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体的家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_丁必忠

特殊群体的家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_丁必忠

丁必忠 江苏省如东县文化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国家越发重视为特殊家庭的子女和老人的生活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条件。但是这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留守儿童以及老人业余文化生活乏味枯燥的现状。文中从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对构建特殊群体家庭文化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特殊群体;家庭文化;建设路径

家庭文化对一个人的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可以帮助一个人形成美好的品格,并使其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和提升。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打工大潮的持续发展,农村地区的家庭和文化建设显然已经成为了一个难题。

一、农村“特殊家庭”的文化建设状况

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加优厚的经济条件,很多农村青年选择外出去城市打工。这种现象在近些年来不断发酵,我国众多农村地区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空巢”,大部分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儿童和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是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而衍生出的一个弊端,也是在这种原因的影响下,留守儿童和老人的日常生活无人照料,而且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年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基本的工作他们都无法独立完成,更妄谈为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家庭文化建设。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由于大部分农村中青年普遍外出打工,农村业余文化生活严重缺乏。留守儿童的基本日常生活内容就是上学、照顾家人、做好日常的农活。大部分老人的日常生活也是以下地干活为主。所以这种特殊群体家庭的日常文化生活严重匮乏,甚至是不存在。虽然近些年来,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推动文化建设,但是这种政策在空巢农村却是实施乏力。

从目前情况来看,影响特殊群体家庭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家长在外出打工时并不放心留孩子独自在家,而是将孩子们带出来共同生活,部分儿童进入了学龄,但是受到户口、暂住证等问题的困扰造成入学困难,无法接受及时的教育。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已经积极建设了“农民工子弟小学”,但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仍旧无法与较多的特殊家庭儿童数量形成平衡,因此很多孩子无法接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使其对文化生活的理解缺全面的认识,对家庭文化的构建造成明显的困难。

其次,很多家庭的打工地点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市场情况进行随时的变更。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孩子不得不中途转学,严重耽误了自己的学业;也有部分家庭现如今生活水平依旧不高,他们无法支付学生的学费,导致学生中途辍学,失去了继续深化自身知识涵养的机会,这种现象在一些单亲家庭中更为严重。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物质决定意识,这些经济状况窘迫的家庭,有时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无法正常负担,也就更无法进行家庭文化的建设。

再次,外出打工家庭中,父母的文化水平大多有限。父母在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可能会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对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部分特殊家庭中,经常会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接受教育是没有实际用途的,只有让孩子早日步入社会,挣钱养家才能过上好日子,甚至虽然有些孩子非常想要接受教育但是被父母拒绝。这使得农村特殊家庭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无法进行家庭文化的建设。

二、特殊群体家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为了有效的改变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匮乏的现象,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谋求与农村地方政府以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员的合作,实现群策群力。

首先,农村地区可以在市政府的帮助下引进外资,在农村地区周边开设一些工厂,或者是利用农村充足的劳动力完成一些合作项目。这可以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不必背井离乡也可以得到更高的收入。这样一来,大部分农村人员外流的现状就会得到有效缓解,为农村家庭文化以及文娱生活的构建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构建农村家庭文化以及整体的文化氛围,一定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政府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承担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因此,实现特殊家庭文化建设,就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大力的财政支持,积极完善农村家庭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特殊家庭的儿童和老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并积极建设和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性文化设施。

其次,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受限,这严重掣肘了农村地区文化生活的建设。因此,想要实现农村地区家庭文化的发展,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文化建设效果,就一定要借助合理的方式方法。农村地区的家庭文化建设最直接有效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的宣传,通过广播、海报、标语等方式,在农村营造一个良好的构建家庭文化的氛围。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很多农村父母也已经感受到了知识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他们愿意为孩子的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群众文化建设者应该顺应这个趋势,积极做好家庭文化的宣传工作。比如组织农村家庭观看教育节目,并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广大农村家长认识到构建家庭文化的重要性,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构建家庭文化的有效方法,使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群众文化工作者也可以组织家庭之间针对家庭文化的养成进行经验沟通和交流。文化的建设不可能脱离人民群众的智慧而独立进行,只有积极的交流家庭文化氛围构建的经验,才能使整个农村呈现出一种文化发展、向上的氛围。同时,群众文化工作者除了要借助现代化的发展手段推动特殊家庭的文化建设之外,也应该注重挖掘农村地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色彩,比如年画、剪纸、食物的制作工艺等都可以发展为一种文化项目,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使之得到有力的传承,这不仅对构建农村地区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文化旺盛生命力的保持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已经将文化建设工作视为促进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群众文化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做好特殊家庭的文化建设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的整体文化素养,为农村居民尤其是儿童和老人生活提供更加丰富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陈丽雅.农民工子女的家庭学习环境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林慧.家庭伦理剧中的“凤凰男”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段婧.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吴拾红.智力残疾人群社会支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5]程伟.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论文作者:丁必忠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特殊群体的家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_丁必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