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婧婧 邹姣通讯作者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600)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病人实施干预性护理后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干预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病人实施干预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胃炎病人;胃溃疡病人;实施干预性护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134-01
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多为幽门螺杆菌侵袭或消化液浸润,同时还受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心理压力等多方面影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为探究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病人实施干预性护理后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本文总结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84例的临床研究作如下报告[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8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2例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男女比例23:19,年龄24-77岁,平均年龄为(41.25±6.38)岁;对照组42例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11:10,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为(41.46±6.72)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的诊断标准者;2.无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可积极配合调查者;3.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入组同意书;排除标准:1.身体虚弱,生命体征不稳定者;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或有心脑血管疾病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4.有胃肠道手术史者[2]。
1.3 方法
1.3.1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胃黏膜护理、药物治疗、用药护理等,观察组采取干预性护理,包括:(1)心理辅导:多与患者沟通,疏导患者心理。(2)个性化生活护理:为每位病人建立完备的个人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生活习惯、不良反应等,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充足睡眠,改掉不健康生活方式。(3)运动护理: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安排运动,帮助患者改善病情、舒缓压力,同时监督患者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1.3.2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和生活质量,抑郁、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生活质量采用生存质量测量量表评价[3]。
1.3.3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有采集的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心理状态情况: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8.52±5.21)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8.61±5.23)分,两组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t=0.08,P=0.94),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1.08±4.83)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0.93±4.02)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0.47,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
2.2 两组患者抑郁心理状态情况: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58.94±5.88)分,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59.07±5.82)分,两组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t=0.10,P=0.92),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51.16±5.16)分,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38.68±4.45)分,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1.87,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护理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生理(42.34±10.85)分、心理(47.23±8.05)分、社会关系(60.68±8.43)分、环境(55.87±7.53)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生理(49.21±12.29)分、心理(51.92±9.09)分、社会关系(65.63±8.88)分、环境(60.33±6.76)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胃炎及胃溃疡受患者生活方式和心理情绪的影响很大,干预性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等方面,借助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线下以亲和的态度提供护理,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线上建立交流微信群,用生动易懂的方式让患者了解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的相关知识,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消除患者的不必要担心,同时鼓励患者多和其他病友交流,帮助患者恢复积极乐观的康复心态,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交流,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慢性胃炎及胃溃疡采取干预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综上所述,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病人实施干预性护理后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应用价值高,推荐临床推广[4]。
参考文献
[1] 阳琳玉. 系统护理服务对慢性胃炎、胃溃疡病人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心理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4,33(11):856-858.
[2] 刘海珍. 系统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08):1924-1926.
[3] 刘慧莉. 优质护理在改善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中的意义[J]. 兵团医学.2018,06(02):71-72.
[4] 马丽华. 系统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价值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0):158-159.
论文作者:施婧婧,邹姣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患者论文; 胃溃疡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焦虑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