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丽[1]2002年在《多丽斯·莱辛的《暴力的孩子》中的存在主义成分研究》文中指出多丽丝·莱辛是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英国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戏剧,还有纪实性作品,但奠定她在英国文学史中重要地位的还是她的长篇小说。作为小说家,她应该归属于哪个流派,至今仍颇具争议。有些评论家把莱辛的名字列进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有些评论家注意到了莱辛作品在思想和形式方面前后表现出的不一致性,从变化的角度对她的作品进行分期归类。有些主题如“女权主义”,“共产主义”,“政治”,“梦幻和预言”曾多次出现在她的作品中,但它们的主题地位只是暂时的,因为她所忠实的是“变化”本身。她天性中变化的冲动导向了她作品风格的多变性,正是这一点使评论家大为迷惑。 在她从现时主义创作到新的形式的创作的转变过程中,她的五重奏小说系列《暴力的孩子》起到了过渡作用。小说以主人公玛莎寻找新生活为开始,而以玛莎作为主人公这个角色的消失和一群新生儿童的出现为结尾。由于本能力量的发展,这些孩子比他们的前辈更能胜任肩负人类未来的担子。这部系列小说自发表以来在评论界引起很大反响。关于它的评论主要是从“女权主义”,“神秘主义”,“政治”等角度出发的。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小说主题的分析来探索其中的存在主义成分,论文包括七个章节。 第一章简单介绍了多丽丝·莱辛的主要作品和相关评论,而后又介绍了存在主义思想理论和四位主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加步里尔·马塞尔,马丁·海德格尔和让·保尔·萨特。本章也指出了《暴力的孩于》中玛莎追寻过程的四个阶段以及与这几个阶段的主题分别对应的存在主义思想理论。 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分祈了玛莎所感受到的压抑,及她对自由的向往。她父母所过的一成不变的单调的生活使玛莎感到窒息,当地居民之间的互相分裂使她痛沽。她梦想着一种新的生活,这种生活的本质是自由。玛莎所向往的自由正是存在主义所强调的自由。 第叁章主要分析了玛莎在第一阶段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实现她的梦想。她的追寻基于这样一个信仰:与一个男人之间的真正的爱情或生活在一种理想的集体当中能帮她实现自由。这种理想分别在萨特的“理想的爱”和马塞尔的“视他人为问胞的人”中找到根据。但她的夫败又是对萨特的人的“事实性”一面的解释,也照应了存在主义对“集下”所-厂的定义不萨特关于叫 人”的观点* 第四章分析了玛莎在第二阶段中的迫寻历程。早朗追寻的夫败导致了她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但玛莎井未问此而放弃她的梦想,她对未来仍充满希望。玛莎的这种希望与马塞不的“监禁中的希望”颇具相似性。马塞尔认为主存中还有尤尽的未知领域需要探索,现实中的任问一种生存方式都不是最终的方式,囚此我们应该怀有希望。 第五章分析了玛莎经历的第叁个阶段。玛莎离开小镇到了英格兰,在那儿她获得了绝对的自由。但玛莎意识到这种生活潜藏着危机,她 川又不得不返回到她一亘在逃脱的人类社会。这个主题正与萨特的“人是世界中的人”的观点不谋而合。 第六章研究了玛莎追寻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玛莎己经开始留心新事物,在探索过程中,她获得了一种新的领悟能力,这个主题恰证明了雅斯贝斯的观点“存在在于探索之中”。随着玛莎探索的不断深化,她的本能力量也在提高,她发现了人类大脑本能中不为人知的领域。她的发现是伴随着她的本能力量的释放而发生的。这种近乎神秘的力量与海德格尔的“存在”有很多柏似点。 第七章是本文的结尾,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论述了小说形式方面的特点。
岳峰[2]2012年在《二十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在英国文学书写史上,英国作家对前殖民地非洲表现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甚至于有很多英国作家有着强烈的“非洲情结”,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英国小说家笔下的“非洲形象”建构格外引人注目。20世纪英国小说中关于非洲题材的叙事连绵蜿蜒,从殖民时期的康拉德,一直延伸到后殖民时代的莱辛、奈保尔等,蕴涵其中的帝国主题一直贯穿至今,尤其近十年来以非洲形象作为书写对象的作家屡获诺贝尔文学奖,这都表明了20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建构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学术价值愈发突出。与18、19世纪那些极力渲染非洲异域风情、大肆鼓吹殖民扩张的冒险小说不同,20世纪以来伴随日不落帝国的逐步衰败,以康拉德、莱辛、奈保尔为代表的英国作家更关注西方白人无止境的物质诉求下的殖民欲望与崇尚殖民地原始面貌之间的冲突,西方知识分子已经看到工业文明带来的而且已经逐渐加深的种种危机。象征欧洲文明的西方白人在非洲丛林里所遭遇的种种内心考验的心路历程,成为大英帝国作家的主要叙事中心。非洲经历了意义的颠覆和重组,已不仅仅具有“原始”、“落后”等特征,成为一个渗透着英国小说家的意识形态的、被刻意描述为非欧洲的“他者”世界。20世纪英国小说中呈示的非洲形象绝非事实的非洲,是英国文化在二元对立原则下想象“他者”的方式,是英国人塑造与完善自我形象不可或缺的参照系,换言之,在工业文明迅猛发展、人类传统道德面临重重危机的20世纪,英国小说家笔下的“非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其用异质文化语境来进一步考查西方文明实质的实验场所。康拉德、莱辛、奈保尔等英国小说家企盼粗犷强悍且散发出野性魅力的乌托邦化的非洲为身染沉疴的英国人开出一剂拯救的良药,以此来解决工业时代英国人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小说中的非洲因此不过是一种载体,非洲形象建构也不过是小说家的“他者”想象、文化利用以及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然而康拉德、莱辛、奈保尔的乌托邦叙事在非洲丛林里无法摆脱尴尬的命运,也造成了小说的文化逻辑与作者的主观意图的断裂,文化身份的嬗变最终使得非洲乌托邦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其隐性层面上则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欧洲中心论。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在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后,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20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题材小说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国内20世纪英国小说中非洲题材小说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了20世纪以前的英国作家笔下的非洲形象书写,列举了莎士比亚、笛福的非洲形象建构,指出《奥瑟罗》中的奥瑟罗形象表现了文艺复兴时代莎士比亚的种族观,《鲁滨逊飘流记》中的鲁滨逊形象则表现了18世纪欧洲白人在“他者”环境中从自我分裂到自我弥合的过程。第二章聚焦于20世纪英国作家非洲题材小说中非洲形象的建构,分析了以康拉德、莱辛、奈保尔为代表的英国小说家在其非洲题材小说中是如何将非洲描述成与欧洲开化之地截然不同的“另类世界”的。这些小说家以其知识分子的良知发起对身染道德沉疴的欧洲白人在非洲丛林里的罪恶的批判,表现出这些作家超越其时代的人文思想。第叁章分析了20世纪英国作家非洲题材小说中非洲形象的解构与重构。野蛮落后但又神秘莫测的非洲成为英国小说家寄托白人欲望最好的想象空间,成为净化白人灵魂的伊甸园。这种伊甸园般的非洲形象正是英国小说家通过小说主人公的心理投射机制的作用重新建构出来的。第四章论述了20世纪英国小说中非洲乌托邦的幻灭与英国小说家对帝国殖民在非洲的文化反思。英国小说家非洲叙事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殖民叙事范畴,然而这种非洲乌托邦仅仅是小说家“拯救”的图解,最终无论在内容层面还是叙事层面都遭遇各种尴尬的命运。第五章论述了英国作家非洲题材小说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和殖民话语,指出英国作家文化身份的嬗变对其创作的影响。小说家在其非洲题材叙事中对帝国主义批判的话语,最终只能被包容在帝国主义的话语体系之内。结语部分回溯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20世纪英国小说家非洲题材创作背后体现的是非洲形象流变问题,正是在这种对“他者”形象的想象与异域形象的描绘中,英国作家不断体悟和更新着自我形象欲望,变化的不是非洲,而是对非洲的欲望。在非洲这个被英国作家幻化成为对身染沉疴的英国人进行“拯救”的具有特定道德伦理意义的虚构空间里,小说家在一定程度上反思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小说造成的客观效果是开创了文化相对主义之先风,然而英国作家的双重文化身份注定了这种非洲乌托邦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不“和谐”进行补救的幻想。英国小说中非洲形象的构建最根本的出发点依然是为了考察英国人的心路历程,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与完善英国人自我形象。
董业凤[3]2007年在《论多丽丝·莱辛小说创作的实验性》文中研究说明多丽丝·莱辛,英国当代着名女作家,四次获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提名,并连续多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被誉为“英国文坛的常青树”。自1950年发表小说《青草在歌唱》后,莱辛便开始了对小说创作的探索与尝试。她的探索与尝试是一个有机统一、渐进、发展的过程,这在她的早期小说中已现端倪。通过讨论其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作品展示出作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尝试与实验。大胆尝试革新题材和创作领域是莱辛的一大特色和长处。这些创新探索显示了她对西方文化和当今世界的思索与思考。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阐明多丽丝·莱辛的文学地位;第二章阐述莱辛在叙事技巧方面的实验,主要分为复合叙事与预见叙事两大类型;第叁章分析莱辛对文体的实验,分为“日记和书信”、“纪实与媒体报道”两种类型分别阐述;第四章阐述了莱辛对小说技巧的实验。第五章从整体上分析莱辛创作背景,主要写作特点和实验性创作特点。结语部分指出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实验性创作既是一个有机整体,又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她的小说实验性创作表现了对文学实验性创作的热忱。
参考文献:
[1]. 多丽斯·莱辛的《暴力的孩子》中的存在主义成分研究[D]. 陈彩丽. 河南大学. 2002
[2]. 二十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D]. 岳峰. 苏州大学. 2012
[3]. 论多丽丝·莱辛小说创作的实验性[D]. 董业凤. 暨南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