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病房高龄老年患者误吸预防中的应用论文_王艳霞,李明,谢丹丹

河南焦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454002

【摘 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诊病房高龄患者误吸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 年10 月至2017 年10 月我院急诊病房收治的高龄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 %,对照组为83.33 %,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急诊病房高龄患者治疗过程中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诊病房;误吸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基数逐年增加,造成我国急诊入院的高龄患者人数也逐年增加,高龄患者由于机体功能的退化,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反射障碍,同时加之基础疾病的影响,患者在进食过程中易出现误吸,误吸入的胃内容物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可诱发严重的炎症性反应,并会对患者的气道造成损伤,甚者可造成患者出现肺不张、肺萎缩、呼吸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治疗质量,因此如何降低高龄患者误吸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基于此,我院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进行急诊病房高龄患者误吸预防护理干预,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 年10 月至2017 年10 月我院急诊病房收治的高龄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80~89 岁,平均年龄84.28±3.34 岁,心血管疾病9 例,肺部感染10 例,脑血管疾病11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龄80~88 岁,平均年龄84.22±3.02 岁,心血管疾病8 例,肺部感染9 例,脑血管疾病1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遵医嘱给予患者常规饮食宣教,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进食过程中将患者的床头太饱,鼻饲患者注意保持患者鼻饲管的通畅,加强患者的病房巡视,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误吸,立即使用吸引器进行吸引,维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即① 吞咽障碍评价 本组12 例患者均通过洼田试验水实验对患者的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对于5 s内30 mL温水一饮而尽而出现多次呛咳或10 s内无法饮完的患者,评定为高风险,对于需要2 次饮完,并出现呛咳的患者,评定为中风险[1],对于5 s内饮完,出现呛咳的患者,评定为低风险,依据患者的风险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② 饮食干预 高龄患者由于机体功能退化和原发疾病影响造成吞咽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因此对患者日常饮食的粘稠度应予以关注,通常情况下患者最容易吞咽泥状食物,若患者对稠、稀液体存在误吸,则不适合给予患者布丁粘稠度的食物,日常喂食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将食物充分咀嚼,完全咽下后,继续喂下一口,每口喂食的食物量不宜过大,以3~4 mL为宜,合理控制喂食的速度,依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理特点,采取适宜的喂食姿势,喂食时尽可能将患者的床头摇高,头部向前屈,增加吞咽能力,若患者病情不允许上述体位,则采用头偏向一侧,尽量保持头部向前屈,增加口咽部的通道,有利于患者完成吞咽;③ 留置胃管 对于高风险患者,为了避免误吸风险,可留置胃管,选择12 号胃管[2],插入的深度尽可能长一些,通过胃管保证患者日常营养物质的摄入,每次喂食前,先对患者胃内容物的残余量进行评估,若患者残余量较高,应延长喂食间隔时间,每次喂食量不超过250 mL,喂食完成后使用温开水进行冲洗;④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造成误吸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对误吸的认知,让患者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预防误吸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支持患者,耐心的聆听患者的诉说,让患者将心中的不良情绪都表达出来,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进食刺激造成患者精神过度兴奋,造成误吸和呛咳,对于缺乏信心的患者,可通过讲解之前成功治疗的案例,坚定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其通过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3],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中对于中、低风险的患者,通过给予喂食干预,改变食物的粘稠度和喂食姿势,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吞咽,对于高风险患者,通过留置胃管,避免误吸的发生,同时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一方面改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的依从性,一方面通过对患者进行误吸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对误吸的认知,有利于患者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避免误吸的发生。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急诊病房高龄患者治疗过程中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陶宜娟.老年患者食物误吸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2):66 - 67.

[2] 沈厚梅.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病房高龄老年患者误吸预防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5,19(3):590-593.

[3] 陈舒洁,王军,肖倩. 预防ICU 患者误吸的集束化护理内容的构建[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3):3969 - 3973.

论文作者:王艳霞,李明,谢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病房高龄老年患者误吸预防中的应用论文_王艳霞,李明,谢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