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师都需要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将是今后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老生常谈的核心问题。
在教学中有一句老话:“教学有法,贵在得法。”说的就是教学工作中,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有常而教法无常,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差别的学生,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虽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学的核心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谓真实的才是有效的,有效的才是真实的。作为历史教师,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在常规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整个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通常采用五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称之为五步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自主检测
这一步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是否预习。中国有句古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在学习中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就是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依据教材和教师的提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理解、分析、判断、想象等心智活动,并在预习过程中尝试、置疑、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在课堂学习时与教师的思维互相沟通,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习预习后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课堂学习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步:课文导读
这一步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仔细理解课文内容。阅读历史课文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科学的阅读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得到发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搞好阅读,是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能够读懂、读通中学历史课文,要求学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史论结合。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所谓史论结合就是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抓住其必然的本质的因素,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形成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学习历史,首先必须要学会梳理教材中的相关史实,得出结论,培养史论结合的读书能力。
2.学会分析和理清历史知识的层次结构。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大多以史事为主,自成单元,前后史事,环环相扣,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很多学生的历史知识散而零乱,容易忘记,就是没有学会理清历史的内在知识层次结构,从而不能形成历史知识层次结构造成的。因此,学会分析和理清历史知识的层次结构对于学生来说是学好历史知识很重要的一点。
第三步:重点难点透析
这一步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吃透课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把握重点,透析难点,真正做到对课文完全掌握。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呢?主要途径就是课堂的探究性学习。当学生完成了第二步中的课文阅读后,总会有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存在,这时我就把这些问题作为重难点和学生一起来探究并最终给学生讲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时提出的问题不能太大、太抽象,要比较具体,否则学生的思考就会没有方向,摸不着边际,从而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达不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的目的。高质量的提问与探究是要先给学生搭平台,给足材料,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出发,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层层深入,探究才有价值。
第四步:归纳小结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我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来归纳所学知识,这一环节我称之为自我归纳。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把历史知识系统化的能力。在这一环节如果学生做得不错,那就不用第二环节老师的帮助归纳。否则,我就要帮助学生归纳所学知识,从而形成历史的系统知识结构。
第五步:课堂练习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是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我特别强调学生要注意如下方面:
1.要注意审题。认真审题是探索答题的基础。在教学实际中,我发现有不少的学生不会读题,甚至于题目有几个问题要回答都没搞清楚,因此答题时经常出现漏题现象。所以,我要求学生对材料和问题进行全面的认识。在读题过程中注意材料和题目的关键字词,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有几问,千万不能漏题。
2.要注意表述。表述答题过程一定要合乎逻辑顺序,层次分明,严谨规范,简捷明了。教师对每个阶段的答题要求应通过板书示范,先让学生模仿,然后养成习惯逐步做到规范用语,表述清楚明白,书写有序整洁。
论文作者:胡明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
标签:学生论文; 历史论文; 知识论文; 目的论文; 课文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史论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2月第27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