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城市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刘嘉汉[1]2011年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和人口集中化、集约化、高效化以及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城市不断集聚人口和产业,城市文明日益提升,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另一方面,城市不断辐射和带动乡村,城市文明日益扩散。因此,从理论上讲,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有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在农业产出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收入会相对提高,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会呈现缩小趋势。但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城镇化进程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较快提升至2010年的49.68%,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值却从1978年的2.56扩大到2010年的3.23。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必然加深城乡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此后召开的党的多次全会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对这一战略作了强调和提升。为落实这一战略,中央在2007年6月正式批准成都、重庆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国家层面上展开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一轮探索。2009年5月,国务院在批复“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实施的《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时强调:要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如何实现新型城市化?成为时代提出的新的命题。本文选题,正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差距逐步拉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正式实施、城市化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的背景确定的。论文以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基础,以统筹城乡背景下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为研究视角,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成都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计量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城市化、城乡统筹、新型城市化的概念、理论、实践等进行了阐述,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新型城市化的模式、机制、与传统城市化的差异,以及成都在具体实践中的基本轨迹、阶段特征、主要内容、初步效果和经验启示等进行了分析,并对统筹城乡背景下推进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进行了思考,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实差距,提出了相应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本文内容在结构安排上,大体按照从理论研究到实证分析的顺序展开,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导论:概要交待本研究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形成对本研究的基本认识。第二章,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回顾评述了国外和国内学者关于城市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概要阐述了城市化的涵义及相关概念、城乡统筹的概念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新型城市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叁章,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在对城市化机制理论进行阐释并对传统城市化发展机制与发展模式和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机制与发展模式作出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政府与市场的选择中构造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新机制的理论主张。第四章,国外城市化道路选择与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启示。该章主要选取6个典型国家进行模式研究: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国家,美国是当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和韩国是与中国毗邻且人口、文化特点相似的国家,印度和巴西是与中国处于相同发展阶段和具有类似城市化特点的国家。对这些国家不同的城市化道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系统阐述和客观比较,从中找出其共同的特点和不同的规律,得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启示。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共包括叁章。其中:第五章,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反思及新型城市化实践命题的提出。采取纵横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城乡关系演变、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的特点与问题,并在对中国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反思中,提出了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发展方向和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是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的逻辑起点的主张。此章主要为新型城市化命题假说的提出寻求经验数据支持。第六章,建国以来成都城市化的历史演变与回顾。该章是对成都城市化道路的过程分析和现状评价,目的在于更为清晰地了解和把握成都市结合国内外城市化的经验与教训,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机制,最终走出一条具有典型意义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现状及其演进过程。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发展与演进,二是城镇主体功能分工的发展与演进,叁是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与演进,四是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的发展与演进,五是城市化进程中政策的发展与演进。第七章,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成都新型城市化模式: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新世纪以来成都市在全面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质量过程中,探索形成的新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生成背景、基本轨迹、阶段特征、主要内容、初步效果和经验启示等加以论述:一是统筹城乡发展中成都城市化模式的生成背景,二是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轨迹和阶段性特征,叁是成都新型城市化模式探索的主要内容,四是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效果评价,五是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第叁部分是论文的政策研究部分,内容集中在一章之内。第八章,推进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思考:在前面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探讨了成都新型城市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实差距,并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消除差距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以此为本文收尾。本文力求在以下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在研究视角上,论文重点从新型城市化机制的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问题展开分析,实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在理论研究上,本文在梳理城市化与城乡统筹相关理论、厘清新型城市化模式的形态和本质的基础上,尝试性建构了新型城市化的理论分析架构。在实证研究上,本文选取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将城市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一般结论应用于对成都统筹城乡进程中推进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实证分析之中,详细剖析了成都市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生成背景、基本轨迹、阶段特征、主要内容、初步效果、经验启示和问题差距等,力图通过对典型区域的研究,为成都乃至中国未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提出具有一定现实可行性的思考。由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化问题涉及范围都较为广泛,限于本文的篇幅和作者的水平,本文仅选取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成都市作为重点案例,对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问题进行分析,对其他地区的情况还涉及不多,对与成都的对比分析还较薄弱,由此可能导致对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型城市化问题的把握不够全面和准确。其次,论文在实证分析中,运用了不少经验数据和数量指标,但所使用的计量分析工具还不够先进和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分析的精准性。此外,统筹城乡和城市化的实践均处于飞速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尽管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但受精力和条件所限,对相关材料的掌握尚不充分,对发展动态的了解尚欠及时,某些概念的阐述还不够系统,某些问题的论述还未尽其详,一些材料的选取还难言准确,一些数据的使用还不定恰当。这些,只能留待今后再择机加以弥补了。

李丽雅[2]2006年在《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都市农业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而产生的,是都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使大量农田变为非农业用地,为城市带来建筑过密、空间和绿地减少、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的后果,为此都市居民要求赏心悦目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随着都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对食品的新鲜安全以及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体验农业文明等的要求不断增加。都市农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表明现代农业已经成为现代都市文明的内在需求,反映了都市经济高度发展之后人类对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还刚刚起步。在我国;都市农业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把大城市地区的农业和农村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强调城市建设与农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重视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农业的综合功能的认识和开发,充分发挥农业对城市具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多重功能,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都市农业的生态和社会功能将会愈益显示出其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因此,对大城市地区都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研究,系统地研究我国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借鉴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大城市郊区都市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包括理论总结、经验借鉴与实证分析叁大部分,共分为有八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探讨了都市农业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并对中外都市农业发展研究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现代都市发展与现代都市农业的产生。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现代都市的产生、发展与都市农业形成进行了考察,表明都市农业的形成是在城乡结合地带不断发生着的地域空间整合、城乡经济整合和行政体制整合过程这叁维整合的结果;然后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进行了分析。 第叁章,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都市农业的基本原理从都市农业地域范围的界定入手,分析了都市农业的特征,都市农业的功能,都市农业的形式(包括都市农业的模式与类型),并对都市农业与一些相关农业类型(包括都市型农业、城郊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进行了辨析。综合国内外的研究,都市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可归纳为叁个方面:

顾朝林, 吴莉娅[3]2008年在《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综述的第二部分。该部分重点论述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发展方针与道路、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全球化与区域城市化研究八方面内容。与此同时,文章还就中国城市化重要学术活动和事件进行了整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科研基金等与中国城市化相关的重要文件、活动和事件,也就重要的国际合作和会议进行了整理。综述认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必须从多维视角关注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环境、技术和公共政策等进程对城市化的影响。

杨帆[4]2013年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城市化从起步到加速发展,目前正以追赶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姿态快速推进。中国的城市化总体上促进了人们生存福祉的增加,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被城市粗放型扩张侵占、部分城市过度拥挤、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这些问题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但却非常棘手,如资源约束和环境恶化等是世界性难题。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当前模式下推进城市化所必然会出现的。事实上,中国目前所走的城市化道路与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城市化道路非常相似,即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促进城市化率提升是以自然资源的加速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为代价的,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失调。也就是说,中国当前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因此需要在对中国当前城市化道路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索能够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生态文明是在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被提出的,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升华。生态文明不同于人类以往的发展理念,它在指导人类发展的方面带来革命性变化,否定依赖于粗放式资源消耗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要求增进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一方面,生态文明要求对中国当前城市化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并以生态文明理念来推进未来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由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看出中国当前城市化进程还相对滞后,可以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化还将继续推进。由此,探讨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或路径选择问题便显得必要。基于此,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及相关研究方法,在对城市化进程进行解构并对其四个子过程分别分析的理论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通过系统仿真和场景分析对中国当前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评价和反思,并提出了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道路及相应的战略思路。具体而言,文章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导论。导论部分提出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主要问题,阐述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介绍了研究使用的方法、研究思路和框架,并对文章的创新点和局限性作了总结。第二章是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包括生态文明、城市化以及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化;其次对指导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此外,分别从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基本问题、城市化与劳动力转移、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城市化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有关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讨论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和道路选择几个方面对中外文献进行述评,指出本研究的可能贡献所在,以此作为深入研究的基础。第叁章是对城市化进程的现实考察。通过对国际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总体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考察,总结城市化进程的一般性质;同时通过对中国城市化总体和多维度的考察,把握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现状。依据文献所提供的理论证据和世界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实证据,分别从横向和纵向对城市化进程进行分解。在纵向上,将城市化进程分解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叁个发展阶段;在横向上,将城‘市化进程分解为人口过程、空间过程、经济过程和自然过程四个交互影响、协同发展的过程,四个过程的演化发展对外整体表现为城市化总体进程的推进。本章提出了研究的理论框架。第四章是城市化人口过程。这一章对城市化人口过程的含义和表现形式进行了界定,并对人口过程的两个发展层次予以讨论,这是进一步讨论城市化人口过程的前提。其次,分析了城市化空间过程、经济过程和自然过程对人口过程的影响,为深入把握城市化进程的有机结构提供支持。最后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人口过程发展现状,并在生态文明视野之下对中国城市化人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城市化空间过程。这一章界定了城市化空间过程的含义和表现形式,讨论了它一般意义下的四个发展阶段,以及城市化其它过程对空间过程的影响。在对城市化空间过程进行上述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化空间过程发展现状,并在生态文明视野之下讨论中国城市化空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六章是城市化经济过程。这一章对城市化经济过程的含义和表现形式做了界定,讨论了城市化经济过程的发展模式及其在发展中对城市化总体进程的作用,并分析了城市化其它过程对经济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化经济过程的发展现状,将其放置在生态文明视野之下,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第七章是城市化空间过程。这一章界定了城市化自然过程的含义和表现形式等基本问题,分析了它的发展模式,并讨论了城市化其它过程对自然过程的影响。在对城市化自然过程进行上述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自然过程发展现状,并在生态文明视野之下讨论中国城市化自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四、五、六、七章分别讨论了城市化的人口、空间、经济和自然过程,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下文对中国城市化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城市化四个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任意一者的发展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它过程,进而对城市化总体进程产生影响。第八章是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实证研究。在上文关于城市化进程理论分析的支撑下,选取相应指标,明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空间、经济和自然系统的交互作用,并建立仿真模型。文章分别以中国当前城市化发展模式延续、采取更节约高效的集约发展模式以及发展观念彻底变化的理性发展模式为不同发展假设进行了场景分析,得出了当前发展模式和集约发展模式都不可持续、只有在理性发展模式下中国城市化发展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判断。这部分既是对上文关于城市化进程理论分析的具体检验,也是本文研究主题的落脚点。第九章是结论和建议。对全文主要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对生态文明视野下城市化发展的诠释、对中国当前模式下城市化发展不可持续性及其根源的探讨以及在生态文明下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其依据,最后提出大胆革新发展理念、积极促进集约发展、全力推进制度创新以及开展动态监测预警的建议。以上九章构成了本文的五个部分,即研究基础、现实考察、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结论对策。这五个部分有紧密的逻辑联系,逐层深入,分别回答了“为什么要将中国城市化置于生态文明视野下进行研究?”、“什么是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化发展?”、“在什么样的现实基础上讨论生态文明与中国城市化发展?”、“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空间、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是什么,在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是否具有不同的特征?”、“中国当前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否需要改变?”、“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路径应该如何作出战略调整?”等问题。本文的创新分别体现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结构创新方面。就理论创新而言,一是文章发展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为生态文明指导人类具体实践找到契合点;二是文章以全新的系统视角对城市化进程进行研究,以系统的思维对城市化进程进行全方位解读。就技术创新而言,本文借助系统思维研究城市化的有机结构,建立城市化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在不同发展模式假定下进行场景分析,对中国城市化发展进行预期,此方法不但体现了城市化本身的复杂性,而且为战略思路的确定提供现实依据。就结构创新而言,文章在布局方面紧扣主题,将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在研究的全过程,在建立本文有关城市化进程的理论框架时、在考虑城市化发展目标时、在实证研究时均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当然,本研究还有一些局限,如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分解未能体现社会发展、实证研究中对自然系统的表达相对简单、实证研究部分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等,这些都需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孙建伟[5]2011年在《涉地农民住房权与生存权保障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城市化中地方政府推行宅基地置换政策,某种意义上而言,其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发展和建设提供用地或土地指标。特别是2004年,中央政府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征用指标受到国家层面上的制约和监管,各地纷纷将视角转向本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通过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置换和整理等措施,节余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以缓解本地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指标的困难。然而,由于当前宅基地制度规定的比较笼统,产权以及归属问题一直比较模糊。因此,用宅基地置换来推动农村社会转型和城市化建设,不仅在制度层面上,而且在实践层面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主要关注上海市宅基地置换中涉地农民的住房权保障和生存权保障问题,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本文对宅基地置换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经过与安徽省的实践比较,作者认为上海市除了进行集约利用宅基地、补偿农民相应的住房外,还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小城镇社会保障、身份转变等措施结合起来;而安徽的宅基地置换则主要是将宅基地集约利用和整理,将节约的土地指标转移到城镇建设,实践中几乎没有用农地承包经营权来置换城镇社保,也没有发生身份转化。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上海宅基地置换更加突出社会转型和产权置换的特征,且住房权保障和生存权保障问题相对比较凸显。而安徽的宅基地置换则更加凸显农村宅基地的集约利用,住房权保障和生存权保障问题相对比较缓和。其次,以“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为视角,笔者梳理了建国以来的农地改革方式,认为无论是农村集体化运动,还是家庭承包责任制,都是党和国家落实农村社会“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基本策略。尽管在成文法层面上没有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担着农村社会的住房权和生存权保障,但是透过一系列政治策略和政治实践在农村社会的推行和完善,可以发现这些努力的方向和目的。但是这种政治策略和政治实践,在城市化中日益面临挑战和危机。基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基层社会的治理逻辑,特别是农地产权规则的不明确和不科学,地方政府征地和宅基地置换的实践正在挑战传统农村社会居住和生存的土地根基。笔者结合全国的调研,梳理了当前农村宅基地置换的宏观背景以及进一步改革的发展趋势,其中主要趋势则是,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为主的综合配套改革结合起来,尽管这种改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上进一步完善。第叁,在对上海市郊区各试点和非试点地区调研的基础上,笔者主要从上海市宅基地置换的背景、政策以及实践的特点等方面来描述宅基地置换实践。为了更好地认识上海市宅基地置换及其存在的问题,笔者将上海市宅基地置换与天津市“宅基地换房”、重庆市的“地票”交易以及安徽宅基地整理等做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各地推行的宅基地置换尽管名称不一,但实质上都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试图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来获取本地区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土地指标以及土地指标背后的财政收入。虽然各地在补偿标准上以及推行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在这种差异的背后,获得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地指标”,和依托“土地”来经营城市的理念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而是在中央政府耕地指标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纷纷从耕地以外的农村建设用地来寻找城市发展用地或用地指标。但是这一过程中,农村和农民的土地权益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城市发展用地的牺牲品。农村社会的住房权保障和生存权保障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的衍生物,并逐渐考验当前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第四以宅基地置换后进城“农民”住房权保障为焦点在宅基地置换中,由于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在宅基地置换后,成为进城后“农民”住房空间、住房习惯以及住房产权等问题的根源。目前学界对于这方面研究非常欠缺,笔者通过调研和访谈发现,在宅基地置换中部分涉地农民,还存在住房财产权难以得到有效地保障;“自愿”置换原则在当前的农村社会结构以及治理逻辑下,还得不到有效地遵守;农民对于进入小区后居住成本的上升所带来的损失,威胁到进入小区居住的可持续性;家庭人口结构和置换中分配住房数量和空间的不可持续性等问题。这些问题致使进城农民的住房权保障很难得到有效地维护。笔者认为应该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在宅基地置换中应保障涉地农民的住房权保障。同时,为了有效地保障涉地农民的住房权,应该将宅基地置换中节余的土地或土地指标出让金一部分以股权化的方式返给涉地农民,并明确规定这部分资金应作为涉地农民及其子女的住房权保障金,并明确专款专用。第五,以宅基地置换后进城农民“生存权”保障为中心在宅基地置换中,各区县政府积极主动地推行“土地换镇保”,笔者认为这项政策及其实践,看似维护了农民的生存权,其实质是变相剥夺农民土地权利和生存权保障。地方政府推行“土地换镇保”实践,在法律层面还存在很多局限性,特别是将传统的征地补偿“镇保”模式,推广到通过“镇保流转土地”。城市规划区内的通过“镇保流转土地”,配合宅基地置换后节余的土地指标实现,而在城市规划区内征收这些“镇保流转土地”时,由于“镇保流转土地”在法律层面是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镇保”,与实践层面上地方政府因征地而将原来“镇保流转土地”任意变为国有建设用地存在悖论。笔者认为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上,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镇保”本质上是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控制集体建设用地而完成法律上和政策上要求给予失地农民落实社会保障的一种实践。在这个意义上,在宅基地置换中这种通过“镇保流转土地”,是传统征地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种延续,只不过这种延续,在方式上和补偿上与传统的征地相比得到了改进和提升,但是通过剥夺农民土地权益和土地增值收益的思路并没有实质意义上转变,也没有落实中央政策所要求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应该“同地、同权、同价”。因此,这种模式仅仅是在侵犯农民土地财产权基础上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农民生存权保障。但是由于这种“镇保流转土地”方式与传统的征地方式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因此,在实践中被郊区农民所接受与赞同。特别是“镇保”资金与镇保待遇不断得到提升,决定了这种模式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这种“镇保流转土地”在各区、县镇保资金存在严重压力的背景下,特别是2009年新出台的《社会保险法》所推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农保制度,不断地冲击着“镇保流转土地”实践的推行。根据实践,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维护涉地农民土地权益和生存权保障,法律应该在逐步改造“土地换镇保”的基础上,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换“镇保”后,涉地农民还应该享有基于土地所有权,享有土地经营管理权、征地参与权与因征地而享有的土地收益权;应该在“土地换镇保”后,涉地农民还应享有土地发展权;地方政府应该在“土地换镇保”过程中承担起应该承担的涉地农民生存权保障的责任。

曹萍[6]2005年在《城郊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郊是指位于城市周边,与城市有非常密切的经济、技术和文化联系,但一般又实行农村管理体制的地域。城郊经济就是这样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它既是城市经济扩展的基础,又是农村经济转化的先导。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城郊又是一种既有动态性又有自身相对稳定性的经济单元。这个特殊的区位条件,使它处于城市辐射的前沿,接受中心城市强有力的经济辐射和空间扩散,往往是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区域。也正因为这一城市边缘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区位,使城郊、特别是大城市郊区成为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以及贫困、犯罪等“城市病”的首位感染区。因而把城郊经济作为一个既有别于城市经济,又有别于一般农村经济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来研究,探讨其经济特征、运行规律、发展道路、演变轨迹,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无论对于农村发展,还是城市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的城市化和城郊经济发展中,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不足,另一方面已经感受到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共分七章,以中国城市化和城郊经济发展为背景,从理论与实证角度研究城郊经济发展问题。论文在城郊经济发展相关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发达国家城郊经济发展经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郊经济发展实际,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城郊经济发展特点、因素与影响效应,城郊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城郊空间布局与中心城市边缘圈域经济发展,城郊经济发展中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郊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建议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论文对“城市”、“城市郊区”、“城市圈域”等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

廖永伦[7]2016年在《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视角为切入点,着重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分析阐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第二,辨析了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等几组概念,并首次对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作了明确的空间范围界定和空间层次分析,提出了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观点。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典理论和经验模式,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第叁,重点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关联和内在建构。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整个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紧密相关,包括与国家选择何种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关系以及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城镇体系构建、模式形成、产业支撑和规划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内部建构问题,认为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提出必须构建起适合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小城镇体系,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层,完善小城镇的功能;选择适合不同地域小城镇发展的类型模式;建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力度,创新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模式,规划建设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人文特色、生态和谐的美丽小城镇,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小城镇实现就地城镇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最后,提出促进新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实施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通过上述系统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国内外背景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重视发展小城镇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意愿和迁移方向发生明显变化。中国城镇化路径模式已经发生转变,从传统异地城镇化主导的路径模式逐渐转向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模式,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符合中国的现实发展要求,能够满足老百姓实现城镇化的愿望和需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现实路径选择。

赵宏海[8]2013年在《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过程,是近现代以来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引擎和文明进步的综合性尺度,也是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之一。中国的全面复兴已经是可以触摸的现实,而伴随着中国全面复兴进程的,无疑将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化浪潮。目前政府的政策层面和中外学者的研究层面,已经把城市化看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本世纪中国最大的变化特征。中国城市化及与此主题有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我国的大国特征、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及其未来趋势而言,我国农业的发展始终要面对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永恒主题。如果我国的农业不能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全世界都没有办法养活我国的十几亿人口,中国发展的稳定性要受到威胁:如果我国的农民不能通过增收来改善生活质量,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必然受到影响,城乡协调、工农互促的发展局面便难以形成,中国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受到挑战。从国际上看,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正向纵深展开,不少国家和经济体正试图通过调整发展战略,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赢得新增长周期,重塑竞争优势。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若排除两亿多农民工,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在30%—70%区间是城镇化率快速提高阶段,在传统工业化拉动经济增长能量释放殆尽的情况下,城镇化将是我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4930美元,已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一阶段重大的难题是“中等收入陷阱”困扰,迫切的任务是实现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的深度转型,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防止像一些拉美国家,由于过度集聚化造成大城市急剧扩张,导致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调和社会危机的集中爆发,避免出现近年来像西亚、北非等国家因粮食问题而频发国内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的局面。本文主要从经济学和地理学双重视角,运用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相关基础理论和系统论等相关方法论,以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为主线,立足于现阶段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必要性的理性思考,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特性出发,界定了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协调发展机制等概念,阐述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内涵与衡量标准,尝试建立了一个由产业结构优化、空间结构演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公共产品公平配置等四个协调发展机制构成的分析框架,分别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出发,研究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机理,从空间结构聚集扩散作用出发,研究了空间结构优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机理,从市场经济下生产要素流动机制出发,研究了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合理流动效应,从公共产品的不同特性和不同供给方式出发,研究了公共产品公平配置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回顾分析安徽省自建国以来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以安徽省为例确定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描述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协调度模型来衡量、判断1949以来历年安徽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在横向上计算出2010年全省17个市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通过协调度模型来衡量和判断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情况,借鉴总结不同的资源禀赋、发展模式的美国、日本、英国、巴西这四个各具特色的国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经验,最后提出了安徽省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主要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协调为手段,以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空间结构优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提高经济发展效率,推动公共产品公平配置,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陈晓红[9]2008年在《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与目标,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普遍追求可持续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为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为主线,以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环境学、经济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新的科学发展观视角出发,初步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发展的理论体系。在研究东北地区100年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互动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了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的作用机制、调控模式及协调对策。论文共分六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了各种基础理论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的密切关系,并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等基本概念入手,重点研究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作用机制与调控机制等内容,初步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提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是在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技术进步、制度与制度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人口素质的提升与城市文明传播等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的。第叁章从东北地区城市化的演变过程及特征出发,重点论述了东北地区100年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效应。东北地区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具有胁迫和促进效应,生态环境对城市化具有限制与促进效应。发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促进效应,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发展的关键。第四章在评价东北地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横向协调度和哈尔滨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纵向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第五章论述了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与禀赋、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制度变迁与地域文化变化、城市规划的演变与类型、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的作用机制。第六章从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视角出发,重点研究了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模式与对策。通过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主体功能区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与引导,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的高水平发展。

殷文杰[10]2007年在《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指出“郊区”是城市行政区内,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域。城市发展进入大都市区化时代,郊区进入其发展的高级阶段,称作大都市郊区。城市由单中心向分散化发展,中心城区外围的郊区成为重点发展对象,成为大都市区综合发展的关键区域。因而大都市郊区的发展渐渐受到重视,对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从郊区空间结构演变、实现途径模式分析的理论探索到上海郊区发展的实证分析,对大都市郊区的发展进行了专门的探讨。首先通过系统的观点,结合郊区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阐明大都市郊区的形成和发展、动力机制、空间演化等规律,全面把握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空间过程;然后对大都市郊区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模式进行了阐述,把握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内容、实现途径;最后以上海郊区发展的实证研究深化大都市郊区发展理论,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破解当前郊区发展障碍的设想和思路。全文由以下9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依据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等。第二章为大都市郊区发展概述,廓清“郊区”概念和界定标准,阐释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内涵。第叁章为郊区发展的理论基础,介绍了郊区相关概念和郊区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为大都市郊区的发展研究奠定基础。第四章从城市、郊区、乡村系统的发展角度,着重分析了郊区发展的历史规律、阶段性特征、动力机制;第五章着重分析了郊区空间演化过程和发展规律,从空间发展中揭示城乡融合是大都市郊区的基本空间特征,是发展的基础;第六章对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内容、途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郊区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郊区化发展、郊区城市化两大组成部分。主要通过郊区城市化、郊区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叁种途径实现。第七章剖析解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系统阐述了上海郊区发展的过程、现状、动力、途径和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第八章对浦东新区“功能区域”发展进行分析,浦东新区拟通过建立“功能区域”,打破城乡分割,激发郊区开发区与乡镇的联动发展,本章以其近叁年实践发展为基础,探讨了以“功能区域”这一特殊单元的管理为基础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发展方向、未来模式和实现途径,为解决郊区发展中的城乡分割问题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理论上的总结。第九章为理论总结与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运用系统的观点,在城市、乡村、郊区发展的综合视角下,以历史演变为基础,全面归纳总结郊区发展阶段理论;全面阐述了大都市郊区发展的主要途径:城市的郊区化发展、郊区乡村城镇化、郊区农村现代化。系统整合了郊区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较为完整地将大都市郊区城乡融合发展的丰富内容给予展示;从发展阶段、空间演变、发展内容和途径指出大都市郊区的特征是从结构到内容的城乡融合体,城乡分割发展不适于大都市郊区的发展;指出开发区是中国大都市郊区发展的重要类型;论文进一步论证了促进开发区对周边经济、文化的带动作用是实现郊区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同时提出以“功能区域”为单位单元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打破城乡分割,实现郊区统筹发展的途径和模式。

参考文献:

[1].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D]. 刘嘉汉.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2]. 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丽雅.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 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Ⅱ)[J]. 顾朝林, 吴莉娅.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

[4].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 杨帆.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5]. 涉地农民住房权与生存权保障实证研究[D]. 孙建伟. 华东政法大学. 2011

[6]. 城郊经济发展研究[D]. 曹萍. 四川大学. 2005

[7]. 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廖永伦. 清华大学. 2016

[8]. 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 赵宏海. 安徽大学. 2013

[9]. 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 陈晓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10]. 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殷文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城市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