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

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

毕日升[1]2003年在《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文中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成为主导西方学术的社会文化思潮。进入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文化土壤呼唤本土的“文化研究”。本文即是对中国本土“文化研究”的成因、现状及未来前景的考察。论文除导言外,共分为四部分。 导言部分旨在厘清“文化研究”的内涵,以匡正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混乱认识。 第一部分回顾了西方“文化研究”的兴起语境和理论渊源。指出了社会转型和大众文化是西方(英国)“文化研究”形成的现实语境,而文化主义传统和英国新左派运动与“文化研究”有着某种渊源关系。 第二部分从社会文化转型和大众文化兴起、市场经济和科技革命、文艺学的文化转向等方面,分析了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兴起的历史动因,指出,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具有现实必然性。 第叁部分着重分析了中国“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90年代中国的“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形成了“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大众文化与传媒”、“田野工作与个案研究”、“后现代与后殖民研究”和“研究泛论”等几方面的论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文化研究”中存在的研究者身份单一、重西轻中、理论创新不足及学术立场上的价值削平等问题。 第四部分从对于当前文艺学研究转向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参照价值和方法论意义角度,考察“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和理论前景。

叩颖[2]2016年在《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区域型小说作家群的生成》文中指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湘军崛起为标志,中国当代文坛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了大量的以省区命名的区域型小说作家群。立足于本省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区域文化,在政府、评论界和期刊的联合推动下,区域型小说作家群不断成为文坛的热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中国当代文坛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独特的群体性作家的生成,同时也为新世纪作家群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论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区域型小说作家群的发生上,并从叁个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首先,从发生学角度分析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区域型小说作家群生成的文化语境。作为一种人情交往的表现形式,文人结社传统必然会对区域型小说作家群的形成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时期在西方文化思潮影响之下形成的文化热和寻根思潮,加速了区域型小说作家群的发生。大众文化的兴起在改变着文学生产、传播、读者接受的同时,也影响了作家们的创作心态,促使作家们以群体姿态来应对社会的变化。其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的区域型小说作家群,生成的主导力量也是错综复杂的。主要包括:一是在作家群体意识增强下主动生成的作家群。以九十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为代表,他们通过加强公共交往、创办同人刊物、策划文学事件等方式增强其群体成员的凝聚力。二是权力话语的导向作用。政府出台文艺政策积极引导作家的创作,各文化职能机构积极地发现和培养作家,努力扶持文学精品,促成各省区作家群的生成。叁是评论界的推动。文学创作必然离不开文学批评。在区域型小说作家群的生成中,评论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或者在政府作协的组织下对某种文学现象进行批评,或者是自觉性地对某个作家创作或某省区创作进行集中评论。最后,通过梳理区域型小说作家群的生成语境和主导力量,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区域型小说作家群从整体上进行一个价值判断,指出其对挖掘各省区的区域文化、强化群体自身创作力和促进各省区的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发展所做出的独特意义。在分析作家群生成的同时,本论文也指出了区域型小说作家群存在的问题,其群体创作越来越呈现一种共性消减、个性突出的倾向,在其生成过程中也逐渐显露出一种同质化的倾向。

鞠斐[3]2007年在《星光照耀下的夜航船—世纪之交的中国电视剧与当代思潮》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分析了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电视剧文本,通过它们与中国当代思潮之间的关系的梳理,来看待它的认识功能和语境功能。中国电视剧的面目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与总体的社会思潮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本文将九十年代以来的电视剧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考察。1989年至1992年,思想的探索期和电视剧的彷徨期;1993至1997,现代化的整合期与电视剧的共谋期;1998至2002,社会思潮的激烈碰撞期和电视剧的争鸣期;2003至今,社会思潮与中国电视剧的重新整合期。本文通过对于这四个时期二者相互关系的梳理,透过具体的电视剧文本,参照与电视剧相关的理论对中国电视剧的基本发展方向做出了尝试性的梳理。

毛莉[4]2016年在《先锋作家转型的“中国化”策略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先锋小说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凭借着其在语言和形式两方面的巨大变革在中国当代文坛影响深远。八十年代名噪一时的先锋文学,在九十年代因时代氛围和自身创作的瓶颈而渐趋没落。以苏童、格非、余华为代表的八十年代“先锋小说”创作者,在进入九十年代后作品呈现出以一种对本民族传统文学的重视与回归心态,小说创作中出现了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资源的局面;先锋作家由八十年代“先锋”时期的“向西学步”转向向隐匿已久的“中国叙事”的回归。在创作态势上,呈现出“注重故事性”,“重回历史”,“向传统文学寻找资源”等共性;就具体作家而言其创作面貌又各不相同:如余华的本土化、民间化转向;格非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倚重;苏童在叙述姿态上的古典化回归。先锋作家代表余华、苏童、格非创作转型的“中国化”策略,主要是围绕着“民间”和“古典”两个维度展开。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本文将通过对叁位作家转型前后,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相关文本的细读;对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文化思潮及文学环境的分析等方式来解读叁位代表作家的“中国化”策略及其创作转型所昭示的传统文学叙事资源与当代文学发展之关系的命题。本篇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了先锋作家转型的时代背景;探讨先锋作家在九十年代所面临的创作困境以及叁位代表作家为何会选择“中国化”的转型道路。正文自第二章开始,通过研究余华、苏童、格非的创作历程,对比分析他们转型前后的创作实践,归纳他们各自的“中国化”转型策略。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归纳他们“中国化”转型策略的个性和得失。第二章主要分析余华对民间重塑与对生存主题的探究;第叁章主要讨论格非对“红楼梦”笔法的借鉴,对古雅语言艺术的追求;第四章主要探讨苏童传统的叙事风格,意象化的白描手法;第五章总结了叁位先锋作家代表“中国化”转型创作实践的文学史意义。本篇论文中所涉及的“中国化”的内涵于“先锋作家”而言,是指非西方的,指向中国传统的叙事资源:如世情小说传统;话本小说特质;诗性传统;注重故事性;古典雅致的语言;古典意象的运用;用典等。

唐丽芳[5]2004年在《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文中提出本课题以李碧华中长篇小说及其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精神塑造文本,文本重塑城市精神”为中心命题,以香港城市精神为指归,在中国文学史和香港当代文学的大背景下,把李氏创作作为一个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中千丝万缕的香港城市文学、文化因缘,使李碧华创作的多样面貌得以伸展,并以期对香港文学及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第一章从李碧华创作的文化语境与文学背景入手,把握香港城市的精神命脉,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向度上考察李碧华小说的文化内蕴与存在形态,并以母题学、文类学的研究方法,解读文学史系统中的香港文学和李碧华,凸显其文学史意义。 第二章通过对李碧华小说的文本细读,分析其小说在叙事方面的特点:对通俗叙事模式的实践与颠覆、电影化风格、多重反讽的叙事策略,并将其作为探视香港文学的一个窗口,探析李碧华小说的城市精神渊源。 第叁章将李碧华小说中的严肃主题为讨论中心,从国族认同、女性主义、现代性反省等多个方面切入作品,并挖掘包蕴其中的香港城市形象与城市想象。 第四章作为前两章的横向补充,不满足于“香港城市精神”的单纯文本论述,尝试加入媒介因素,从李碧华小说的电影改编入手,体现香港的城市精神,并由文本之外将“城市与文学”的命题拓展深入。 本论文最后试图指出,从“城市与文学”角度对李碧华小说的个案研究,不仅可以从中探究“香港城市精神”如何影响“文学”发展,“文学”在形成“香港城市精神”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同时也是从香港城市本身出发研究香港文学多元多面、众声喧哗的开端。

萧璐[6]2003年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媒与人文精神》文中认为“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是近年来社会各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人文精神”现已开始成为人们观照生命、观照人生、观照社会生活及各种事件的一种态度与意识。这种意识的形成与作为文化产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传媒的传播活动和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论文主要考察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陆新闻传媒发生的显着变化,并分析了这种变化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 论文在简单界定了本文所谈到的人文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对九十年代以来大陆新闻传媒的基本状况做了一个概略的考察,笔者认为,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及随后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正式确立了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大陆新闻传媒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大陆的市场体制阶段开始起步,面对市场经济的渗透,大陆新闻传媒(包括电视、报纸、电台、网络媒体)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种变化背后体现出的深刻的人文精神:那就是逐渐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传播观,带来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平民化的革命,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理性的追求。论文分析了九十年代以来大陆传媒发生上述显着变化的原因及意义,并初步探讨了大陆传媒在构建、弘扬人文精神的实践中的不足之处。

汪晖[7]1995年在《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文中研究表明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汪晖1.1994年9月间,由《读书》杂志作为发起者,就当代文化问题和文化研究展开讨论。这次讨论的参加者并不都是人文知识分子,还有一些社会学家、国际关系学家、刊物编辑、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者,以及专门研究西方文化研究...

安炳叁[8]2006年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韩女性作家爱情小说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韩两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日益迅速变化的时期。中韩两国都受西方思想的文化影响,但是韩国先尽力发展经济,而传统思想一直保留;中国似乎相反。这时,中韩两国女性作家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快节奏迅速地从边缘走向文坛的中心。八十年代以来获得了主动意识的女性文本,改变着男性本位文化中心视角的“他者”位置,呈现出女性主体在“我者”上的立场。 对于中韩两国女性作家爱情小说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对象不仅具有可比的共同性,也有因不同文化背景而形成的差异性,因此,必须注意同与异这两个方面,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特征。不同的民族文学总是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传统。中韩女性作家爱情小说比较不仅研究“同”,而且要研究“异”,既有类比,又有对比,从而深究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中韩经济的交流日益活泼,人员的来往与文化的沟通越来越频繁。中韩当代文学的比较研究,不仅有文学社会学的意义,而且将促进中韩两国在价值观、爱情观、审美观、幸福观等方面的理解。当然,对文学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思考,也有积极的意义。这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首先探讨八、九十年代中韩两国女性作家爱情小说的整体状态,然后涉及角色意识、性意识、爱情意识。最后研究八、九十年代中韩女性作家爱情小说的民族文化深层背景和爱情小说发展的趋势。 二十世纪中韩女性作家爱情小说里的“女性角色”,可以分为向时代挑战的女性,陷于新的危机的女性,跟以前一样的顺从忍让的女性等叁种女性角色。 第一,向时代挑战的女性。向时代挑战的女性对封建观念坚持反对的立场,而且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因此,女人们对男性的不合理的要求、男性的自私以及男性为主的社会等等各种各样的不平等说“不”。向时代挑战的女性具有中韩两国的差异。八、九十年代中韩女性作家爱情小说里,向时代挑战的女性大部分是韩国女性,这完全反映中韩两国的社会气氛。虽然时代变化,但是八、九十年代韩国的女性还是为了自由恋爱、爱情婚姻,还是跟传统思想的父母斗争。同时,在家里夫妻生活中表现为向大男主义丈夫的反抗。由于社会大背景的相对恶

杨海燕[9]2013年在《从边缘走向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电影史上出现了这样一个导演群落:他们承受着“第四代”艺术传统和“第五代”辉煌成就的重压,却大义凛然、不为所惧;他们被排斥于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电影体制之外,被迫沦为“地下电影”,却依然不泯灭创作热情;他们深受西方各种现代思潮和电影运动的影响,在电影实践中不断打破常规、超越自我;他们以影像的方式深情地书写中国现代都市人和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百态,满怀人文主义情怀和人道主义关爱;他们向传统电影文化发出强烈的抨击,离经叛道、特立独行,不断挑战传统电影语言;他们在残酷的电影市场面前逐渐发生嬗变,形成了一条从“出走”到“回归”,从“地下”到“地上”的发展轨迹……他们就是中国电影新生代。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里,中国电影新生代产生了一百余位导演,创作了四百余部作品,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共获得大小奖项两百余次,可谓成绩斐然。回顾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显露出非常明显的由“边缘”走向“中心”的脉络轨迹:首先,新生代的地位和影响力正由边缘走向中心。一九八九年,新生代的旗手张元首开先河,自筹资金拍摄了处女作《妈妈》,之后,胡雪杨拍摄了影片《童年往事》,虽然在国际电影节上有所斩获,但是曲高和寡,没有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完全是边缘的、小众的电影。之后的好几年,虽然也陆续有几位导演的几部作品出现,但是因为无法走入体制内,新生代的作品几乎被沦为“地下电影”的代名词。一九九七年,电影《长大成人》的出现标志着新生代的转折,九十年代末之后,一大批新生代导演“浮出水面”,纷纷获得在体制内拍摄电影的机会,大批作品得以在影院与观众见面。而时至今日,新生代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创作界的生力军和主流,贾樟柯、张杨、宁浩、王全安、姜文等就是典型的代表。其次,新生代电影的题材和主题日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九十年代初,张元、胡雪杨、王小帅、娄烨等导演以社会边缘人(如同性恋、吸毒、摇滚音乐人等)的故事为题材,展现现实生活中的阴暗、丑陋和压抑,因题材边缘、主题晦涩,不被当时的大众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所接受,倍受冷落。九十年代末,新生代导演们逐渐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开始面对现实,自觉地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价值观回归,到了二十一世纪,回归与皈依的主题趋向更加明显地在新生代作品中流露出来,他们逐渐放弃了桀骜不驯的艺术姿态,转而汲取传统电影的某些元素,主动向主流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靠拢,从而逐渐被大众接受并认可,掀起了一股电影浪潮。中国电影新生代作为存在于当下、处于“正在进行时”的一种电影现象和电影文化,其形成与发展既与中国电影文化传统和当代电影文化生态密切相关,带有一定的“民族性”文化表征,同时也深受全球化语境影响,带有明显的“世界性”特征。无论从作品的题材、内容、主题、叙事风格、审美取向和电影语言,还是从新生代导演自身的发展轨迹和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背景等方面,无不存在着和世界电影史上影响较大的两大欧洲电影思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惊人的相似之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纪实风格和法国新浪潮的“作者论”在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创作中得到了非常具象化的体现,贾樟柯的《小武》几乎成了《偷自行车的人》的中国式表达,姜文也因《阳光灿烂的日子》而成了新生代中的“特吕弗”……这一观照性现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中国电影新生代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历程不仅体现了世界电影对中国电影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是中国电影艺术从本土走向国际的真实写照。本论文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作为研究参照物,借用比较学、电影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多重方法,反观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创作动机、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叙述化的梳理、理论化的剖析基础上,加以电影作品的个案化、文本化比较,从电影本体的角度,以中国电影新生代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作双向比较,将其间的一脉相承和内在同质、同构进行学理化肃清,从而使得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形成原因、发展脉络和本质特征更加清晰地突显出来,并更加准确地阐释其艺术价值和存在意义,以及其在中国电影史上呈现出的独具一格的文化风貌。

李小杰[10]2010年在《九十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在南京青年作家群创作颠峰的90年代,因为这是他们出道的时间与“断裂”的终结期,恰逢此时中国社会文化和文学的转型期。故本文对九十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小说创作的考察,不是孤立地对其作品进行文本解析与评述,而是放置在九十年代的文学史和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借此来梳理九十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的发展历程,他们的人生历程,所经历的文学事件与社会历史四条线索,并密切关注和利用四者之间的契合点,从中寻找他们小说创作的真实脉络和异同,及其对文学史的意义。首先,南京青年作家群创作的历程贯穿整个90年代,在80年代与90年代这个社会转型,文坛权力更替的交接口(从政府到市场再到学院),南京青年作家群在体制外,在西方思潮,校园文化冲击下,通过杂志、文学活动、咖啡馆和自成一体的写作探索,团体、地下刊物,个人的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而崛起,与当时的主流体制下的文学分庭抗礼,形成自己的文学空间,这是理解他们串联,民间的友谊这些作家创作一个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构成了一个切入、及观察当代文学史的一个角度。其次,南京青年作家群恰逢90年代个人主义的兴起,不仅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为当代文学史提供了观察普通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处境及其应对的视角,而且与他们的“独立性”、“反抗性”或疏离的创作姿态糅合之后,提出了自由作家在当代独立性和创作力的问题。最后,他们作品对日常化生活的表现,贴近了90年代日常生活的极致状态,在卑微、琐碎与沉闷成为日常处境中,从最平凡的日常生活开始,做到与当下的日常生活纠缠,开创了一道新的文学空间,尽可能还原了日常生活底下的本相。本文包括“绪论”、“结论”及正文4章。“绪论”讨论80-90年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及释义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核心问题及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杂志和文学事件,阐述这一群体的成长,研究他们如何通过这些建制,形成文学空间。第二章考察韩东、朱文和鲁羊小说的起步阶段,重点讨论几部已包含其小说创作重要线索的作品。第叁章讨论九十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前期作家的鼎盛时期,糅合了“反抗”、“审查”、“疏离”的小说创作,体现了90年代个体的伸张。第四章考察九十南京青年作家群后期作家的冒起与整个作家群面对市场和个人坚守的压力下的离散状态。“结论”一章主要讨论他们在两千年后在责任与市场之间的取舍,以及“九十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的定位问题。

参考文献:

[1]. 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D]. 毕日升. 河北师范大学. 2003

[2]. 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区域型小说作家群的生成[D]. 叩颖. 兰州大学. 2016

[3]. 星光照耀下的夜航船—世纪之交的中国电视剧与当代思潮[D]. 鞠斐. 吉林大学. 2007

[4]. 先锋作家转型的“中国化”策略探究[D]. 毛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5]. 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D]. 唐丽芳. 复旦大学. 2004

[6].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媒与人文精神[D]. 萧璐. 四川大学. 2003

[7]. 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J]. 汪晖. 电影艺术. 1995

[8].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韩女性作家爱情小说比较研究[D]. 安炳叁. 山东大学. 2006

[9]. 从边缘走向中心[D]. 杨海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10]. 九十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论[D]. 李小杰. 复旦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