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学校的规模经济与知识联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学校论文,规模经济论文,知识论文,联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50;G5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4)02-0042-04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使单位成本不断下降。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实际上反映的是生产规模和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在企业趋近最优经济规模之前,扩大企业规模无疑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传统实现方式通常是依靠企业自我扩大再生产或借助企业合并而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依靠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受到种种限制,因为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其自身的边界。按照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规模的确定取决于规模扩大后企业外部交易费用的节约和内部交易费用增加之间的权衡,两者相等的一点即为企业的边界。企业规模扩大后之所以节约外部交易费用,是由于大规模企业与小规模企业相比,可以通过建立更加专业化的原料采购、产品销售、信息收集、公关宣传队伍以及扩大一次订货量、提高企业声誉等方式节省单位产品的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同时,企业规模扩大后会导致组织失灵,从而增加内部交易费用。当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外部交易成本节约大于内部交易成本增加时,企业就表现为规模经济,否则就表现为规模不经济。
在企业规模效益理论受到人们重视以后,一部分教育管理学家开始关注高等学校的规模效益问题,认为高等学校同样存在规模经济问题,其原理与企业是基本一致的。
上述的规模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内部规模经济,与此相对应的还有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的产生并不是依靠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是依靠企业间或者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如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进行联合,通过共享资源、信息、知识等节约组织成本,提高效益。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是相互联系的,但两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即当内部规模经济存在时,并不必然产生外部规模经济;而当内部规模经济不存在时,却可能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这时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已不必要,而企业的联合和战略联盟的结成是较好的选择。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高等学校。
二、高等学校规模效益的实证分析
国外关于高等院校规模效益问题的实证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从研究的结论看,大部分的研究证实存在规模效益,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情况存在较大区别,还有部分研究未发现高等学校存在规模效益。一般认为,明显的规模效益主要在学校规模很小时表现出来;表现显著的正的规模效益的学校规模范围因学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1]我国高等学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始于1986年。1986年世界银行专家对我国136所曾经得到过世行贷款援助的高等学校进行了有关规模效益的实证分析。这些学校大多是全国重点院校或省属重点院校。通过对这些学校有关经常性开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学校存在着显著的规模经济。北京大学闵维方教授于1989年4月至1990年4月间在我国陕西、贵州、湖北三省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该研究选取了包括全国重点院校、省属重点院校和普通地方院校在内的114所高等学校构成的样本,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也发现存在规模效益,并且发现当学校规模小于4000人时,规模效益较明显,之后规模效益减弱,据此认为高等学校的合理规模为4000人。[2]
我们收集了全国70余所地方属师范本科院校1995-2000年的统计数据(注:数据是依据各高校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统计局联合制作的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基层表上报的原始数据计算,使用的学生数为折算后的标准生数。选取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地方属师范本科院校,是为了避免由于学校的类型、层次、隶属关系不同导致的生均事业费的差异。),并进行了生均事业费与学生数的相关分析,结果未发现地方属师范本科院校存在规模效益。不仅如此,1995-2000年地方师范本科院校的生均成本与学校规模逐步由低度负相关向正相关过渡,1998开始表现为显著正相关,说明这期间高等学校的规模越大,生均费用也越高(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图1 1995年地方属师范本科院校规模效益分析散点图
图2 1998年地方属师范本科院校规模效益分析散点图
图3 2000年地方属师范本科院校规模效益分析散点图
这与世界银行和北京大学闵维方等人运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数据对我国高等学校的规模效益进行分析时得出的结论是不一致的。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等学校的规模已大幅度提高,1995-2000年地方属师范本科院校平均规模分别达4277人、4445人、4790人、5145人、6905人和8743人,而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的平均规模不足2000人(见表1)。我国高等学校在20世纪80年代表现出较明显的规模效益,主要原因是,当时学校规模过小,许多专业是单班招生甚至隔年单班招生,人员、教室和设备利用效率低下,在这种条件下扩大学校规模,不需要额外增加管理人员、教学人员、设备、教室等等,只需要提高其利用效率就可完全满足教学要求,从而实现了规模效益。但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高等学校的规模已经大大提高,这时再增加学生人数,则需要额外增加管理人员、教学人员、设备尤其是教室等,亦即固定成本要相应增加,特别是当规模扩大后,如果管理措施跟不上,会产生扯皮、内耗等现象,反而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因此会出现规模不经济。
表1 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的平均规模统计表(人)
年份 规模
1980 1817
1982 1614
1983 1499
1984 1547
1985 1676
1986 1784
1987 1843
1988 1922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7,1988)。
需要说明的是,对高等学校产出质量的测量是十分困难的。由于缺乏统一的令人满意的测量标准,我们难以在进行高等学校规模效益分析时考虑质量因素,这也是目前高等学校规模效益分析和评价时共同面临的难题,由于生均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产出质量高,所以前述的高等学校规模效益分析是不完善的。但未考虑质量因素的高等学校规模效益分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尤其是在我们的分析中,从1986年生均成本与学校规模的高度负相关到后来的高度正相关,这足以说明当前我国高等学校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带来资源利用的节约,实现规模经济。
虽然高等学校规模的扩大没能带来有形资产的节约,但是,从知识互补、知识共享的角度看,高等学校规模扩大,有利于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学科齐全、人才济济的学校里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相互交往和学习,会接受多方面的信息,受到多学科的熏陶,同时,根据知识收益递增的原理,知识的利用不像有形资产那样出现拥挤状态。因此,应当积极探讨新的方式,既能避免高等学校的规模不经济,又能发挥知识互补、知识共享的作用。我们认为,建立高等学校知识联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三、高等学校知识联盟的建立
1.战略联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战略联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特定事业部门和职能部门,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联盟成员之间的协作关系主要表现为:(1)相互往来的平等性。联盟成员均为独立法人实体,相互之间的往来不是由行政层级关系所决定,而是遵循自愿互利原则,为彼此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利益所驱动。(2)合作关系的长期性。联盟关系并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一次性交易关系,而是相对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因此,企业参与联盟的目标不在于获取短期利益,而是希望通过持续的合作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实现长远收益的最大化。(3)整体利益的互补性。联盟关系并不是市场交易关系,而是各成员之间的一种利益互补关系。通过成员企业相互之间的扬长避短,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产生协同效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在社会经济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体现为知识的竞争、核心能力的竞争。因此,联盟各方越来越意识到应当通过联盟学习对方的知识尤其是默会知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核心专长。这时便出现了战略联盟的新形式——知识联盟。知识联盟的动机和内容主要是为了转移或学习知识。交易费用理论认为,知识产品市场如专利技术市场和管理咨询市场大多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对许多默会知识而言,也许市场根本就不存在。知识产品市场失灵,主要是因为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加之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知识产品难以用市场价格机制进行交易或者交易成本过高,为了克服知识产品市场失灵的现象,尤其是克服默会知识难以进行组织间转移的困难,通过建立联盟形式促使知识进行内部化转移,可以大大节约知识的外部交易成本。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出发,知识联盟是企业之间进行知识转移以及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最佳制度安排,
2.高等学校知识联盟的含义和形式
高等学校知识联盟是指高等学校为了获取或学习知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核心专长,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高校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形成的一种长期的、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当前高等学校的规模较大,通过扩大单所高等学校的规模已经不能产生规模经济。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许多单科型高等学校纷纷提出向综合型迈进,原有的综合型大学更是求大求全,这种以丧失原有优势、特色为代价的求大求全现象并非一种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认为在高等学校的内部规模经济几乎走到尽头的时候,寻求外部规模经济,建立知识联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高等学校知识联盟的形式主要有:(1)合作办学。这主要是指学校之间利用各自的优势,合办某些专业学科或者就某些培训项目进行长期的合作,包括国内学校之间的联合和国际合作。合作办学应当是一种较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2)互派教师。这不仅包括传统的一方派教师到另一方进修学习,而且包括双方互派教师担任某些课程的教学工作,定期开办学术讲座。(3)建立教学联合体。这主要是指地理位置距离较近的高等学校之间发挥各自的优势,选派优秀教师,开设某些共同课程,教学联合体成员单位的学生可自愿选课。(4)合作研究。这主要是指一方提供研究条件和经费,另一方利用自己的知识或科研优势,派出学术带头人指导和帮助对方进行科研活动,也包括双方共同筹资、共同派员的联合研究。产学合作研究是企业与高等学校的联合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从知识联盟的角度讲,通过产学合作研究,企业一方可以得到或利用开发的技术成果,并且也可锻炼研究队伍;学校一方可以得到经济回报,同时在合作研究中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锻炼教学、科研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了解和掌握企业的默会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活动。(5)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与产学合作研究的目的不同,它主要是指高等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而设立的相对稳定的实践场所。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一方也可以较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择优选拔人才,同时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知识服务。
3.形成有效知识联盟的条件
知识联盟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转移和共享知识,尤其是默会知识。但知识的有效转移和共享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从组织学习的理论看,成功的知识转移和共享需要一个设计良好的学习系统。(1)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强烈的学习意识。高校应当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例如工科院校除了学习同类型学校的优势知识外,还应当学习综合型大学的人文知识,丰富自己的人文气息和学生生活,文科院校要学习工科院校踏实务实的治学作风等等。另外,联盟成员还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应当主动地获取联盟知识,不能被动地满足于依赖合作伙伴提供知识,因为学习的有利时机并非时时出现。(2)高校应能接触到联盟成员的核心知识。如果联盟伙伴担心知识泄露而不愿分享知识,知识联盟就难以形成。联盟成员必须增强相互信赖关系,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自由交换的学习环境。另外,知识本身的特性也会影响知识转移。显性知识具有系统性,比较容易转移和共享,而默会知识是无形的,难以形式化,转移和共享这类知识很困难。为使联盟成员接触到彼此的默会知识,联盟成员就需要密切接触和交流。(3)学习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是关键。接触到联盟知识以后,能否将对方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取决于本身的知识吸收能力。高校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吸收能力,用人之长补己之短。(4)对联盟伙伴的选择主要基于高校学科、知识、特长的互补性,即联盟一方具有某些另一方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果一个伙伴没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那么联盟既难以形成也不会持久。因此,对联盟伙伴的选择也要着眼于知识的可获得性。(5)在选择联盟伙伴时应当考虑地理。因为地理位置的远近影响到知识交流的费用,所以应当优先选择距离较近的联盟伙伴。由于现代通讯工具非常先进,利用因特网等进行交流既经济又迅速,因此组建互补性强的远距离的知识联盟也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考虑距离较近的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