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巴特尔比”之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谜论文,巴特论文,试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 子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是作家对人生的探索和表达。表达是手段和途径,探索则是永恒的动机。通过不同的表达手段和途径,探索则是永恒的动机。通过不同的表达手段和途径,作家向读者传递精神的、情感的和人物事件的各种信息,即艺术地再现过去的、现实的或者想像中的人物所经历的生活。进而,作家希望引导、并同读者一起去寻找人生的真谛。著名的美国文学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在其力作《巴特尔比:一名书写员》中塑造了具有惊人的艺术感染力的典型人物——巴特尔比。他是一面镜子,反射出社会人生;他是一个谜,一个人生之谜。在创作过程中,作家设下了“巴特尔比之谜”,并以此向读者揭示了人生的悲剧。历代读者在这位文学大师的引导之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巴特尔比以及他所处的社会背景,深入地认识自己的人生,感触至深无以复加。我的评析,主要部分可能是作家的初衷,另外一部分也许是个人的合理发挥甚或是牵强附会的臆断。然而,文学大师天才创作的生命力就在于他给予读者一个机会去发挥和再创作。读者可以抓住机会深入地发掘作品的主题,即人的主题,并深化它去创造更丰富更美好的现实生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与评论使我们有所发现有所发挥,此乃对人生的探索,对其意义的发现和弘扬。借此,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便使人类社会更加丰富多彩,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富有活力。《巴特尔比:一名书写员》这篇小说有一种无穷的魅力,其典型性,现实性和预见性极强,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以据《麦尔维尔年鉴》的统计对这篇小说的评述书文有几百种之多。其中各家评说纷纭,各抒己见,不一而终。但是,综合各家之言大体可概括为三种观点:其一,大多数人认为小说中阴森、空洞、单调的环境对分析人物和主题有决定意义,可称他们为环境决定论者。其二,另一些人,包括几位心理学家则认为巴特尔比的“甘地式”消极屈从性格导致其人生的悲剧。最后一部分人认为这篇小说是商业社会杀人不见血的寓言。上述观点均为精辟之见不无独道之处,而且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主题。但是小说主人公巴特尔比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为此我试图以据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从小说的创作背景、情节发展和人物描述等诸方面深入研究,或许可以了解作家的初衷,达到深化主题解开“巴特尔比之谜”的目的,岂不快哉!
一、背景评述
《巴特尔比:一名书写员》副标题:一个华尔街的故事,于一八五三年首次连载于《普特南月刊》上。在本篇小说酝酿阶段,即一八五二年,麦氏的中篇小说《皮埃尔》出版,遭到口诛笔伐使作者进退维谷,四面楚歌。为了生存他似乎在与整个社会拼搏,这种心境直接影响了对小说主人公巴特尔比的塑造。面对整个社会他身单势孤,但又不甘心枉遭诋毁。因此他便将这种激烈的感情溶进了他所塑造的人物身上。然而他为何要匠心独裁描述一位极平凡的律师事务所的书写员呢?原因有二:其一,麦尔维尔的叔父,彼得·斯沃特是华尔街上著名律师。在他的事务所中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作家谙熟律师事务。更有幸者,早在一八四七年他迎娶伊丽莎白·肖为妻,其父莱莫尔·肖乃是麻萨诸塞州的首席法官。从岳父身上他学到了丰富的法律知识。其二,更重要的是他的两位挚友与巴特尔比有相似的遭遇。一位中学同窗好友,埃里·莫多克福曾长期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终日从事机械的抄写工作。他曾向麦尔维尔抱怨自己的工作和贫穷,称自己为“职业病人”。另一位朋友,乔治·阿德勒,德国哲学家。此人患有公共场所恐怖症,为此曾被收容禁闭。二位友人的人生遭遇对作家感触至深,以上的见闻与知识,经历和体验促使他对人生的意义和哲理进行了深入超前的思考,思想感情的种种矛盾撞击迸发出理性的火花,由此便产生了这篇富于理性和象征意义的杰作。
总之,在小说主人公身上不难看出作家的两位朋友的影子,在律师身上也有作家的影像。进而,现实中的双方与小说中的两者之间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尽管如此,我们决不能说此篇小说即为麦尔维尔与其挚友的生活经历的复制,我们是否可以把它看作是对他们影响的一个透视,但角度是多维的,视角是扩展的,推而广之使读者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去发现巴特尔比式的人物。
二、环境、人物与主题
首先考察一下小说中人物情节所由产生的环境和氛围。十分世纪中叶的美国正处在工业革命之中,社会的工业化和商业化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本篇小说中的事件恰恰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商业和贸易中心——纽约市的华尔街上,这是一条黄金街,能通向天堂也能去往地狱。白日里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夜晚又象地狱一般阴森空旷。叙事者经营的律师事务所就在这“墙街”之上,四面高楼。“上下一切,直达天空,形成极单调的画面,”而小说主人公,巴特尔比终日面对着“一壁砖墙,年深日久,终日遮阴一片黑色,……周围建筑突兀高耸,而办公室在二楼,它与对面墙之间的的空隙恰似一个水槽子。”生活在其中的人岂非坐井观天与世隔绝了吗?更有甚者,律师先生又精心设计把巴特尔比置于一个角落里,并用幕布隔在他们之间以求不见其人但闻其声之效。
其次,据传闻讲巴特尔比曾经在华盛顿的“死信处理所”里当个小职员,后来被裁员。叙事者“听到这条传闻,实在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死信!听起来不就象死人吗?”——死信无人接收定期销毁,死人或进入坟墓或化灰烬。面对死信犹如面对死人,如此联想到巴特尔比的人生令人不寒而栗。在最后的日子里,巴特尔比被当做无业游民关进托姆斯监狱,监狱的名字意为“坟墓”。以上对环境的描述,即从死信处理所到华尔街上的律师事务所,再由此进入监狱——“坟墓”,造成一种狄更斯式的幽暗渗淡的氛围。小说中人物被笼罩在死亡的气氛之中,这就是通篇作品的悲剧性基调。
这篇小说中有五个人物,其中律师先生是雇主以叙事者的身份首先亮相,其他四位是律师事务所中的雇员。原来有两名书写员和一个勤杂员。主人公巴特尔比是后招聘的书写员。律师自述道,“我已年近花甲,……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律师,从未向陪审团做过演说,亦未叫公众失望。在平静舒适的条件下,经营一项收入甚丰的行业……”其人生哲学是:最容易的生活即为最理想的生活。他自信品德好、信誉高。从职业上讲,他谙熟世故,通晓法典,头脑冷静,性格稳健,在同僚中倍受青睐。在美国,经营律师事务所并与许多富翁显贵交往,生活在上流社会中,这表明他受过良好教育而且事业成功,在人生旅途上一直是春风得意。因此一股喜气——沾沾自喜溢于言表。在遇到巴特尔比之前,他眼前是一片金色的世界,凡事顺理成章,或依世理,或依法理,而不应该有发生在巴氏身上的蹊跷事。
然而蹊跷事居然发生了。正当事务所生意兴隆之际,巴特尔比应招受聘。此人没有姓氏身世不详,其为人冷漠、沉静又异常执拗,一脸凄楚的表情,目光呆滞。全身所带唯有一个名字,无亲无友,形影孤独,言行怪诞不可思议。在作家的笔下他是一个谜,在叙事者的眼里心里他是一个谜,在读者心目中他也是一个谜。人们会对他提出各种问题,但得到的回答几乎只有一句话:我不愿意。与律师相比他虽然受过教育,但是可能名落孙山,谋求了低级的职业(处理死信做抄写机器),可想而知他在人生旅途中是一个失败者——没有家庭不见亲友。其身心必定受到了长期痛苦折磨。因此,在事务所里巴特尔比日甚一日地面壁痴想,陷入“精神晃乎,胡思乱想的心境。”根据心理病理学专家的分析他可能患有“内向型浮客症”,或是患有“运行神经障碍和能力丧失。”以病历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小说主人公虽然能对人物分析有所帮助,但是却不能说明并解释巴氏所代表的典型的社会现象。而且作家也决非就事论事只着眼于一个巴特尔比,而是要通过巴氏启发读者去挖掘这一悲剧的社会根源。因此,我认为巴特尔比是社会所造就的失败者,一个不驯服的抄写工具,作家把他的一生影缩为短短的三步,即从死信处理所到律师事务所,而后又从事务所被送进监狱“坟墓”。在其一生中,巴特尔比在社会上被忽视,被利用,被排斥,被淘汰直到最终被抛弃成了社会的弃儿。反之,从巴氏的角度讲,对于这一切他决不屈从,而是以生命为代价抗争到底。巴特尔比可能不愿意就范于正统教育,因此他失败了,进而他不愿意面对死信而被解雇;再者他不愿意做抄写机器,因而就拒绝工作;直到最后他拒绝生存于世上而绝食身亡。据此是否可以说巴特尔比是一个斗士——一个只身与华尔街与充满铜臭的美国社会在搏斗的斗士呢?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律师是个体社会化的成功例子,巴氏则是失败的典型例子。其原因或是因为他与社会格格不入,或是由于社会未曾给予他正常发展的机会。实际上人是需要有自我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当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虽然有其自身的潜能,即每一个发育正常的人都有能力转变成社会人,但是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是这种转变的契机要素。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如果没有适宜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人际交往,人就不可能充分发展自身的潜能成功地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进一步讲,人的一生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即在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社会期待。无论在哪一个阶段上个人不能适应社会的环境解决好与外界的关系,不能实现社会期待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坎坷,甚至酿成人生悲剧。巴氏的人生就是一个这样的悲剧,既是个人的悲剧,亦是美国社会的悲剧,也可以说是人类的悲剧。因为当时的社会期待是通过律师来表达的,即要求巴特尔比永远在沉静快捷地抄写,并非要他扮演活生生的角色。尽管他是血肉之躯有七情六欲,其天性和个性也全然被扼杀了。结果他被当做抄写机器置于层层高墙和与人隔绝的幕布之内,终日躲在角落里从事机械性劳动,如同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那里没有生气,没有欢笑,没有人际交往,巴氏恰似面壁的修士或罪人。在铺满黄金的世界,即在向往着金融帝国的华尔街上,巴特尔比的人格被扭曲被践踏,结果人为非人。这种现象被称为“非人格化”。在狄更斯笔下的血汗工厂里,在工业社会的自动化生产线上以及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时时可见卓别林式的喜剧式人物和巴特尔化式的悲剧性人物。一百年后的今天,如果麦氏大师有灵也会看到活生生的巴特尔比——在同一个纽约市里,一位法律学校的毕业生由于律师资格考试名落孙山,竟然离家出走在街头流浪。他拒绝接受任何个人,慈善机构和政府的施舍,甚至拒绝亲友的帮助最终暴尸街头。如果人生达到这种境况,生与死又有何异呢?巴氏之死在今天得以认证,可见麦尔维尔的文学创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卓超的预见性。
三、情节与主题
《巴特尔比:一名书写员》的故事情节除了开头几段和结尾之外主要是围绕巴特尔比的一句含意深刻近似口头禅的话——我不愿意——展开的。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冲突主要发生在律师与巴特尔比之间。他们之间大约有过十几次言语接触或冲突,但并没有真正语言交流。每次冲突中,巴氏总是重复那句话,“我不愿意……”。屈指数来一共道出二十多个“我不愿意”。语气之肯定,语调之清晰,态度之坚决令人瞠目结舌,更使律师先生惊愕茫然百思不得其解。在每次冲突中,律师尤如基督再世企图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其一举一动都在情理之中真可谓仁至义尽。然而巴特尔比的回答和回报都在意料之外,正是重复了二十多次的这个“我不愿意”,使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并把情节推向高潮。
麦尔维尔笔下的叙事者以律师的气质,即社会医生的责任感和良知对巴特尔比进行了由表及里的细微观察。随着情节的展开和发展,其本人的思想感情亦在激烈地变化。巴特尔比刚进事务所不久就出人意料地拒绝同其他人一起校读、校对文件。后来逐渐地拒绝一些抄写工作。这就引起了律师先生的惊异和困惑。为了解除困惑他千方百计主动地去接近巴特尔比,按照世故常情从各个角度去推测,总希望第二天巴特尔比能照常工作。结果总是出人意料,使其更加困惑直至无计可施为止。最后律师先生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宣布解雇他,限期六天搬出事务所。然而怪事接踵而来,巴氏到期不离像鬼魅一样滞留故所,原因是他“不愿意……”。一个又一个“我不愿意”象重锤一样敲击着律师,打破了他内心的平静,打碎了他的光明世界。他心乱如麻走出事务所,在街上边走边苦苦思索,突然感到有许多人正在指指点点地对他评头品足。实际上那天是地方选举日,人们街谈巷议无非是谁能当选市长。可见他已经思虑过度精神晃乎产生幻觉。但同时也说明律师的内心矛盾重重,对巴特尔比既气愤又同情,想抛下他又甩不掉。在此进退维谷之际,作为社会医生的律师先生救世无方、救人技穷,索性一走了之。这是对基督救世精神的一种无情的讽刺。
随即,他把事务所搬迁到新址,把巴特尔比留在空洞洞的大楼里。临别时,他出于怜悯之心拿钱送到书写员手上。可是“它滑落到了地上。”他到了新的处所把巴氏抛弃在原处也未能摆脱他。在那里律师仍然心有余悸,“有一两天时间,我锁住房门,走廊上一有脚步声就心惊肉跳。”这表明一方面他有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又存内疚之感。这也预示了小说情节的高潮到来。
在律师事务所迁址之后,巴特尔比像幽灵一样滞留故所不肯离去。新房主把律师找回去解决本来无解的难题。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他使出周身节数,苦口婆心劝说巴特尔比离开。他先是设身处地为一个小人物选择工作,后来又慷慨解囊资助其旅行,多少善言美意又一一被拒绝。最后他甚至下决心带他回家,同样遭到无情的否定。“目前,我不愿意做任何改变”。到此律师先生的心理防线全线崩溃,一切努力全部失败,他再也忍不住了,猛然起身逃走。“我逃得既突然又迅即,成功地躲开众人,冲出大楼一口气从华尔街跑上百老汇大街,跳上公共汽车一下子摆脱了追赶。”事实上根本无人追赶他,其失态举动只是内心恐惧和内疚造成的。
小说的情节急转直下,巴特尔比的命运早已经铸成,无论是基督再世还是律师先生都无法挽救他。因此,律师为走出窘迫的境地只身外出度假。我们的作家也许认为按照美国人的价值观个体本位的生长与衰亡全由个人自裁吧。这样,巴特尔比被当作无业游民送进托姆斯(即坟墓)监狱。这是与世隔绝的处所,是象征着黑暗与死亡的地方。不难预料巴氏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这种凄惨、绝望的处境到了顶点,巴特尔比与世决绝令读者触目惊心,然而他的同胞却永远不能了解他、理解他、不能解救他。同样可悲的是今天美国社会仍然不断产生巴特尔比式的迷途羔羊。
最后律师先生到监狱去了两次一再重复徒劳的救世努力。第一次,他看到巴面对高楼而立听到问话只回答一句:“我知道你,但不愿意与你谈话。”他为巴安排改善伙食,后者竟然拒绝进餐。当第二次来看望他时,叙事者发现主人公“奇怪地卷缩在墙基上,双膝弯曲,侧身而卧,头枕着冰冷的石头,我看见了被抛弃的巴,他周围什么也没有碰乱。……”他死了!躬身抱膝而死,那个姿式恰如孕育在母体内的胎儿一样。他死了,尤如没有出世的胎儿死于娘体之内。然而他确实出生了,并在人世上生活过。他是生活在死信处理所,生活在“墙街”之上的层层高楼和与世隔绝的监狱(即坟墓)之中,他已经被完全彻底的非人格化了。而且他的死无人知晓,一直等到律师的来临方公诸于世,他的与世隔绝是何等的完全彻底呀!作家为何安排律师先生来报出他的死讯呢?其良苦的用心在于:其一,作为个人,他的思想感情与巴的命运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千方百计试图了解巴氏其人,以求治病救人,因此在律师的身上体现了基督救世的精神。然而他失败了,这不是他个人的失败,而是基督救世的失败,并充分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信仰危机。其二,当律师先生最终异常感慨地喊出“啊,巴特尔比!啊,人生!”的时候,他只是对巴氏人生的感叹吗?非也,我认为这其中亦是律师对自己的人生的恐惧与悲叹,更是对普遍人生的感叹。如果再回味一下巴氏反复说的一句话:“我不愿意”。读者会有何理解呢?这个表面上单调乏味的短语回响着小说主人公发自心底的呼嚎。它是抗议,抗议雇主的发号施令;它是怨诉,怨诉做抄写机器的非人生活;它是自决,拒绝一切交往、一切忠告和布施;最后,它是宣言,宣布他不愿意来到人世,不愿生存在人间“坟墓”之中!因此这句话的含意既深刻又极丰富。
小 结
著名美国作家麦尔维尔是一位天才的语言大师,他以戏剧性的手法结合象征性的舞台造型艺术用语言描绘出阴森、空洞、单调的环境和笼罩着一片死亡的气氛。在这种环境和气氛之中,摆上了除叙事者之外的四个木偶式的人物。然而细细看去他们又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只是这些人已经被非人格化了。其中两个抄写员已经形同抄写机器,得了职业病而不自觉,实在可悲。小说主人公巴特尔比亦是身受其害,并不甘心做抄写机器一再抗议。然而他们的境遇没人去了解,更不为人理解。原因是他们的命运早已经铸定,人已经与世隔离。在层层高墙之内在层层幕布之后他们只是活机器,人已经与世隔离。在层层高墙之内在层层幕布之后他们只是活机器。按照基督精神,一个人如不能自立自救,又有谁能救他呢?麦尔维尔大胆地把读者引入死信处理所,引向天堂般的黄金街——华尔街的高墙后面的角落里,进而又到监狱(坟墓)之中去透视形同地狱般的社会的另一面。以便说明社会对于成功者,如律师先生,是天堂;对于失败者巴特尔比来说,就是地狱。然而作者的苦心还在于他千方百计要通过律师先生来救人,尽管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律师竟救不了巴特尔比式的迷途羔羊。巴氏迷途不返任他去了。作家存在一种希望,他可能希望律师能了解他的书写员进而完成基督救世的宏愿。但律师的乐善好施在现代社会已经变成了无人传递无人接收的“死信”,恰恰是社会自身的法理、机制和道德规范扼杀了人的善性和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