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与展望_中国电影市场论文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与展望_中国电影市场论文

中国电影业现状与未来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现状论文,未来论文,电影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借助于开放改革的历史潮流,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影片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电影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同时,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电影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的严重失衡,大城市市场与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影市场的巨大消费对比,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的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 历史机遇

1979年,中国电影曾经创造293.1亿的观众人次纪录, 这一数字意味着当时10亿中国人人均年观影次数近30次。但80年代后,中国电影的观众人次却连年减少,尽管这期间仍然有一些国产影片的观众人次过亿,但从总体上来说,除了产量还基本维持以外,电影的观众人次、放映场次、票房收入和发行收入以及银幕数量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一下降趋势直到1995年才开始出现明显缓解。1993年至1994年的电影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后,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 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国际性话题重新将观众从对电视的关注中引向了电影,引进国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软的电影市场,以及都市消费社会创造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这一年成为了中国电影业期待已久的一个历史性转机,但电影事业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处在生长和发展时期。

1.发展中的电影生产

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影平均年产量基本处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产量的前5名之列。从90年到97年,中国电影总产量为1,079部,平均年产量约为135部。其中92年产量最多,从96年开始明显减少,97 年产量最低,比平均年产量低约35%,是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低产年。

电影减产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量从总体上来说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中国电影产量如此明显地减少恰恰出现在电影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时期,同时中国的电影市场对影片量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97年的电影大幅度减产仍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美国近年电影平均年产量约在350—400部左右、印度为450 部左右、香港为150部左右、法国为100部左右、巴西为60部左右、英国为40部左右、台湾为20—30部左右、墨西哥为10部左右。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大陆电影90年代平均年产量135部,可以说是电影生产的大国之一, 电影年产量约为世界投入商业发行的电影产量的1/30。

从投资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电影的投资规模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都有几部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大制作影片, 如《鸦片战争》已经创造了单片投资近亿元的纪录。

在世界范围内,为了与电视竞争,为了提高电影的艺术和技术质量,也为了增加电影的市场占有率,电影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1996年美国电影的平均成本为每部3,980万美元,1997年为5,340万美元,增长34%。1997年影片平均发行宣传费用为2,220万美元, 每部电影实际成本高达7,560万美元。(注:《文汇报》1998年3月13日载新华社消息。)近年中国电影生产的平均投资规模尽管不到美国电影的1%, 但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平均投资40万,1992年为150万,1997年则在300万以上,年增长幅度为10%以上。预计1998年电影的投资规模还会有所扩大,平均成本约在350万元人民币左右(注:甘默《寻途不辞远

平地起波澜——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电影市场》1998年2期。)。 这一投资规模已经接近了1997年香港普通影片300万—500万的投资规模。电影投资的增加,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

2.复苏中的电影市场

尽管80年代世界电影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危机,但从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的票房收入却有增有减,香港从95年的13.39亿港币的票房收入,到96年减少到12.22亿,97年则减少为11.90亿,递减8.7%、2.5%,而美国电影国内外票房收入却在逐年上升,国内收入从96年的50亿美元到97年超过了60亿,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从1995年开始,中国电影观众人次也开始缓慢回升,电影的票房收入则增长迅猛。1995年,全国票房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上海则达到40%,北京更是达到80%,而且还保持了三年的持续增长(1995年9267万;1996年1.1亿;1997年1.2亿)。

随着电影市场的升温, 电影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水平也在提高。 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从1979年以后首次出现了观众人次上升的趋势。据1997年6月《中国电影杂志社》、 北京市电影公司等机构所进行的“北京电影市场消费调查”所统计,在观看电影的观众中有46.42 %的观众平均每月都看一次电影以上,这说明电影的消费市场正在扩展。(注:高军《你了解电影观众吗——北京电影市场消费调查综述》,《中国电影市场》1997年9期。)

此外,中国电影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中国电影公司共向国外电影市场输出国产影片126部次,销售总额达3,816.5万元, 比1996年增长了300%(注:《1997年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十大新闻》,《中国电影市场》1998年2期。)。这表明, 中国电影在寻求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3.变革中的电影体制

90年代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曲折地展开的。电影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片业的改革。首先,增扩了电影制作机构。电影制作机构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后来南京、天津、山西、江西、黑龙江等都成立了电影制片厂。再后来,万科、大洋等民营企业也开始电影制作。1995年一半以上的国产影片是由民营企业投资生产的。这一改革,使电影的生产规模扩大,也为电影生产引进了竞争机制。其次,电影的出品权逐渐扩大。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拥有电影出品权,1995年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其他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出品权,同时因为放松了生产指标的控制,许多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电影出品权。广电部电影局1997年12月24日还发布了《关于试行“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规定在中国大陆的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方级电影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均可以国家倡导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佳的电影文学剧本向广电部电影局申请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这些措施,进一步放开了对制片行业的垄断,使制片业向市场化方向跨进了有限的一步。

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第二条战线是发行体制的改革。1993年1月, 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细则》,199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各电影制片厂直接面对各个基层发行放映企业。电影的发行渠道更加灵活多样。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制片人制、地区版权制、分帐发行制、招标放映、院线放映等各种制作、发行和放映方式都陆续出现,这对扩展电影的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4.生长中的国产电影市场竞争力

美国电影一直疯狂地占领和吞食着世界电影市场。除了香港、印度等少数例外,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美国电影都超过了本土电影的市场占有率。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既包括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包括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一直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保护本土电影和民族电影的发展。如巴西政府就明确规定了每一年全国的电影放映单位放映国产影片的时间;中国也由原广电部作出了国产电影必须保证占有2/3的放映场次的明确规定。但另一方面,文化保护政策并不能真正保护国产电影的发展,提高国产电影本身的市场竞争力才是民族电影发展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越来越重视本土电影的市场竞争力,一些本土电影在本土市场上已经可以与美国电影抗衡,使国产电影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如香港曾经连续多年本土电影的票房收入、观众人次等都超过了外来电影;日本1997年票房纪录前10位的影片中也有3 部本土电影,其中《幽灵公主》还以100亿日元的票房高居榜首(注: 捷娜《1997年度日本十大卖座片》,《电影世界》1998年第3 期。)。波兰1997年国产影片《凶手》的票房收入达到了 1340万兹罗提(约合380万美元),超过了美国影片《空中大掼篮》860万兹罗提(合240万美元)的票房纪录(注:《中国电影周报》1998年2月19日。)。 而近年来在中国大陆,面对进口外国“大片”的挑战,电影制作和发行者充分利用了各种机遇,使国产影片的生产和发行也取得了突破,从1995年到1997年,进口影片包括分帐进口影片的排片、市场份额逐渐受到了平抑,各地都有国产影片突破进口大片的票房纪录的现象。

电影生产的发展、电影市场的复苏,电影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产电影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可以说都意味着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面临一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转折时期。

二 现实困境

中国电影面对机会,同时也面对困境、面对挑战、面对危机。与处在转型期的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息息相关,由于电影体制改革仍然还没有到位,计划经济模式在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行业后遗症,从电影业的各级管理层到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层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观念和操作方式的误区,整个电影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也还有待提高,整个社会的电影消费水平受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制约也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一切都是中国电影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1.影片数量短缺

按照经营经验,电影院需要250—350部电影供应才能正常运转,而按照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管理条例规定,国产影片必须占2/3放映时间,这就意味着除了80—120部进口影片以外,至少需要160—230 部国产影片提供给市场。而这些影片中应该有1/2的影片(80—115 部)是市场效果较好,1/3(50—80部)的影片是高效益的,正如电影发行人员所意识到的那样,“片源供给是否充足,国产片中是否有可以支撑市场的‘拳头’作品,是目前国产片市场经营能否保证良性循环的首要前提。也唯有有良好的片源保障,2/3时间放映国产影片才可能落到实处,显示出实际的效果。”(注:马智《来自北京电影市场的报告》,《电影艺术》1998年1期。)

近年来,每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新片投放量(国产片和进口片)大约维持在150至200部之间。如北京95年投放市场新片共197部,其中大片9部,普通进口影片44部,国产新片144部, 此外还有复映片72 部。 而1997年,全年投放市场的影片有大幅度下降,国产电影为120部左右, 其中不少都是往年的积压影片。进口电影30部左右,共150部。 市场差额越来越大。一方面限制进口影片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国产影片的产量又明显不足,特别是已有的大多数国产影片根本无法占有市场份额,这对97年的电影市场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影响。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口片不是挤占而是填补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真空。电影产量的不足,将导致电影市场的萎缩、观众流失,使其他音像媒介抢占电影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会使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地被外来影片所代替。

导致电影生产量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电影市场机制不健全,制片方的利益回报率太低、投资风险太高,影响了电影的生产规模。二是电影管理制度还不够合理,规划、审查的尺度与电影本身的特点不完全吻合,特别是制度性和操作性不够带来了某种生产的不可预见性,使电影创作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三是过多的非市场因素使电影生产和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也对电影生产产生了某些误导作用。

2.制片、发行、放映业的矛盾激化

和整个中国的改革形势相仿,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也已经进入到了攻关阶段,进入到了要影响到原有的利益分配和权力格局的关键时期,因而,近年来,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业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正如广电部电影局一位主管人士所认为,“有人说中国电影企业是整个中国企业界改革最早的行列,但是,改革的进程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电影发展的需要。”(注:王庚年《开拓创新 乘势而发 迎接挑战再创辉煌——就当前国产电影的态势答〈当代电影〉记者问》,《当代电影》1998年第1期。)中国电影发展面临“电影体制不顺、 机制待立、中介梗阻、节目短缺、资金困难、捐税过重、不平等竞争”等问题(注:《把握机遇 未雨绸缪——中国城市影院发展协会九七年会侧记》,《中国电影报》1998年1月8日。)。

而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之一,就是电影市场的无序和杂乱。中国的电影行业虽然一直以影片发行为纽带贯穿全行业,但由于各级发行公司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的,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分别属于各级政府管辖,形成了不同的隶属关系和利益机制。企业和区域的自我保护阻碍了电影市场机制的建立。市、县电影行业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电影经济的增长。改革现行经营格局和经济体制迫在眉睫。93年以来广电部一直推动“放开发行”、打破区域垄断,但收效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只打破了单一企业的垄断,并没有打破区域经营的垄断。市场依然条块分割、块块垄断、没有竞争、分配不公。电影市场的无序不仅造成了发行和放映业的冲突,而且更是严重地影响到制片业的利益。在整个影片业中制片一方得到的利润过少。70%影片的制作方亏损。据有关人士估计,国产影片投资总回报率还不到50%(注:王庚年《同风而起 扶摇直上——1997年度国产影片创作生产形势点评》,《中国电影报》1998年2月26日。)。

目前,美国制片与放映的票房分成比例为48:52左右,其中发行费用占去制片费用的10—12%,制片方得到的票房收入为35%。目前中国电影公司的大片引进即参照这一比例。而国产片通常的分帐比例是制片、发行、放映分别占票房的35%、17%、48%。但制片方却要负担相当部分的拷贝费和宣传费,而发行方的发行成本和风险系数与其利益所得相比却并不相称。此外,加上各种市场统计数字的弄虚作假,更使得制片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制片、发行、放映业矛盾的加剧,一方面伤害了电影生产的积极性,使电影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伤害了电影的市场效果,电影片源严重缺乏,国产片的发行放映都面临重重阻力。其结果必然是恶性循环,生产、发行、放映三个环节不是形成一种发展的合力,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抵消。因此,加速整个电影业的市场经济转轨、重组利益集团、打破市场垄断、规范电影市场、加强电影经济的法规建设和执行力度是解决电影业内部困境的出路。

3.市场潜力没有充分发掘

如果将中国的电影产量和电影票房收入与中国的人口相比的话,中国可以说完全是一个电影小国。尽管中国的电影产量约为世界电影产量的1/30,但中国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1/4。尽管95年以后, 中国电影的市场状况有所回升,但全国票房收入估计还不到40亿,观众人次没有明显的增加。而1997年,除北京等极少数地区的票房保持上升或与96年持平以外,大部分地区的票房都下降了20%左右,而且,进口分帐美国影片的票房也在同时下降,这无疑是对中国电影市场敲响的警钟。(注:樊江华等《云山千叠飞霜叶,春江不夜入梦中》。)

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无论是与中国的人口数量相比,还是与美国等国家的电影票房收入相比,都还有很大的距离。1997年,《鸦片战争》全国票房收入为8,000万, 是国产影片中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之一,而美国97年票房收入排在第20名的影片其国内收入已经为2,400 万美元,接近2亿人民币,是《鸦片战争》的2倍以上。美国《泰坦尼克号》全美票房收入超过4亿美元,合35亿人民币,更是《鸦片战争》的44 倍。1997年,美国共发行395部影片,观众人次达14亿, 国内票房的总收入超过了60亿美元(注:严敏《美国97 年电影数字》, 《中国电影市场》1998年2期。),是中国全国电影票房的数十倍。这样大的差距,说明中国电影市场还有着巨大的潜力,电影消费还有广阔的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以分帐进口影片的市场份额占有率为例,仅仅上海就占全国分帐影片市场份额的16%,北京和浙江各占14%,三个城市竟然占有份额的44%。全国几十个省、上千个大中城市和广大的小城市、农村才占有全国市场的56%(注:《’97进口分帐美国片市场综述》,《中国电影市场》1998年3期。)。这说明, 在大城市电影的消费市场还处在培育阶段,而在广大的中小城市,电影文化的普及还远远不足,大众的电影消费需求没有被充分调动,而农村电影市场目前基本处在未开放的萧条状态。

此外,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和后电影市场的开放也还处在初级阶段。在美国,电影的国内影院票房收入平均只占其总收入的35%,海外收入是国内票房收入的一倍以上,而音像制品和电视播映权的收入往往还超过国内影院的票房收入。而目前,中国所有电影全年的海外收益却不到一亿人民币。而像VCD、录像带、 录音带和电视转播权的收入更是微乎其微。中国电影的市场,应该说,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也无论是影院市场还是非影院市场的潜力都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而这将是中国电影复兴的一个巨大的优势。

4.电影市场份额比例失衡

尽管近年来全球性电影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都越来越突出,这使得电影的大制作成为了一种生产趋势。但是,电影市场占有两极分化的现象在中国甚至比美国还明显。

美国97年票房收入上一亿美元的影片共12部,票房总收入共计18亿,不到总额的1/3。而在中国,以北京为例,1995年北京地区电影票房总收入为9,267万,而国产影片前10名的票房为2,507万,占票房比例的27%。此外,9部进口大片的票房收入则为3,662万,占票房收入的39.52%,其他134部影片的票房收入仅为1,618万,占票房比例的17%(注:《中国电影市场》1996年第8期,第10页。)。 在北京这样大的市场上只有5万元以下票房收入的国产影片竟然多达80部左右。 这一局面在1997年更加突出,国产大片10部票房总额超过了4,000万, 占了全年票房一亿二千万的30%以上,进口大片的票房总收入可能约为5000万左右,占全年票房的40%以上。这20部国产大片和进口大片占当年票房总收入接近80%,而其余100部左右的影片的票房收入仅占20%左右。 影片数量比是2:8,而票房比却是8:2。这说明,目前影片的市场竞争力悬殊过大,电影总体市场质量普遍偏低,能够在电影市场上形成消费点的影片太少。这使得本来片源就不足的电影市场更加雪上加霜。同时,也证明了我们的电影生产并没有遵循市场规律,许多能够得到投资的影片生产本身并没有将目标指向市场或者指向电影艺术,而是指向了一些电影以外的功利目的。

5.国产影片面临普遍的信誉危机

尽管近年来每年都有几部国产大片支撑,但国产影片的总体质量仍然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从国产片和进口片的比较来看,虽然有极其少数国产影片可以在市场站住脚,但从总体上看,国产片的市场竞争力仍然不能与进口影片抗衡。进口影片尽管因为受到限制并不是电影市场份额的主体,但却仍然是电影市场票房收入的主体。以杭州为例,尽管《鸦片战争》高居票房榜首位,但是国产影片前10名的总票房为592 万,而进口影片前10名票房总数则为1,302万,是国产影片的2倍以上(注:参见《’97杭州电影市场稳步发展》。《中国电影市场》1998年第 3期。)。在北京,1997年上映的进口大片平均票房都在400万—500万以上,观众上座率平均达50%。1/3的放映时间、10部左右的影片,创造的是1/2的票房收入,而2/3的放映时间、 100部左右的国产影片创造的票房收入也只有1/2,加上放映场次的费用和宣传费用的消耗,其利润常常入不敷出。据1995年北京电影市场调查,当年投放市场的100 多部国产片中70%收不回版权和拷贝费用,15%持平,形成回报占15%。1995年票房前10位的国产片收入虽然高达2,507万, 占全年票房总收入的1/4强,但其余134部国产片的票房收入之和都不抵以上10部影片。票房后10部国产片数量占全国产量的6.9%,票房却只有25,766元, 平均2,500元,占票房比例0.0006%(注:参见《中国电影市场》1996 年第7期,第 14页。)。

这说明,目前电影观众对国产影片的信任危机并没有消失,或者说,国产影片的产品信誉还没有被消费者认可。1997年11月零点调查公司对全国五大城市的市民进行了一次关于国产电影的调查(注:宋文《点题调查,国产影片谁人喝彩》,《精品购物指南》1997年11月4 日。),在5个城市随机抽查的1,524名观众中,虽然有46.9%的受访者表示看电影是最喜爱的娱乐形式,但经常看国产影片的观众比例还不到10%。

观众对国产影片表示了普遍的不满。零点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重庆五城市调查结果显示(注:《文汇报》1997年11月7 日。),观众最不满意的是国产影片的叙事(故事、情节和结构)艺术和技巧,其次是内容上的矫揉造作,第三则是缺乏现实主义态度,相对而言,对电影制作上和技术上的问题并不很重视。从这一调查,我们也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观众的需要与国产片创作之间最明显的差距。

国产影片总体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复杂,如缺乏剧本基础、缺乏优秀人才、缺乏技术条件和制作水平、缺乏拍摄资金等,但这些都只是现象,关键在于缺乏一个健全的、开放的、竞争的和富有活力的电影创作和制作机制。没有条件,机制可以调动人去创造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机制就是智慧、就是奇迹。

三 发展展望

中国电影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标就是解放生产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电影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建立一种开放的、竞争的、公平的电影体制,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电影大国,使电影在带给人民丰富的精神享受的同时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使电影在逐渐走向全球市场的同时也在全世界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要达此目标,确实任重道远。

1.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必须与整个社会的改革进程相统一, 继续深化电影体制改革,解放电影业的生产力

改革的深化应该是全方位的,首先是发行体制的改革。要通过各种方式,打破各种行政干预、行业垄断下的地区割据局面,建立各种形式的发行方式,如单拷贝发行等方式,使这些方式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又有利于调动制片企业、发行中介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电影生产力,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电影系统的企业、包括发行公司和电影院都应该作为独立的法人存在,各企业是经济联系而不是行政联系。电影发行应该真正按照市场规律运转,使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各个环节按照市场规律合理地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只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电影业的三个环节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生产必须依靠市场,市场也必须支持生产,中国电影的发展才有希望。

其次是生产体制的改革。尽管广电部已经试行单片拍摄许可证制度,向制片业的开放迈出了一大步,但仍然只能是国有企事业机构才有资格申请,而且剧本审查的标准尺度也并不明确。从长远来说,电影生产也要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在遵守国家法规的前提下,应该对所有具有相应条件的企事业机构一视同仁,一方面吸收社会资金和社会智慧投入电影的生产,提高电影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竞争机制,使原有的具有多种优势的国有电影企业进一步解放潜力,这样才能使中国电影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以提高。

第三,为了打破电影生产、发行、放映业目前存在的脱节和对立状态,应该继续鼓励和支持电影业各环节相互渗透、相互发展,形成制片与发行、放映利益共同体,逐步实现“影、视、录一体化,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的目标。电影制片机构应该积极开辟第二院线,电影发行、放映部门也可以参与制片。从总体上说,由于体制原因和观念的原因,电影制片业向发行业的发展仍然处在小生产模式阶段,成效甚微。而在美国,几家大电影制片公司,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电影发行公司,生产、宣传、发行环环相扣,这是电影顺利走进市场的重要保证。

第四,为了更好地进入市场甚至进入全球化的多边贸易的国际市场,形成集团效益,电影业也应该向大中型方向发展,组建电影企业的“航空母舰”。这些新型的电影企业将以资本为纽带,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资产重组、人员重组、利益重组,打破小生产方式,组建“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影业体系。1997年,中国电影公司配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组建了由三百家影院组成的中华院线,发挥了行业优势,形成国产优秀影片统一宣传、同步发行、集中放映的轰动效应。许多电影放映机构也正在酝酿组建城市影院集团。实现转制后的企业,应该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组成跨地区的联合体,形成规模经营。

2.在“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指导下,中国电影的管理机制也应该适应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种适应首先是观念的转变。中央多次提出,电影应该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电影应该注重经济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也就没有社会效益。但在实际的电影操作中,电影管理仍然在观念上过分强调了电影的“思想性”而忽略了电影的“艺术性”(本体性)和“观赏性”(愉快性),一些艺术质量低、观赏性差而题材和主题比较“主旋律”化的影片不仅能够生产而且还能得到各种优惠的支持条件,而一些影片尽管艺术质量或者观赏性都比较强,但思想主题不够主流化的影片的拍摄和发行却可能面临种种阻力。结果题材越来越狭隘,思想容量也越来越单一,叙事和人物都越来越模式化,这是目前许多国产影片概念化、保守化的重要原因。电影是意识形态,但也是一种艺术,还是一种大众文化、文化工业,一种商品,因此,电影管理应该适应电影本身的艺术规律和经济规律。

电影的管理应该制度化。近年来广电部先后颁布了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审查条例等。但是,这些条例在施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随意性和不可预见性,而且从总体上说标准尺度偏紧,这种尺度常常并不只是政治尺度,经常还包括真实性尺度、道德尺度、政策尺度甚至行业尺度,而这些尺度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电影并不是“真实”而只是虚构和想象的故事。这在客观上影响了电影创作的题材、样式和风格的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世界各国的文化政策都越来越宽松,在宽松的过程中,电影中的暴力、色情和不健康因素也有所增加,为了保护社会各个不同阶层成员的利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电影分级制度,这一制度一方面为电影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另一方面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保护措施。美国电影早就实行了电影分级制度,这一制度在施行过程中不断完善。不仅像美国、香港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了电影分级制度,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实行了电影分级制度,如秘鲁电影就分为了A级(适合所有人观看)、B级(14岁以下少儿不宜)和C级(18岁以下少儿不宜)3个级别。中国也可以试行电影分级制度,当然, 这种分级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这可以使电影创作获得更充分的自由,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电影消费者的健康成长。事实上,目前我们电影市场上的电影有相当部分是青少年不宜的(主要是暴力和血腥镜头),因为没有分级,青少年在没有得到任何警告的情况下成为这些影片的电影观众。电影分级制度一开始试行肯定会出现一些负面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它就会变成一种积极因素,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3.提高电影产品的质量

1995年底由《戏剧电影报》和大道影业公司主持了一次“京津居民对‘进口大片’与‘国产影片’认识度”的观众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进口大片或是国产精品电影,最吸引观众的因素都是故事情节(分别为53.4%和49.1%),而认为国产影片与进口大片相比最大的差距也是故事情节(43.5%)。这说明,中国观众最感兴趣的是电影的故事情节,而他们认为国产电影的最大问题也是故事情节。随着观众的叙事经验和审美经验的丰富,传统的电影故事和讲故事的方式已经对观众缺乏吸引力了,现代电影的故事已经越来越新奇、故事的讲述也越来越巧妙、情节节奏越来越加快、结构方式也越来越复杂化,而大多数国产电影的叙事方式都还相当传统。电影叙事的现代化是提高中国电影创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向。

这次调查的结果还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28.8%的观众都因为文化背景的原因而选择看国产精品电影,这表明电影的民族化也是国产电影与进口影片竞争的一个有利条件,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屡有国产电影票房超过进口大片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电影市场是多元和丰富的。因而电影也应该是多元和丰富的,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能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尤其在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国际处境也不平衡,所以,面向本土化或是面向国际,面向东亚文化圈还是欧美文化圈,面向都市还是面向村镇,面向沿海或是面向内地,甚至面向青年还是面向中老年,电影创作和电影投资都会有不同的策略,市场定位的多样化很可能是提高国产电影市场覆盖能力的重要途径。

4.国际市场和后电影市场的开掘

中国电影业应该积极争取电影二级市场,包括海外市场、复映市场,电视播映、音像制品和其他附属产品的开发。在美国,电影的海外市场、电视播映、音像制品和其他副产品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5%左右。在这方面,中国可以说还基本上处在未开发阶段。中国应该加强中国电影公司等国际性电影输出机构的实力,抓住国际社会渴望了解中国的历史机遇,扩大中国电影的海外宣传力度,开发海外电影市场。同时也应该加速后电影的开发,最近中国电影公司控股与中国唱片总公司97年12月开始投产三条光盘生产线,预计年产光盘1,200万—1,500万张,但新影片的综合开发远远没有配套,这和美国电影的市场开发相比,完全处在无序状态。电视的电影播出回收也才刚刚开始。

当然,对于中国电影业来说,需要面对的问题远远不是这里所能概括的,比如,提高电影从业人员(制作、发行、放映)的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在更大范围内普及电影文化等等,都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电影市场的扩大有着密切联系。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脚下也许是路也许是陷阱,但我们宁愿相信,中国电影终会走出泥泞,迎来一片朝云晨辉。

标签:;  ;  ;  ;  ;  ;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与展望_中国电影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