本体论呢?我认为不能,其原因是:

第一,马克思主义者在阐明自己哲学上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时,并没有认为旧唯物主义本体论是错误的。相反,则认为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恩格斯指出:“这时,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了。它一下子就消除了这个矛盾,它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五座。……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⑤列宁也曾说过:在本体论原则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同一切旧唯物主义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差别。”⑥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不是旧唯物主义者所指的某种具体的物质结构、形态和层次的学说,而是各种实物的总和,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唯物主义的最高形态,与旧唯物主义的共同之处就是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不同之处在于:辩证观点和形而上学观点的对立,实践观点和感性直观观点的对立。因此,马克思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把本体看成是物质,而在于这种物质本体是怎样的。列宁也认为:“费尔巴哈的弱点仅仅在于他的唯物主义不够彻底、不够全面。”⑦

第二,马克思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所坚持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并不是对世界的本体的概括和说明,而是对人的功能属性的说明。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之间发生关系,只是表现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形式,完全是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后来虽然产生了生物运动形式,而生物体与自然界之间仍然是一种自发状态,是适应与被适应关系,选择是自然选择。自从人类产生以后,劳动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方式,正是这一活动方式的出现,使人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从而确立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制约关系,环境决定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和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反作用关系,即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形成了主客体关系。人是实践者,也就是自然界的主体,正是人的实践活动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的。在认识世界过程中,人作为实践者,与动物反映不同,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不只是照镜子式的直观反映,由于实践活动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形成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包括知、情、意三大要素,认识过程充分体现科学选择、价值选择和审美选择,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此外,在人对自然界的改造过程中,人们能够把握真理,在真理的指导下对客观世界进行有效地改造,不仅如此,人们还要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为原则进行有目的选择,满足审美观念的需要进行改造。这些都表现出人的主体能动性。因此,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是,要从实践及其主体性方面去理解事物,以及对直观唯物主义,在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上,以突出人的主体性对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意义。

在这一理论的探讨过程中,在实践本体论者看来,“世界上一切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存在,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现实存在的权利,至于与实践没有关系的独立自在的所谓‘纯粹客观’的物质,对人说来不过是无。”⑧认为存在只是在实践中的存在,本体只是实践的本体。形成这一看法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片面理解。实践本体论者根据之一,就是认为马克思曾经提出过:“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⑨我认为以此作为实践本体论根据是不对的,是对马克思学说的错误理解。马克思是从两层意义上去讲的,一是对黑格尔的批判,因为黑格尔把人限定在意识的范围内,来观察人自身的自然界,把人看成是自我意识的等同语。马克思认为,黑格尔虽然承认自然界是人的本质,但是,它只是抽象的自然界,这种自然界实际上是与真实的人相分离的思想物,是实际不存在的,因而也就是一种虚无的东西。二是对形而上学观点的批判,马克思这一思想并不是说那些人类实践尚未涉及的原始自然、自在自然对人都是无,可以排除在统一世界之外的结论,而是反对把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的界限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人类实践能力的历史发展,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展和加深,使自在自然不断地转化为人类实践的对象,转化为人化自然,反对的是认为人的实践无法触及自在自然的形而上学观点。

第二,把“人化自然”绝对化,认为离开了人的实践,非人化自然、物质就不存在了。我们应该看到,实践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可以说,人类的社会实践确实是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没有文化。但是,决不能因此断言,实践就是整个世界,就是存在本体。因为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实践,总是以物质条件为前提的。自然界发展史证实,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就早已存在着,并且以自发的形式有规律的运动。人们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到要获得事业的成功,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决不能单纯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实践活动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确定实践的出发点。

第三,在对“传统哲学”的反思中,为了构成“新的哲学”体系,片面强调主体性,抽象地理解主体和客体关系。长期以来,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的同志认为这一传统哲学体系,不能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认为传统教科书的弊端和哲学史上的经验教训已经清楚地说明:从作为认识结论而又逻辑上从而也是时间上在先的“物质”概念——实为自然物质形态——出发,必然忽视人们改造自然、创造历史的主体能动性,必然要把人归结为物,把社会归结为自然,把属人世界归结为自在世界,得出人类社会历史完全是一个自然过程的结论,哲学也将因此而成为抽象化的“自然”唯物主义。他们认为只有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使世界注入新的内容,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的面貌出现,人化自然是人的主体自由创造的结果,认为人类实践才是世界的真正本原,从而把客体的存在看作是无意义的。这里实质上有一个认识论问题的错误,把两个有区别的问题混在一起: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作用的认可,强调实践者的主体地位,并进一步认为世界本原就是实践,实质上就是在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的时候,忘掉了哲学的物质本体论原则,而陷入抽象的主体论。

在对实践本体论的探讨中,我们应该看到,它既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自然本体论,也不同于唯心主义的精神本体论。旧唯物主义的自然本体论者,离开主体、实践去考察外部世界,只看到人是环境的产物,没有看到人对环境的改造,割裂了主体与外部世界的现实关系。唯心主义者认为精神是物质的创造者,世界统一于精神,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实践本体论者所关注的,是与主体发生现实关系的外部世界的本质问题,在关于对世界的本体看法时,以实践、主体为基点去界定它。当然,这种界定是有其积极的一面,就是强调了主体在现实世界中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错误问题,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并不是物质第一性,而是一个与人的主体相联系的现实世界。其中,人的主体性是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实质是一种主体哲学,最终滑向唯心主义。

第一,以实践原则来考虑本体论问题,就势必走上“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主义道路。因为从实践本体论者看来,存在只是实践中的存在,本体只是实践的本体。实质上就是坚持物质依赖于主体而存在,客体依赖于主体而存在,这同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主义命题有相似之处,当然贝克莱是赤裸裸地将物质看作是人的主观感觉的派生,而实践本体论强调的是物质依赖于实践,这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只要把实践本体论化,就会滑向唯心主义。

第二,实践本体论与原则同格论有相似之处,原则同格论者阿芬那留斯,把人作为原则的中心项,把环境作为对立项,人是“自我”,环境是“非我”。但是,非我是由我们的自我规定(创造、产生)的,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我们的自我和环境的不可分割的同格是经验批判主义的原则同格。”⑩实践本体论以人为出发点,将物质和精神融于实践,强调周围世界与人的不可分割联系的观点,与原则同格论具有相似之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恢复。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践本体论者正是不适当地夸大实践的地位和作用,不适当地把实践当作本体出发,从而走向否认唯物主义普遍原则的错误之路。

注释:

①②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页、220页、218页。

③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48页。

⑥⑦⑩《列宁选集》第二卷第246页、580页、64-65页。

⑧《实践唯物主义辨析》,《哲学动态》1988年第12期。

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35页。

标签:;  ;  ;  ;  ;  ;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实践本体论_本体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