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攀钢集团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目的:急诊临床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医院急诊科就诊的STEMI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实施急诊临床路径前的患者22例,对照组为实施急诊临床路径的患者37例。对两组患者进入急诊科到静脉溶栓开始时间、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程度、急诊留观治疗费用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进行对比,对照组急性STEMI患者开始静脉溶栓的实践短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急诊留观时间短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和家属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高于观察组。两组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的急诊临床路径诊疗路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临床诊疗,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关键词】急诊临床路径;STEMI;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109-02
临床路径值得是通过医务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诊断和手段,采取合理规范的诊疗计划,在诊疗时间和资源的利用上进行有效率的工作,使得患者获得的医疗服务的效果提升[1]。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中路径诊疗体现的是时间就是生命的真谛。患者获得早期药物和机械性再灌注治疗的获益是非凡的,缩短了救治心肌梗死从发病到再灌注治疗的时间。而临床路径的首要实施地点就是医院的急诊室,提供紧急诊疗工作,为患者提供支持与保障。临床路径发展到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运行和评价体系,但是在应用效果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择了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医院急诊科就诊的STEMI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急诊临床路径管理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医院急诊科就诊的STEMI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急诊临床路径前的患者59例归为观察组,将实施急诊临床路径的患者55例归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男性42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5岁,两组患者接诊时的心功能、收缩压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以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剧烈持续胸痛≥30min,口服硝酸甘油不缓解;2个或者2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特异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异常升高,符合前两项即可确诊为STEMI,应立即进行再灌注治疗。
1.3 方法
执行急性ST段太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记录患者从发病到静脉溶栓注射治疗的时间。急诊留观治疗费、家属与患者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统计团建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照组STEMI患者从发病到静脉溶栓注射的时间短于观察组,治疗费用少于观察组,患者和家属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高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Clinical Pathway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China,CPACS)显示,我国ACS治疗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患者求治延迟明显,从症状出现到入院诊治在二级医院为5小时,三级医院长达8小时;二是诊断流程不规范,20%的患者出院诊断可能存在错误;三是治疗欠规范,只有1/3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再灌注治疗,接近60%的低危患者接受了介入性的检查和治疗,而2/3的高危患者没有接受介入检查;四是临床预后差。ACS患者院内事件,特别是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国际发表的注册研究数据,二级医院尤为明显,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达到18%。另一项北京市关于STEMI急诊救治现状的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STEMI治疗存在明显不足。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为80.9%。其中15.4%接受了溶栓治疗,65.5%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平均开始溶栓时间(Door-to-needle,D2N)为83分钟,入门-球囊时间(Door-to-baloon,D2B)为132分钟。只有7%接受溶栓患者D2N时间<30分钟,只有22%的患者D2B时间<90分钟。我国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人数已经逼近国际平均水平,救治STEMI患者的方法中,及时、持续低开通梗死部位的血管是最最关键的环节[2]。因此有“时间就是心肌”的说法。急诊临床路径可以有效地挽救濒死心肌,防止心室发生远期重构,改善心功能等。临床路径使得梗死的病患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因此自1980年初期在美国实施之后,目前在全球急诊救治中得到了重视和关注。主要应用在外科、产科中应用,急诊医学领域的应用较少。因此本文所要研究的目的就是急诊就诊对于STEMI患者采用急诊临床路径的效果进行评价。
经过临床证实,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成功的关键,1小时内成功再灌注患者,死亡率只有1.6%,甚至可以阻止心肌梗死的发生,而6小时内接受再灌注治疗患者死亡率增加到6%。通过急诊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将STEMI患者从进入急诊室到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缩到最短,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程度。使用了急诊临床路径后,医务工作人员可以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临床路径,医嘱更加规范化,护理项目更加合理化,医生和护士的配合更加默契期,临床诊疗的规划有了顺序和时间的规定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从浪费到被利用起来,为救治STEMI患者快速打开生命通道创造了条件[3]。
急诊是挽救急病、重病、危病的首要站点。临床路径管理将患者的检查、治疗、转运等时间进行了高效的浓缩,特别是对STEMI患者的急救流程的设置,实现了无缝救治、及早启动救治方案,开放绿色通道优化抢救过程的目的[4]。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继续加大临床路径的应用,让更多的STEMI患者通过急诊综合的抢救能力得到快速、有效的安全的救治。
【参考文献】
[1]王南,马恒,李婧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急诊临床路径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103-104,111.
[2]张媛,李踔,卓友光等.临床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0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4):124-125.
[3]舒娴,傅春江,胡佳勇等.规范化临床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7):2872-2873.
论文作者:陆正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路径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时间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