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 401120
摘 要:目的 分析DR、CT影像诊断在脊柱爆裂型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的40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分别予以DR、CT影像学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结果 脊柱爆炸型骨折应用CT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为95%高于DR检查方法检出率80%,有统计学差异(2=4.114,P<0.05)。结论 脊柱爆裂型骨折临床诊断中CT影像学检出率比DR高,DR空间分辨率比CT高,临床可以结合患者意愿及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检查方法,提高诊断效果。
关键词:脊柱爆裂型骨折;DR;CT
Clinical value of DR and CT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burst fractur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R and CT imaging in spinal burst fracture. Methods 40patients with spinal burst fractures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DR and CT imaging examination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on rates of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spinal explosive fracture by CT examination was 95%,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by DR examination 80%,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2=4.114, P< 0.05). Conclusion CT imaging detection rat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spinal burst fractur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DR. But DR spatial resolution is higher than CT.Therefore, reasonable examination methods can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patients' wishes and actual needs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effect.
Keywords: spinal burst fracture; DR ; CT
脊柱是人体重要的支柱之一,具有支持躯干、保护神经及脊髓等功能。脊柱爆裂型骨折是脊柱创伤常见类型,一旦发生脊柱爆裂型骨折,不仅会影响机体支持力,还会诱发截瘫的发生,增加了患者死亡的风险[1]。因此,对脊柱爆裂型骨折采取早期的诊断,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DR、CT均为临床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对40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采取不同检查方法对比分析,探究DR、CT影像诊断用于脊柱爆裂型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抽取40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最小患者年龄24岁,最大患者年龄67岁,平均年龄(43.6±7.4)岁,创伤原因:车祸18例,高空坠伤15例,砸伤7例,上述患者均为单椎体损伤,医学伦理会对研究申请批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1)均由外伤引发,表现为活动受限、疼痛症状;(2)无脊柱骨折史、外科手术史;(3)患者入院后可以进行DR、CT影像学诊断,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实质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合并脊柱肿瘤患者;(3)精神障碍疾病患者。
1.3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先后开展DR、CT检查。
DR检查方法:设备型号为岛津RAD speed D-fit,予以患者脊柱骨折段正侧位片,辅助斜位片,对患者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CT检查方法:设备型号为GE optima CT 660,采用64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参数设置: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s,矩阵512×512,层厚0.625mm容积扫描。将患者损伤的椎体作为扫描中心,扫描范围为:包含受损椎体上、下各两个椎体。将CT扫描数据上传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并予以MIP、VR后处理,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1.4观察指标
对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探究脊柱爆裂型骨折中DR、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
1.5统计学处理
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计数资料分析,描述形式为(%),2检验,以0.05作为检验水准,检验后有统计学差异性,表示为P<0.05。
2结果
2.1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
应用CT检查方法对脊柱爆炸型骨折的检出率为95%(38/40),高于应用DR检查方法检出率80%(32/40),有统计学差异(2=4.114,P<0.05)。详细见表1。
2.2影像学表现
脊柱爆裂型骨折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如下:(1)CT影像学表现:CT空间分辨率低,在CT中可观察到患者椎体、椎体后柱受累,椎管内有骨折片突入,椎管狭窄,神经根受损,存在水肿症状,硬膜囊受压,且出现轻度移位,周围的脂肪层消失。(2)DR影像学表现:DR空间分辨率高,在DR诊断中可观察到患者椎体前、后壁受损压缩、变扁,且椎弓根间距变宽,椎体呈现膨胀,后缘椎体出现成角改变。
3讨论
脊柱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创伤,脊柱爆裂型骨折是脊柱损伤中十分严重的创伤之一,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进而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对患者伤害性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脊柱爆裂型损伤多由暴力性刺激导致,例如高空坠落、撞击等,属于非稳定性骨折。相关研究指出,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发生,其局部症状十分明显,且多伴有活动障碍,因此,临床在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前,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的位置、严重程度,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3]。
以往临床检查中多采取X线检查,该检查方法具有操作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但不能对椎管内部构造及空间结构予以准确的诊断,效果欠佳[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CT、DR技术在不断的完善与成熟,DR检查具有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能清楚的将骨折细节予以显示,增强了信息层次,且辐射剂量小,在临床诊断中应该较为广泛[5]。CT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脊柱力学结构,明确骨折部位、骨折碎片移位等,利于评估椎管狭窄程度、椎管管径大小等。在本次研究中,脊柱爆炸型骨折诊断中,应用CT检查方法的检出率95%比DR80%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DR检查的空间分辨率高,影像学图像优于CT检查,可见两者各具有独特的优势。
综上所述,在临床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中,CT检查、DR检查均存在各自优势,需要合理选择,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患者临床的治疗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建刚, 雷振平, 谢年烽. DR与CT诊断鼻骨骨折临床价值比较[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 27(4):769-771.
[2]蔡清清, 周理余, 王淑珍. 16层螺旋CT与DR检查肋骨骨折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6(11):2135-2137.
[3]管唯唯. 分析X线平片和CT影像对脊柱爆裂型骨折的诊断运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7):118-118.
[4]孙平兴. 螺旋CT与X线平片在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3(96):165-166.
[5]吴晓琼, 沈长青. 多层螺旋CT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15(3):194-195.
论文作者:冷艾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脊柱论文; 患者论文; 方法论文; 影像论文; 检出论文; 椎管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