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方面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给与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持续三个月以上。结果:护理期间依从性评分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14.09±1.33)分和(10.34±1.21)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EF)与每搏心输出量(CO)值护理干预后2组均高于护理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可在临床治疗中推荐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优质护理;依从性;心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311-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发是临床上心血管内科较多的常见病。由于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对我国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目前,医学技术处于不断发展更新的阶段,这使得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得到明显提高,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为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提供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需提高患者长期配合治疗的主动性[1]。优质护理可让出院恢复期患者出院后也能获得持续服务,保证患者在家也能接受专业服务。本次主要对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10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1.24±5.01)岁,体质指数(24.15±2.85)kg/m2。疾病类型:22例为稳定型心绞痛,18例为高脂血症,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3例为糖尿病,9例为原发性高血压,23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照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9.44±4.32)岁,体质指数(22.22±2.17)kg/m2;疾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9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合并疾病:高血压11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8例。
1.2 纳入标准
(1)诊断符合第八版《内科学》冠心病诊断标准[2];(2)排除精神神经系统疾病;(3)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够生活自理;(4)研究期间无死亡情况发生。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冠心病常规护理。
1.3.2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1)成立责任制医护联合小组,小组医生、护士共同分管一组患者,依据病情及护士能力,每一小组成员分管3~6例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时定制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方案与意见。(2)排班,实施24h负责制,执行医护人员8h在岗,联合小组组长在1周前班次派好,根据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对护士的工作能力、年限合理安排班次,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3)专项护理,当患者入院后,由小组成员对患者病历、病情、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治疗的认知程度、心理需求与健康需求进行评估,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计划。对患者介绍冠心病的各项知识,对病理、生理致病因素等进行讲解,高职患者配合事项以及会出现的各项并发症。(4)生活护理,告知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用药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各项救治措施,指导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积极的情致,培养患者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患者的饮食一定要注意增加食物品种以及食物营养多样性,保证维生素、高蛋白以及微量元素的摄入,防止心肌耗氧严重,引发心绞痛。
1.4 观察指标
采取我院自制的依从性调差表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依从性以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另外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每搏心输出量。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文中的数据分析使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t检验,若P<0.05说明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依从性和护理效果
护理期间依从性评分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14.09±1.33)分和(10.34±1.21)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EF)与每搏心输出量(CO)值护理干预后两组均高于护理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近年呈现出明显多发趋势,可能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改变密切相关。现代医学医患模式转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个性化及全方位的服务已成为现代医院追求的目标,护理延伸暴露就是这一追求目标的具体体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病,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迈向社区走进家庭[3]。
优质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积极有效的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全方位提高冠心病患者康复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5]。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医学治疗模式,是根据生物、医学以及心理学多方面结合后总结出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4]。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需要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这对患者病情的预防和改善意义重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可在临床治疗中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郭舒婕,宋葆云,刘玉玺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31-33.
[2]陈慧玲,杨巧芳,宋葆云等.探讨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z2):9-9.
[3]徐成程.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1966-1967.
[4]姜慧.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537.
[5]闫现华.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5,(10):1584-1586.
论文作者:杨蓓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高于论文; 心绞痛论文; 病情论文; 效果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