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的青年道德社会化探赜
李 力 金 昕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摘 要] 全媒体是青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新时代全媒体迅速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链条不断革新。在此情境下,以媒体融合发展、壮大主流舆论为紧迫要求与实践指向,切实提升青年道德社会化实效成为时代之需。因此,需积极顺应全媒体发展态势,厘清全媒体视域下青年道德社会化所面临的困境,从传播主体建设、内容优化、方法提升、链条延伸等层面探索其创新路径。
[关键词] 全媒体;青年道德社会化;培育路径
道德社会化是指将特定的道德规范、伦理准则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自觉,外化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动态性、发展性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主流价值导引。青年作为社会最活跃、最具有创新力的群体,其道德社会化程度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走向。新时代,青年道德社会化的理想图景即完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道德教化、内化和外化过程。从现实境遇来看,由于当前互联网全媒体的迅猛发展,青年道德社会化的情境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青年社会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追求、主流价值引导与道德选择多元化等冲突矛盾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全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青年的道德发展格局。从积极因素来看,全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的产物,表征了新时代媒体高度融合的发展状态,为青年提供了丰富性、多层次、多方式的道德传播内容与形态,实现了即时化、多角度、多感官的媒体体验,全面契合满足了青年道德社会化的要求。从消极因素来看,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主流媒体失语、传播内容杂糅、舆论主场削弱、核心价值消解等问题依然突出存在,对青年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1]这一重要论断为全媒体视域下提升青年道德社会化实效进一步指明了目标,提供了导引。
一、全媒体视域下青年道德社会化的内在特征
全媒体视域下,信息传播突破了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主体维度和效能维度,体现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个特点,使得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青年道德社会化进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江南众多以“水”景见长的景观之中,乾隆帝最欣赏的是苏州寒山千尺雪。乾隆帝第一次南巡时,便被苏州寒山所特有的隽秀所陶醉,谓“其悦性灵而发藻思者所在多有,独爱吴之寒山千尺雪”⑭。回京后就在西苑淑清院中仿建寒山千尺雪。可能是爱之独深,也由于西苑的千尺雪少了天然飞瀑,乾隆十六年八月又在避暑山庄动工修建千尺雪。避暑山庄的千尺雪建成后,乾隆仍感觉“尚未得松石古意”⑮,次年再在盘山静寂山庄仿建。
(一)全媒体传播特点与技术特性充分延展青年道德社会化空间
青年从媒体获取信息的深度和广度远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随着媒体形态与格局的变革,全媒体“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的技术特性和传播特点,为青年道德社会化过程构筑了全新空间,其突出表现为媒体甚至不再是现实的反映,而本身成为一种现实。一方面,青年更依赖于网络、手机终端获取各类图像化、移动化、社交化信息,而青年所接受和认可的这些 “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体选择、加工,以及过滤之后所产生的“象征性现实”,这些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另一方面,从生产信息的媒体格局来看,传统媒体的生产模式、传播方式的优势与门槛已不复存在,在全媒体格局下,尽管传统主流媒体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具备权威性,而各类商业网站与庞大的自媒体往往是网络爆料与引发社会舆论热点的主要推动力量,在流量主导上占据优势,舆论生态格局变得更为多元、分层和互动。在这种格局影响之下,青年针对自我价值彰显、价值认同、价值确证、价值保护的诸多诉求等会充分实现,并且对于各类媒体形成不同的判断选择,继而对某种或某几种媒体产生路径式的选择与依赖,进而以媒体为场域,形成了个性化、广阔的道德社会化空间。
(二)全媒体发展趋势导引青年道德社会化路向由碎片向整合、由边缘向中心、由孤立向聚合转化
从媒体的发展的路向来看,媒体经历了由“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发展过程。“中心化”特征是由于传统媒体的媒体内容生产、制作分发以及流通渠道的专业性而形成的,依赖于较强的等级性组织特征以及庞大的组织架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这种惯有的格局被打破,原来的集中性、垄断性格局被重新打散,每个青年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选择,青年的需要由此成为中心,并对内容生产的环节产生重要影响。青年的道德需求在传播过程中重要性被重新估值,进而产生了“去中心化”趋势。但是,这种“去中心化”的趋势的弊端也愈加明显:一方面,自媒体已然超越了网络媒体单纯具有的“输入”功能,更多地体现出“输出”的功能,这种输出夹杂个人以及背后所代表利益的观点与声音,大量自媒体以“直接发布”的形式产生了大量的信息,造成“众声喧哗”的场景。由于“把关人”难以即时应对甚至缺失,导致了低端、不良信息泛滥的情形。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生产水平不一,自媒体等往往形成情绪化、集聚性表达,容易造成信息污染。在这种情境下,“再中心化”势必成为一种新的转向。信息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角色需要再度强化,筛选、过滤和议题引领的功能亟待重新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2]根本目的在于推动主流媒体与多元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重新巩固和树立主流价值引领的中心地位。而在此转向之下,青年道德社会化过程必将经历由碎片向整合、由边缘向中心、由孤立向聚合的历史性过程。
(三)全媒体变革式发展促进青年道德社会化向纵深发展
第5段最后一句是and连接的并列句,在后半句中还有关系从句的使用,to a degree后的从句中,关系代词充当主语,对人物残酷无情的程度进一步补充说明。
二、全媒体视域下青年道德社会化的困境分析
第二天,我真的离家出走了,我把所有的零花钱都揣在口袋里。路边杂货店的寡妇老板娘正在煮茶叶蛋,殷勤地招呼我吃,结果一不小心就把钱全花光了,我摸着空口袋和鼓胀的胃,决定将离家出走进行到底。
(一)传播主体多元格局造成主流道德引领边缘化
在以往的媒体格局影响下,青年的道德认知相对单一,社会归属感相对较强,媒体对于主流道德认知的整合功能较为明显。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深入,工具理性高涨已然成为事实,价值观念在多元激荡中发生冲突。原有的主流道德观念的主导作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原有的道德体系在急剧变革中脱离了现实的发展样态,甚至对于整合机制形成了反作用力,加大了导引的难度。道德多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流道德的主导作用,舆论场“众声喧哗”、背离客观事实等问题加速了这一趋势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利益导向下的“泛娱乐化”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各种背离主流道德的现象,损坏了青年独立创新的思维能力,导致部分青年信仰迷茫、价值塑造的取向扭曲。
选择建筑材料时,首要考虑因素是经济因素,而后便是美学特性及艺术性。而在实际情况下,人们在接触某一建筑时,第一印象往往是由建筑带来的视觉感受决定的。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对装饰材料实用性的运用已达到较高水平,对建筑装饰设计和建筑材料的审美方面体现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美学特性的鉴赏力提升,推动了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地提升美感,推动建筑材料美学得以充分发挥,使装饰材料的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通过用装饰材料对建筑进行装饰,不仅增加建筑新意,更能美化人们的生活。
(二)传播内容多元杂糅消减了主流道德主导作用
传播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全媒体的显著特点。多元化主体造就了信息的生产模式,重塑了传媒发展的格局,并且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导致作用模式变化,其机理在于传统单向度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和主导权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扁平化的传播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青年成为传播的一个个节点,形成了非线性的网状辐射格局,主流道德影响力、引领力逐渐被削弱,杂糅的价值观、各类思潮充斥在青年道德社会化的空间之中,进一步造成了当前主流道德引领力边缘化。二是由于情绪传播、个体认知社会化传播、社会心态传播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产生了信息海量、碎片接收、缺乏倾听、产生对抗的形态。青年在道德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宣传飞沫化、解读负面化、危机常态化等多种挑战。与此同时,以往占主导地位的媒体传播者由于受到自身观念老旧和工作性质的限制,缺乏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探究多元传播主体背后的特点、规律、运行机制和优缺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继续沿用传统媒体的管理方法,也就无法进一步对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和积极有效的传播。三是多元主体下各类媒体协同不够。当前最为迫切的需求和问题在于促进主流媒体的新发展,发挥各类媒体的协同作用,共同承担起促进青年道德社会化的任务。但就目前状况来看,“全媒体”视域下的多元传播主体仅聚焦部分功能和内容,未能实现优势集合。
全媒体变革式发展的优势在于实现了全媒体策划与全媒体采编联动和“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平台传播”。全媒体对于相关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并由各类媒体将其编辑制作成适合该平台发布的内容,能够深度契合不同传播渠道的传播特性,例如,微博、网站、客户端重速度,而微信等求深度、求生动,能够满足各类青年群体所需。因此,在促进青年道德社会化的进程中,可以利用全媒体的信息生成与传播特点,进一步解决媒体对于道德特性的诠释和表达的核心性问题,从而助力青年道德社会化向纵深发展。一是媒体媒介作用发挥与道德自身特性相契合,具体表现为对于道德理想性的生动阐释。“道德理想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生活应然状态的观念建构,是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价值目标并在对社会道德生活的实然状态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3]理想性是道德特定的重要内涵,是道德精神内核的凸显,也是实然与应然的有机结合。全媒体需将理想性的价值内涵予以丰富、生动阐释,契合新时代青年道德塑造与成长的层次性所需,是提升青年道德社会化的核心性问题。二是全媒体有效引导青年道德的利他性。利他性作为道德最重要的内核,倡导的就是构建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有所付出等秩序的良性建构。在其中,还有道德典范式的纯粹利他行为,也有利他与利己相糅合的行为,因此必须通过分析和鉴别,既不能全然对立,也不能偏颇其一。全媒体有利于挖掘不同类别信息与不同层次青年价值取向的耦合,实现道德利他性与其具体需求之间的张力平衡,真正有效促进青年的道德社会化进程。
(三)传播方式多样造成了监管困难、群体极化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调研,主持召开有关媒体发展、媒体融合的重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新时代背景下理解和推动全媒体发展,创新青年道德社会化路径指明了方向。总体来看,全媒体视域下青年道德社会化路径创新的关键在于把握媒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聚焦传播的主体、内容、方式,以及在关键环节上提出实效性举措。
(四)青年媒体偏好与接受不一导致效果难以保证
从青年自身的角度来看,青年群体接受媒体所传播的多样多元信息有一个选择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因为传播内容本身质量不一、类别不一、目标不一,并且受众接收的媒体种类有别。如何促进与实现不同青年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受众特点的青年群体与媒体产生良性互动,实现双方的“互利互促”是应当关注的问题。当前存在困境在于,一是道德传播的内容是大水漫灌式的,如何在青年受众可接受的、喜爱的范围内实现精准投送,针对青年群体的喜好,传播带有积极的、正能量的内容,使青年群体感受传播的智能化。二是传播者依然热衷于“标题党”、博眼球。从本质上来看,青年是极易接受新兴事物的群体,他们期待探索新事物,只有在传播内容的代入感、新颖性、创新性上下功夫,将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所传播的内容上,才能强化传播力度与深度,进而增强传播效果,使接受更具有实效性。三是接收受众的反馈未能得到有效关注。及时回应青年提出的新要求对于道德化来说是关键的过程。传播是一个过程性活动,接受与消化也是一个过程性活动,在此过程中,传播者不仅要注意受众的可接受程度、可接受范围、可接受意愿,还要注重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喜爱程度、建议等的反馈,才能使传播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从现状来看,部分媒体对于青年受众反馈程度不一,存在普遍的反馈缺失的情况,一些反馈还存在着无效引导和消极引导的情况,亟须通过全媒体的发展变革解决此类问题。
在全媒体视域下,青年道德社会化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具体来看,分别面临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受众主体四个层面所带来的困境。
三、全媒体视域下青年道德社会化的路径创新
全媒体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其独有的全面性。从表现的形态来看,全媒体的构成包括报纸杂志、广播影像、电影出版等传统媒体,同时也涵盖了网络、移动端、通讯端等新的媒体传播形式。从感官的占有来看,全媒体涵盖了视觉、听觉、触觉等青年所以能涉及到的所有感官。从传播渠道和方式来看,全媒体通过对形式与渠道的综合,产生了全面与精准的结合,全媒体通过融合与互补达成了媒体的全时在线与实时传输,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受众的全面覆盖,更易于对青年进行道德的传播与教育。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全媒体视域下,各种媒体还处于整合的发展过程之中,不同的传播方式,引发了不同的问题。一是主流媒体被忽视。主流媒体是主流道德宣传的关键阵地。尽管目前各类主流媒体均已发展了线上线下多种传播途径,但是,部分媒体所运用的网页、客户端和社交媒体等平台与其传统主体平台之间只是初步做到了所传播的内容一致,而没有形成各具特色、相互呼应、相互促进的宣传合力。二是媒体监管难度加大问题。从微博到微信,由“发散状流动”向“点对点流动”的变化,自媒体信息传输跨越了运营商、社交网络等多种壁垒,实现了现实与虚拟的“无缝对接”,以移动终端为社交节点的深耕式传播,在传播私密性上的限制,获得了用户的青睐,同时也引发了监管难度更大的现实问题。[4]其所带来的“点对点”“朋友圈”的传播方式导致监管难度更大。三是极化现象突出。当前的传播方式导致青年在网络参与之中形成了极化现象,并且进一步导致形成了“信息茧房”。青年通过地缘、学缘、兴趣、爱好等关系产生深刻的分化和类聚,形成相对同质化趋向明显的“信息茧房”,构成了封闭的、选择性的环境,进而沉浸在自我话语体系之中,形成了带有偏见的观点和价值观的集聚,不利于青年与正确的社会道德产生耦合,并且导致整个社会黏性降低,阻碍社会共识的产生与凝聚。
(一)聚焦主体协同,营造青年道德社会化的良性态势
营造青年道德社会化的良性态势需要促使传播主体形成协同合力。一是要聚焦传统意义上占主导地位的传播者。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即传统主流媒体,应当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提高甄别和正向选择传播内容的能力,做好舆情监测,引导社会道德问题的舆论方向。传播者在与时俱进、创新传播方式的同时更应当成为新时代的全媒体转型的探索者,在对各类媒体所独有的特点、规律、运行机制和优缺点进行深度把握的基础上实现向全媒体的转型升级。二是自媒体要明确自身发声的法律界限和伦理界限。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打造一批示范型的自媒体,加大整治力度,将触犯底线的自媒体加入社会失信黑名单;强化科技对规范自媒体言论的作用,通过大数据技术等加强甄别、防范与处理。三是促使青年实现传播参与的道德自律。自律是道德内化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自我道德素质和道德能力的过程,是个体主观能动性在道德领域的有效体现,促进青年道德实践能力的关键是使其从道德他律走向自律。青年作为传播过程的参与者,要始终恪守原则,秉持底线思维,努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实践能力。
(二)聚焦内容优化,增强青年道德社会化的信任感知
公众信任是全媒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青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检验标准。一是聚焦事实。当前媒体传播鱼龙混杂,一些非主流媒体为了博取公众的眼球,进行新闻报道时往往夸大其词,掩盖事情真相,以试图引导公众舆论走向,破坏青年道德社会化的信任度。因此,要以主流媒体为牵引,夯实证据系统,优化调查方法,增强报道科学性,真实性。二是聚焦实时。全媒体平台在进行青年道德社会化教育时必须提升敏感度,提高效率,优化采编流程,坚持“一次采集、N次加工、多元化传播与多终端适配”,尽最大可能实现传播速度快、场面真实、内容全面报道,放大报道的传播效果。紧紧抓住社会热点问题、网络舆论等容易被群众关注和发酵的问题,创造道德教育的相关话题,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舆论氛围,构建符合主体心理和接受习惯的价值认同场景。三是聚焦微观。与自媒体相比,传统的主流媒体在国内媒体界的地位比较高,影响力大,但是也存在传播模式僵化、内容定位高级、难以贴近青年人生活的问题。提升青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应当对内容进行优化,在内容选择时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聚焦价值需求,彰显人文关怀。
(三)聚焦方法提升,促进青年道德社会化的互动聚合
与传统课堂教育不同,利用“全媒体”实现青年道德社会化,面对的是松散的个体,虚拟而真实,因此提升转化渗透能力就成了全媒体必不可少的诉求之一。一是合理、适度加工。媒体在进行事实陈述时,应考虑青年的特点,采用合适解释框架和语言,合理、适度地对传播内容进行加工,转变话语体系,以情感性、故事化、艺术性内容为主体,以符合受众喜好方式进行投送,实现精准覆盖,引起青年受众的充分注意与接受。二是伴随介入。利用大数据分析,深入洞察把握青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将其转化为用户、内容、渠道的三者合一。全媒体格局下媒体应持续发力,突破传统传播途径局限于观念层面的表达、语言文字和图片作为传播符号的弊端,在内容组织和话语表达上不再是以“灌输式”为主,而通过多种媒体的多变、灵活表达,减少死板的说教,多采用直观的方式进行教育,进而引起青年的精神共鸣。三是日常化表达。教育发挥作用是潜移默化而深远持久的,将青年道德社会化教育延伸至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无疑也是传播者在构建全媒体时所应考虑和强化的关键点。日常化表达,就是在注重以落细落小落实、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可感的情绪中消除抽象语言与日常生活的差异,增强青年道德社会化的互动聚合。青年人所频繁使用的微博、微信、豆瓣、知乎、抖音等各类媒介便是一个可以相互分享、彼此互动的“圈”效应,以发动话题讨论为主要手段,在用户的日常分享和互动中推进青年道德社会化。
(四)聚焦链条延伸,形成青年道德社会化的有效保障
全媒体作用的发挥需要对媒体传播链条进行延伸,形成贯穿传播全过程的线上线下统合机制,进而产生科学化的有效保障。一是强化科学预判,精准设置议题。媒体在发挥自我引领力的过程中需要开阔视野、交融视域、科学前瞻,结合受众所需,优化青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议题框架,为青年人的道德社会化教育提供切实、可感的社会事实,并深入发展,提升舆论层次,融入道德教育意义。二是着力发挥意见领袖作用。青年人还处在价值观养成阶段,极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引导,形成“一边倒”的舆论风向,培养青年意见领袖可以确保在复杂的全媒体时代,始终能够坚持道德标准,形成坚定力量,在关键时刻顺利推进青年的道德社会化进程。媒体应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有效发挥意见领袖的传播纽带功能,通过激发道德讨论、强化道德诉求、触动道德情感,促成道德认同。三是媒体传播与线下实践有效统合。在媒体传播中,青年的实际道德状况往往是隐藏且不可感知的,因此通过分析青年道德发展规律,将传播活动延伸到青年的现实生活中,激发青年的参与实践,力求实现媒体传播、道德发展与道德行为的有机匹配,进而确证青年道德社会化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EB/OL]. http://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leaders/2019-01/25/c_1124044075. html, 2019-01-25.
[2] 习近平1. 25谈媒体融合发展十大“金句”[EB/OL]. http://jhsjk. people. cn/article/30957671?isindex=1, 2019-03-05.
[3]汪信砚.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想境遇的反思[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05):517-521.
[4]谢俊. 自媒体时代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创新[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4):51-56.
A Probe into the Socialization of Youth Mor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hole Media
Li Li JinXin
(Center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whole media is an important field for the socialization of youth moralit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hole media in the new era, the ecology of public opinion, the pattern of media and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 have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and the chain of content production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has been continuously innovated. We should view the media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expanding the mainstream public opinion as urgent requirements and practice direction, so that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youth moral socializ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whole media, clarify the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whole media and the youth moral socialization, and explore its innovation path from the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of content, multiple presentations of ways, transformation and penetration of method, and collaborative promotion of system.
Key words: Whole Media; Socialization of Youth Morality; Cultivation Path
[中图分类号] D4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789(2019)05-0097-05
[收稿日期] 2019-04-07
[ 基金项目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JD710016;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051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东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学生事务管理的方法、特点、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09216。
[ 作者简介 ] 李力,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金昕,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曾燕波
标签:全媒体论文; 青年道德社会化论文; 培育路径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