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眼中的中国企业_海尔论文

跨国公司眼中的中国企业_海尔论文

跨国公司眼中的中国企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跨国公司论文,眼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索尼:还在慢跑阶段

索尼公司首席执行官出井伸之:电器产品公司我知道的有联想、海尔、TCL等知名品牌,手机方面有波导等。

中国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比以前更进一步,生产程序非常先进,产品质量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好公司。中国和美国较相似,国内市场巨大,要保持国内外市场的平衡一定要打出国际名牌。中国企业现在忙着在国内发展,还在慢跑阶段。

品牌虽然重要,但深入国际社会更加重要,那可能还需要10年时间。索尼以前是从内部成长起来的,中国现在处于变化的时代,没什么现成的范例。中国企业必须要开创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要成为跨国公司,不能只想着卖东西。商品和经营都要国际化,同时还要扎根定位。索尼在美国和欧洲的最高管理者都是本地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经营也要本地化,给对方的国家作贡献是关键。

日产:选客户需要的产品

日产汽车公司常务董事志贺俊之:东风汽车是我们的合资公司,除此之外,我经常听到的中国企业有联想、海尔,还有上汽。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很重视改革。

中国过去有很多优秀的工匠,现在也一样,只要认真,制造业的质量马上就可提高。现在需要重视服务,不仅是售后服务,更主要的是要了解客户的需求。日产90年代遇到过类似的难题,客户们总是说,你们的车很好,技术很棒,但不是我想要的。中国企业也一样,要选择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技术来引进、研发。

要成为跨国公司,就要网罗人才。统计显示,中国的全球化人才与世界熟悉得快,不像日本人才属于慢热型。中国已经入世,越不受保护的企业越有竞争力。这和教育孩子是一样的,不能老闷在屋里,要出去锻炼。“开放中学习,竞争中成长。”此外,中国企业需要从“复制型国产化”走向“开发型国产化”。如果中国企业能做到这些,5年—10年就会赶上日本。

美津浓:企业高层年轻人多

美津浓公司董事北野周三:有名的中国企业有海尔、青岛啤酒、上汽及与我们有竞争关系的体育品牌“李宁”。

中国企业和以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服务意识上来了。这也是中国整体的变化。以前我们去中国,坐在餐厅里半天没人来问,现在到哪里都能享受热情的服务。另外,日本的高层最年轻的也要50到60岁,但是中国的企业高层却有很多年轻人,他们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敢于挑战,潜力巨大。

除了改进技术、自主创新,企业发展还要抓住重大机会。对我们来说,北京奥运就是一个好机会,这对中国企业也一样。

法国电力:善于学习他人优点

法国电力公司亚太区总裁马识路:法国电力公司与中国能源企业有20年的合作历史。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山东电力公司、广西电网公司等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中国企业深深吸引我的是善于学习他人优点,吸纳和借鉴一切国外的先进技术及优秀管理经验的能力。此外,一些企业领导人对自己和未来都表现出强烈的信心。这种锐气和信心是他们推行开放和创新的管理模式的基础和前提。这同西方企业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西方企业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建立在惟一的赢利逻辑上的单一管理模式。

中国拥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这为中国企业成为未来世界领先的公司提供了机遇。我认为,突出主业,培养核心竞争力可能是中国大型企业努力的目标。世界500强企业几乎都在中国有投资,中国企业直接参与同跨国公司的竞争和合作是它们发展壮大的另一个有利因素。

沃尔玛:必须了解海外市场

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成杰:沃尔玛1996年进入中国,目前已经和中国1.9万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的零售企业都非常优秀。沃尔玛进入中国8年来,从国内零售企业那里学到了很多。其他中国企业还知道海尔等。

沃尔玛在中国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本地化的过程。如果我们直接将美国的经营模式带到中国,那么美国商品在中国的表现一定是悲惨的,因为各个国家的人文环境都不同。我们最自豪的就是在中国培养了2万多名优秀的本地零售人才,他们是沃尔玛今后在中国成功发展的基石。我想中国企业要到海外经营发展,也必须了解海外当地市场的需求。我认为海尔是非常成功的,他们在南加州设有厂房,生产冰箱的配件。许多当地公司都向他们采购。

2004年发生在电器、信息技术领域的中国企业并购国外企业的案例,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相信在今后几年,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中国,开始国际化发展。

英特尔:教育投资很重要

英特尔公司全球销售及营销副总裁陈俊圣:我们与中国技术公司紧密合作,包括联想、华为、方正、TCL、以及中国移动等。

中国的公司应该继续他们在创新、研发以及教育方面的投资,其中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才能在未来继续保持成功发展。这也是英特尔承诺支持中国教育的原因。2003年8月,英特尔与中国教育部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英特尔公司在2003至2005年三年内再培训50万名教师。英特尔还在中国成立了17个小博士工作站,进一步推动针对中国儿童及其父母的计算机教育。

我认为中国企业要成为跨国公司还需要在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应该挖掘全球的人力资源(包括制造、研发、以及客户服务支持等领域),并具备全球供应能力。

第二,企业应该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中国企业需要融入到不同市场。要达到这一目标,公司必须具备一个拥有多重文化背景的管理团队。

第三,中国企业还必须适应所在地的市场需求,并在产品设计和市场规划中作出相应的改变。

第四,为推出全球消费者都乐于购买的产品,中国企业应该支持制定全球标准,并按照这些标准开发产品。

标签:;  

跨国公司眼中的中国企业_海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