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中医症候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_刘健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永兴卫生院,610217)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的中医症候学特点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录的200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比较肺炎的中医症候学特征以及影响不同肺炎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0例肺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学分布特征包括本虚征以及标实征。其中本虚征的分布为:气虚征17.5%;气阴两虚征4.5%;阴阳两虚征31.5%。标实征的分布为:痰热征25.5%;热毒征21.5%;血瘀征20.5%;痰湿征6.5%;瘀热征18.5%;湿热征7.5%。综合患者本虚征以及标实征,得到患者的中医征型分布情况为:痰热闭肺征51.5%;阴阳两虚蕴毒征28.5%;痰热蕴毒征7.5%;气阴两虚征6.5%;气虚血癖痰阻征6.0%。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5岁、既往病史、咳嗽、低蛋白血症、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意识障碍等,P值分别为0.005、0.007、0.024、0.011、0.003、0.028、0.031以及0.005。结论:肺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学特征分布主要为痰热闭肺征、阴阳两虚蕴毒征、痰热蕴毒征等,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咳嗽、低蛋白血症、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意识障碍等可能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关键词:肺炎;中医症候学;相关危险因素

肺炎由于各种病原体对肺部造成的炎症,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肺炎的发生途径主要包括空气吸入、血液传播、上呼吸道病菌的感染以及其他感染部位的蔓延等。临床上主要分为肺泡性肺炎、支气管炎以及间质性肺炎。临床上对于肺炎分型的诊断至关重要[1]。本研究主要对肺炎的中医症候学特点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录的200例肺炎患者(符合肺炎的诊断标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79例,年龄57-85岁,平均为75.34±9.96岁。

1.2研究方法

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肺炎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归纳中医症候学的分布特点,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3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对患者进行中医症候学分型诊断。主要包括本虚征和标实征两个方面。本虚征包括气虚证、阴虚证、阳虛证、血虚证以及气脱证。标实征包括痰证、热证、寒证、湿证、火证、风证、血瘀证、毒证、水停证、气滞证以及腑实证[2]。

根据《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中医内科学》以及《中医诊断学》将肺炎的分为5个基本症型,包括痰热闭肺证、阴阳两虚蕴毒证、癖热蕴毒证、气阴两虚证以及气虚血癖痰阻证[3]。

1.4排除标准

排除肺部肿瘤以及肺结核引起肺部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不符合临床西医诊断的患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以及合并有其他疾病感染的患者。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学分型特点

2.1.1本虚征分型特点

200例肺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学分布特征包括本虚征以及标实征。其中本虚征的分布为:气虚征35例,占17.5%;气阴两虚征9例,占4.5%;阴阳两虚征63例,占31.5%。标实征的分布为:痰热征51例,占25.5%;热毒征43例,占21.5%;血瘀征41例,占20.5%;痰湿征13例,占6.5%;瘀热征37例,占18.5%;湿热征15例,占7.5%。

2.1.2中医证候学辩证分型

综合患者本虚征以及标实征,得到患者的中医征型分布情况为:痰热闭肺征103例,占51.5%;阴阳两虚蕴毒征57例,占28.5%;痰热蕴毒征15例,占7.5%;气阴两虚征13例,占6.5%;气虚血癖痰阻征12例,占6.0%。结果见表3。

注: *P <0.05,与气阴两虚征患者相比;#P <0.05,与气虚血癖痰阻征患者相比

2.2相关危险因素

肺炎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大于65岁、既往病史、咳嗽、低蛋白血症、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意识障碍等,其P值分别为0.005、0.007、0.024、0.011、0.003、0.028、0.031以及0.005。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痰热闭肺、热毒内蕴、痰阻血瘀以及正气亏虚等。痰热内闭,肺气失宣作为肺炎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是由于肺炎患者咳嗽、痰鸣、喘憋,邪热犯肺,灼津为痰导致患者表现为痰热闭肺。中医学认为清热化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及益气养阴法对于肺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的影响[4]。

本研究发现,肺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学主要表现为痰热闭肺征、阴阳两虚蕴毒征、痰热蕴毒征、气阴两虚征以及气虚血癖痰阻征等。其中痰热闭肺征、阴阳两虚蕴毒征是主要的中医症候学的主要特点,分别占所有肺炎患者的51.5%和28.5%。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咳嗽、低蛋白血症、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意识障碍等可能是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中医症候学对肺炎的分型具有深入的研究和总结,能为肺炎患者的治疗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同时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要对患者做及时的预防,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宋莉红, 阴赪宏. 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刊, 2016, 51(5):41-44.

[2] 陈红燕. 小儿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及其与中医症候型的关系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15,(02):240-241.

[3] 姜远普, 张川, 郑碧霞. 血乳酸、碱缺失、降钙素原与肺炎伴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J]. 临床肺科杂志, 2014(8):1389-1391.

[4] 赵静.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2):27-28.

论文作者:刘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  ;  ;  ;  ;  ;  ;  ;  

肺炎的中医症候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_刘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