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索论文_吴海峰

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索论文_吴海峰

山东省临沂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中涉及到项目建设单位、施工监理单位以及政府等多方责任。施工建设单位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具体的水利建设任务,监理单位能否按照合同内容以及质量管理的体系流程严把质量关,历来都是质量管理的症结所在。在此过程中,政府的配合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因此,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科学化管理不仅是必要的,更是迫切的。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

一个优质的水利工程,是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的结果,一般来说它是通过施工前期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来实现的。现场质量管理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好现场质量管理是创造优良工程的关键。在现场质量管理中,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质量验评管理诸要素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重视和抓好这些环节,能促使工程质量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与工程本身的特点有着紧密的关联。首先,水利工程的施工容易受到复杂的自然条件限制。无论是大型水利工程还是地区中小型水利工程,都必须以地形、水文和气象等自然条件为依托,施工作业中的水泥浇筑、排水以及周边环境的维护等都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其次,水利工程的施工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限制。虽然国家也在积极投入建设资金,用于大型水利项目的建设,但是大多数水利工程都位于偏远的山区,建筑施工条件简陋,建设资金更是紧张,所以地区施工单位希望尽可能降低成本。而不同地区水利工程的施工在安全性保障、可行性论证方面难免存在人为因素的影响。

最后,水利工程的施工具有长远的影响力。施工结束后,即使监理部门确认工程合格,在不同的使用强度和频度的影响下,还会存在改进和修补的需求,以保证国家水利工程长久效能和安全。越是严谨的质量管理,越有助于项目的经久耐用。

二、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包括:

1 学习和会审设计图纸

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然而,我们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一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2 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质量监控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其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检查分部、分项工程是否按规定规程施工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

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施工上,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子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

4 机械控制是保证

单位工程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伍素质决定的。如针对水利工程的特点,抽水排水的机械设备及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生产系统是制约工程进展的关键。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导致工程正常施工受助;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导致被迫停仓,预留施工缝,及影响了施工进度和质量,又增加了不必要的费用,这也说明了机械设备的重要性。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设备的控制是保证工程正常施工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保证。

三、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3-4]。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此,如地面面层、油漆、表糊等等,这些属于分项完成后的监控。

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然而当前应充分发挥传统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把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监控目的。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一是技术复核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各层标高、成品、半成品的选用等方面。二是隐蔽工程验收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钢筋、地下混凝土、地下砖墙、防水层、平顶吊筋、保温层、暗埋、管线、电缆、下水道等。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三是材料试验。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砖可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其他一般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四是抽检随机检查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提检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五是试水、通球检验。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必须认真按规程操作严格把关。六是班组自检。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才有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忽视。

结束语: 结合水利工程自身的特点探讨了施工质量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重新认识科学化管理方法的重要性。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科学化管理致力于从根本上应对当前难于解决的问题。对于施工单位建设水平的提高,监理单位审核的严格,政府部门的责任发挥都是积极的引导。相信科学化管理方法的应用将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翻开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 张迎鸿.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8):53-55.

[2] 马少君.浅议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6(2):159.

[3]卢翠玲.水利水电工程投标报价的策略和技巧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4]张延春.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J].吉林水利,2003(3).

论文作者:吴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  ;  ;  ;  ;  ;  ;  ;  

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索论文_吴海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