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程:构建学业水平测试体系的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学业论文,体系论文,水平论文,测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理想的教育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学、评价三者高度一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人们日益认识到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果没有评价改革的“保驾护航”,高中课程改革终将寸步难行。在新课程实验的推进中,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业水平测试体系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本文以高中历史新课程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建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成梯度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体系。
一、基于学分制认定的学业水平测试
实行学分管理是本次高中课程方案一个突出的特征。学分管理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了每门课程的学分和学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以保证学生达到毕业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方案规定每位学生应修三个模块,总学分为6分。
学分认定,必然涉及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测试,有的研究者提出学分认定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① 这是可行的。过程性评价可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情况,包括结构化表现测验(这是一种强调在模拟情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方式。在纸笔测验中,经常用“设计”“建立”“创作”等行为动词,如历史教师让学生编写一则历史故事,根据一幅人物画像写一段话等)、口头表述(如历史辩论赛)、模拟表现、调查、作品、项目以及历史资料袋等。此外,学生在平时历史学习中的表现也应纳入过程性评价体系中,如学生上历史课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历史作业和平时测验成绩等。我们认为,过程性评价的分值最少应占学生学分认定总分值的 50%。过程性评价可放手由学校来组织、认定,历史教师是认定的执行人。
“终结性评价”考试的目的主要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否达到了合格的标准。因此,这种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考试,命题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控制好难度,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过关。“终结性评价”应在学生学完每一模块后进行,可采取和期末考试二卷合一的方式进行操作。终结性评价的分值占学生学分认定总分值的50%。
学生“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得分加起来满60分(百分制)为合格,就算顺利通过学分考试。
二、基于必修内容的学业水平测试(江苏会考水平)
江苏2008年高考方案(草案)提出:历史等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由省组织实施,以单科形式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分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必修科目安排在高二上学期,实行等级记分,分成A、B、C、D、E五个等级。必修内容的学业水平测试采取百分制,实行闭卷纸笔测验。考生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数据之一。
江苏基于必修内容的学业水平测试实际相当于过去的会考,其中关于会考成绩作为高考录取参考依据的规定,对于改变一考定局的状况,减少偶发因素对考生高考的影响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过去的会考成绩简单划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容易使这两个档次的人数凝固化,不利于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江苏基于必修内容的学业水平测试将学生的考试等级分为A、B、C、D、E五个层次,有助于客观、科学、真实地界定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既有利于中学新课程的实施,也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会考试卷的设计可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以信度和效度较高且能够保证知识覆盖面的单项选择题为主,分值约占50分。选择题的设计应强调基础性、常识性,在一标多本的情况下,选取多版本教材的共性部分设题,难度适中。主观题的设计应以材料题为主,试题设计要彰显时代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历史试题的创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制约,其中最值得注重的莫过于时代性。关注现实是中国史学的一大特色。梁启超先生一向主张用历史教育国民,引导人们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好像一部影片,能教人哭,能教人笑,影片而不能使人哭,使人笑,犹之历史不能增长知识,锻炼精神,便没有价值一样”。试题的设计体现探究性,能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解题,感悟历史探究的过程,学会历史探究的方法。注意开放性,包括试题应体现争鸣性,答案制定应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张扬个性。如在会考试卷中可命制如下包含开放、探究元素的试题:
学会判断历史资料的价值并能从不同的历史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更是复原历史真相的必经途径。以下是某校学生在《中国古代纸的发明》的探究性学习中出现的一个情景:
学生甲认为纸是东汉时期蔡伦最早发明的。他提供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学生乙认为纸早在西汉就已经发明了。他也提供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东南放马滩5号西汉墓出土了西汉文景时期的纸质地图残片。
你支持上述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你说明理由。你不支持另一位同学的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另外,会考试卷是不是要每年都组织一次封闭性的命题?我觉得这大可不必。考试院完全可以采取征题的方式,组建历史试题库。所选择的试题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总体上能够覆盖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全部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聘请有关专家对每一道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审核,使之科学合理,用语准确,并通过模拟测试减少试题误差。经过审核和模拟测试后的试题再进行等值处理,分类输入电脑建立试题库。
三、基于选修内容的学业水平测试(江苏高考水平)
江苏2008年高考方案(草案)规定:所有文科学生必须选考历史,选修水平的历史测试成绩是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这实际上表明了基于选修内容的学业水平测试相当于高考的选拔性考试。作为选拔性考试,主要目的是为高校选拔人才,试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适宜的区分度。同时,在测量目标、内容和题型上要进行一些新的探索。
1.在测试目标上,要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任何层次的考试,知识与能力都是考查的重点,这是无可争议的。中国的高考命题对于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应该说有成熟的经验。但在高考中如何考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历史高考中渗透过程与方法考查的试题已初见端倪,如2006年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7题,立意在于考查考生将所学历史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明显包含了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
高考试题如何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有的研究者认为这一目标几乎完全不能测量。因为,即使命制出一些好的考查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试题,其测量结果也只能作为判别考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知能力的依据,不能真实地推断考生本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② 有的研究者认为情感态度很难检测,但价值观却是可以检测的。③ 在高考卷中,已有一些要考生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来分析判断是非的试题,这些试题实际上已包含了间接考查学生价值观或思想素质的取向。
2.在测试内容上,要逐步实现对课程内容的考查
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命题,有助于改变教师“以本为本”的陈旧教材观,有助于维护课程标准的权威性,有助于从更广阔的视域,尤其是从现实生活中采集命题信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标准的性质、内容决定了课程标准在高考命题中的基础地位,既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也是考试大纲制订的基本依据。高考命题的内容范围和命题的背景材料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我们可从课程标准的陈述中提炼出命题的核心知识点,如从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中提炼出核心知识点:宗法制、分封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从课程标准“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之(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中提炼出核心知识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等。
教材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也为教师成功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例子。围绕课标编写的各版本教材所提供的知识点是高考命题不可回避的。但不同版本教材编写的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编排及图表选择差距甚大。从目前来看,新课程高考命题也只能以课标之内容标准为依据,从多版本教材共同涉及的知识点切入。如课程标准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条目下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人教版讲了四大发明、十进位法和割圆术、赤道坐标和浑仪、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黄帝内经》和针灸疗法、辽代应县木塔、郑和宝船和牵星术。而人民版只讲了四大发明。所以高考要命题只能从四大发明入手。如围绕课程标准“知道唐诗等文学成就”之内容标准,人教版教材讲得很细,初唐诗人王勃、陈子昂,盛唐诗人高适、岑参、孟浩然、王维、李白和杜甫,中唐的白居易、晚唐的杜牧和李商隐都有涉及;人民版只讲了李白和杜甫。因此高考要命题只能着眼于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
对课程内容的考查,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那就是要突出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例如,可在高考中大量引用史料来进行命题。实践证明,历史资料的引入使历史命题焕发了新的生机:一是使学生把已知和未知、史和论、学和用结合起来,促进了知识的活化;二是思维活动扩大,有利于显示和区分能力层次;三是把学生的平时学习成果和考试临场发挥结合起来,削弱了对课本和教师的依赖,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自身的水平。
由对教材知识的考查到对课程之内容标准的考查是新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标志。
3.在题型设计上,要强调多元、开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高考是通过试题来引导考生表现出期望的行为,并且根据这些行为推测考生具备某种能力的程度的。因此,试题及题型设计对实现考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考历史命题在试题立意、情境和设问等方面,要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在这方面上海走在了前面。2006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透露出新课程改革后一些新的命题思路:①选材的多样性,如试题广泛采集地图、图片、图表、史料、英文等丰富的素材。②话题的时代性(突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人文性、生活化,如试题中大量引用了历史名言、历史故事、时尚话语(“卡通”“手机报”)等素材。③情境设置的亲和性,如张爱玲的高三作文、顾颉刚对外祖父的回忆、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的毛泽东和斯大林带来的过年礼物、民主德国边防军把一个小孩抱到柏林墙上观看西柏林的市景等。④设问的探究性、研究性,如“手机报”一题问:广告设计把两者(手机和甲骨文)联系起来,你认为传递了怎样的历史信息?“同文馆”一题,要求学生辨别材料的原始性,综合材料为研究小组写一则关于同文馆的简介等。⑤答案的开放性,如材料分析论证的小论文题等。上海高考历史试题的探索,给我们起了示范和带头作用,其他自主命题者也在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与时代的脉搏共振和跃升,在实践中发展与完善。
注释:
① 何琼:《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3期。
② 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4月,第89页。
③ 黄牧航:《理想与现实的博弈——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科高考命题的趋向》,《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