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检修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而变电检修是一项非常专业、复杂的系统工作,当前暴露出很多不足和问题。为了提高变电检修质量和水平,应从思想认识上关注和重视变电检修,采取有效处理。分析了变电检修常见问题,阐述了变电检修的有效处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检修;电网建设;电力系统
电力企业的变电检修现场,每一项生产任务有劳动者本身、设备工具、劳动的对象、环境作业等多个方面。进行危险点分析活动,可以完成系统安全的补充,确保安全生产的实现。在变电检修的实际工作中,找准危险点是基础,控制危险点是重要环节,可以及时化解危险点。采用危险点分析,对防范的重点进行指明,实现安全的目的。
1 变电检修工作情况
研究者通过走访大量电力企业,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变电检修部门是不缺乏启动资金的,但是为什么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始终达不到标准呢,重要是因为他们把资金用在了变电站设备的维修换新上忽略了对人员知识技术水平的提升,维修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欠缺,导致最新引进的设备反而出故障了,不容易被检测出来。变电检修人员应缺乏知识的培训或专业知识储存量不够而无法做到精细的检查,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故障而无人知。而且,不仅仅是相关人员的技术问题,不同城市的用电还存在着巨大差异,发展缓慢的城市用电检修频率明显低于高速发展的城市。
2 变电检修执行中的问题分析
2.1 检修工作
开展前的基础工作需要周密布置变电检修工作中,主要内容是进行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节点,也就是变电器开展必要的检修。因为变电器结构复杂,一旦损坏,原因不明还有检测不到位的条件下开展拆卸检修,容易导致变电器无法修复,并且进一步损害几率很大。不少变电检修单位,因为无论在熟练检修工人配置还是检测和维护中,不足都较多,造成电力系统运行的极不稳定性。
2.2 危险点认定还不够科学
我国电力系统在分布上非常的复杂,如果依靠有限的变电检修资源,对整个变电系统开展检修,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在实际上也不存在必要性。所以,一般情况下,只需进行危险检修就可以了,所以,而险点的认定意义非常重要。但是实际操作中,在危险点确定需要多方面进行,不少变电检修部门问题很多。
2.3 流程编制以及检修策略存在问题
以计划和布局为重点的的检修计划,是整个检修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检修计划中拟定的前提。但是检修计划中有效开展必须围绕设置好的程序进行,工作效率才能快速提高。
2.4 工作目的不够明确
部分企业对于设备特别是生产设备的变电检修工作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对变电检修的重要意义认知不够充分,导致在变电检修作业开展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够强化,质量意识水平较低。
2.5 人员素质问题
其实专业人员的素质在变电检修的过程中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的,为何这么说呢,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衡量着整个检修质量;第二,检修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高低可能会影响变电检修的安全。目前,用电系统跟进时代的脚步,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技术设备,但是用电检修的人员相关知识技术却没有得到培养,导致其知识水平无法与时代接轨,造成很多先进的用电设备一旦出故障无法做到精确检修,但电力公司检修人员又常年奔波于外地,电力公司要想把他们一次性召集进行全员知识培训也是很大的难题。第三就是检修人员自身。有关于电的职业本来就属于高危职业,经常会有一些潜在危险,但部分检修人员却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险性,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做出一些不规范动作,造成安全隐患,更有甚者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3 变电检修的有效处理措施
3.1 科学分析和认定危险点
变电系统危险点的分析和认定直接关系着变电检修方式和效果,更关系着检修人员的操作安全,因此,必须科学分析和认定变电系统危险点。结合变电系统的运行原理和内部结构,仔细分析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数据,根据常见变电系统运行故障的基本征兆,科学认定变电系统危险点,为变电检修提供重要判定参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要加强对变电系统的运行监测,分析其运行环境——变电系统在不同运行环境下,运行状态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应全面进行分析,根据变电系统维护检修的经验和相关案例进行科学判别和准确认定,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变电检修。
3.2 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变电检修是一项非常专业化的工作,检修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牢固的变电系统知识,而且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变电检修经验,能够独立处理一些变电检修问题。为了提高变电检修质量和效率,要结合变电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和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做好变电检修准备工作,仔细分析变电系统发生运行故障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检修措施和技术。同时,合理配置变电检修人员,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检修人员,新检修人员进入变电检修岗位之前必须进行严格专业技能培训,然后再由老检修人员带领一年或者两年,确保顺利完成变电检修任务。此外,变电检修之前,检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变电检修要求,做好安全、有效的防护工作,严禁在雷电或者阴雨天气环境中进行变电检修,严格规范变电检修人员的各种行为操作,避免发生漏电事故,保障人身安全。
3.3 规范检修流程
变电系统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设备和元件,不同规格和类型的变电设备故障发生情况存在很大不同。为了提高变电检修质量,应严格规范变电检修流程,健全变电检修管理制度,结合变电系统运行特点,明确各项变电检修要求。检修人员开展变电检修工作时,不能仅仅靠自身臆断来分析变电系统故障情况,应按照科学合理的变电检修流程,根据变电系统故障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检修技术或者成熟检修策略,提高变电检修水平和质量。另外,变电检修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变电系统实际运行状态,合理开展变电检修计划,所有脱离实际的变电检修都是没有意义的。
3.4 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在变电检修工作中,检修人员应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一方面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避免变电检修过程中损坏各种变电设备或者元件。在变电检修过程中规范操作,检修人员应严禁随意乱摸、乱碰。同时,变电检修应体现预见性——做好变电系统的预防性维护检修工作,对检修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和检修技能培训,增强其对变电系统故障点或者危险点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3.5 树立变电检修目标
变电检修的目标,是开展变电工作开展重要基础,可以实现变电检修工作准确落实到位。工作人员可以在检修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方向,明确自己需要完成哪些的工作,明确变电检修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流程,保证检修工作结果中的准确性。
3.6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变电检修人员,因为自身的专业技能一定会影响检修工作完成效果,所以要定期对检修人员开展培训,不断更新所学的专业知识,实现对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的二次学习,掌握重要的先进设备操作步骤以及使用方法。检修工作人员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学习先进检修经验,实现优势互补,成功解决变电检修工作中出现的难题。
4 变电检修方式的发展方向
要将我国全部供电设备都进行状态检修是不切实际的,这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区别对待。在一些新建项目中,要依据状态检修的要求,将诊断及监测设备安装预先纳入规划设计中。对于出故障较少或者不太重要的地方变电所,采用一次性投入较大的监测诊断系统,从经济上来看是不划算的。对故障率较高的重要部件安装,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慢慢延长定期检修间隔,等到资金充足后,再利用状态检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衡量一种检测技术,要充分考虑它的经济性,稳定性及有效性。
5 结语
电力系统的市场化趋势发展极为显著。在这一发展趋势下,相关工作人员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电力系统在确保供电质量稳定性的基础上,应如何实现对经济效益的提升,降低能耗,无疑是最为关键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变电设备的合理检修,能够达到有效能耗优化与控制目的,从而引起了相关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通过有关变电检修的相关问题,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糁亮.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及趋势[J].机电信息,2011,(09):89
[2]李武,苏丽萍.供电企业变电检修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机电信息,2011,(21):53
[3]杨海波.基于项目法施工的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论文作者:李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系统论文; 危险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