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物理问答题的解答方法论文_叶鑫青

分析物理问答题的解答方法论文_叶鑫青

叶鑫青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第二中学 341900

上物理课,教具新鲜,又有机会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并且,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实用有益,学后还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些自己原来感到很神秘的物理现象。因此不少同学对学习物理感到很有兴趣。然而,在做练习时,往往会说:“物理课的练习问答题很多,后面还要问个为什么,很难说得清楚或者不知道怎样回答,即使答了,常常也是三言两语,说不到点子上。”因而,普遍存在怕做物理问答题的现象。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解答问答题呢?

首先,同学们要牢固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熟悉已学的概念、规律、原理。

对物理概念和规律中关键的文字要咬文嚼字地逐个加以理解,对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特别是有因果关系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注重“果”的前提要有“因”的条件。 平时还要注意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综合素质;要养成爱观察、爱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答题要领和步骤。

初中物理问答题一般可以按下列三个步骤去解答:

1.审题。审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弄清楚题目中描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不可想象,连题目说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当然不会得出正确的解答。第二个任务是要搞清楚题目要解决的是个什么问题。如果这一点不明确,怎么能着手进行解答呢?即使勉强答了,不是答非所问,就是不着边际地瞎扯一通。

2.找关系,抓关键。在审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找出、找准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题目要求的结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解答这个问题的所用到的物理概念、规律、原理等物理知识。找到了这一关系,也就找到了解答这个问答的关键。

3.抓论点,作答案。一般来说,用物理概念或规律去说明一个问题,往往要从几个方面去分析,或分几步去逐层剖析,这就要抓几个主要论点。做到论点突出、明确,论据充分、详细,论述层次清楚,合乎因果逻辑,文字简炼,用词得当,答案完整。

下面举几个实例:

[例1] 晒衣服时通常把衣服挂在通风向阳处且把衣服摊开,衣服才容易干。为什么?

1.审题意。本题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是晒衣服时水的蒸发,把衣服挂在通风、向阳处,且把衣服摊开,衣服就会容易干。

2.找关系,抓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晒衣服时衣服变干,是液体蒸发的问题。晒衣服过程是衣服中的水份蒸发过程,由液体蒸发知识可知,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加快。题目给出衣服通风、向阳、摊开的做法,能使上述条件得到满足,使衣服中水份蒸发加快。

3.抓论点,作答案。本题可这样来解答:把衣服挂在通风、向阳处且把衣服摊开,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衣服容易干。

[例2]打雷时,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1.审题意。本题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找关系,抓关键。雷声与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相同的路程,光的传播时间比声音的时间短。

3.抓论点,作答案。本题可以这样解答: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僠速度快,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有的同学由于审题不慎,乱答一通,如“由于眼睛在前,耳朵在后……”闹出这样的笑话就不该了。

[例3] 打捞沉船的时候,把一些盛着水的大金属箱沉入水里,拴在沉船上,然后用压缩空气把金属箱里的水压出来,沉船就可以浮上来。这是为什么呢?

1.审题意。本题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是打捞沉船的一种方法,把盛水的大金属箱拴在沉船上,用压缩空气把金属箱里的水压出来,使沉船由沉变浮。

2.找关系,抓关键。船由沉变浮,是浮沉条件问题。沉船原来不能浮起,原因是G船>F浮。要使沉船上浮,必须满足G船< F浮这个条件,题目给出的办法能使这个条件得到满足。

3.抓论点,作答案。本题可分两步(或两个论点)来解答:第一步,将金属箱与沉船拴在一起,增大了总重,但也增大了浮力,此时并不浮起;第二步,将箱内水压出,大大减轻了重力,浮力大于总重,船可以浮起。

4.把盛满水的大金属箱拴在沉船上,增大了沉船的总重和总体积,使沉船所受的浮力也大大增加。用压缩空气把金属箱里的水压出来,大大减少了沉船的总重,使沉船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所以沉船上浮。

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的。应用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来解答问答题,不但书写简单,而且内容明确,便于分析、推理和论证。

总之,要正确回答物理问答题,要抓住关键,突出论点。此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弄清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对于概念、规律要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推敲,全面、准确地领会物理含义,特别要明确概念、规律的适用条件及其范围。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发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论文作者:叶鑫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4

标签:;  ;  ;  ;  ;  ;  ;  ;  

分析物理问答题的解答方法论文_叶鑫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