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肿瘤医院门诊西药房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 目的:调查某肿瘤医院住院病人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肿瘤医院2014年7月~12月25376人/次中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论:该院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合理。
【关键词】 镇静催眠药 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323-02
肿瘤患者面对威胁生命的疾病和痛苦,不免忧虑、恐惧、紧张,容易失眠。镇静催眠药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稳定情绪等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抑制作用的药物,能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使大脑皮质细胞从兴奋转入抑制,因而呈现镇静催眠作用,目前分为苯二氮卓类和非苯二氮卓类[1]。笔者对我院2014年7月~12月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物应用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7月~12月我院住院患者25376人/次,统计应用镇静催眠药处方中患者的年龄、诊断、药物名称、规格、用量等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
1.2 方法
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新编药物学》(第17版)及药品说明书确定药品的DDD值。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评价用药是否合理的指标,若DUI≤1,则表明用药合理。用药频度(DDDs)可客观反映该药的使用频率,数值越大,反映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2]。
2.结果
2.1 2014年7月~12月我院住院患者25376人/次,其中使用镇静催眠药物5719人/次,占住院患者总人次的22.54%。住院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患者中女性为3117例,占女性住院人次的23.45%;男性为2602例,占男性住院人次的21.53%。
2.2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住院患者的年龄分布见表1。
3.讨论
2014年7月~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中,有22.54%的肿瘤患者都存在失眠问题,远高于其他人群。肿瘤患者如果长期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会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加重病情发展。
从结论可以看到女性患者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比例略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与男性的寿命特点、生理基础及心理特点的差异有关[3]。女性细心、追求完美、感情较脆弱等性格特点,使得她们更易发生失眠。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类药物在我院的使用都十分常见。通过处方分析发现使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95%以上用于术前准备,而苯二氮卓类药物95%以上用于失眠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广泛应用于多种生理病理疾病的治疗,具有起效快、安全范围大的特点,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排在首位的镇静催眠药[4]。而在术前准备工作中更倾向于非苯二氮卓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使用中我们发现,在70岁以上的老年中使用的频率比较高,这是和老年人本身器质性疾病有关系。但在30~69岁的中青年人中使用的差异不是很大,这是与其生活、工作压力大有着直接的联系。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使用频率主要是和其年龄段做手术的频率相关,29岁以下的年轻人需要做手术的几率大,所以使用的比例最高,其他的则差别不大。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个药物的DUI≤1,表明该药物用药基本合理。其中针剂DUI值均大于片剂。苯巴比妥针剂主要用于术前准备,用量较大,DUI值较高。地西泮针剂作用快,一般用于极度焦虑,失眠的病人,所以DUI值也较高。
综上所述,我院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总体上比较合理,但由于肿瘤病人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频率较大,时间较长,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临床医生应警惕其潜在的依赖性,严格掌握其用药指症,症状改善后,逐渐减量至停药。药师也应该参与到患者的个体化用药中来,加强其药学监护,为医生用药提供药学参考意见,避免滥用。另外应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保健意识,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心理治疗、改善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减少对镇静催眠药的依赖,科学有效地使用镇静催眠药[5]。
【参考文献】
[1] 姚树永 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应用时点的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0):77-78.
[2] 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5) 215-217.
[3] 瞿铭,钱文胜,邓均等.我院精神科门诊苯二氮卓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6):506-507.
[4] 季淑梅,韩延芹,李华荣.767例住院患者使用镇静催眠药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2007,16(24):49-50.
[5] 肖逸丽.门诊镇静催眠药的应用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05):20-23.
论文作者:蔡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催眠药论文; 药物论文; 患者论文; 我院论文; 类药物论文; 肿瘤论文; 针剂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