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强[1]2009年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的反思》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江西省各地市的重点中小学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11地市的80所重点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进行研究,其中问卷调查涉及11地市的80名体育教研组组长和4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体育(与健康)课程功能与目标的实施状况、教材的使用及创编状况、教学内容与评价的实施情况、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实施状况及体育师资培训与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同时就江西省与部分中部省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江西省与部分中部地区中小学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功能与目标的达成上总体状况较差,虽然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较之传统的体育教学有着明显地改善,但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并没有增加;学生对运动技能、技术的掌握情况并不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叁个目标的达成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有逐年下降的不良趋势;(2)江西省及中部其它部分地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材大多使用国家通用或省级通用教材,体育教师创编的校本教材几乎没有。(3)江西省与部分中部地区的大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具体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之以往有了较大的灵活性,但为数不少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时有过分迁就学生兴趣、爱好的倾向;同时,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发生了重大变化,已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评价的内容与形式也日益多元化,并能够使学生本人及学习小组参与到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来,但教师无法确定叁者评价的权重关系,常使评价陷入混乱。比较也发现:不少的体育教师认为新课标的评价缺乏一种标准,使评价陷入了无优劣之分,无法有效刺激学生的竞争欲望;同时,体育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时也常感到困惑。(4)在江西省及中部其它地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受课程改革的影响,其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初中和小学,体育教师大多在自然行政班的基础上采取男女分组教学的形式较多,而对在自然行政班的基础上按学生兴趣分组、同质分组、合作分组进行教学则采用的教少;在高中,体育教师基本能够按选项进行上课,但也有相当比例的高中尚没有开始选项教学。在体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主要采用的还是讲授法、示范法,但新型的体育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却也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方法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在体育教学中使用较少。(5)中小学体育师资培训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江西省及中部其它地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中最薄弱的环节。培训的形式单一、覆盖面不够广泛、相当部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太好。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使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对体育教师教学态度的改变、教学思路的开拓、研究问题能力的增强及形成学习的习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显得还不够。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许多中小学也只是对课程内容资源、体育设施资源、体育信息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还有相当部分的学校没有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过开发与利用。导致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体育课程在学校的地位不高,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物质条件亟待改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先进,但实际操作不好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培训有待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学生及家长的不合作。针对江西省及中部其它部分地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本文就《标准》本身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本文认为:(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自身同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体育课程标准没能够对体育与健康之间的确切关系予以明确确立,对领域目标的确定存在着目标交叉或在体育教学中无法达成的情况,对体育教学内容部分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应有的规定性,以及评价部分对“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没有明确的要求,对所提倡的对“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等也并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与方法,而对以前体育教学中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与批评,也没有对各个学段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叁者在最终的评价中所占的权重有具体的规定,同时还存在着否定评价的“统一标准”和“统一要求”的倾向。(2)江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科研能力和职业道德亟待提高。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3)江西省“地方课程指导方案”尚未出台,是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4)受社会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家长及学生的不配合、不合作对江西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也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5)江西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师资培训工作形式单一、覆盖面不够广泛,相当部分的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较为肤浅。对此,本文提出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江西省各中小学更好实施的几点建议:(1)各中小学校应加强与社区(村、镇)及学生家长的联系,定期举办运动会或体育节等活动,并广邀家长、社区代表、真正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人士参与其中,使家长等明白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逐步纠正家长、社会长期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功利观念。(2)提高体育教师培训质量,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素质。(3)加快江西省《地方体育课程指导方案》的制定,使之能够更好地对江西省新体育课程的改革服务。(4)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主要从体育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来实现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加快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及完善工作。
王飞[2]2001年在《我省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心理健康是人身健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在人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呈现出令人担忧的情况。本论文使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的心理健康测查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心理问题成因问卷”对我省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上是好的,但问题仍然存在;其中,我省农村初中生不同性别、不同区域、不同年级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农村与城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是多样的,具体体现在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四个方面,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最后本论文从管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适合我省农村当前实际的具体建议,以便能积极推动我省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冯艳琴[3]2010年在《农村初中生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生活技能教育已被全球许多国家所接受,并被认为是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初,生活技能就开始在世界30多个国家迅速开展起来。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进一步把生活技能系统化、规范化,更加促进了生活技能在各个国家的推广。我国虽也有一些关于生活技能的研究,但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来看,生活技能的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学者多年来对生活技能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献,发现我国学者对生活技能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实验干预研究,说明生活技能教育在预防和解决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有效性。而且在关于生活技能的研究中,对农村学生的关注很少,特别是农村初中生。农村学生是将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关系着农村的未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也越来越凸现。生活技能既然是预防和解决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农村初中生的生活技能的状况如何?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本研究选择一所农村乡镇初中,随机抽取学生195名,根据农村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生活自理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五个维度,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农村初中生的生活技能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农村初中生生活技能总体状况较好,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农村初中生依赖性很强,不会自己采购生活日用品;缺少生活常识,遇到生活常见的事故不知道如何处理;动手实践能力不强,自己的衣服不洗,不会干农活;他们对自身的能力、智力、气质、思维和情感的认识相对还比较模糊。认识自己的方法除了自己把所有的优点和缺点罗列出来外,还不会“以人为镜”;农村初中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交往能力上,农村初中生总体表现比较乐观,但在同伴的交往上尚不能正确选择;在情绪反思方面表现较好,但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合理调节情绪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本研究又通过深入访谈,发现学生生活技能的形成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教育观念从“无视教育”到教育的“功利性”转变,农民一方面想通过教育改变子女命运,一方面又缺乏科学的育子观念,直接导致其无视子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不重视对子女生活技能的培养。学校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一味追求升学率,教师是为升学而教,学生是为升学而学。教师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顾及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地影响着农村初中生生活技能的形成。农村周围环境中不少青少年游手好闲、赌博、抽烟、认为读书无用等等不良社会风气也慢慢渗透到农村初中生的思想里,渐渐形成了生活的依赖性和学习的惰性。本研究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为农村初中生生活技能的培养创造条件。由于农民自身素质有限,学校应起教育的导向作用,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念,提高他们对生活技能教育的意识。家长不仅要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增设生活技能活动课,提高教师生活技能教育的水平,切实摒弃“应试教育”的影响,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张绍红[4]2006年在《宜春市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难点在农村中学,本文通过实地访谈调查、问卷调查与文献调查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宜春市农村初中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加强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思考。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素质教育概述与问题的提出。本部分首先对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涵义、特征与内容进行了探讨,接着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进行了较深入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必要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宜春市农村初中素质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第二部分:农村初中素质教育实施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本部分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概括之后,着重阐述了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辍学现象比较严重;初中生素质发展不平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条件普遍较差。 第叁部分:影响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因剖析。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制约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也有学生个人的因素,它们既独立起作用,又彼此相互影响。 第四部分:推进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对策探讨。该部分主要针对第二、叁部分对农村初中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关于加强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相应措施和对策的思考。提高认识,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为实施素质教育创设前提;以课程教材改革为突破口,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学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基本保证: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考试和教育评价制度;优化教育环境,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构处“叁位一体”的合力教育网络。
李天思[5]2008年在《潍坊市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状况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是重中之重,而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关键是师资的质量。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社会职业评价在逐步提高。但总体上来说,农村教师跟城市教师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农村初中师资薄弱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亟待采取有利的措施推动农村师资队伍的改革与建设。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农村教师队伍就成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大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劳动者素质的关键。本研究就是围绕提高农村初中教师素质这一主题,通过对教师素质结构的界定和农村初中教师现状的分析,以潍坊地区农村初中教师为样本,通过实证调查和研究,分析当前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找出提高和完善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的对策和建议,为潍坊市乃至山东省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首先对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了界定,把教师的素质结构概括为五个方面,即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并对其中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当前农村初中教师的基本状况,尤其是影响素质提升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归纳和剖析。针对教师素质结构现状、问题及成因,结合潍坊地区农村师资分布特点,编制了农村初中教师素质问题调查量表并进行了相关调查,运用统计手段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教师的五种素质即职业道德、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分别从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叁个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初中教师的整体职业道德素质还是比较高,但中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显着低于农村初中中老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状况从整体上来看,潍坊市农村初中教师的知识素质状况较好,而且女教师的知识素质略高于男教师的知识素质水平。能力状况方面,农村初中教师能力素质都尚高,前些年有关调查中处在较低水平的教科研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身体素质状况,从调查结果看,农村初中一线教师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其身体状况处于一般水平。心理素质状况分析调查发现,目前潍坊市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状况较好,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初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得分极显着的低于发达地区和中等地区的心理素质。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提高和改进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结构的对策和建议。包括从教师管理部门来说必须坚持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原则;从政府政策来说必须重建农村教师群体目标;从教师本身来说必须重塑农村教师个体目标,提高和培育农村初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加强中老年教师知识更新;关注农村初中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加强农村欠发达地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总之,本论文以实证调查为手段,以当前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现状为依据,针对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的素质问题,尤其是农村初中教师的素质结构的完善和提升提供只言建议。
易志姣[6]2010年在《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副产物,是“叁农”问题的具体体现之一。农村“留守儿童”既是我国目前未成年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其是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发展,社会稳定和谐。本文详实调查湖南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讨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主要原因,探讨现阶段具可操作性的对策,慎重地从社会角度、公共管理层面采取有效地公共管理措施,这将对湖南省现阶段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团结、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在分层抽样的方式,分别抽取了在湘北、湘中、湘南、湘西的八个县(市)辖下的16个乡镇,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心理测验法、座谈法和个案调查法相结合对本省的“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制度、政策因素、教育因素和社会支撑体系因素等,其中教育因素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最重要的原因。本文针对研究中发现的农村留守儿童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学校教育功能,重视家庭育人功能等对策。
沈阳阳[7]2012年在《江苏省初中生体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学生体质作为全民体质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江苏省于2010年进行了省级范围的大规模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尽管数据显示在部分体质指标上我省学生较以往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论文抽取镇江、南通、徐州叁市初中学生为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测量法了解学生的家庭、社区、学校及日常生活方式等数据以及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现状,以期了解学生体质的现状,并从家庭、社区、学校及学生日常生活方式方面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初中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呈现出:身体形态方面,城市学生身高、体重均高于农村学生,农村学生8.6%的低体重率远远高于城市学生的2.9%;身体机能方面,城市学生肺活量优于农村学生,但是农村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显着高于城市学生(p<0.01);身体素质方面,除12岁以上年龄组城市男生1000米成绩优于农村学生外,其它指标均表现出同性别中农村学生优于城市学生的现状。通过对学生家庭、社区、学校、自身生活方式相关信息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家庭因素中,家长的职业对学生的体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母亲职业为医生的学生体质成绩较差;社区体育硬件设施的完善程度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较小的体育课强度以及0.5-1h的家庭作业量更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充足的睡眠、有规律的校外体育锻炼习惯及更多的户外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偏爱肉食、偏爱油炸食品、熬夜以及长时间玩电脑是阻碍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不良因素。
罗国芬[8]2014年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问题既有客观性,又有建构性。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客观性的测量来说,调查研究背后的“元假设”问题处理不当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而就建构性而言,现有基于功能主义的“问题”视角并不能解决“事关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本研究具体采用文献分析法回顾农村留守儿童的建构过程,反思这一群体社会分类的出现及特征、影响。论文也通过社会调查方法在县级区域内搜集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小学毕业成绩、初中考试成绩、初中毕业成绩,有效反映留守学生的总体成绩表现,及其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差异。研究发现,所谓“成绩问题”的客观性其实与概念的建构有很大的关系。以往研究中通过成绩按班级或年级标准化的方式抹杀了校际差异,忽略了农村层级化的教育体系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而在一定的成绩处理方式下,尽管农村留守儿童的成绩优于或与非留守儿童差不多,但在争取进入优质高中的入场券时,大部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都有所欠缺。因而,学业成绩表现问题背后需要“问题化”的内容要更多,要跳脱就成绩论成绩的窠臼,从高一级学校的教育机会角度来审视义务教育阶段的成绩问题。通过农村留守儿童成绩表现问题的验证与再建构,论文发现以往“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与问题呈现都有一些问题,也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取景机制、问题的关联定位、问题的呈现有待改进,在基于功能主义角度提出“留守儿童自身的社会问题”之外,还需要确立基于价值规范的“事关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本研究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交待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的问题,对主要研究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化”进程进行回顾、反思,对国内学术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总体判断和群体差异的研究进行评述,指出现有成绩问题的“问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叁章至第六章主要以县级区域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问题的表现及群体差异情况来检验既往研究的一些结论。第四章在案例地区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农村留守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总体表现及群体差异。第五章探讨家庭因素与学校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力大小。第六章主要讨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问题”的“再问题化”。第七章为综合讨论与建议。
王伟[9]2012年在《林州市中学乒乓球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期的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如肥胖率、近视率高居不下,而乒乓球运动易于开展和普及率很高,是深受中小学学生喜爱的运动之一,对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调高有显着的促进作用。2010年本人参加“国培计划”置换到林州市合涧镇一中教学实习一个月,在此期间发现虽然林州市中学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数很多、热情很高,但中学乒乓球运动开展却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林州市中学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包括乒乓球运动教学、课外乒乓球活动情况、乒乓球比赛开展现状、高考体育加试中乒乓球项目考试情况、体育教师进修中乒乓球运动情况五个方面。以求找出林州市中学乒乓球运动开展存在的问题,总结有益的经验和方法,为林州市中学乒乓球运动更好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帮助。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完善,虽然乒乓球运动在新课改开始阶段广泛的进入到林州市中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中,但一段时间后又退出了体育课堂教学。2.林州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性别构成、学历程度组成都不尽如意,乒乓球专项的体育教师数量较少。体育教师获取乒乓球运动理论和技能知识的渠道较少,而乒乓球运动深受林州市中学学生的喜爱,应加大对体育教师在乒乓球运动上的培训力度。3.林州市中学乒乓球场地器材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学生广泛积极地参加乒乓球运动,但乒乓球运动并未进入体育教学环节,在课堂乒乓球活动和课外乒乓球活动中,学生获得技术与理论知识主要来自于同学,体育教师并未起到积极的作用。4.林州市中学高考体育加试中以乒乓球运动为专项的学生在考试中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使得考生人数越来越少。
董世华[10]2012年在《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指为了适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解决学生上学远的困难,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而实行的一种特殊办学模式。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首先在民族地区举办寄宿制学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地区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寄宿制学校已经逐步成为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相比之下,寄宿制学校管理滞后于规模的扩大,在寄宿率逐渐增加的同时,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制度设计并没有同步跟进,绝大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基本上是非寄宿制学校在时间上的延伸与空间上的转移。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办学条件简陋,人员配备简单化,学生生活与学习机械结合的状态。寄宿制学校内部管理欠规范,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无限制地延长寄宿生学习时间剥夺了学生课余生活,影响了学生生活的完整性及其身心正常发育,同时也制约了寄宿制办学模式优势的发挥。为了巩固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和对湖北、江西、甘肃、广东和广西5省13县3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调查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的背景、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思路。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阐述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即从社会化理论、教育规模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来阐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功能、经济功能及其公共产品属性,以期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第叁章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回顾,分析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动因及政策预期,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但从建国初期发展至今,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政策目标。第四章主要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材料的综合归纳,结合文献资料,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模、地域分布特征、生源特点、教师生存境遇、学校成本结构、学校硬件设施及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第五章总结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是适应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认真总结农村寄宿制学校已有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六章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低重心的义务教育管理和财政体制的制约,政府办学理念的偏差,制度设计简单化的限制等。第七章针对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即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分担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构建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发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的反思[D]. 代强. 华东交通大学. 2009
[2]. 我省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D]. 王飞. 西北师范大学. 2001
[3]. 农村初中生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D]. 冯艳琴. 西南大学. 2010
[4]. 宜春市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张绍红. 江西师范大学. 2006
[5]. 潍坊市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状况调查研究[D]. 李天思.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6]. 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D]. 易志姣. 湖南大学. 2010
[7]. 江苏省初中生体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沈阳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问题化”机制研究[D]. 罗国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9]. 林州市中学乒乓球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王伟. 河南大学. 2012
[10].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 董世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标签:心理学论文;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留守儿童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教学技能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教师技能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教师素质论文; 课程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