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现实应用缺陷论文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现实应用缺陷论文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现实应用缺陷

张 琦*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内涵及其伦理价值的研究,能使我们深入并且完整地把握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精髓,是我们研究经济学宝贵的理论资源,能够使我们获得更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对于推进我国经济与法律建设,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

亚当·斯密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经济学家,诞生于十八世纪的欧洲,主要研究的学科涵盖哲学、伦理学、法学、自然神学和经济学。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作为经济自由主义的典型代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得经济秩序得以维护和运行。对于“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内涵及其伦理价值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完整地把握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精髓,是我们研究经济学的宝贵的理论资源,对于推进我国经济与法律建设,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看不见的手”理论的提出

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当中,曾经三次提到了“看不见的手”。首次被提出,出现在他早期的论文《天文学》中。1759年的作品《道德情操论》中,他第二次使用了“看不见的手”,他认为,富人们雇佣了许多的穷人为其劳动,满足了他们的贪欲,但是他们还是同穷人一样分享他们所作一切的成果。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只“看不见的手”帮助他们引导穷人们,对于生活必需品进行分配,提供生活保障。第三次出现,是在亚当·斯密1776年的伟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他在这本书中描述了在市场经济当中,每个人的行为会为他方产生何种作用。第一次提出与封建迷信有关,第二次与收入分配相关,第三次旨在说明社会资本在投资中的作用。从表面上来看,前后三次提到“看不见的手”之间互无关系。从总体上看,亚当·斯密在其著作中将“看不见的手”描述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的力量。笔者认为,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的“看不见的手”。

中国古代文人经常借助诗文或隐晦或直白地揭露社会的黑暗,针砭时政的弊端。管世铭秉承了儒家传统的诗学观念,非常注重文学的教化功能和讽喻功能,用诗歌对隐藏在盛世之下的弊端进行了剖析与批判。其中,最能体现诗人胆识与气魄的,当属那些反映清朝文字狱的诗作。随着统治阶级地位的稳固,清王朝对世人的言论严加管控,对不端之举采取高压手段,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惨绝人寰,空前绝后。管世铭《追纪旧事》写道:

二、从经济学视角看“看不见的手”理论

上个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变化应属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这种变化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所导致,其中经济原因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运行的前提,是政府作为中央计划在正确的位置指导经济活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许多计划经济的国家,都意识到该模式的弊端,基本都放弃这种制度,开始发展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不再由政府作中央计划进行经济决策,而是由企业和家庭根据市场和经济利益的导向自主选择。

在市场经济中,绝大部分人只关心个人利益和福利,并不追求社会的整体效益。那么究竟是什么“神力”致使经济发展逐渐形成规律呢?亚当·斯密给出了答案:“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引着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看不见的手”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大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关于“看不见的手”理论的局限性,许多学者认为,在社会公平和公众的福利问题方面,体现得相对明显。

三、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应用具有局限性

亚当·斯密的很多观念和见解,为文艺复兴开放自由的思想观念,至今仍然是现代经济学的中心论断。一般认为,他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实质是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价格机制,即是客观的自发形成的市场秩序。“看不见的手”利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对市场各行为主体的决策产生影响,从而达到促进资源和社会产品在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合理分配。从长期来看“看不见的手”使个人利益与公共福利之间达到自然均衡,从短期来看它维持了市场的正常运行,建立起以富国裕民为目标的,自然均衡的经济秩序。

首先,“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强调从自身利益出发,但同时不可以影响他人利益。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益的界限很难划分清楚,尤其在经济领域,因产权不清等问题所引起的经济纠纷,使我们认识到在复杂的市场机制下,难以正确划分自身他人的利益。且作为人,出于天性,会放大自己的利益,忽略他人利益,就会产生一些为满足自身欲望而导致的不道德行为。在亚当斯密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刚刚起步,市场的规模较小,层次也相对简单,并没有形成大的垄断组织。与当时不同的是,现代社会市场复杂,人的道德修养,意识形态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和变化,故“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在利益协调这方面并不能让人满意,不能够作为资源配置的唯一因素调节财富的分配。

再次,部分学者认为“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伦理道德的约束性的内容十分缺乏。”亚当·斯密描述的是一个能够维持财富增长的社会,但是这个社会缺乏仁慈,缺乏人间友善,人们在这样的环境缺乏幸福感,故称该理论缺乏道德上的善良。

“看不见的手”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并不具有持久性,也不具有历史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完美的市场经济模式不可能通过“看不见的手”给我们带来,经济的自由发展过程中,仍然会因为不成熟的市场机制和不适宜的环境,时不时的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假冒伪劣、交易欺诈等。在社会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也得不到公平保障,仅仅依靠“看不见的手”,想要建立起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几乎是难以完成的。“看不见的手”理论的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通过市场的力量不可改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只“看得见的手”进行补救,利用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发挥其功能,这是弥补不完全市场机制和“看不见的手”局限性的有效办法。即便“看不见的手”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并不影响理论本身的价值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评价,也只能经历实践与时间的洗礼,才能得到清晰明确的判断。

其次,“看不见的手”在分配的过程,和分配的结果中造成的社会不公平问题,也是其固有局限性的表现之一。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各种前提条件的限制,从竞争的起点到终点有各种的不公平,因此,我们不能要求“看不见的手”做到绝对的结果上的平等,也不能要求竞争规则完全地照顾各方保证公平,而“看不见的手”的理论,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及竞争的结果上对弱势群体和一些穷人,在竞争中富人分得的利润远远比穷人分得的利润多,但不能强迫富人把财富分给穷人,但大部分付出和收获不能成正比,长此以往必将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和两级分化严重的社会问题,故“看不见的手”理论并非调节财富的唯一手段,在必要的时候仍然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中央调控加强对社会底层群体的关注。

四、结语

郭志敏[23]等在搭建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试验台上,对比分析了标准工况下的普通套管式冷凝器,3套管式冷凝器和板式冷凝器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大大优于另外两种换热器,这为提高热泵热水器的性能提供了参考。

如果是从网上的论坛或博客上面复制别人的文字而写成文章,这种情况下,论坛或博客上的内容一般是没有公开发表的,也就是说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中是检测不到的,那么,就必须利用百度和谷歌两大搜索引擎来检测。其方法是,从文章中输入随机抽取一小段文字进行搜索。如果是该段文字是从网上复制过来的,浏览器上字体会显示红色。

2.1 文献检索结果 依据检索策略,初检共获得12篇相关文献,并且全部为中文文献。共1751例患者,其中治疗组(口腔溃疡含片组)979例,对照组(口腔溃疡散组)772例。见表1,2。

[注 释]

①亚当·斯密.国富论.贸易政治经济学部分,1776.

②宫敬才.“看不见的手”思想十大理论缺陷[J].河北学刊,2003(06):67-72.

[参考文献]

[1]张杰,翟福昕,周晓艳.政府补贴、市场竞争与出口产品质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32(04):71-87.

[2]李黎力,张红梅.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及其批判述评[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30(05):31-36.

[3]赵康.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内涵及其伦理价值探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

[4]李井奎.亚当·斯密与“看不见的手”——一场经济思想史的知识考古[J].社会科学战线,2011(02):44-52.

[5]洪广欣.如何理解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J].探索,2008(06):190-193.

[6]姚开建.论斯密“看不见的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04):97-104.

[7]聂文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8]高鸿业.20世纪西方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01):4-11.

中图分类号: F0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15-0239-02

* 作者简介: 张琦(1991-),女,汉族,陕西三原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标签:;  ;  ;  ;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现实应用缺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