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诊疗围手术期迷走反射的防治论文_刘鹏

血管内介入诊疗围手术期迷走反射的防治论文_刘鹏

刘鹏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北 谷城 441700)

【摘要】 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诊疗围手术期引发迷走反射的原因,探讨干预措施,提高应急水平。方法:对2006年至2015年介入诊疗围手术期发生迷走反射的11例患者资料,分析可能的诱因及急救处理。结果:迷走反射的原因较多,其中精神紧张、过度压迫与牵拉血管、疼痛刺激、血容量不足以及空腔脏器强烈刺激等均可诱发;经急救处理,11例均在5-30分钟内恢复心率及血压,生命体征稳定。结论: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监护,尽量避免诱因,及早发现,及时处理,以降低发生迷走反射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关键词】 介入诊疗; 迷走神经反射;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233-02

介入诊疗以创伤小、疗效高、可重复等诸多优点,赢得临床认可,已普及到基层医院。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介入诊疗的独特优势,也意识到潜在风险。迷走反射(vasovagal reactions,VVR)就是围手术期内不良反应之一,及时发现,处理得当,患者可转危为安,若疏于管理,也可危及患者生命[1]。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15年4月11例介入诊疗围手术期发生迷走反射患者的资料,以提高应急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06年8月至2015年4月因肿瘤、出血及脑血管疾病行血管内介入诊疗围手术期发生迷走反射的11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男5例,女7例 , 年龄25-70 岁,中位年龄42岁;VVR发生时间段不等: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中5F导管肝内插管时2例,碘油乳剂栓塞时1例,脑血管造影术后拔鞘时2例,压迫止血时2例,颈动脉成形术球囊扩张时1例,宫外孕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中1例,宫颈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1-2小时返病房平卧休息时2例。

1.2临床表现

11例VVR均为混合型(心率减慢兼有血压下降),表现为:心慌、胸闷、冷汗、恶心、呕吐、乏力等,面色苍白,血压低于90/60mmHg,心率减慢,低于50bpm,3例心率一过性低至30-40bpm,先有心率下降,后有血压下降。

1.3处理方法

一经发现,立即组织急救处理:(1)立即停止血管内操作,继续心电监护;(2) 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观察心率变化,1~2分钟心率无回升再追加0.5~1 mg;(3) 血压降低可加快补液速度,必要时给予多巴胺静脉推注及静脉滴注;(4)低流量持续吸氧;⑸减轻股动脉压迫的力量,以穿刺点不渗血为宜;⑹止痛止吐;⑺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放松,消除恐惧。

2.结果

11例经过积极处理,均在5~30分钟内恢复心率与血压,症状缓解,完成后续治疗,无死亡病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迷走反射(vasovagal reaction,VVR),也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由于外周动脉受到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传入皮层中枢与下丘脑,引发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还可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低灌注表现,甚至出现意识丧失[1]。以心率、血压改变,分为心率下降型、血压下降型及混合型三型。VVR一般为良性过程,处理比较简单,但疏忽大意,延误处理,易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缺血而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2]。

迷走神经反射的诱因较多,常见于[3-5]:⑴精神紧张:本组中有8例(72.7%) 患者事后诉介入诊疗前紧张,失眠,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血管迷走神经的过分兴奋,是VVR的重要诱因。⑵动脉过度压迫和牵拉:操作人员对患者股动脉的反复穿刺、血管内操作、拔鞘、压迫止血、加压包扎,导致血管受到严重的压迫和牵拉刺激。本组中2例肝动脉明显迂曲,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没用微导管,而尝试用5F Yashiro导管超选插管,导管较硬,肝动脉被牵拉变直,诱发VVR;1例颈内动脉起始端严重狭窄,球囊扩张时发生VVR;2例拔鞘时、2例压迫止血时发生VVR,考虑为术者为避免穿刺点渗血,压迫用力过大。⑶局部疼痛刺激:局麻后穿刺点多不疼痛,但靶器官经栓塞治疗后,局部缺血,可疼痛,诱发VVR。肝脏和子宫迷走神经分布密集,栓塞缺血更易诱发VVR,如本组1例肝包膜下肝癌与3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诱发VVR。⑷血容量不足:术前禁食禁水过久,血容量不足,促使血管紧张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血管平滑肌不规律收缩,诱发VVR。⑸其他,VVR的发生可能为多因素作用,如空腔脏器受到强烈刺激:肠胃强烈收缩或扩张,尿潴留,一次性导尿过多过快,等等。

迷走反射的临床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以心率下降、血压下降为特点。需要与低血糖、疼痛性休克和对比剂过敏反应鉴别[1,2]。低血糖发作时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虚弱、多汗、心悸、震颤、饥饿感、注意力不集中、视力障碍、意识模糊,甚至抽搐、昏迷。静脉血糖浓度常低于2.8 mmol/L,快速血糖测定有助鉴别。疼痛性休克主要以疼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出冷汗、四肢冰凉、皮肤明显苍白、尿少或无尿、口唇肢端发青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对比剂过敏反应主表现为面色潮红、头晕、心慌、恶心、皮疹、瘙痒、过敏性休克等。

急救处理主要为:⑴应用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尽快恢复心率、血压;⑵吸氧、心理护理等辅助支持治疗;⑶去除可能的诱因。

防治措施主要为尽量避免常见诱因,全程监护,尽早发现,及时治疗。⑴心理护理:对患者做好健康知识宣教,指导术前、术后的饮食和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⑵术前准备:术前禁食限水4小时内;气温较高,出汗多,要补水,避免血容量不足。⑶心电监护,加强巡回:术中、术后均要心电监护,不能有侥幸心理,术后也有迟发VVR可能[5]。⑷术中操作:操作规范、轻柔、避免用硬质导管牵拉血管,对血管迂曲者,启用微导管。⑸术后处理:包扎压力适中,穿刺点不渗血为宜,避免包扎过紧;止痛对症处理。⑹业务培训:医护人员知识培训,能及时识别VVR,及时有效处理。

综上所述,迷走反射是血管内介入诊疗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之一,需提高警惕,尽量避免诱因,加强监护,尽早发现、及时处理,避免延误而导致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徐松,朱林忠,朱旭.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中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 23(12):1077-1080.

[2] 赵平凡,毕德琼.介入治疗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不良事件分析与防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3): 63-64.

[3] 张振富.心血管介入术后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 13(1):78-79.

[4] 潘丽.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 46-47.

[5] 王红霞.迟发性血管迷走反应8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 9(17): 4187-4188.

论文作者:刘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血管内介入诊疗围手术期迷走反射的防治论文_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