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特色探讨论文_陈丽霞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特色探讨论文_陈丽霞

嘉兴市现代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为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新契机,面对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世界性问题,城市规划设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从城市的具体情况出发,分析城市发展现状,合理规划设计,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优化建议

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快慢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以前国家在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时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的植被和鱼虾死亡,因此现阶段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只有将城市的绿化工作做好,并减少污染的排放,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植树种草,净化水源是目前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生态化建设会越来越完善。

1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国家今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城市是聚居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发展的重要基地。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逐年上升,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必然选择。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不适当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我国大多城市都饱受环境污染的问题,如何加强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的建设,保护城市生活环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2.1适度原则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适度原则,在规划设计时将城市的资源、环境等进行完整的评估,在城市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其它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适度原则重点就是对一个度的把握,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多样性原则

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必须承认生态的多样性。生态城市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生态的多样性,在自然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尽量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尤其要注重对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将城市系统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做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适应自然而不是改变自然。

2.3资源循环利用

现代化的生态城市就是要求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基础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就要重视对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损耗的研究。由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消耗很多资源,尤其是城市中的工业等产业,虽然能够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消耗,因此,要建立生态城市就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各种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3优化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突出城市特色的相关建议

3.1对交通进行生态规划

对交通进行合理规划,首先要减少车辆尾气的排放,一方面可以研究对汽油燃烧更充分的高性能车辆,另一方面可探测新的清洁型能源。其次在各交通枢纽及车流量较密集的地方要做好指挥和疏散工作,保证整个交通体系正常平稳运转。最后可以提倡人们环保出行,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自行车可以是我们首选的交通工具。此外,乘坐公交车也可以有效节能减排,对车辆限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实现生态化交通体系的运行。

3.2对能源使用进行生态规划

在城市生活的居民,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对能源的消耗。做饭消耗电能或者天热气,出行消耗汽油,居住方面各类家庭电器也在大量消耗电能。减少能源的使用和不必要的浪费,能够有效保护环境,同时国家要大力推广人们使用低碳能源,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做好发电厂的有效供电也能减少煤炭消耗,主要措施是更换更好的电缆,减少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人口众多,对各类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因此科研人员应该加快对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3加强绿化,优化城市环境

绿化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绿化建设能够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绿化效果等。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使公园的绿地和湖面相呼应,构成绿地斑块,并使河道与街道绿化形成的绿色廊道结构,与农田、防风林等郊野景象共同构成一个带形相接的绿化系统形态模式,完善绿化系统服务功能的同时满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绿化植被和绿化形态结构,例如,道路两侧设置防护林,广场设置景观墙,住宅小区的绿地等,并与城市的能源消耗、用水量、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分布、环境污染等其他指标统筹规划,合理设置,构建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指标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4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构建绿色海绵城市

水是生命之源,在城市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水资源紧缺成为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优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加强污水处理,减少废气、废物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构建绿色海绵城市。规划设计雨水处理系统,把经处理的污水、雨水用于农田灌溉,优化排水、蓄水系统设计,通过绿色海绵城市的构建,提升城市应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并把绿色海绵理念运用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提升城市的整体蓄水、排水能力,优化居民生活环境,增强城市抗旱防洪实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5道路设计

道路是交通和人们出行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道路路线,缩小两点间道路的直接距离,减少施工的工程量,节约原材料,合理规划道路线位,减少因道路施工建设对植被区和景观区的占用,旧路改造以改为主,有效运用旧路的优势和原材料,促进资源的重新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加强道路横断面的设计优化,加大绿化带的配置力度,隔离噪音,优化空气质量,优化道路等级,减少和避免车辆的绕行、拥堵现象,缓解交通压力,降低因汽车尾气的排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3.6重视生态景观设计,突出城市特色

城市景观是城市形象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外在体现,代表着城市的风格和发展状况,因此,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占重要地位,在设计过程中,把控好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的内在联系,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把城市文化和生态环境有机融合,通过生态景观体现生态效益,突出城市的人文特点。江河湖两岸的林带、公园、广场都可以融入景观设计,还可以通过生态景观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突出城市的循环经济特色。

3.7土地规划,健全土地规划利用体系

土地规划不合理最大的体现在于建筑物很难与周边环境友好相处,例如预计设计稿上有一棵大树,开发商首先考虑的则是挖除大树,并没有考虑到建筑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建筑物草稿前设计师一定要先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对施工现场有整体的把握才可进行设计图纸,尽量处理好建筑物使的土地使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健全土地规划利用体系。

4结语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城市规划中同时也加入生态环境保护的计划。在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等生态保护的理念下展开城市建设与经济活动,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这是未来城市规划发展的必然方向。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需要人人参与的,政府要向人民群众普及生态城市的知识,提高全民对生态环保的态度与意识。

参考文献:

[1]方朝晖.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及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4):67-68.

[2]刘晓阳,曾坚,张森.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规划设计策略探讨[J].建筑节能,2018,46(10):1-7.

[3]王景景.关于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8,4(18):63-64.

论文作者:陈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  ;  ;  ;  ;  ;  ;  ;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特色探讨论文_陈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