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赵磊 通讯作者,王阶平,邓文龙

西安630医院外二科 710089

摘要:目的:总结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具体临床疗效,为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6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行开放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实验组行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具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期间椎体缘高度、Cobb角情况。结果:组间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情况对比,P>0.05差异不明显。治疗后组间相同观察指标对比,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及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实验组均有明显优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行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以及复位效果显著等优势,具有实施价值。

关键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传统治疗

引言:

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属于脊柱骨折类型,主要致病原因为严重创伤,治疗不及时致残率较高并降低生活质量,首选手术治疗实现患者术后康复效果[1]。既往治疗中,针对此类骨折多采取开放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治疗,但是在整体康复效果方面表现一般,未达到患者预期治疗需求,且手术创伤性较大[2]。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脊柱内固定复位、内固定效果显著[3]。基于此,本文就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例,进行分组治疗,总结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4年8月-2016年10月,总计86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患者27例,高空坠落伤患者45例,重物压伤患者14例。骨折节段:T11、12以及L1、2、3患者分别为13例、32例、27例、10例、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例数相同,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观察组:43例,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在22-50岁之间,均值(37.30±3.50)岁。对照组:43例,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在23-52岁之间,均值(38.50±3.60)岁。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致伤原因、骨折节段以及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且例数相同,经统计学计算P>0.05。

1.2治疗方法

实验对象均经X线、CT平扫、MRI等检查,在明确患者具体骨折类型、椎管占位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治疗。

观察组——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手术患者行全身麻醉、俯卧位、腹部悬空,X线片垂直定位并做体表标记,于对应节段下确定椎弓进入夹角情况并估算进针点距离、确定锥弓入口。导针沿空中开路锥部刺入,沿锥弓根部进入椎体前部,透视后撤除开路锥,进针点上下皮肤纵切(1cm)并进行工作通道扩大处理,空心手锥扩孔后拧入弓根螺丝钉,并于透视下可置入预弯好的连接棒、顶丝,拧紧一侧顶丝基础上合理撑开系统、确认复位情况,最后去除导针并进行伤口冲洗、缝合处理。

对照组——开放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手术患者麻醉方式以及卧位姿势与观察组一致,伤椎为中心切开后正中纵方向充分暴露伤椎,于椎体中置入椎弓根钉,以脊椎生理弧度置入预弯好的钛合金棒,矫正后突畸形并于髂骨横突间实施植骨,最后进行引流管置入以及伤口缝合处理。

1.3观察指标

记录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期间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胸腰椎骨折患者此次实验观察指标结果均进行统计学计算,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计数观察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形式展开,进行X2检验;计量观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情况)以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的情况下,证明两组胸腰椎骨折患者实验对比指标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对比

观察组、对照组胸腰椎骨折患者具体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见表1。经统计学软件计算,观察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组间治疗期间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前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结果见表2,治疗后前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结果见表3。表2结果经统计学软件计算,观察组、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明显,P>0.05。表3结果经统计学软件计算,观察组、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组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胸腰椎骨折患者均无神经根、大血管以及内脏损伤、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问题。对照组43例患者中发生螺钉折弯、椎体回缩患者各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观察组43例患者中并无后椎体回缩等并发症问题。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计算,X2=2.0476,P=0.0152。

3 讨论

对比传统手术,微创手术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出血量少等优势[5]。

经穿刺通道实施椎弓根内固定是以微创方式进行固定装置植入,完成胸腰椎骨折短节段三维固定,并在结合计算机的基础上借助内窥镜技术,利于腰椎滑脱、脊柱骨折、下腰痛中的诊断、手术治疗推广且规避了传统脊柱后路中内固定植入手术开口大、手术创伤大、康复时间长等问题[6-7]。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手术操作,虽然较为便利但是治疗区域完全暴露增加了手术的创伤,导致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的情况,并影响术后恢复[8]。

此次实验就接受不同手术治疗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为例,并进行分组治疗对比,两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组间一般资料对比P>0.05。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时间为(100.50±32.50)min、术中出血量为(80.50±30.60)ml、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为(93.95±3.60)%、术后椎体后缘高度为(96.80±2.80)%、术后Cobb角为(6.55±1.70)°,对照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时间为(146.50±39.50)min、术中出血量为(199.50±45.50)ml、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为(90.60±3.40)%、术后椎体后缘高度为(90.20±2.60)%、术后Cobb角为(10.80±2.60)°。经统计学计算,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前后缘高度、Cobb角结果对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了手术方案实施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微创手术具有手术时间段、出血量少、无并发症、术后恢复快等整体优势,在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方面价值突出,具有推广实施价值。另外,需要做好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和术后康复信心,并进行患者生活以及术后康复指导。

参考文献:

[1]武明鑫,邹菁,张志文等.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3,15(4):364-364,374.

[2]郑吉湘,李新路,刘朋飞等.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49-50.

[3]彭小忠,肖侃侃.微创与开放方案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26):4212-4218.

[4]王春,林永绥,刘清平等.经皮长尾可折U形空心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估[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7):627-633.

[5]陈宾,潘玉林,郭小伟等.经皮微创与常规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4,(3):203-207.

[6]陈云生,陈荣春,郭朝阳等.经皮手法穿刺置椎弓根钉技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折[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800-3802.

[7]邹伟,肖杰,龙浩等.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置钉选择[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3):356-361.

[8]肖侃侃,赵劲民,殷国前等.Sextant系统下微创与开放手术方式经伤椎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1):90-92.

论文作者:赵磊 通讯作者,王阶平,邓文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赵磊 通讯作者,王阶平,邓文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