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后社会主义理论”的反思
文 明
(重庆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重庆 400044)
[摘 要] 上世纪末,“东欧剧变”导致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一夜崩塌,大多倒向资本主义阵营。面对这样的变化,西方学者针对社会主义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观点,这些理论被他们称为“后社会主义理论”。本研究认为,后社会主义理论只能看成社会主义国家未来发展阶段的定义,不能基于此否定社会主义。
[关键词] 后社会主义;批判;反思
“东欧剧变”之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倒向资本主义国家的阵营,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何去何从成为摆在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这个时候,西方的“后社会主义”研究迅速升温,相关研究成果不仅界定了“后社会主义”的概念,而且针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转型和发展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观点,虽然这些观点的提出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这些理论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场分析社会主义国家,体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一、“后社会主义”概念的分析
按照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的观点,后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所说的社会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它只是表现为既利用资本主义经验又试图克服资本主义发展缺陷这种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具体来说,后社会主义主要指这样一种历史环境下的状况: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21世纪以来,面对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和经济衰退现象,以美国为首的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纷纷出台减税政策。特朗普政府“减税计划”的出台,势必会对我国税收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深刻理解减税促进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尤其是提高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我们有必要对西方经济学中的减税理论进行探索与思考。
首先,社会主义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衰落且失去了作为一种政治元理论的统一性,因此,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感到有必要将“现存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要求结合起来。
《英语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在设计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各阶段教学的特点与评价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选用合理、多样的评价形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
本研究认为,后社会主义只是西方学界的一个理论界定,社会主义国家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无论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在社会进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些发展变化。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转型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制不健全、腐败和犯罪日趋严重、失业率高、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管理等,因此,一些学者针对“后社会主义”现状表示失望的态度,但是,仍有一些学者表现出非常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发展是否需要否定原有模式,是否需要摆脱外部控制走自己的发展道路,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西方学者看来,当前中国的发展是一种摆脱外部控制的独立发展模式,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中国的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向更高级的阶段,具体来说,全社会将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逐步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质量、速度以及综合效益,通过协调化的大生产方式实现国家整体效益的极大提升,实现“山青水秀”和“政通人和”的环境与制度面貌。
二、“后社会主义”转型的分析
其次,这一结合受到“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结构的制约。
(一)民主进步的问题
表面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均提倡民主自由;事实上,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到世界各地宣扬并推行价值观,其真正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霸主地位。社会主义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大力提倡的民主自由,不仅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而且不分等级,是无差别、全民性的民主自由,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一种制度下的社会体制并非一成不变,社会既是不断前进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进步的标志。意识形态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等思想,不同的意识形态构成不同的社会状况,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二)市场经济的问题
膀胱功能训练需要在白天进行,包括憋尿训练及中断排尿训练。尽量多给宝宝喝水,扩充膀胱。当宝宝第一次告诉妈妈想要尿尿时,给宝宝一个足以转移其注意力的玩具,尽量拖延宝宝的尿尿时间。例如当宝宝说快要尿裤子的时候,告诉宝宝数到5才可以尿尿,此时即可完成憋尿训练。这样既可以训练膀胱的功能,又可以激发宝宝大脑皮层对排尿反射的敏感性。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认为建立起世界上最自由开放和最有效的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对利益的贪婪和他人的剥削。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经济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三)社会发展的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电力企业的数据都是来自于其电力行业内部的数据系统,这种内部数据的收集方式较为狭隘。再加上其电网数据系统由于使用年限过久也会出现老化问题,进而造成无法全面收集数据,数据种类较少,如果所收集的数据种类不够全面,就意味着数据获取的方式不具备智能化的特征,这就大大降低了数据收集的价值与作用。
三、“后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展望
再次,这一结合的前提就是保持警惕,确保结合的进程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
我国学者虽然没有明确探讨“什么是后社会主义”等问题,但是表述了一些能够代表我国学者看法的观点,比如,“所谓的后社会主义一般是指西方的学者对原先实行以苏联模式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反省、改革后,所选择的新的发展道路的称谓”。针对上述发展道路,西方出现两种主要的后社会主义观点,代表了后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倾向,第一,“东欧剧变”后不承认这些剧变国家是资本主义的性质;第二,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已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表述的社会主义。
四、“后社会主义”发展的几个特点
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后社会主义需要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多样化的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社会主义国家走出多模式化的发展道路。随着苏联模式的破产,社会主义单一化发展模式随之覆灭。未来的社会主义必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格局,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在适应本民族和本国国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适应世界多极化带来的诸多变化和特定开放环境的新变化,最终形成多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组织结构、政治纲领、指导思想、发展道路等方面体现出个体特色。
国内外学者对锅炉炉膛的传热计算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热力计算方法和模型[5-7]。本文在苏联热力计算标准基础上,充分考虑炉膛形状对大容量炉膛辐射换热的影响及辐射热在传递过程中沿射线行程的减弱[8-9],探究炉膛上部受热面屏底温度及烟气流速等因素变化对660MW超临界锅炉各受热面吸热量的影响,分析导致四角切圆和对冲燃烧锅炉燃烧偏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各种政治利益集团建立不同的统一战线。东欧剧变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分裂和斗争是最大的危险,提供给资本主义国家可乘之机,因此,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定会吸取教训,在平等的基础上团结不同的政治利益集团,建立不同的统一战线。当然,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合作的目的在于社会主义国家获得更好的国际环境,从而寻找发展的方向和空间。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结合实际国情走出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道路。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发展必然建立坚持本民族特点的基础上,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和国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体现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转型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结合国际和国内实际具体制定发展方针和路线。
五、结语
西方学界提出的“后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理论探讨,本研究认为,相关结论建立在否定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符合资本主义的立场和态度,虽然具有一定的思想进步性,但是也显示出局限性,比如,没有提炼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以资本主义思维模式架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总之,后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误解,也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误解,我们不反对用“后社会主义”概念概括“东欧剧变”之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不能运用后社会主义理论否定社会主义,进而否定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苑洁.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田克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匈]雅诺什·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M].肖梦,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中图分类号] D08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5823( 2019) 09-0074-02
[收稿日期] 2019- 03- 09
[基金项目] 2017年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科研项目“峻法、重术、威势——《韩非子》君权思想研究”(项目编号:IASP1702)。
[作者简介] 文明(1980-),男,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道德、政治、法律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县晓晴]
标签:后社会主义论文; 批判论文; 反思论文;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