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抗生素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对抗生素的合理用药方法进行分析,以实现抗生素的规范用药。方法对各类抗生素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与归纳,并根据实际不良反应对规范使用抗生素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分析总结得知,抗生素所致的不良反应大致可分为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特异性反应等几个方面,在使用的过程中需坚持规范用药与合理用药。结论为尽可能降低患者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抗生素用药时需严格对用药方法实施控制,以提高抗生素用药的总体价值。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19-02
前言抗生素是一种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药物,尤其在传染病扩散与细菌感染的防治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同时,抗生素也会对人体产生着引发不良反应等消极作用,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近年来因抗生素使用不当而导致死亡的人数正逐渐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何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进行控制已经成为医学界一大难题之一[1]。本文就当前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而谈,对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相关策略提出了几点意见。
1. 抗生素所致的相关不良反应1.1 过敏反应作为抗生素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如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2]。通常情况下,一般的过敏反应可在停药之后自动消失,但是在过敏反应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休克现象,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临床上常见的过敏反应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皮肤红疹、全身瘙痒。此类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因青霉素类抗生素所致,如注射用费用西林钠、青霉素钠等;②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关节疼痛、药热。此类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因头孢素菌类抗生素所致,如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头孢唑林钠等,通常产生于用药阶段,待药物活性消失后,症状可逐渐自行减轻;③溶血性贫血。此类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因头孢丙烯胶囊、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等头孢菌素类所致,患者出现溶血性贫血时可出现体内各种粒细胞数量急剧下降等相关症状;④过敏性休克。此类现象是临床上最严重的抗生素过敏反应,多是由于青霉素类抗生素所致,如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等,除此之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一大因素,如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等[3-4]。
1.2 毒性反应在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抗生素的剂量及使用的间隔时间等因素如没有得到规范的控制,均有可能引发毒性反应的出现,毒性反应大致表现于神经、肾脏及肝脏等区域,可引起机体功能的改变,甚至形成造血功能障碍[5]。临床上常见的毒性反应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损害肝脏健康。在使用四环素的过程中,可引发重症肝炎,在使用红霉素的过程中,可引发胆汁淤积性肝炎;②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在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氯霉素可对骨髓的造血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各类血细胞大幅度减少,其中粒细胞会首先出现减少,随后出现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出现的几率虽不高,但一旦出现患者的生命安全将受到危及;③损害肾脏功能。此类现象的出现大多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等,可对肾脏形成一定的损害,致使患者出现血尿等症状,甚至可造成患者肾功能的衰退;④损害神经功能。此类现象的出现大多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如盐酸大观霉素等,或红霉素肠溶胶囊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不仅可引起患者眼部调节功能的下降,还可导致患者骨骼肌无力现象的出现,致使骨骼肌收缩障碍的出现;⑤免疫系统毒性。此类现象的出现多由四环素类抗生素所致,可导致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毒性反应,使人体对细菌的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细菌感染的几率也随之增加[6-7]。
1.3 特异性反应作为相对较为特殊的一种抗生素不良反应,特异性反应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中发生率相对较低,其发生机制多与基因变异或生物遗传等因素相关,可表现为对某种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增加,一旦出现特异性反应便极易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出现晕厥现象[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类现象的出现多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酶的缺乏所致,例如在使用磺胺类药物的过程中,如患者体内缺乏一定的还原性谷胱甘肽,发生溶血反应的几率便会大大增加,生命安全也将受到威胁。这也要求着患者在使用单一或多种类抗生素之前应对直系亲属中是否对该药物存在过敏现象进行确认。
2.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相关措施2.1 对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进行掌握不同的抗生素之间作用和特点都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抗生素药物的选择时,需确定其抗菌谱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符。如青霉素的抗菌谱中包含着革兰阳性杆菌与球菌等,链球菌作为临床上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青霉素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因此在抗生素选择时应将青霉素作为首选,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通常较低,因此基本无实际应用效果。在不能使用青霉素的情况下,可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头孢菌素属于一种广谱抗生素,在金黄色葡萄杆菌中第3 代头孢菌素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但在阴性杆菌中,第3 代头孢菌素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第1 代与第2 代,因此在金黄色葡萄杆菌感染的情况下应选用头孢唑啉或头孢噻吩,而非第3 代头孢菌素。
2.2 视病菌敏感度而定进行抗生素的选择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可在应用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变化,如绿脓杆菌、肠杆菌、金黄色葡萄杆菌等较易产生耐药的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在近年来正呈逐渐增高的状态。对于抗耐药金黄色葡萄杆菌而言,红霉素仅能够作为备用药物而不能作为有效药应用。不同的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也有着不同的敏感性,相同的菌种之间,对同一种的抗生素的敏感性也可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细菌的耐药性也逐渐成上升趋势,因此在进行抗生素的选择时,应根据正确的药敏结果来进行选择应用,以实现临床感染治疗成功率的提高。
2.3 根据实际感染规律及程度而定进行抗生素的选择当患者出现重症深部感染时,应选用血与组织药物浓度较高、抗菌作用较强的抗生素,例如头孢唑啉与头孢噻吩在早期金黄色葡萄杆菌败血症具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在感染较深或病程较长的情况下,头孢唑啉的应用价值便明显高于头孢噻吩。这是由于从血浓度与组织浓度的角度而谈,头孢唑啉均明显较高,且其具有着较长的半衰期,在深部感染时可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抗生素的选择时,实际感染的规律与程度可作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进行结合考量。
2.4 根据药物的相关特点而定进行抗生素的选择2.4.1 吸收过程不同抗拒药物之间的吸收程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各类药物吸收过程的差异,在进行轻度、中度感染的治疗时,对抗生素的选择可主要以易吸收、病原菌对其敏感的类型为主,而在进行重度感染的治疗时,则可采用静脉给药的形式进行治疗,尽量对肌内注射或口服时多种因素造成的影响起到避免的效果。
2.4.2 分布对于进入血液循环的抗菌药物而言,如呈现游离状态,便可利用其分子较小的特性分布于各组织与体液当中,直至到达感染部位。
如患者处于妊娠期,这时采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可导致胎儿的第八对颅神经受到损害,引发先天性耳聋;如采用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则会使胎儿的骨骼发育及乳齿受损。因此,当患者处于妊娠期时,在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时,应注意避免使用可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与胎儿的健康与安全。
2.4.3 排泄多数抗菌药物可通过肾脏进行排泄,且尿药浓度较高,可高达血浓度的数十倍左右。如利福平、头孢唑酮、林可霉素等,通常经过肝胆系统向体外排出,故具有较高的胆汁浓度,但如多粘菌素、氯霉素等药物的胆汁浓度偏低,因此在胆系感染中不宜作为首选药物进行应用。
2.4.4 代谢对于部分抗菌药物而言,代谢可在体内进行,例如,氯霉素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相互结合时,将会导致失去抗菌活性;头孢噻亏在体内进行代谢时,可生成去乙酰头孢噻肟,存在体内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但与原药相比较低。
3. 小结综上所述,临床上在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中,需通过全面的合理用药措施对患者进行科学的用药,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及治疗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1] 姜慧敏. 抗生素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5):79-80.[2] 王迎春,周学琴,刘玉琴. 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相关因素的分析[J].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01):73-75.[3] 方静,周学琴.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02):141-144.[4] 冯娟,赵锐,夏莉莉.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09):154-155.[5] 王祖凤. 医学信息,2014,27(12):440.[6] 韩玉虎. 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J]. 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09):17-18.[7] 吴贵涛.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223-224.[8] 陈浩.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145-146.
论文作者:冯龄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7
标签:抗生素论文; 头孢论文; 药物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患者论文; 头孢菌素论文; 杆菌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