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措施与趋势(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策措施论文,趋势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创新能力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形式上,虽然我国的创新体系框架与大部分国家基本相同,但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市场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社会公益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尤其薄弱。
科技资源宏观管理条块分割,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等不能适应创新发展新形势。
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出口不畅。
培养和激励创新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机制不完善,缺乏创新文化环境。
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尚未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部分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运行机制与功能不协调,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市场竞争机制尚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
资本市场欠发育,企业创新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国内风险投资机构较弱。
综上所述,我国创新政策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配套政策,增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解决各类科研机构的功能与运行机制配套,共性技术研究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安排;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完善创新的市场环境,解决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市场通道,分担创新风险和支付成本;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利用;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创新提供融资服务等。
我国创新政策的未来趋势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办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
2.在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创新效率
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
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制定鼓励自主创新、限制盲目重复引进的政策。
从部门政策转向综合政策,更注意创新政策的协调性
创新政策不仅仅是科技政策,而是各项政策的综合结果,要防止政策之间的相互抵消。
3.从促进技术供给为主转向供给和需求政策相结合,为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开辟市场
4.以制度和机制为保障,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5.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从整体制度改革为主转向完善发展机制
6.建立更加开放的创新体系
7.更注重人力资本的作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8.进一步完善创新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