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制策略&以自然灾害防治为例_奥苏伯尔论文

浅谈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策略——以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材论文,自然灾害论文,为例论文,浅谈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以来,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材编写人员都曾对地理教材的编写应体现学科中心、社会中心、还是学生中心争论不休。今天看来,无论是学科本位、社会本位还是以学生为中心,都过分强调了一方而忽视了另两方,科学的方法应是在考虑教学实际的前提下,在教材编写中寻求学科、社会和学生发展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注:季禾,常学勤.从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看教学思想改革[J].教学与管理,1999,(12):58—59.)纵观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其指导思想清晰地体现为从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到注重“人地关系”,再到注重“可持续发展”三个阶段,由“学科本位”到“社会本位”的演变趋势明显可见。然而至今为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编写思想尽管时有学者提出,但仍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致使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思想的重心严重偏向于学科本位与社会本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天平被高高翘起。时至今日,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课程和教材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把握契机,让“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思想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教材编写工作面临的问题之一。

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我国高中地理课的开设将由三门必修课和七门选修课组成,本文拟以其中一门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为例,探讨教材编写过程中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编写思想。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

“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体现在教材编写上即要求必须围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兴趣展开。下面就从认知结构理论、认知过程理论以及学习兴趣理论这三方面分别对“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进行理论梳理。

1.认知结构理论

认知结构的一般定义,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即知识结构通过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所形成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具体而言,认知结构就是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开放性的、立体多层次的网状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注:刘斌.认知结构及其教学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1998,(5):40—44.)

附图

图1 认知结构的结构示意

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关系非常密切。认知结构就是主体内化了的知识结构,是知识结构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结构就是学习主体所认知的客观对象。而知识结构又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成果的总结,是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客观事物的自在结构。所以对认知主体来说,当他形成的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吻合度越高时,其认知结构的合理性也就越大。这就是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按照知识结构的形式建构认知结构的原因。(注:孙锡凤,陈燕.浅谈知识结构对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教学意义[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Z2):7—10.)

认知结构在人脑中的特殊组织形式以及它与知识结构的关系,决定了认知结构的性质——整体性和发展性。整体性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的不断沟通,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知识块。发展性是指随着学习过程的不断发生,当新的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作用时,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即得到丰富、扩大或形成新的更加完善的认知结构。(注:刘斌.认知结构及其教学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1998,(5):40—44.)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认知结构中的内容作了创造性的分析,他称之为认知结构变量。奥苏伯尔认为这些认知结构变量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保持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正是由于个体认知结构变量的差异才导致了学习者之间学习成绩的差异。这些变量主要包括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固定点、生长点)可利用(简称为观念的可利用性),新知识与原有观念的可辨别程度(简称为观念的可辨别性),以及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简称为观念的稳定性)。(注:何先友,莫雷.奥苏伯尔论认知结构、知识获得与课堂教学模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0—56.)只有当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具备了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之后,这样的认知结构才能称得上是良好的认知结构。

对认知结构的重视是现代认知结构学派理论家的一个共有的显著特征。他们将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对认知结构的阐述包含的理论前提就是,学生才是决定学习到什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而对学生的研究又以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为起点,这些理论家认为,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任务,已经形成的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后继学习的核心条件。(注:毛景焕,李蓓春.认知结构理论的教学设计原理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2000,(4):10—13.)正如奥苏伯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2.认知过程理论

认知过程就是知识获得的过程,是知识结构通过主体内化为认识结构的过程。在认知过程的问题上,皮亚杰认为认知既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描写,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简单展开,而是主体与客体在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过程被奥苏伯尔大致分为三类: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和上位学习。下位学习是当新知识的包摄水平低于原有知识的包摄水平时,新知识就很容易被理解并接受,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学习过程。上位学习是指原有知识的包摄水平低于新知识的包摄水平时,原有的认知结构必须进行大的调整和改造,以纳入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并列结合学习则是在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包摄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的学习过程。这三种学习过程都需要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甚至改造,从而形成更加完善、合理的新的认知结构。一般认为,下位学习较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容易些,因为认知结构是按包摄水平的高低进行组织的,包摄水平最高的概念位于最顶层。研究表明,当学习者学习一个完全不熟悉的学科知识时,从已知的、较一般的整体中分化出细节,比从已知的细节中概括整体更容易接受。(注:何先友,莫雷.奥苏伯尔论认知结构、知识获得与课堂教学模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0—56.)

3.学习兴趣理论

现代认知学派理论家对学生的研究除了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过程等之外,还牵涉到学生认知过程得以展开的支持系统如情感、意志、动机等。如,奥苏伯尔就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的作用,明确指出了“学习与动机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注:何先友,莫雷.奥苏伯尔论认知结构、知识获得与课堂教学模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0—56.)他认为“动机因素虽不能直接参与新旧观念的相互作用,但它们通过加强努力和集中注意来影响新的学习”。(注:庞雪群.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在我国教学改革中的现实意义[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3):113—116.)在诸多的动机因素中,学习兴趣是促进认知过程的重要动机之一。另一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一般按照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知识,乃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提取的知识。(注:刘斌.认知结构及其教学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1998,(5):40—44.)这与我国的传统观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质上一致,对此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二)研究方法

由于《自然灾害与防治》是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增设的选修课,所以该教材的编写没有相应的范例可以参照。这无疑给编写工作增加了难度,但同时也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编写思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我国高中学生对于《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的原有认知结构状况以及学习兴趣,本文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应要求设计调查问卷,然后抽取北京市内不同层次的四所中学的若干名高中在校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并辅之以刚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的137 名来自不同省区的高中毕业生,于2003年10月至11月间进行问卷调查。在对这次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之后,本文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提出几点编写策略。

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的编写策略

(一)“查漏补缺、纠正偏差”的编写策略

由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信息主要以语义方式表征,顺序性被淡化,加之遗忘规律的作用,以及原有知识储备的不足,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不够完备,系统性较差,(注:郑文红,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03,(9):53.)有时甚至出现偏差。因而所谓“查漏补缺、纠正偏差”的编写策略,即是指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兴趣出发,以知识结构为准绳,以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为目标,查漏补缺,纠正偏差,从而达到补充、完善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

例如,在调查问卷中本文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几个主要基本知识点设计成七个问题,调查学生对这些内容想了解的程度。这七个问题依次是:A.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B.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C.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D.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E.我国的防灾、减灾政策;F.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G.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等。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附图

图2 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兴趣调查结果

从图2可以看出,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知识点,然而对学生相关内容的认知结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只能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图3所示),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些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的积极影响,以免学生产生过于消极、偏激的观点,不利于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此外,还有“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我国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等知识点,尽管学生都较为感兴趣,但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均存在缺陷,在教材编写时,应当注意加以完善。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之间的认知结构差异,尤其是在全国范围内,各地区学生之间的认知结构水平更不可能整齐划一,所以为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条件,也即为了进一步完善这部分学生的认知结构,可以在教材编写时安插一些“自学园地”“阅读材料”,适当地提高难度,拓展知识面,以此来增加教材的弹性,以供那些有更高学习要求的学生深入理解、学习。

附图

图3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编写策略

为了使《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的编写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文提出几点编写方法,并以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几种自然灾害的调查结果为例加以说明。

依据课程标准,本文选取九种自然灾害——旱灾、寒潮、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虫灾、鼠灾等,让学生进行选择归类,即要求学生将这九种自然灾害按照自己的熟悉程度分成三类:Ⅰ.非常了解或有切身体验的灾害类型;Ⅱ.只知道一点或只听说过名称的灾害类型;Ⅲ.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灾害类型。通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对答卷进行统计,结果如图4所示。

附图

图4 主要自然灾种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

从图4可以得出,学生非常了解或有切身体验的灾害类型大致有三个:地震、洪涝和旱灾;而寒潮和滑坡是从未听过的灾害类型中所选人数最多的两个;其余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台风、虫鼠害等可以归入“只知道一点或只听说过名称”的一类中去。为配合认知结构状况的调查,本文又将每种自然灾害的知识内容分为四个部分:A.理论知识;B.灾害案例;C.灾害防治;D.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得出结果如图5所示。

附图

图5 九种自然灾害的学习兴趣调查结果

从图5可以看出,在各个灾种的这四部分内容中,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平均35%的学生表示出兴趣。对于旱灾、洪涝以及虫鼠害这几个灾种,学生对灾害防治的兴趣也相对比较浓厚。这种结果反映出学生对实用性知识的重视。

在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程度及学习兴趣之后,从上文所述的认知结构理论和认知过程理论出发,提出以下四点编写方法。

1.“下位学习”的编写方法

依据认知过程中下位学习较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容易的观点,本文建议应选择包摄水平较高的内容或知识点,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以九种自然灾害为例,这种编写方法较适用于地震、洪涝、旱灾等学生比较熟悉的灾种。如在讲解旱灾时,可以由“干旱”这个包摄水平较高且学生也颇为熟悉的概念引出“旱灾”的概念,进而区别二者的差异。

2.“固定点、生长点”的编写方法

找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比较稳定清晰的固定点、生长点,例如,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理论、有切身感受的生活经验等,以此为“脚手架”展开新知识的学习。这种编写方法比较适合如泥石流、台风、虫鼠害等学生只是听说过但并不熟悉的灾种。以台风为例,“台风”一词最先源于中国,顾名思义应与“台湾的风”涵义相近,那么这正可以说明,台风是盛行于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气象灾害,然后再展开详细讲解。这样以“台风”的名称作为固定点,就可以引出台风的多发灾害区来。

3.“先行组织者”的编写方法

当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可以作为固定点、生长点的知识内容时,要设计“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而呈现给学生的引导性材料,其包摄水平高于新知识,同时又能与原有认知结构相联系,为新的学习提供固着点,成为架设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注:庞雪群.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在我国教学改革中的现实意义[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3):113—116.)这种编写方法对于学生较为陌生的灾种比较适用,例如寒潮、滑坡等。仔细观察图5可以发现,对于寒潮、滑坡等学生比较陌生的灾种,除了想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避灾之外,学生的兴趣还稍稍偏重于灾害案例。其实许多教学经验表明,案例是教材中对师生最有吸引力的内容,(注:王丽.对新编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试教后的认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4):31—33.)而且采用典型案例说明地理基本原理,可以避免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地理事物的机械记忆,使活生生的地理事物变得枯燥无味,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鉴于此,可以以灾害案例作为先行组织者呈现于主体课文之前,加强案例的分析力度,以此作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4.“知识块”的编写方法

认知结构的整体性特点要求在编写教材时应尽可能地保证知识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即把描述某一概念的知识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以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关于该概念的知识块,从而形成认知结构中有一定清晰度的固定点。(注:刘斌.认知结构及其教学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1998,(5):40—44.)例如,在上述九种灾种的理论知识、灾害案例、灾害防治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这四部分内容中,学生普遍最感兴趣的是最后一部分内容。因此,可以利用“知识块”的编写方法,将这部分内容单独设成一个单元加以讲解,以便形成“知识块”,增强知识的整体性。

(三)“图文并举、互为补充”的编写策略

一般来说,地理教材的内容可以由三个子系统构成——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注:晁卫华.高中地理新旧教材作业系统比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10):18—19.)为了避免被“偏文废图”的传统模式所束缚,笔者对“《灾害》教材的编写如何打破这种传统模式”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下面仍以上文中提到的七个基本知识点为例,进行初步讨论。

在调查问卷中,本文曾就学生最感兴趣的信息传达方式进行调查,以期教材编写能够达到最佳的知识表达效果。所谓信息传达方式,对于地理教材而言,主要有文字说明与图像展示两种,而图像展示一般应包括地图、景观图、示意图、关联图、统计图表、卫星图片以及漫画等种类。以七个基本知识点为例,学生最感兴趣的信息传达方式的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

附图

图6 七个基本知识点的信息传达方式调查结果

(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意义与图2相同)

总的来说,学生最感兴趣的信息传达方式应为图像展示。在七个基本知识点中,有六个知识点图像展示的选择人数达到了学生总选择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其中“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这一比例已达到了67%。这种结果正可以说明在当代各国地理教材的图文比例中,为什么图的分量日趋加重,甚至有取代文字而占据教材主体地位的趋势。

然而,尽管总体上说学生最感兴趣的信息传达方式是图像展示,但就每一个知识点而言,学生对图像的要求是不同的。要求最高的当属“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以及“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等内容。对于此类知识,用图像展示的效果确实会优于文字表述。不过仍需强调的是,在教材中调配文字与图像的比例关系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自己最愿意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唯有如此,才能选择最优的信息传达方式,找出最合适的图文搭配比例。而且对于图像的选择也应当慎重,应尽量挑选信息含量丰富、表义清晰的图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文字系统与图像系统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目的。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对学生的认知程度及学习兴趣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认知结构理论、认知过程理论以及学习兴趣理论,提出三点《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的编写策略,即“查漏补缺、纠正偏差”的编写策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编写策略,以及“图文并举、互为补充”的编写策略。其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编写策略又包括“下位学习”“固定点、生长点”“先行组织者”和“知识块”等四种编写方法。按照本文所提出的编写策略来组织《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的内容结构,看似比较凌乱,与我国地理教材内容结构的传统模式——先是概述,然后陈述论点、论据,环环紧扣,周密严谨——格格不入,但是这样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兴趣为切入点编写教材,恰恰可以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编写思想。在这一点上,香港(文达版)高中地理教材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范例。文达版教材力图突破传统模式,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它的内容结构难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有时由近及远,由部分进入整体,而有时又反其道而行之。文达版教材的经验启示我们,可以灵活编排教材的内容结构,使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注:彭晓风.大陆(人教版)与香港(文达版)高中地理教材比较——以“人文地理”部分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6):40—41.)

然而由于水平有限,本文的探讨还很粗浅,并且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问题。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面向全体学生是编写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注:韦志榕.牢牢把握高中地理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性[J].课程·教材·教法,1998,18(1):21—24.)那么在进行《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的问卷调查时,若全及总体就应该是我国的全体高中学生。但是由于条件限制,本文所抽取的样本大部分来自北京,而且剩余样本也是考入重点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其代表性会有所降低。此外,地理教材的编写本应寻求学科体系、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特点此三者的最佳平衡点,而本文只是讨论了教材编写过程中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思想,至于怎样才能做到学科、社会、学生的三者平衡,还需留待进一步探讨。

标签:;  ;  ;  ;  ;  ;  ;  ;  ;  

论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制策略&以自然灾害防治为例_奥苏伯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