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及其跨国民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尔巴尼亚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跨国民族
一条或多条国境线,将一个历史上同一的民族划分在国土毗连的不同国家之中,便形成了跨国民族,而跨国民族中生活在不同国家的群体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纽带并不会随着国界的划定而解构和消失,尽管处于不同的政体结构和政治环境中,地缘政治关系有所变异,但他们作为同一民族所显示出来的那些情缘关系会依然保持着。生活在母国之外的跨国民族很大部分是边民,边民之间的各种交往自然是多方面的,自古就有的,哪怕是在国家闭关自守时期,国界也不能完全成为跨国民族来往的障碍,即使两国交恶,禁令有加,也难以禁止民族情结和民族意识在特定情况下会变成一种民族凝聚力,即生活在母国境内和生活在邻国的同一民族的人民团结起来的倾向。但如果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政策出现偏差,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少数民族(即跨国民族)就有可能寻求向本民族的“母国”靠拢,对于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分裂势力。目前,南斯拉夫科索沃自治省出现的民族冲突便是这种情况。
民族的变迁和曲折的建国历程
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古老居民伊利亚人的后裔,他们一直把自己看成是巴尔干的主人。公元9世纪以后,他们虽曾分别受到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但是到1190年,他们终于凭着勤劳勇敢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建立起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公国。从此,世界上便出现了“阿尔巴尼亚人”这一称谓。
公元14世纪,土耳其人入侵巴尔干半岛,而且很快成了那里的统治者,塞尔维亚王国和阿尔巴尼亚公国与巴尔干半岛上其他一些中世纪古国一起覆灭。在抵抗土耳其人的斗争中,阿尔巴尼亚人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通过斗争,克服了封建割据状况,进一步联合起来,民族意识得到加强。几经周折,到18世纪,在阿尔巴尼亚人聚居区周围逐渐形成了两个民族群体,并形成不同的书面语言。居住在什昆河北部的盖格人大多数从事山区放牧(以牧羊为主),居住在什昆河南部的托斯卡人主要从事农业,由于地理和交通条件较好,所以他们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从19世纪下半叶起,随着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步步解体,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解放运动日渐高涨。1910年~1911年,阿尔巴尼亚人连续举行起义,终于在1912年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成立了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国家。部分生活在科索沃地区的阿族人被划归南斯拉夫境内,成了跨国民族。此后,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阿尔巴尼亚两个地域性民族群体之间的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阿尔巴尼亚民族的共性不断扩大,民族意识进一步加强。
数百万同胞散居国外
一般来说,国家的建立同民族界线完全吻合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不是本国的一部分居民留在他国境内,就是其他民族的一部分留在自己的国内。这种情况在巴尔干半岛表现得尤为突出,阿尔巴尼亚民族也不例外。
客观地说,阿尔巴尼亚国家是在发动起义和反抗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逐步解放本民族聚居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它的建立并未促成真正的民族边界的划定,有些民族同胞留在了国境之外,成为跨国民族。
根据阿尔巴尼亚1975年的官方统计,该国共有人口222.6万(最新统计约340万),其中阿族占95%。其他民族有:希腊族、马其顿和黑山族、弗拉赫族、茨冈族。生活在巴尔干其他邻国的阿族基本上集中在南斯拉夫(近200万人)、马其顿(约54万人)、希腊(约6万人)境内,还有一些生活在土耳其和波黑。而生活在南斯拉夫的阿族人绝大多数在科索沃地区,少数人住在黑山共和国。
“大阿尔巴尼亚”心态
科索沃位于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的最南部,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等国接壤,面积为10887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其中阿族约占90%,剩下的大部分是塞族。早在公元9世纪,以这里为中心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塞族国家。到14世纪,塞尔维亚王国达到鼎盛。但阿族一直认为自己是这块土地的主人,而塞族人是后来的,他们不愿意接受异族的统治。
两次巴尔干战争后,科索沃被划归塞尔维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科索沃作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加入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即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随后,塞尔维亚人又为科索沃与阿尔巴尼亚的划界进行多次谈判,直到1926年才勉强确定边界。结果,移居此地的50万阿族人正式留在科索沃。据1981年统计,科索沃有122.6万阿族人,现在估计达到180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侵占了科索沃,占领军将该地的大部分和马其顿西部的5个县划给了阿尔巴尼亚,成立大阿尔巴尼亚王国,阿尔巴尼亚索古王朝成了意大利的傀儡保护国。不仅如此,索古王朝曾派阿尔巴尼亚军队到南斯拉夫境内同南共领导的人民武装作战,支持那里的跨国民族实行民族独立。而科索沃也有相当一部分民族主义分子不希望战争结束后又回到南斯拉夫版图中去,却对加入意大利拼凑的大阿尔巴尼亚格外感兴趣。这使得塞族大为不满。
战后,科索沃重新并入南斯拉夫,塞族对阿族中的亲法西斯分子进行了清洗。这一做法激起了阿族人的反抗,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所以南斯拉夫一度对科索沃实行了军管政策。但60年代中期以后,科索沃的政治气氛有所缓和。后来,南斯拉夫政府为了进一步缓和民族矛盾,安抚阿族人的激进情绪,允许他们扩大自治权利,把阿族语言作为当地的官方语言,甚至允许他们创建自己的大学和使用自己的旗帜,只是拒绝他们把科索沃升格为共和国或者与阿尔巴尼亚合并。
不难看出,南斯拉夫联邦政府赋予科索沃自治省的权利是相当大的,但是,阿族人并不满足。他们认为,南斯拉夫共有六个共和国,其居民均被称为主体民族,而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的阿族人和匈牙利人则同茨冈人、土耳其人、斯洛伐克人等被算作少数民族,不能拥有自己的共和国。另外,人口只有58万的黑山人可以建立自己的共和国,而人口近180万的阿族人却不能建有自己的共和国,而只能处于自治省的地位,这对科索沃的阿族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于是,阿族人经常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并提出“要科索沃共和国不要自治省”、“我们是阿尔巴尼亚人不是南斯拉夫人”等激进的民族主义口号,甚至有人还打出“恩维尔·霍查万岁”的标语和阿尔巴尼亚国旗。
当科索沃阿族人在六七十年代为最终实现“大阿尔巴尼亚”而全力以赴进行斗争的时候,作为邻国同族的阿尔巴尼亚自然是同情和支持的。但是这种同情和支持是有限度的,它仅仅是开动宣传机器,在党的报刊上发表了几篇未署名文章,在电台广播之后又以几种文字出版小册子。地拉那的这种做法是有考虑的,因为如果科索沃阿族人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国,并进一步实现与阿尔巴尼亚合并,那么阿尔巴尼亚就要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在不同国家中生活了多年的阿尔巴尼亚人和这些跨国民族,很难在政治观念和宗教信仰上短期协调起来,可能会给己国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所以,当时阿尔巴尼亚对科索沃阿族人的独立主张采取同情但不完全支持的政策。
在科索沃危机背后
1980年铁托去世后,科索沃阿族人闹独立的倾向越加明显。作为同民族的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不再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因为阿尔巴尼亚相继与前苏联东欧集团和中国分道扬镳后,已处于非常孤立的地位,几乎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断绝了外交来往,而对科索沃的支持则会扩大它的影响。1991年后,阿尔巴尼亚也开始实行“自由化”、“民主化”和“多党制”,民族主义势力不断抬头并逐渐占据上风。所以,它一改过去仅仅是同情和不完全支持的做法,极力煽动与策划科索沃的跨国民族同胞闹事。阿尔巴尼亚的过激政策有着深厚的国内背景,近年来剧烈的政治变换、党派相互倾轧,使激进的民族主义和过激的外交政策占了上风,干涉科索沃问题的主张成了主流。阿当局与科索沃的阿族人频繁接触。阿前总统阿利雅在1992年1月17日会见科索沃的一个代表团时说:“南斯拉夫已不再存在……如果我们为(那里的)阿尔巴尼亚人争取到属于一个同族的大民族所拥有的一切民族权利、人权和自由,那么我们并不是在干涉任何人的事务。”他还说:“对所有阿尔巴尼亚人来说,无论他们身在何处,不管他们的党派、地区、意识形态或宗教信仰如何,解决南斯拉夫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问题,对他们都是一个神圣的鼓舞。”1992年5月24日,科索沃举行公民选举,选出了自己的总统和议会,正式成立“科索沃共和国”,阿尔巴尼亚随即予以承认。阿尔巴尼亚在向科索沃阿族提供政治和外交的支持以外,还暗中给予军事上的大力援助,除大量流散枪支以外,还输送了包括地对空导弹在内的轻重武器。不仅如此,还积极培训科索沃阿族军事人员。目前阿北方某地已公开成为“科索沃解放军”的大后方。可以说,没有阿尔巴尼亚的支持,科索沃阿族分裂活动难成气候。
但是,在经济上,阿尔巴尼亚一贫如洗、自顾不暇,除了有十几万支步枪流落到科索沃地区外,它无法给其跨国民族同胞提供更多的物质援助。所以阿尔巴尼亚在关于科索沃问题的巴黎和谈中,主张科索沃的阿族同胞暂时接受自治条件,在和平协议上签字,避免危机升级和造成大量的难民外逃。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实施大规模轰炸时,阿尔巴尼亚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的,因为北约的这一做法不会让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的阿族人捞到什么便宜,南斯拉夫是不会轻易答应科索沃独立的。然而,在北约的强迫下,已经倒向北约的阿尔巴尼亚只能强作姿态,给北约提供机场,但是拿不出更多的东西救济和接纳科索沃的阿族难民。
时至今日,由激化跨国民族问题所引发的严重后果已日益凸显,巴尔干的动荡将为阿尔巴尼亚政治、社会和经济带来无法预测的变数。大批难民的涌入使原来就不成熟的政党政治以及长期积累的诸多社会问题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